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国的军垦与西方的商征 -- 唵啊吽

共:💬92 🌺40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又看见有人拿汉人的血统

来说事。汉族是文化和血统高度同源的民族,某些人对这个事实总有着病态的反应。

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和摩尔根-谈家桢国际生命科学中心的文波、李辉等科研人员通过系统地分析汉族群体的Y染色体和线粒体DNA多态性,揭开了全世界最大的民族汉族的文化扩散模式的神秘面纱,研究结果表明:汉文化扩散的机制符合人口扩张模式,而且在扩张中男性占主导地位。论文《遗传学证据支持汉文化的人口扩张模式》在英国出版的《自然》(《NATURE》)杂志发表。

有人不服气有本事也到《自然》上去发文反对吗。不要老是犯酸。

家园 早期满人是渔猎吧,不完全是抢完了就跑的那种。
家园 中国的中央政府千年来一直在

持之以恒地进行改土归流政策,这个罗马不一样

中国的属国的关系也和罗马不一样

  • -- 系统屏蔽 --。
家园 如果我没记错

这篇文章并没有支持你说得文化和血统高度同源这一说。就好像研究说明有个男子从子孙角度非常成功,有数百万后代,很可能是成吉思汗,不说明这些后代都是蒙古人。

家园 在中国的北患面前,军垦可以保命,商征可以致富。命更重要。

在中国的北患面前,军垦可以保命,商征可以致富。不同选择不同结果。

贸易可以发家致富,但北方的威胁没有解决的话,会丢命的。所以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选择保命。

古中国要想发展贸易又要保命,只能发展北方的贸易。也就是古丝绸之路。汉唐也是这么做的。但后来的丝绸贸易之路被波斯切断,失去贸易的唐朝也就不再富足。加上维护贸易的军队的粮饷的缺失,终有安史之乱,慢慢唐朝崩溃。到宋代时期,开辟海上贸易线路,促成了宋朝的富足。宋朝的富足来自于沿海的海上贸易线路,造成对北方的投入不足,终止丢命。帝国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元朝本来可以恢复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但短暂的帝国命运使它成为黄粱一梦。直接的后果是后来的明朝面对元朝蒙古的保留势力,根本无力恢复丝绸之路。且还要面对北方的重大威胁,回到保命还是致富的选择上去。明朝曾做过两步走的战略,郑和下西洋是重大尝试,但帝国的资源有限。最后朱棣选择保命,迁都北京,停止海上贸易(国家级的停止,民间的还是有的,但没有了国家兵力的保护等),一生征伐,马革裹尸,成就了明朝的长治久安。但明朝的天平慢慢的向致富倾斜、向沿海倾斜、向海上贸易倾斜。导致了更多的资源倾向这里:为增加丝绸销量,大量农田改为种桑,直接造成粮食的缺失;为维护贸易路线,大量的资源兵力投入维护海上贸易路线,最终导致北方的空虚,造成满清的入侵。

军垦和商征分别代表的是农业文明和商业文明。帝国是农业文明还是商业文明,不是人能决定的。针对中国一直面临北患的情况,农业文明可以保命,商业文明可以致富。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结果。宋朝选择了商业文明,使其成为历史上最富足但最孱弱的朝代。

家园 大部分帝国的扩张都是从自卫开始的

秦朝的起源就是为了夺回被西戎夺去的周朝故土。但是秦朝在平定西方,站稳脚跟后就开始向东扩张了。很难说这时候秦国是自卫。而到了秦灭六国之后又继续征服南方,设立桂林、象郡,这就是典型的帝国征服了。

汉朝的扩张最早是为了对抗匈奴。征服河西走廊、开西域、通西南夷、都可以说是为此服务的。但征服南方诸越就很难说是单纯的自卫了。

至于唐朝在西域的扩张就更谈不上自卫。唐朝在西域扩张的时候,其前期最大的敌人突厥已经被消灭了。而和唐缠斗百年的敌手吐蕃却是来自青藏高原。

从国外来说,罗马帝国的扩张也是如此。罗马从城邦发展为帝国,其契机便是布匿战争。如果没有争霸地中海这段历史,罗马未必就会成为一个大帝国。

英国成为帝国的契机则是与西班牙的战争。而打败了咄咄逼人的西班牙之后,英国才走上日不落帝国的道路。

而美国的扩张史更是充满了“自卫”。如果读美国标准的美国史,可以发现,老美一贯在“自卫”。独立战争是为了反抗“暴君”的自卫。屠杀印地安人,向西扩张是为了白人不被印地安人屠杀。美墨战争是因为墨西哥军队杀了支持德克萨斯独立的老美。美西战争是因为美国军舰“缅因号”被炸沉了。一战是因为德国人打沉了美国船。二战是因为日本先打了珍珠港。韩战和越战都是为了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直到现在的阿富汗、伊拉克战争是为了“先发制人”。就在这些“自卫”中,美国不知不觉就成了大帝国了。

扩张就是扩张。扩张固然可以从“自卫”开始,但“自卫”到后来就身不由己了。这是个不进则退的问题。虽然到最后,大多数的帝国也就三百来年的寿命而已。

家园 满族的社会经济是混合形态的

农牧渔猎都有。

但是有一点很明确,满族基本是定居的——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过程中,充满了攻占对手寨子的记载,而铁木真从来就是打野战。

家园 这个问题不是单纯的游牧和农耕文化的两分

清朝在明朝后期版图外的控制区域,大概有这么几块:

一,东北。这是清朝起家的根据地,应该不能算扩张的结果。

二,蒙古高原。这是清朝和蒙古各部长期征战和联盟的结果。事实上,汉唐明都在蒙古高原进行过大兵团的远征,清朝在这点上并不是特例。清朝的特殊之处在于,对于游牧民族更深刻的了解,让军事胜利的成果得到了巩固和保持,而以往中原王朝,或者在远征胜利后退回内地(两汉),或者只能靠松散的羁縻(唐),或者只能在临近内地的地方建立前出据点(明初),缺乏长期巩固统治的手段。清朝的文化特性确实起到了作用,更多的是不是推动了更多的军事征服,而是在草原上建立了有效的统治秩序。

三,新疆。这块地方汉唐都控制过,清朝也非特例。

四,青藏高原。清朝控制青海是和蒙古人的战争的派生产物,而且不控制青海,从关中到河西走廊都暴露在高原政权的威胁下,而河西走廊一旦有失,西域也难确保。所以唐朝初年攻灭盘踞青海的吐谷浑,却没有建立巩固统治,青海被吐蕃控制后,河西走廊被切断,西域丧失、长安都被吐蕃占领过。所以控制青海后,控制西藏就成了逻辑的必然了。这个可以说是清朝吸取了前朝的教训。当然,清朝特殊的民族文化背景,也有利于在军事控制之后建立更巩固的统治。

不过清朝的扩张,确实让中国在版图上实现了一个自然疆界内的极限——东面的大海,南面的丛林,西部的高原和北部的荒漠,内地农耕核心区域,有了相当大的防御纵深。

家园 对以下观点表示异议

“《国富论》是重商的经济学,认为财富来源于贸易。”——我对斯密著作的印象是,斯密主张在农业和工业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发展商业促进流通,才能实现更多的财富。

家园 乾隆对英国使团说过句话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其实从古代农业经济的观点看,基本没有错。中国从外贸中获得的,都不是维持农业经济的必需品。

罗马帝国的统治是城邦模式的扩展——承认被城邦一定范围内的自治权,但是要给罗马交税,服从罗马政策;中国帝国的统治,则是编户齐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没有啥自治权,也没有城邦议会。所以罗马帝国崩溃后,原来的城邦可以继续打酱油,因为地方性的统治集团和统治机构还在;而中国帝国解体后,需要在全国层面上统一,才能完成社会秩序的重建。

家园 中国历史上的扩张近代也有类似例子

就是美国和俄国的扩张。

共同点之一,就是依托本土对毗连地区的扩张,让本土的移民成为新控制区域的主体居民,新控制区域的政治机构也是本土政治机构的扩展。这样新控制地区的基层社会经济构成和上层统治机制都和本土基本实现了同质,效果比较容易巩固,所以美俄中能把扩张的成果较好保留下来,没有陷入欧洲殖民帝国崩溃后海外殖民地几乎全灭的窘境。

家园 我的理解lz没有要分出个高下

只是认为我们对商重视不够。

比方说,农商同重,是50:50。但我们由于传统的影响(这是特指现在,古代我们一边倒的重农可能是完全正确的),可能对农倾注了50的重视,而对商的重视度才10,这显然是不够的,而且近现代确实也有大量例子。

家园 我认为这也是能守成的一个原因,不纯粹是掠夺。
家园 没看呢赶紧推宝,毕竟,认证如此挨骂的我,想必离被封不远了

尊敬的 唵啊吽 先生:

您好,俺是您的铁杆粉丝,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让您的光芒照遍河底,请批准俺的认证。

非常感谢。

此致

那个敬礼!

临文不胜恐惧 毛发战栗 涕泪俱下 汗不敢出

云云 云云 云云 云云

云云云云云云云云

云云云云云云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