主题:【原创】自卑,幻想与欺骗,兼论电视节目博弈 -- 达闻奇
否则会变成靶子了
老兄的情商真的干不过那些所谓的美女的,看了你的那么多帖子觉得你简直太善良了,太有童心了,不说白璧无瑕吧,最起码肉眼观察不到缺陷。
ps. 跟本人有一拼,哈哈哈哈
我还有黑暗面的哦
有的时候,一些看起来很聪明的人在人际关系上像个傻瓜,而一些表面很弱势的人却往往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若干年前读大学的时候,有位兄弟交了女朋友,是非常温柔小鸟依人的那一种。而这位兄弟相对而言有点粗枝大叶,平时爱玩游戏,也不太关心女朋友,而那位女友总是很温顺的接纳这一切。好些兄弟都为她不平。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后,有一天这位女友忽然在网上呼我(我们都有各自的联系方式)。我以为出什么事情了,原来是那位兄弟答应女友的事情又食言了。我赶忙安慰她,并赶紧提醒那位兄弟(果然又是在打游戏)。
从此以后她时不时找我聊天。我也有时借机开导开导她:某某还是很不错的,有才,专一,就是贪玩了一点。她也貌似很理解,通情达理的让我这个旁观者都有点不好意思。她反复说着自己性格是多么柔弱,多么依赖别人,多么不善于抗议,打落牙齿和血吞。我也不免装着过来人教育她:你有时候要强势一点,不能什么都退让,不然其他人也会欺负你。她还是重复那样的话:我就是这种人,我做不到、做不到……
时间一长,我觉得有点莫名其妙。偷偷跟另外一位兄弟说到这事儿,他坏笑着说:她看上你了!我说你别犯傻了,你小子也小心点儿。
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疑惑果然没有错。其他几位兄弟也曾或多或少地跟那她有过类似的对话,其中还有几位曾私底下帮过她的忙。当然,我这几位兄弟都是很讲义气的,绝不会做挖墙脚之类的事儿,他们的说法是既然那小子不争气,我们做哥们儿的能帮就帮着点儿。而他们从这位楚楚可怜的女孩那儿听到的也无非是这些说法:我太软弱,太没脾气,我对谁都是这样……
这里面不牵涉任何的道德判断或者做人原则。我要借这个故事来说明的是,即使再弱势的人都有她/他自己的生存策略,而这些策略用在合适的人身上,一样会有无坚不摧的效果。生活中某些人是这方面的专家,而他们应用这些技巧时甚至是无意识的。而被作用者内心也并不是不明白这些,但某些东西让他看不清真相。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位制造谎言的高手,有的时候用来欺人,有时候用来自欺。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位制造谎言的高手,有的时候用来欺人,有时候用来自欺。”
换一种说法是:人总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
难以理解这种联系
这些人要是能写出这么一个节目来,还不如干脆去写电视剧。就凭现在国内这些编剧的水平,出的节目最多也就是湖南卫视的水平。
上面这些分析,会让有些人觉得是不是太神经过敏了。天哪,如果平常聊天都这么刀光剑影,那我们还能说什么呢。因此,有些人际关系的书籍,比如卡耐基的著作,干脆把“不要批评别人”作为金科玉律。
但问题是,一个刻板的遵循规则的人并不能成为社交高手,顶多只能成为一个老好人,或者“装在套子里的人”。而《我们》一书认为每个人内心都是权谋专家。也就是说,所谓的社交学问是根本不用去学的,我们之所以经常在人际关系上犯很多错误,原因是由于太依赖自己的理性,而没有遵从内心的感受。
这两年来,一些专业测谎知识开始流行,比如以此为卖点的电视剧《Lie to me》,《FBI教你破解身体语言》等。这些东西带给了人们一些科普性的知识,但也把谎言甄别变成了一种猜谜式的游戏。如果你相信“眼球往右上瞟”就是编造谎言,“嘴角下垂”就代表愧疚的话,那心理分析就成了符号化的教条,还谈什么人心难测呢?
实际上,完全可以不通过这些所谓的专业知识来识别谎言。进化心理学认为,人与生俱来的具有说谎的能力,也同样具有识别谎言的能力。只不过,我们通常用这种能力来鉴别自己对别人说出的谎言,而用更高明的谎言来欺骗自己。
生活在一个充满谎言的世界中,最重要的是注重自己的感受。信不信由你,其实在内心中你明白一切的道理,也都知道事情是怎么回事,但就是不想去看清。就像《我们为什么说谎》说的,太多的真实只会让社会解体。也正如某位朋友所说,人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
如此,你可以想象这样一幅场景:两个人在若无其事面对面聊天,说一些不咸不淡无伤大雅的话,但在这两幅面具之下,却潜伏着两个以极高的速率运转的深邃头脑,在交换这个世界和彼此的信息。这些信息通常不直接出现在我们的意识中(处理语言和思维的那部分),却以另类的方式发挥着作用。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这个门那个门,之前的什么闫凤娇什么兽兽(这两是推测还没曝光),再往前芙蓉,凤姐,再往前,小天女,天线妹妹,什么别针换别墅,90后双胞胎被强奸,什么什么的。
这些都是网络推手推的,北京这种公司就很多。记得推芙蓉的和推天仙妹妹的和别针换别墅的还是同一个人,天涯的一个版主好像。
不用去策划什么太具体情节,只要有推手去弄好说什么你会吸引眼球,然后选手照做就好了。
其实只要脱衣服,富二代,晒富,骂男人,露点什么的,反串、犯贱什么的,搞的很出位什么的,这些暴露阴暗面的就一定会红,观众爱看啊!让安排好的来说这些就成,反正一个想节目红,一个想自己红。
现在这些都是一条龙的,有人想你应该怎么说,有人帮你找节目,有人负责包媒体的版面导向,是流程化的公司。
还有就是小明星自己想红的,故意说耸人听闻的话啊,故意露点发裸照啊什么的,就红了。反正事后哭哭啼啼的说不是我故意的是媒体太无良啊……就洗白了。网络上天天有这种,炒作的多了,一眼能瞄出来什么真什么假。
我发散了……汗。主要是这节目太刻意犯贱了,刻意到每次节目都变成例子,明显是事先故意挑过,然后网络推手到处发(不是说这里,天涯八卦什么的)唱红唱黑帖,托的太明显了。天涯八卦就是湖南卫视和江苏卫视的战场。加上之前凤姐,已经有人站出来是编剧一手导演的。
以现在这些主持人的素质,你不安排好流程,他们根本不知道说什么。
大家不要忘了若干年前的超级女声,这个节目对传媒行业的影响要远远大过它对流行文化和音乐的意义。超女让很多媒体甚至湖南卫视自己都惊呼:“节目原来可以这么做!”所以在被问到《我们约会吧》为什么收视率赶不上《非诚勿扰》时湖南卫视回答:“我们有底线,别人没有。”我就笑了,湖南卫视是第一个越过底线的。
至于节目内容本身是否真实,真没那么重要。所有的策划都围绕大众心理学,大众觉得是真的,那就是真的。
这种情况是辩论过程中无法说服对方,甚至有点招架不住,往往会把对方有毛病有歧义的话拿出来放大,给自己备受压力的阵地解围。这不是蓄意的而是潜意识的自我防范,而且随着情绪的激动会把自己绕进去,到最后真的相信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除了她自己别人都感觉莫名其妙。
最主要的是,谁都不愿意处于心理劣势,想方设法要把对方拖下水,于是反咬,再反咬,反反反咬……
摘录:
三步炒“红”
第一步:网上发帖,引发争议
第二步:媒体跟进,跟风报道
第三步:发现价值,投放广告
你看这门那门,各种节目。对得上对不上?一个都跑不了。
三情原则
情欲 情绪 情感
各种脱衣门对应前一个,情感就对应这些综艺节目了。
2009年11月左右,他们接到了罗玉凤的电话。“我们之前推出了‘最牛求爱男’,比较轰动,‘凤姐’看到后,就打电话给我们,希望炒作她自己。‘浪兄’就对她进行了策划和包装”。
孙建业口中的“浪兄”,本名杨军,尔玛(中国)互动营销上海公司的创意总监,他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代的网络推手,成名作是2005年的“天仙妹妹”。
第一阶段,进军网络各大论坛。
罗玉凤去上海陆家嘴散发征婚广告前,孙建业等就帮着写好了广告词,“必须为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生,必须本科硕士连读”、“身高176—183左右”、“东部沿海户籍”…… “这样写,最能引发争议。”孙建业说。
接着,进入发帖环节。“首发选择了猫扑、天涯等社会影响力较广的网站”。2009年11月12日,孙建业在网站上发了一篇帖子《惊爆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惊现求婚女》,并贴出了征婚广告。“刚开始的时候,帖子没什么人关注。过了一两天,我又维护了一下,看的人慢慢就多了。”
随着关注增多,有关“凤姐”征婚的帖子登上了一些社会论坛首页,并开始出现在各大门户网站的新闻板块。
这也就进入了第二阶段——传统媒体大量跟进。
“现在很多传统媒体在网络上寻找新闻素材,看到‘凤姐’很火,就开始联系采访。”江苏卫视“人间”栏目在“凤姐”火起来后,很快就请她做了一期节目,因极具戏剧性和争议性,再次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这也是策划的。” 孙建业坦言,“节目中罗玉凤的前男友、新男友和朋友都是我们找来的。”很快,这一节目引来了更大范围的跟进报道,“凤姐”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谈资,变成一个社会话题。
“按照原来的策划方案,基本上到这时候就差不多了,如果有企业感兴趣,就可以做一些广告,或者代言一些产品。这是第三阶段。”
“在门户网站或者论坛上发帖,并人为进行维护,需要支付一定费用,约占整个成本的20%—30%。”“浪兄”介绍说,而在“网络水军”部分的花费,约占整个成本的10%—20%。“组织一两万‘水军’,还是比较容易的。”此外,传统媒体的跟进也是关键。“立二”说,“只有做到传统媒体跟进,推手才算是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