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如果红楼梦改写成现代版的话 -- 酥油茶
李少红导演认为,她拍的红楼就是一部青春偶像剧。
既然是青春偶像剧,何苦绞尽脑汁琢磨古人怎么想的呢,人类社会的本质几百年也没啥大改变,于是mitbbs有人讨论如果改写现代红楼的话应该如何展开,突然想到几处:
林妹妹是环保主义+女性主义+女文青,非常有超越理想,大学时好几次跟着宝玉去新疆内蒙自驾游,然后写一些很有艺术气息的游记。其父亲出身文化大家,也是文化公司的总裁。父女俩没事就谈禅论道,母亲更是早就离开家庭投了佛门(贾家的历史关系太复杂,到贾敏这一代小时本来是有名无权,后来才慢慢恢复过来,但已经深刻影响贾敏,间接影响黛玉的价值观)。这一点颇投宝玉的性子,但却让他的实际干练的女强人妈妈不爽。他的母亲王夫人出身没文化的割据一方的红色贵族,相貌一般,性格却也算是要强,和好学上进,相貌俊朗的贾政在大学认识,一拍即合,遂让贾政如愿以偿当了半个太子党,管了肥差,自己则在事业单位呆着,以相父教子,顺便管理贾政私下开的公司为业。王夫人有一妹妹,性格比姐姐温柔或者说没主意些,却嫁了个不大不小的当地颇有势力的富商,生一儿一女亦不太管束,结果儿子成了纨绔子弟,一边学着父亲做点黑白通吃的生意,打点其父麾下几个娱乐城、酒吧,一边以和酒肉朋友鬼混为好,女儿倒是颇有主见,读书不错,经济学位,海外实习回来,本来准备从政,直接进商务部发改委的,结果路子被顶了,就先在姨夫的专业相关企业里打工,顶着VP的名头,好在resume上有话可写,等机会再来还能再上个台阶。
黛玉北大中文专业本科,哈佛英文硕士quit后,联合国做几天,国际ngo工作一段,看周围的人天天勾心斗角都腻了,又感在西人的地盘混,话不投机不说,不免有寄人篱下之感,遂毅然回国,老爸公司也不愿去,怕听唠叨,正寻思着是不是再去找老爸的旧关系,自己的初中语文辅导教师,现在已成学霸党棍的贾雨村那里拿个博士,后半辈子好过终日书斋的闲适生活,但想起他就感到俗不可耐——恰好碰到一样不愿意虚伪逢迎的,要为了自己的心而活的后现代青年宝玉,两人默契于心,遂相约抛下那些世俗的担子,多玩一年再说,又听说神州大地,有那么几个妙处,去了不一定不后悔,不去后悔一辈子,就一起组织,拉来各自男女死党若干,定了一个宏大的一年逍遥游计划,本想如此快活一年,此生就是死了也够了,却不想被早已目标明确,只是本来还想玩玩欲擒故纵的宝钗听说,当时就急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贾母是红楼梦的戏眼,把整本书立体化。 要是只是少男少女谈情说爱,还真就是青春偶像剧。
不是理想主义愤世嫉俗就是龌龊之徒。
大家闺秀出身,年少时也是一等一的环境里养大,年青时交际广泛,联系复杂,比贾公年轻许多,但倒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性格表面平和温柔不动声色,内心清楚没选错过路,享过福,也过了半辈子失势的日子,但也没吃太大苦,孩子教育得好,为官为商都不错,孩子慢慢出头,家里也逐渐经营得势,贾公偏在这个时候去世了,只剩下贾母看着孙子女长大,老太太八十多,身体还硬朗,有名气,有地位,有海外关系,不是一般的老人,类似于王光美,宋庆龄的混合吧。
不过我也说了,现代版只能当青春偶像剧,家族势力斗争只能作伏线,像整个搬过来不可能的。
一个是贾珠,有理想,有策略,有计划,有行动,就是在某地死得不明不白,是贾家一个重大阴影
或者可以让林黛玉半途信基督,放弃优越生活立志苦行传教,贾宝玉从后现代无信仰主义被黛玉影响,也信了基督,之后又放弃,最终忽然开悟,把剩余的一生贡献给了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
哈。
贾家背景我不同意,世袭宁荣公,那可是不得回避的。贾家必定是红色贵族,而且还是军方的,到了贾赦应该是文职,后勤什么的大佬。
后来贾赦是被tg军内调查,或者双规了的,是和地方上的炒房官员沆瀣一气,和中央的地产新政不对付,而贾元春直接给core本人当小三,简直就没法写,这戏后来就没法拍了。
红里面的问题太多太深,根本就不是青春偶像剧能包含表达得了的,李少红说出这种狗屁话,除了她自己不学无术以外别无它解。幸好她是个女人,本猫就此打住了
渝州牧和太子也是典型的红贵出身啊
还有股份兄的国师地位,可惜不能写,如果能写,一定非常精彩
最多就是直接间接认识你说的这些人物,原版那些人也就算是地方一霸,皇帝来过一两次已经跟什么似的,何况现在,如果改写的话,渝州牧可以相当王爷的身份,比贾政之流还是高不少的
话说贾宝玉,学名曰里,字平野。另有一胞妹名梅,字探春。贾里贾梅二人俱在中学念书,于是有沪上秦文君女士为其二人作传云云...
就是失之平淡,和一年逍遥游这个框架没法比
纯粹是觉得“贾梅字探春”还挺搭配的...
不知道怎么做贵族。当年宁国公荣国公如何开创的家业,早已忘的一干二净。
月盈则缺,几十年的福分全都透支光了.其实286的故事和这个倒有几分相似。当年的286的康华,真人的华海,那个不是呼风唤雨,到头来还是食尽鸟投林。而当年的渝州牧和太子,一个只是个学政,后者还是个知府。20年下来,却早已沧海桑田。。。
不能把自己融入国家的命运中的显贵,还却不知自保,四处惹事,谁又救得了?
所谓的后40回,不过是显贵们的自我安慰,以为能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后代们,既没有从龙的经历,也没有显赫之军功,如何守业?
而当年的上海俞家,却真从了那句,人间正道是沧桑。。。
唉,宁荣两家,说到底,还不是贵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