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谎言重复的再多也不能成为事实 -- 虽远必诛

共:💬113 🌺21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西方科学就是指

亚里士多德一脉的科学发展,以西方苏格拉底一脉的哲学为基础。

比如我在美国读数学,现在是希尔波特的第三代徒孙,和祖冲之他们有关系吗?没有。同理,做物理的就是牛顿爱因斯坦一脉,做化学、生物,等等,根源都在西方,医学也一样,就地拿过来的。

如果你了解这种学术的师徒传承法,就得承认科学如同语言,是在现实的沙漠里挖一条溪谷,尤其源头,脉络,分支,但只是一条溪谷,也可以说是一种语言。如果你彻底掌握了两种以上语言,就可以知道语言也是被它自身所限制的,语言的发展趋势甚至一开始就决定了部分,虽然最后可以达到不同语言的沟通,但是不同语言之间揭示的现实和注意的方向都不同。

现在,我们的科学界被一种语言垄断了,无论他的发展方向和局限性在哪里,我们都得跟下去,就像全世界人都得学英语一样。

作为中国人,本来可能有一点自己的科学,不过被政治打散了,也有一套自己的思维体系,不过五四也被推翻了,再加上文革,现在新一代中国人的问题是彻底没文化了,说是邯郸学步差不多,说没文化也不完全,底层还是中国人嘛。中国人现在学科学,就像新加坡人说英语,怎么都感觉别扭,因为要把西方科学学好,就和把英语说好一样,不仅要勤学努力,还要抛弃“含蓄温柔,笑不露齿,谦谦君子”等等传统价值观,还要抛弃炒菜等传统习惯,甚至要重新改造自己的生理特征。

我就是在说这么一个状况,我们中国目前除了“伪科学”,还没有自己站得住脚的可以说是中国的科学,如果兄台有志向的话,希望努力为之。

通宝推:大脚丫,
家园 还要抛弃炒菜等传统习惯,甚至要重新改造自己的生理特征。

飞鸭夸张了。木接么严重么。

家园 最后一条夸张了

你可以试试说英语炒菜,呵呵

家园 我懒,吃的已经西化了

习惯了,其实也木啥。习惯西餐比让好些人认识到中西对自然认识的差距要容易太多了。

家园 我主持过小组治疗

但不是针对体疾病患的。当然,这不代表我对健康心理学一无所知,我认识那样的病人,也认识做有关辅导工作的人,更学习过相关领域的资料。

其实就算以上经历通通没有,也不妨碍我知道医生向病人夸大疗效描述虚假前景是一种缺德的事,这不是什么专业知识,而应该是一种常识。为什么帮助难治的病人接受真相摆正心态比用虚假的泡沫去欺骗更好,我在前面已经解释过了。如果你真的熟悉这方面的情况,就应该知道本来没事的人突然碰上了大毛病,没人会心情轻松,心理负担没有一个不重的,只不过有些人会反应很大,有些人却不马上表现出来而已。

除了重伤急救时说几句‘你会没事的’之类的安慰话语外,在真正讨论病情预后时通过描述虚假前景来‘建立信心’绝对是一种饮鸠止渴的行为,无论有没有时间和资源让病人做专业的心理咨询,都不改变这一事实。何况缺乏资源可以慢慢改善,现在在国内也不是真的没有互助小组这样的平台(也许还不够普及不够成熟不够专业,但至少是有,健康心理学在国内也在发展),进行欺骗而使医患之间丧失信任却是没有回头路的。不明白这一点说明你过于想当然,不明白真正得了难治的大病是怎样一种情况,怎样一种心情,‘要是没搞过,就算了吧’这句话返送给你非常合适。

还是那句话,无论中医西医,在病情和预后上用‘包治’这种话语欺骗病人就是错的。我不希望你有意无意地把这种行为暗示成是中医的习惯,实际上这是庸医和骗子的习惯,至于是不是打中医幌子的庸医和骗子特别多,我就不作评论了。我父亲就是行医几十年的中医,他给人诊治我从来没有听过‘包治’这类宣传用语,哪怕是轻微的感冒过敏这类小问题也不会这样说,真诚务实才是美德,无论中医西医。

家园 西餐吃着不错

除了他们某些甜点的甜法还是接受不了,感觉白人普遍嗜甜,不知道为啥。

家园 感觉白人普遍嗜甜

一种不健康的满足感。买好蛋糕。贵一些的都八很甜。最甜的是十几块一个大的那种,叫一口倒,吃一口就甜翻了。PARTY上我从不吃这种。葡萄酒和烤牛肉,乳猪,烤鱼,MEAT BALL都八错。最差沙拉和CHEESE下酒也很好呀。西餐做起来干净,这个很好。

家园 讲实效讲证据>>讲感情讲年资

很简单的道理。

严谨的验证手段不是无所不能,却是医学发展的关键。

家园 有道理

西方历史上多见以暴饮暴食满足口腹之欲的记载,感觉他们的味觉估计稍微粗旷一些但食欲强大,中餐到美国来最受欢迎的也是甜酸鸡一类

家园 甜酸鸡

叫毛左鸡,左派鸡,我最恨的就是这种做法的鸡。你个辣子鸡叮好好的开胃下饭,非要搞那么多糖醋。我就吃过一次左鸡-因为好奇。

西人的餐饮比国人不同之处是,强调了社交,谈天,撩科学和吃一样重要。就是FB喝酒也聊个什么事情。还不是为了吃和吃,而是干事情的时候也吃着玩。

家园 那你就讲讲你是怎么搞的,效果如何嘛

讲述第一手资料,比跟人斗嘴更有价值,在河里也更受欢迎。

另一方面,你不要自己树一个“医生向病人夸大疗效描述虚假前景”的靶子自己打,这样很没意思的。你自己承认,在抢救现场可以安慰说“你会没事的”,那能不能说:“坚持住!我们一定救活你!”这后一句算不算“夸大疗效描述虚假前景”啊?那这和“小问题,包治!”的本质区别又在哪里呢?

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帮助患者建立信心的手段。这种手段可以用作欺骗,但是本身并不是欺骗,对吧。

家园 我说的是靶子,那你说的是什么?

如果把大问题说成小问题,把把握不大说成包治,这就是向病人夸大疗效描述虚假前景,没什么难以理解的。

回顾一下你自己说了什么:

如果你说是,那就麻烦了,你怎么去帮病人树立这个信心?尤其是当病人负担很大,老盯着你说“医生我会不会死啊”的时候?这时候“没事的,包治!”就很可能比“这病我治过23例治愈10例有效9例无效14例”效果更好,对吧。

对于心理负担很重的患者,冷冰冰地说“疗效因人而异”和信心十足地讲“没事的,包治!”哪个效果更好,就不太好说了吧。

这显然是在讲解特定病例的病情预后,而不是抢救时的安慰鼓励之语(比如说楼垮了人被压在里面,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给予鼓励),虽远大夫说的显然也是前者而不是后者。我相信任何智商情商正常的人都能理解救援人员对他们说‘坚持住!我们一定救活你!’的意思是一种鼓励而不是在告知其客观存活几率为100%,这跟医生讲解病情预后是两回事,所以说在抢救时这不是欺骗,在真正的医患交流时却不能自以为要‘鼓励’而乱说。如果你分不清抢救跟治病有什么分别,在两种语境下同样语言的不同意义,那我们也不需要讨论了。因为你不具备交流所需的常识基础。

家园 人类在医学方面的知识

不过是懵懂阶段。医学各类所谓前沿技术,包括验证手段都十分粗糙。现在这种验证手段,只好说相对于一个世纪前严谨些罢了。可这位贴主从来态度就是现在西方医学已经发展完美,于是可以完美evaluate人类历史上已存在的各种医疗手法。

可气也可叹...

学到了些皮毛就大放厥词,和现在主流经济学家有什么区别?

家园 看House MD里面有一个说法

橘子汁能治愈结合和小儿麻痹症。

但是没有在实验室下治好过

而且疾病分成症状和病灶

河里的辩论应该先从这方向学习,然后再向MD 虽 请教

家园 鼓励你把自己奉献给RCT

否则很有可能被耍流氓哦.

RCT是属于高级别证据,但不是获得高水平证据的唯一方法。也不是只有高水平证据才可以指导临床决策的。

医学领域有无数问题是无法设计RCT来验证的,比如光一个伦理学审查就可以永远关掉很多RCT。

另一方面,几十万、上百万人的回顾性分析的结果一定比RCT质量低?

现在是个人就敢说自己要做RCT,连基本知识都没搞清楚,怎么保证control?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