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谎言重复的再多也不能成为事实 -- 虽远必诛
这句话被不同的中粉用来包装中医,但是谎言重复的再多也不能成为事实。
首先要看看特鲁多医生是谁?
其次要看看知否原创了这句话?
第三他的含义是什么?
最后是不是成为安慰剂的代名词,中医的遮羞布?
1:Edward Livingston Trudeau, M.D., M.S., D. Hon., (1848-1915)
出生于NY,1871年医学院毕业,1873年被诊断为结核,应当同照顾他患结核病的兄弟James 有关。
然后为了有利于治疗,搬到了Saranac Lake,并在那里继续研究结核病。
曾经上过米国邮票,也算知名人士。
但是在结核病的贡献上远远逊于Dr. Robert Koch
因此不算什么划时代的人物,知名人士而已。
如果他泉下有知,看到被中粉用来遮羞不知道应当高兴还是害臊。
2,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并不是老特的话,而是一句法国谚语。
翻译成英语是: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这句话的起源要回溯到十四世纪,当时医疗技术有限,几乎难以治愈常见疾病。
当然这句谚语对现代,或者未来的医疗实践还是有借鉴意义。因为未知世界终究是无限的。
老特使用这句法国谚语的语言环境是为自己的人本主义治疗humanistic hope 做注释。
因为在当时十九世纪结核是不治之症,同现在的癌症,艾滋病差不多。
老特作为当时的知名医生,甚至是患者,给与很多的结核病患者针对性的人格化治疗方案。
因为当时对结核的了解不深,患者只能在黑屋子里面等死。
老特根据自己的得病经验,发明了饮食加锻炼的方法。尤其是在开阔的空间内,大雪天晒太阳。
他要求患者每天三顿饭,四个小时一杯奶,运动8-10小时。
难能可贵的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大夫,老特有共产主义的作派,用非常低的费用收治患者。
疗养院一直开到了1954年,因为发现了对抗结核的药物--抗生素类--异烟肼(雷米封,异烟酰肼) Isoniazid (Rimifon,INH) 。
现在回头看看老特引用这句谚语的原因是比较无奈的,因为没有抗生素针对性的对抗结核杆菌。
他的开放open-air,锻炼exercise,饮食diet都是对结核有好处,但是没有治愈,都是对症治疗,不是对因治疗。
这些在目前的医学中也常用,叫支持疗法。
这些是实实在在的治疗,不是安慰剂效应。
3 以前写过了安慰剂的内容,有兴趣的可以找出来。
介绍的比较详细,什么是安慰comfort,什么是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
安慰剂效应的研究要到二十世纪中期才开始,老特的安慰同安慰剂风马牛不相及。不要在自己贴金了。
根本的区别就是是否要欺骗患者。
to comfort 让患者舒适,而不是告诉患者谎言,不乱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至于说这个乱叫:
拜托先把基本概念搞清楚,中医师如果告诉患者这个有效率不稳定,可能有效,可能无效,这个是实情。
如果说一定好使,掏钱吧!
会有安慰剂效应,但是,这是不折不扣的骗子,不论有意还是无意。
我天天给患者扎针灸,永远不会告诉患者会去根,也不会告诉患者一定好使。
客观的告诉患者,因人而异,有的好用,有的不灵,是否用看患者的选择。
做为医者父母心,要告诉患者实情,夸大疗效,多收钱,会招报应的。
另外有一些连一片医学文献都没有看过,连如何 quota 作者都不会的中粉,就不要玩玄学了,科学上的事情,不懂就是不懂,不是任何人都能瞎掺乎的。
只能感受不能被别人测定的东西,还是去教堂,或者转OO的好。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虽远大夫,首先我同意您的观点,中医的医生素质不能保证,目前的诊断有很多不靠谱之处,在很多疾病上,作用可能和安慰剂区别不大。
但是我也可以理解一些中医支持者的观点,个人感觉中医对积食,心烦气躁,头昏脑胀等一些主观症状有较好治理效果,主要是一些历史上留下来的确实有效的验方,可以继续发挥作用。
这些方子的效果能不能用现代医学统计学证明,也不是很了解,但我谨慎怀疑和你有不同意见的人并不太关心这个。
什么?不关心统计学?没错,统计学这门学科归根到底来自量化分析化的西方科学信仰,这种信仰归根截底来自西方哲学里的分析传统,在中国文化里,其实是没有根的。即使到今天,中国社会对统计学也没有真正需求。打个比方,你要跟那个中国暴发户宣传卖某个公司的股票,做报表分析可能没有讲讲该公司老总的上层关系有用。
而统计学作为今天西方医学发展的理论支持,就如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医曾经的理论支持一样。理科和理论的目的无非在于指导实践,但是不同理论指导出来的不同实践方向完全不同,以至于不可能在哪另一体系的理论去套也是可能的。中医一开始就没有考虑过一致性,可重复性,变量可验证性,而是完全从个体角度出发,可以说和西医一开始就是不同路子。
比如,中医里面没有西医这样的某某症的说法,而是对不同状态的描述,每个人的描述都不同,这就从一开始杜绝了”有A病患者100人“这样统计学思考的可能性。为什么中医不可测定,人家一开始根本就没想过”可测定“这样的问题,也没有想过用客观的角度去看待人的身体。
这是根本不一样的思维,对,就像英语和汉语口语一样,根本不同的肌肉运动方法,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标准和语言概念,甚至是生活习惯。
等一下,我这里说,两个体系,是把阴阳五行和分析思维并举吗?也对也不对,首先我承认阴阳五行用在中医上,后来已经到了歧路,走不下去了,其次阴阳五行作为上古祖宗的朴素观念,对应于亚里士多德那种分析可能还是可以并列的,只是到后来西方多个哲学家的不断修改和扩充,让西方科学体系成为了复杂严密的,世界上目前唯一标准的体系,就像英语成了标准通用语。我很早就思考过,世界上难道只有一种数学,只有一种科学吗?目前的结论是,如果能有不同文明同时发展的话,可能未必,可惜历史的发展消灭了这种可能性。所以我承认东方哲学基本完败(也许以后还有翻盘那一天,但我们看不到了),阴阳五行,本来是中国人从大处出发的思维方式的产物,不是没有继续修改逼近现实的可能,但是很可惜没有人做。所以被船坚炮利打败的我们必须老老实实从西方一点一滴学起。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哲学起源于深层认知,理科起源于哲学,工科起源于理科,我们羡慕船坚炮利,机械文明,搬过来,但是不学习背后的思想的话,就好比是只会抄作业的小学生。学习的话,如果是全盘的思维拷贝过来,就不是浅层次了,而是深层的我们之所以为我们的所有特征的深入骨髓灵魂的革命。这一过程必定有无数的抵触和反复,甚至斗争。甚至有没有必要把这一过程进行到底也是存疑的。学多少,保留多少,我认为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而不是正邪之分,科学与异端之分。所以我的立场可能并不把西方科学体系放在神邸的位置上,虽然承认东方那一套目前不行了,也是一种理解其局限性,儿不嫌母丑的态度。其他人可能是不同的立场,但在网络上没有办法通过斥其为民科,异端改变对方的观点,如果觉得有讨论的必要,不如心平气和地展开自己的观点去影响对方。
这里医学就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因为它不同于其他对个人领域影响不大的科学,医学关乎每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命和身体,也和最基本的伦理道德息息相关。西医在中国的水土不服就是这种深层文化矛盾的体现,比如中国老百姓对开腔破腹的深层反感和西医各种手术之间的矛盾,患者种种原因意外死亡西医认为在风险预期之内合理正常而患者家属认为是”杀人“,且无法接受亲人死亡来医院闹,也同样是不同的深层价值观冲撞的表现。西医在消毒处理和青霉素出来前手术死亡率颇高,而能将学科进行下去,恐怕和他们与我们迥异的生命观死亡观有关,底层可以说是基督教思想。而没有相应思想基础,西医在中国,类似医闹这样的事情就会长期存在下去。
扯了这么多,我想说的是很喜欢您的科普文章,希望您有空可以多多介绍一下西医发展史,也可以让更多国人从深层上了解和接受西医。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我小时候也是吃中药感觉比西药好,当然,是一些非急性病。
这种东西,安慰剂也罢,有无疗效也罢,毕竟存在就有价值。如果一点疗效都没有,估计也没几个人信。毕竟安慰剂,也有安慰的作用么,呵呵
骗子呢,必然有,骗钱毕竟来的容易。
个人感觉,您是河里少数的,精通医学科学的人,既然精通科学,又何必像某些文人一样,满脑子正朔血统门派之间呢,您说呢?毕竟文人相轻,科学可是没有国界的么,中医,怎么说,也能用科学验证一部分吧,呵呵,较劲生气,不值当的。
当然,只是个人建议,呵呵,还希望能多看到您的大作。
在你所在的城市里
1、每年所有医院的病死患者有多少?含无法治疗,而被医院赶出去的
2、在以上的数据中,中医院有多少?西医院有多少?各占看病人数的比例是多少?
3、所有中医院治愈的病例,是不是都可以使用安慰剂治愈?如果是的话,为什么西医院不采用此类方法,至少病患花的钱要少些?
你又如何证明所有被中医治好的病都是安慰剂治好的呢?
西医就是你的 God,中医是异教,您就是神甫,还是天主教的那种,何必呢。
医生和患者的交流,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你可以有你的做法,但是没有必要把你的做法作为唯一的正确做法,更没有必要把不同的做法极端化,自己树靶子自己打,有意思么。
例如,对于成熟理性的患者,告诉他:“疗效因人而异”当然可以,但是对于心理负担很重的患者,冷冰冰地说“疗效因人而异”和信心十足地讲“没事的,包治!”哪个效果更好,就不太好说了吧。
我觉得他现在已经自个把自个儿限进去了,听不得一点不同意见,不同意见就是“谎言”。
感觉跟方舟子也差不多了。
可惜啊
你引用的文献我总看不出你想要的意思来
这是事关职业道德的吧,不管这样的安慰剂效应是否更好,我想底线应该是存在的。可以不说实话,比如“我的治疗效果有限,疗效应人而异之类”,但说“没事的,包治”这种人必然是江湖骗子吧。
如果你说不是,那好办,医生都实话实说,“这病我治过23例治愈10例有效9例无效14例”,你病人信心百倍也好绝望等死也罢,不关我医生的事。
如果你说是,那就麻烦了,你怎么去帮病人树立这个信心?尤其是当病人负担很大,老盯着你说“医生我会不会死啊”的时候?这时候“没事的,包治!”就很可能比“这病我治过23例治愈10例有效9例无效14例”效果更好,对吧。
再说了,职业道德这个东西,本来就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它严重依赖于医生和病人所处的文化环境,随着这个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拿着自己的标准当神圣,不就跟搞一神教一样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