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浅谈新农合 -- 信大特快
近几年的医改跟提价再打折的服装销售区别不大,否则福建“老军医”们怎么会这么猖獗
毛主席六·二六指示(全文)对卫生工作的指示 (一九六五年六月二十六日)
告诉卫生部,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工作,而这百分之十五中主要还是老爷。广大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生,二无药。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
医学教育要改革,根本用不着读那么多书,华陀读的是几年制?明朝李时珍读的是几年制?医学教育用不着收什么高中生、初中生,高小毕业生学三年就够 了。主要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这样的医生放到农村去,就算本事不大,总比骗人的医生与巫医的要好,而且农村也养得起。书读得越多越蠢。现在那套检查治疗方法根本不适合农村,培养医生的方法,也是为了城市,可是中国有五亿多农民。
脱离群众,工作把大量人力、物力放在研究高、深、难的疾病上,所谓尖端,对于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普遍存在的病,怎样预防,怎样改进治疗,不管或放的力量很少。尖端的问题不是不要,只是应该放少量的人力、物力,大量的人力、物力应该放在群众最需要的问题上去。还有一件怪事,医生检查一定要戴口罩,不管什么病都戴。是怕自己有病传染给别人?我看主要是怕别人传染给自己。要分别对待嘛!什么都戴,这首先造成医生与病人的隔阂。
城市里的医院应该留下一些毕业后一年、二年的本事不大的医生,其余的都到农村去。四清到××年扫尾,基本结束了,可是四清结束,农村的医疗、卫生工作没结束啊!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嘛!
虽然诟病很多,但毛泽东时代的“赤脚医生”还有聊胜于无的,虽然水平有限,当年培训的现在看小病也没问题,另外收费一般不会黑心肠,不过听说进的有些药材不正规,但不是假药,奇怪药品的审批和监管。在落后的条件下,相对于穷人没处看病、看不起病,“赤脚医生”是伟大的创举,况且提出的目标也只是“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前者是早已证明的事实!
对绝大多数老百姓,菜可以少上几个甚至不吃,能吃饱饭就行,衣服可以少买几件,不买名牌,能见人就行,但生了病必须看医生,谈混论嫁得有房子,有了孩子必须供下一代上学,这些,统统已经“产业化”了。市场化是好事情,市场化以后,终于不用领导批条就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三大件了,深夜也可以买到夜宵了。考虑到“产业化”以前,能享受教育、医疗、住房福利的也仅仅是少数国民,更贴近市场经济的“产业化”应该是好事情,但医疗、住房、教育收费已经与市场接轨了,管理仍然处于垄断阶段。
卫生部一次次的下调药价,却不提当初核价的时候高药价是怎么通过的。中国每年批准的新药数量是美国的几十倍,很多仅仅是同一种药不同药厂用不同名称。医药流通环节的黑洞,应该从源头找原因。宣威医疗改革,明明降低成本的采购,却只能用“议价”避开卫生部的规定。几年来,救死扶伤应该惹人敬爱的从业者,却成了怨声载道的“白狼”,龟玉毁于椟中,谁之过?
翻翻报纸,打开电视,广告中一大半与房产、教育、医疗、医药、保健品相关,“产业化”的力量真大呀,大的老百姓无处遁逃。产业化的决策真高啊,高的能影响几代人。产业化的见效真快呀,短短几年间,大部份老百姓就被产业化压得透不过气来。齿龄尚幼,我不知道“产业化”之前,大部分中国人是怎么看病的,只知道“产业化”以后,小病硬抗的太多了。医疗产业大发展,七八十岁的企业离退休老干部医疗费却不给报销了,更不用说已经病逝医疗费还不报销的退休工,不知道他们到底死于贫困还是病痛。如果把企业效益不好作为对退休人员欠薪的理由,他们是否应该为后来人的不肖买单。离退休人员医疗报销负担沉重(对个人和企业两方面都是),一半归功于畸高的医药费,“医疗产业化”以后,很多无良医生不是为疗效开方,而是没病看成有病,小病看成大病,可能是为此,很多医院有限制公费医疗者开药种类和数量的书面规定。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已经十多年,比较健康的老人累计未报销的医药费和拖欠工资也可能上万,即使一次性补齐,也实际损失了70%的购买力。拖欠垄断企业费用要缴纳高利率的滞纳金,拖欠工资的主体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健康的产业化首先是充分的市场竞争,医疗垄断体制下,公立医院向金钱靠拢,“老军医”不承包就奇怪了,军院和武警医院的性病广告等占据了大量的广告空间。据说高质量的青霉素是不用皮试的,在此为厂家提供营销创意一条:云雨过后来一针,减少花柳困扰,**青霉素,免皮试,请认准**制药厂出品。适当增加四环素、螺旋霉素、红霉素系列非处方药剂,谁先采用谁发财,还能帮助卖身助家、卖身助教的少女和性不择食的民工减少开支,增进健康。
只要医疗广告主舍得大量投入,人民健康就得和医院人员的腰包挂钩,“没病看成有病,小兵看成大病”。患者就医,大部分时候只需要简单的检查、吃药、打针,使用昂贵仪器的几率很小。既然如此,完全可以将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分离,公立医院免费诊断应该很容易实现。鼓励医生独立开业,逐步取消所有的医院承包,所有医院的医疗仪器纳入开放的经营范畴(收费标准可以自己订,但要公开),穷人“看病难”应该能缓解许多。为防止黑心的“白狼”为恶,每个医生都设立国家统一编号并公诸于网络,如果因水平问题导致医疗事故或乱收费,按规定处罚并公开。不同药厂同一种药不同名称,也由卫生部统一说明其功用、含量等,为避免混水摸鱼,病历填写规范用楷书和行书,收费由计算机打印明细,从信息角度遏制“药价虚高”。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据闻干部医疗费用占公费医疗的70%,为了更好的革命,也为了干部们的身体健康,建议所有医疗费超标的干部(按年龄统一标准)统统内退或转闲职。
上述几条,惠而不费,也不需要争夺公务员的招待费、车马费。当然,“人民的政府为人民”,最好还是拨出款项救治受伤、生育、阑尾炎等患者的,几千万没解决温饱的穷人也最好由政府提供免费医疗。公立医院医生工资,估算大致的缺口,对政府财政影响也不大。
降价药品买不到,大可以在咋呼“医药分离”同时,对廉价药网开一面,所有医疗机构有权同时经营所有规定的降价药品,另外在每座城市设立一家专门的廉价药店,政府予以津贴。一方面为老百姓报销医药费的一定比例,一方面容忍虚高价格的药品肆虐,就像把价格提高然后打折的服装“挥泪大甩卖”,消费者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如果国民都懂得简单的医学知识,医院的压力会小很多。瑞士女公民上学要接受护理培训,九年义务教育,增加医学常识和护理简单技能培训也应该可以。说实话,义务教育教材(中高等教育教材也是)不实用而且重复的文科教程很多,把这些内容更换为技能培养,相信“树人”成果会事半功倍。两年学制的中专卫校,相当课程并不是专业课,把医学常识和护理知识纳入义务教育,应该不会拉长“成材”周期。
教育和医疗负担沉重,相关冗员是重要原因,不教书的和大部分时间不教书的“先生”们太多了,不会看病的医疗行业人员比例更高。他们是老百姓摆脱不了的枷锁,还有交通和通讯部门,某些方面有甚于教育和医疗行业,最困苦的老百姓已经无力感受罢了。
2006旧作《把窗户纸捅开》一部分,2007略作修改。
笨狼受限制的博客 http://mememevvv.blog.tianya.cn 要文集在我博客流下信箱。
我觉得我们那边的医生还是多半比较有医德的。当然,比起过去还是退步了。
但是可能不同地方不一样吧。上次在甘肃那边就感受不太一样。
就是添置硬件的时候太恐怖了,不说其他的,光ct一台多少钱。
我们那边的县医院,大概床位有不到一千张。刚刚扩建盖了一个十几层的大楼,据说就是上级拨款。虽然医院利润高,指着医院自己攒钱去扩建,也是很困难的。毕竟有过去的包袱,一群职工、退休职工都要养。
我同学在郑州一个骨科医院,06年有次跟我讲,他们一个科,一个月收入是700万,有十来个人?工资水电才多少点钱?
什么时候福建老军医们被市场挤垮,才能说明成效
反之,医改不过是加强伪装的剥削
一般意义上讲,医院本身谈的收入不是利润,包括了整个医药费、床位费、各种治疗费等的成本的毛收入。假设一个科室有30张床,一个月床位周转4次,床位利用率100%,平均一个患者住院花费5000元(这算少的)的话,那么他们往往说收入是:30*4*5000=60万。
骨科的病人花费算多的,因为有手术的费用,少则一万,多则4、5万(换关节等等),如果病床的周转率更高,床位数再多些,那么收入400万\500万都是很普通的.
但请记住,这个收入是整个患者所付的全部医疗费用的说法,不仅仅要扣除工资水电,还要扣除各种医药\检查耗材\硬件等等的支出.所以,你的计算方法有问题。
医疗器械和药品的价格水分,我们大家都知道还是比较大的。且不说其他的,我们知道药店算是很便宜的了,但是在我家那边的药店要两块的药在青岛要十二。医疗器械?一般的耗材那个价格我就不说了。再加上一些医院滥开检查,那就更不可说了。
我在河南肿瘤医院见到的一般的设备都没有我们实验室的好。比如离心机、显微镜之类。
一个亲子鉴定,其成本(不算仪器)单就试剂和测序而言大概最多不超过300,但是收费,一般大概都要两千。其所用设备,一个离心机大概不到十万(寿命非常长)?一个pcr大概五万到七万(寿命也很长),一个移液器两三千。我看到我们实验室都有拉人来做亲子鉴定的冲动。
医疗上比较贵的仪器,也就是ct之类的了,此外就是你说的那些什么人工关节之类的也比较贵一点。但是,利润仍然是大大的,比起来制造业,算是很好的了。当然,即使是这样硬件支出还是太昂贵了,一台ct要几百万乃至上千万,一台伽马刀也差不多,维修一次几千甚至几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