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再谈中国的中产阶级 -- 晨枫
LZ不了解国情,他只比较收入,不比较福利。现在的中国人,除少数公务员外,保障很少。家里的财柱子,就是主要挣钱的人一旦出事,一个家庭就完蛋了。家里有个大病的,也会拖夸一个家。
要这样的话,晨大家按照这个标准应该已经脱离中产阶级了。。。
至少炒老板应该比白领容易的多。
为什么“至少炒老板应该比白领容易的多”呢?
能供得起房,有辆车,给孩子能攒上大学的钱,负担家庭的商业保险,每周能和家人(父母,夫妻,孩子)出去下顿小馆子,每月给老婆孩子添件新衣服。能达到这样的标准,才算上中产阶级。
晨大对国内的房贷,有点不太了解,国内银行为了降低风险,很多都是提供20年-25年的贷款,记得有个规定,房龄和贷款期加算不能超过30年,贷款人和房贷期加算不能超过70岁。在北京自主购房的人,很多都是30左右的,就是想申请30年的贷款,有些银行明面不说,但私下里在计算贷款的时候,都有都有咬咬牙,自己辛苦一点,也别多交利息的鼓励性说法,而且国内“等退”“早退”“病退”,以及对未来工作稳定性的信心不足,为了避免后顾之忧,选择10年15年的也不少。
不是很多人超前消费,而是社会大环境和过于激烈的竞争迫使白领阶层,不得不在自己还有能力的时候,多积攒点家业。
个人感觉,在北京中产阶级的家庭年收入起点应该是25万左右。
北上广这几个地方工资不到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基础消费品价格却都在发达国家的一半以上,房价更是不用谈了.再加上其他社保之类,20万就是刚刚够花的水品.
这个问题折射的是中国市场上不完全竞争造成的一些行业的获得超额利润压迫中产,造成实际生活水平降低的问题.怎么扯成生活态度了.
最后还扯到民工加薪上了,民工不该加薪吗?西西河是不是应该把这种屁股坐到脑袋上的态度改一改呢?不要老是高高在上的~
更要控制房贷的量,否则硬撑的话,还没到付清,怕已经倒下了。
我们的目的不是发泄谩骂,而是讨论分辨,人身攻击是没有必要的。
上大学,还要给孩子攒就业结婚的钱。要是25年或者30年,就不太可能了。
现在国内就业压力太大,竞争激烈,35岁当不上管理职,很难保证45岁的饭碗,国企外资都还好,私企里工作的,不能不考虑这个。
人民日报的那个例子还属于没心没肺的主,在北京的朋友,年薪30万的两套西服穿5年,袜子还打补丁的也不少。
这家不干干那家,应该比白领换工作容易
对一般普通人而言,净收入是指毛收入,在不包含各种减免税额度的情况下,减去
1,所得税
2,联邦统一税
3,医疗保险
4,失业保险
5,养老保险
后,所得钱。
在德国很有意思,那就是一般比较收入状况,采用的是毛收入。但是在买车买房买地的情况下,银行看的是净收入。其原因就是各种减免税以及儿童金,父母金等等各种补助,是各家各户都是可能不一样的,纯粹看个人的情况。所以比较两个人净收入没有统一的标准。
如果不是生活癖好的问题(我见过很有钱的人穿的挺烂的,有的人就是对穿着不太注意),或者一些突然变故(比如家里有人生大病),而是因为经济负担能力导致他更换不了西服,穿打补丁的袜子,那他肯定是在某些方面追求超过自己负担能力的东西了,比如房车这些。
说的难听点,个人感觉现在一些中产小资比较好面子,爱装13,追求一些超过自己负担能力的东西。年薪30万,买套差不多的房,开辆普通的车,一个子女受相对不错的教育绝对是负担的起的,如果非要学有钱人,住好房子,开豪车,子女上国际学校之类,那也没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