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拍戏的“哲学” -- 秋原

共:💬66 🌺91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SB的那个特种兵?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不天也热了嘛,《唐山大地震》又要公映了,这段时间一直忙的臭死。这几天北京天热如蒸,我睡觉贪凉开空调,结果得了热伤风。大太阳底下一边暴晒着、一边打喷涕+吸流大鼻涕,就TM跟毒瘾发作的模样差不多,别提多邋遢臭儿了~

下次去北京找版署或者CCAV的有首映式的录像拿来看一看,哪个像大烟鬼的就是了

家园 也不算意外,自己也有类似的感觉

因遇友不淑,本人陪看了不少港剧,当时就觉得剧情上已经完全模块化了。

比如剧情平淡了一段,觉得需要点小高潮了,导演直接掷个骰子,按编号选个剧情填空就可以了,也无非就是些老爸撞车、老妈绝症、第三者出现啥的。

拍部片子和拼积木一样,先先想好这里要填方块还是三角,然后到一堆方块里面挑块大小颜色顺眼的。

家园 【原创】三、一两种常见骗术和江湖规则简述

不好意思,直到今天才知道西西河的新网址~

这个连载在停了一个多以后,今天终于重开,进入第三章了。今年是我比较累的一个年份,事多,尤其让人挠头的烦心事更多。原本我打算在这一章里说说在剧组工作、或者一家影视公司里相处的“政治学”,但近期我亲历的若干事情,让我觉的有必要先搁置这个话题,转而说说这个圈子里一个不仅非常普遍、而且非常丰富多彩的一类现象——各种各样的大骗子、大忽悠,以及他们惯用的招数。

刚过去这一周,我就邪了门,七天之内,起码和五拨大忽悠们打了交道,其中有单兵作战的,有集团配合的,有周愉打黄盖外加表演借东风的……江湖风格还挺丰富呢。这些忽悠们通常是先从娱记、或者我的同事那里得到我的联系方式,然后以拍戏、合作、联合制片,**势力集团优厚待遇聘用等等伎俩找上门来,亮出舌头开始喷,口若悬河+天花乱坠,描述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

很可惜,这五拨人马除了浪费我总计五个小时的时间外,没有得到任何收获。基本上,我平均一个小时接待一拨。出于个人安全、面子和不痛打落水狗的习惯,我从不戳穿他们的伎俩,最后无非是以很冷淡的态度宣布送客、或借故告辞而已。

这些忽悠和他们的言行,都是在我所在的行业里,我亲自领教过的。但他们使用的骗术,却可以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当中。娱乐圈,影视圈,我从事的这个行业一个特点就是透明度低,而各种不实吵作的风气又太甚,长期以来形成的结果,一是让这个行业笼罩了一层黑幕,外人看不清楚,各种娱乐报道的真实性不高;二就是提供了藏污纳垢的空间。

越是这种不透明的行业,就越容易产生欺诈。我以前在很多文章里头提到过华谊兄弟王中军和冯小刚言行的坦率和为人的直爽,我是非常欣赏他们的。媒体给冯小刚的外号是“小刚炮”,他在圈里就属于嘴大爱喷、脾气易怒的那种人,但仔细听他的言论,你会发现他的话都是大实话,基本都是靠谱的,不拐弯抹角,也不胡说八道(前段时间他那个“砍孩子说”其实另有原因)。尽管大王总和冯小刚也不是完人,身上也有不少毛病(尤其是冯同学),但就从做人的坦诚这一点上来讲,是很值得别人去学习的。

我比不上电影学院的老教授的理论水平,但没有任何实际出世经验的老教授这辈子也写不出我这么实用的文字了。

1、“我们不缺钱”

这五个字,是最最常见的一种江湖虚话,同时也是技术层次最低劣的一种招数。当你听到这五个字的时,清注意,你很可能就遇到两种人了:骗子,或者比较极端的权欲者。如果你想开开眼界、或者说提高自己的实战经验,那就让对方继续表演15~30分钟,好仔细辨别出倒底是前者还是后者。

骗子来忽悠你,明和暗了就是想从你身上蒙钱,或者其他形式的利益,但骗子为了伪装,为了迷惑你,通常会把自己打扮成富有者、能人。我以最近经历的两件事具体来说:

第一就是一个东北人,年纪大概在30~40岁之间。我是早年在一个军事论坛和QQ群里认识的,已经有6、7年了。这些年里,每年他都至少给我打两次电话,介绍一些没谱的事,什么青岛市政府要上马野生动物园项目,问我想不想投资啊;内蒙某个煤老板打算入股**唱片公司,急缺相关高管人才啊等等。最近这回是说某个49年逃台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后人要回大陆拍摄反应其先辈抗战事迹的影视剧,“这可是您的专长,是不是!您觉的怎么样,一起来吧。他们不缺钱……”

最后这五个字,漏馅了。他比以前长进的一点,是主语用了“他们”而不是“我”。

我从来没见过他本人,也没必要见,因为他这套忽悠水平太低,我不想在没谱的事上浪费时间。但我很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当初在QQ群里透露自己的电话,而且是家里的坐机。这大忽悠是个贫蛋,只要电话打过来,你不正式表态他就说个没完,我又不好意思把这层窗户纸挑破了。每当此时,我就从自己职业习惯产生一种感叹:表演的很给力,可老不谢幕,也是挺烦人的事……

至于第二种忽悠,则是至少二人以上小型集团,配合表演。一般是一个老总,搭配一个助理(或老顾问);或者一位经纪人/广告人/独立制片人、搭配若干演员/摄影师/资深娱乐记者等等。通常以“双簧”或“二人转”居多。我五天前、前天和昨天遇到的两个例子,都是这种1+1组合。

这二拨,一上来就自报家门,一拨自称“秋老师,我们可是您的港台同行喔”;另一拨也号称是有海外背景+江浙传媒;然后两家表示是“慕名而来”,打一通糖衣弹烟雾弹;最后表明目的,都是看好最近两年中国电影的强劲走势,准备进入这个行业,拍什么水准的大电影云云。

这些团伙在准备配件上就比单人行动要强多了,不光动嘴,还拿的出真东西呢。五天前的这一拨,什么策划预案,市场分析案例,预计拍摄安排与主创人员目标等等,都有。随身还带着名牌笔记本电脑,装无线网卡,全是高科技数码产品,加上人家一身上下全是名牌的皮,真不敢小瞧。我没有火眼金睛,仅仅这个程度,也看不出地方是李逵还是李鬼。聊了一个钟头,把他们找我的目的先摸清,然后我就说自己要花一两天看看您这些素材,想好了才能给二位答复。

到了大前天的晚上,他们来电话,问我考虑的如何了。我就说第二天上午有空,不妨再约会细谈。见面的前30分钟,基本还是试探,我很直接地说,你们前天给我的策划预案里面比较虚,没有实在的东西,拿这么个东西就去鼓动别人来拍电影,别说韩三平于冬王中军这些行业里的大腕了,连我这种小人物都看不上的。在此后对话过程我感觉他们很急切得想让我亲自动手,给他们的这个电影重新弄出一个新预案,包括大致投资核算、主创、拍摄周期、档期等等具体的细节问题。给我的感觉就是打算把我当不花钱的免费劳动力;这让我产生的最初的三成疑虑。

之后,就不是他们套我,而是我开始套他们了。有句俗话说的好,叫“言多语失”,话说越多,漏洞就越多。随后我问到他们一系列关系电影前期运作的细节问题,包括怎么选演员、怎么解决导演与执行导演之间的搭配,打算请什么风格的摄影师等等。我问的越多,他们的反应就越尴尬,最后就以“秋老师,我们剧本、主创等等都是重金买断,是有知识产权保护的,不能轻易透露”来搪塞我了。我的疑虑从三成剧烈升到九成半。

他们可能试图在我身上做最后一次尝试,由自称“*总”的那位给做了明显对我带有劝慰和藐视语气的讲话。劝慰的目的是让我回心转意;藐视的目的就是激将,想通过羞辱的方式让我脑子发热。但坐在他们对面这个叫秋原的老不死的,智商虽然不高,阅历还是有的,秋某已经在这个圈子呆了N年,脸皮早就磨练出来了,无论冷嘲热讽的攻击还是笑里藏针的马屁,都不在乎,一律免疫。

就差剩下半成了。节骨眼上,“*总”旁边的那位“助理”做了一件特别二的事,他张口为“*总”做补充说明,这俩货开始在我面前说对口相声,不仅一口一个“我们不缺钱、我们不缺钱……”而且还把高档名牌笔记本转到对着我的角度,请我看他们以前和电影界大腕交往的经历。其中有两张2005年初中国电影导演协会活动的照片,他们热情跟我解释这是去年在上海举办的一次电影高峰产业论坛……

我当时很高兴地拍拍屁股站起来,脸上摆出“能听到声音”的洋溢笑声,夸赞了一凡他们活动能力如何广泛,事业心如何强烈,眼光如何长远,才华如何过人等等,同时心里说了一句真话“耽误我功夫,操你大爷的,傻X!”

送客~

最后,我就说下不是骗子的那种情况了,即你遇到的是一个有强烈控制欲的权欲者。

当你和他打交道的时候,明明对方的实际情况很糟糕,八字没一撇。但当着你的面前,他嘴也很硬,也是满嘴的“我们不缺钱”。

跟这种人打交道就要换一种思路。首先,对方不是骗子;其次,这里面具备让你参与的价值和机会。俗话说,“做人不由东,做了也无功”。影视圈既然是个产业,和其他行业都是一样,从来都是谁投资谁就有支配劝和话语劝,但这力量偏偏有一些权欲比较旺盛的人,其个人很强势(或者说自认为很强势)。他们习惯凡事自己做东,希望永远都是自己做局,让别人来当跟屁虫,惟恐失去话语权。

这么说比较抽象,但在其他行业有很多类似的现象,我就用房地产商为例来解释。

房产商在楼盘销售时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捂盘”,故意制造出一种房源紧张,火爆抢购的表象。房产商还喜欢大言不惭地对舆论/媒体说,“我们有实力的大开发商,不差钱”,这就和本文的“我们不缺钱”如出一辙,是一丘之貉。现在房产商都是靠银行贷款和何种社会借款开发楼盘,哪家没有还贷压力。他说不差钱,鬼才信啊!但他一定要“捂盘”,就是制造一种房子要卖完的假象,让别人盲从跟进,让自己掌握主动。本来买房的是消费者,是上帝,但现在上帝被别人牵着鼻子跑了,道理就这么简单。

回答影视圈,就存在这种“我们不缺钱”的嘴皮子功夫。你要真是不缺钱,戏早就开拍了,还费功夫把我拉进来一起“共赢”?

这种招术就不是骗局了,而是商业交易里一种很低档的“外交术辞”,目的就是想让自己先保持主动,然后见机行事,随机应变。对于有经验的老油子来讲,这种虚话说了也跟没说一样,根本唬不住人~

2、“***都很看好这个项目”

这是江湖里另外一种出现频率非常高,同时也很低级的套话。***往往都是圈里老大级别的人物,韩三平王中军张艺谋等等了。按成语来说,这就叫狐假虎威——我说的话你不相信,这些大腕说的总该信了吧!

诸位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听听“西太平洋大学”毕业的著名经理人唐博士的演讲,他就特别爱用这招。他在演讲的时候,除了以第一人称“我”开头的语句以外,出现频率最多的就是“比尔·盖茨和我”如何如何,“比尔·盖茨对我说”了什么什么……唐博士不愧是喝过洋墨水的,从他嘴里蹦出来的“比尔·盖茨”要远比“陈天桥”多的多,毕竟前者无论在知名度还是气势上都更能让人相信……

本来还没说完,只是又没时间了。骗术这种东西,太常见,各行各业都有,历史更悠久。《疯狂的石头》里道哥一伙表演的可乐罐中大奖,一点都不新鲜,在明朝人冯梦龙著的《智囊全集》中,就记载过手法完全类似的骗术,无非就是道具变了。这骗术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到现在依然能蒙住不少人。

以前我在报纸看过记者采访两位受骗上当的中老年妇女,喜欢煽情的记者在文中说骗子“利用了别人的善良和单纯”。扯TM蛋,骗子利用的压根儿就不是对方的善良,而是贪婪和无知,要是倒霉蛋没有贪便宜的心理,能上这当么!

后清盛世靠忽悠,和谐社会骗子多!

2010年9月1日 秋原于京东肉饼慎思轩

通宝推:平淡是真,旧时月色,银色奥斯卡,角甲基,mingong,抱朴仙人,kmy1810,天涯浪子,海天,肯定没有被注册,
家园 您太严密了,俺想从您那里忽悠一个通宝都不行

自回国以来几个月遇到形形色色的骗子,号称追缴电话费的早已不奇怪,管理公司帮忙充电的,甚至法院发传票的,说来倒去都为钱。急于致富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是把别人当傻瓜的做法,实在是不值得赞赏。俺觉得按捺住贪心的念头,被骗的几率也就小很多。

家园 别惦记了

秋原老师自打下河以来,从来都是只进不出的,若不是考虑河里统计声望乐善比可能发生除零溢出。。。。。。

当然估计他不下河,别处的确极难找到这样的文字,了解这个行业的点滴,所以大家都把送花当交学费,这自然是很划算的。

家园 说的好呀,欢迎揭露骗术的贴,又涨了见识。

人无横财不富,这句话不知说了多少年,谁没有沾过便宜了。沾多了,相信的人也就多了,骗子也就多了。贪心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啊。

家园 说的好呀,欢迎揭露骗术的贴,又涨了见识。

人无横财不富,这句话不知说了多少年,谁没有沾过便宜了。沾多了,相信的人也就多了,骗子也就多了。贪心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啊。

家园 "骗子利用的压根儿就不是对方的善良,而是贪婪和无知"

说得对!

家园 冤枉啊冤枉

我在西西河基本就是只发自己的帖/回自己帖,极少参与别人的讨论。

作风就是发完帖就走,什么时候有空了再回来看有什么跟帖。

我就知道花可以送人也可以被别人送。至于什么通宝,怎么得、有什么用,即不知道也不当回事~

家园 骗子利用的压根儿就不是对方的善良,而是贪婪和无知

瞧这脸打得,都木有人样了。

秋原兄,说直话的好人啊

家园 长见识了,还是不贪心,淡心寡欲的好
家园 不冤,不冤

好歹俺得了1/4个宝,就不多说了,只发精彩文章而不折腾的专业人士实在需要当大熊猫一样保护起来

其实能读到您的文章很难得,毕竟您从事的行业对多数人而言,仅仅能从娱记处了解,实在难以当真。真正算业内人士而愿意讲几句的,鲜有不误导大众的。

祝中秋快乐!

家园 老师:俺脑子慢,看半天...

看半天他们是想忽悠您进剧组吧?好象不是骗钱骗色的勾当?。

家园 想远一点儿...

进剧组不得潜规则啊,然后再用那个潜规则来勒索,岂不就是骗色骗钱啦?

开个玩笑,楼主勿恼

家园 娶了名模,哪能不老得快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