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戏仿红楼笔调状三百年后另一贾家之少年故事 -- 晚湖楫韵
飞天鸭MM曾经写了一个贴子讨论红楼梦要是写成现代版会如何。
今反其道用之,要是用红楼笔调写现代少年,会是个什么样子。考虑到红楼故事发生在贾府,我也选择三百年后的另一贾家兄妹开8吧,姓氏一样,年龄差不多。他们就是著名的——
贾里贾梅,80后们还记得他们么?
特发此帖,怀念这两位少年时候的伙伴,兼向秦文君老师致敬。
既为古风,则人物必有字,方得意趣。贾父(名敦字存厚),贾里(字平野),贾梅(字探春,非荣府三小姐也,实觉相配耳),王士明(名昭)。
正文见以下链接:
看来我那一块砖抛得不错,咔咔
先写个片段而已。呵呵。
第N回 书道塾阔言运笔道 外诗钞惊现咏梅诗
--
。。。(上略)
话说贾里因明日学内要用一本《古文观止》,便奔到书房满厢找去。乱翻间碰落了一本书,砸在脚上生疼。贾里见标题上写着《天竺国泰戈尔氏诗钞》,刚要扔开,却从书页里飘出一张薄薄的信纸,贾里捡起看时,上写的是一首诗。那字像是草书,却尚未得草书之要领,飘飘忽忽,时重时轻,稳健处如龙蛇疾走,无力处似虾蟹浅游。贾里心道:“看字迹,却像是那王士明的。”贾里自与王昭一同上书道塾,亦已识得其字,虽然难辨,却也有律可依。看了好一会儿,方知是:
仙子独居琼宇内 风姿不与群芳同
红妆相看冰莹雪 笑靥开迎暖煦风
隐士育株修品性 诗人传语诉情衷
数言草草意难尽 一片丹心纸笺中
再看抬头有几个字,是“咏梅诗,贾世妹探春惠存”。贾里心下顿吃一惊:“我虽于诗词曲赋上不甚明白,但单看这最后一句便了不得。贾梅这小蹄子,竟背着老爷和外人暗通款曲起来。如今学内功课甚紧,不想妹妹偏生出这等荒唐之事。罢罢,还是且先回了老爷去才是。”
于是贾里拿了那信纸并书,一时来到贾敦房中,与那诗给父亲看。贾敦见字迹潦草,便要贾里念了。贾敦听完,眉头紧锁,半晌无言,忽然冷笑道:“这咏的那里是真梅,分明是贾梅!”复又翻到背面,见也有一行字。贾里拿来看时,见写的是:
贾世妹探春如晤:上回劳转寄误送之函,至为感激。由是专程往贵学,与妹初会,相谈甚欢。后亦造贵府借书凡数次,叨扰之余,心下颇有不安。愚兄观贾世伯严谨持重,家风俨然;妹更是为人和善,为事洒脱。愚兄不才,愿引妹为一知己。谨以此最爱之书相赠,以寄愚兄倾慕相念之意。切切。兄昭上。
贾敦听贾里念完信,遂把先前那一股郁结之气稍稍减了几分。贾里撇了撇嘴道:“这王士明,写信也不安生,偏卖弄什么文言。”贾敦却若有所思,说道:“吾观今之学子,有那不上进的,整天家游玩嬉闹,自不必说;那用功的,也尽皆偏好格物算术之学,去攻那些个刁钻诡异的难题,却把祖宗的圣贤之言,锦绣文章丢去一边,真真有些舍本逐末了。看这王士明这诗,诗品虽不见怎样,格律却也中规中矩。这会子中学生还会写律诗,也算不易了。”贾里正待插话,只听得父亲又续道:“他将我比作隐士,倒也算我知己。我一不从政,二不从商,于沪上专作孩童之语,或也颇得魏晋遗风罢…”他抬起头,见贾里巴巴的看着他,因转过话题道:“只是你妹妹,得了信也没见和我说过,偏教人可恨。”贾里道:“正是呢。学内功课越发紧了,我也怕妹妹心思却用到了他处。”
贾敦听得贾里关心妹妹习学,心下十分欢喜,便道:“你是他哥哥,应当及时教化他才是。”贾里笑道:“父亲平日夸赞贾探春恭谨孝顺,心灵手巧,实在其兄贾平野之上。如今怎偏教我教化他去?”贾敦闻此言,作色道:“岂不闻圣人云,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方能担天之大任。贾梅终是女流,你是男子,自应多些担待才是。为此把你送到书道塾,一来也去经历经历;二来,学得一笔好字不会让人看轻了去——你自有你的好处,我岂不知。”贾里闻得此语,竟喜得差点儿笑出声来。贾敦又说道:“不想王士明也在书道塾。此人我曾见过,文章不错,今番看来,古文底子也有。虽说思恋贾梅,原非因他样貌,更重人品,可见此人眼界。你倒莫要小觑了他。”
正说间,贾梅下了学回家。贾里忙将他引到贾敦房中,贾梅打了千儿给父亲问安。贾敦见女儿眉清目秀,笑意盈盈,虽没有绝世的美貌,却也有一段清纯自然的态度,心里自是欢喜,但想到方才一节,又不免生气。贾敦定了定神,正色道:“探春,父亲有话问你。”贾梅听父亲唤自己的字,必定是郑重之事,于是敛了笑,心里细细回想自己近来可做过蠢事不曾。思来想去,最近学中家中,皆太平无事,为何父亲形容如此严肃,心下惴惴,把眼睛偷往贾里处瞧,但见这位兄长也同父亲一般的正经,没有一丝笑意。贾梅便只好回道:“不知父亲所问何事?”贾里把那泰戈尔氏诗钞拿过来放在桌上,问道:“妹妹可认得此书?”贾梅道:“认得,是王昭王士明兄所赠。”贾敦见女儿竟无丝毫隐瞒之意,心下诧异,因说道:“你且打开书看看。”贾梅一翻开书,便见了那信纸。贾梅拿起,见是一首诗,又翻到背面看了信,蹙着眉头翻来覆去,辨认好久,忽然叫了一声:“噫!竟是写给我的。”把信纸丢开了。贾敦贾里看他面色绯红,双目含羞,像是从未看过这信,不由大出意外。贾梅嗫嚅着分辨道:“父亲,我,我从未打开过这本书,这诗和信,我竟是不知晓。”
原来当日王昭访贾家借书,与贾梅谈及世界诗坛才子,历数荷马之浑朴,但丁之雄奇,歌德之深邃,惠特曼之清新,而独最爱泰戈尔氏,谓其融天竺国数千年宗教哲理于己作中云云。不想贾梅于诗歌一门却不甚了了,惟因其心地淳善,见王昭说的爽快,不忍打断而已。王昭却以为贾梅兴味与己相投,大畅老怀,对贾梅的用心,便又多了一层。因去书市买了泰戈尔氏诗钞,隔日专程来送与贾梅。谁知贾梅过后却再也不曾翻开此书过,那诗和信自也无从得见了。说也奇怪,这王昭自从送书之后,竟再没来过一次。贾梅心里也曾疑过,但王昭曾言及自己方要撰一部小说,或正埋头苦思也未可知,心下也不再计较。直到那信纸被贾里无意翻出,方明白此间缘故。贾敦见是如此,少不得将那用功念书,莫要分心的老话叮咛几句。一时无话,大家各回房去了。
却说那贾梅自从见信之后,心下便常郁郁。一来怪哥哥多事,无故乱翻书,害自己多听父亲教训一顿;二来怨王昭多诈,名为论诗借书,附庸风雅,竟是不怀好意;三来恨自己少机心,收获情书亦算得女儿家一样大事,偏生自己无知无觉;于是每每心下念及王士明名字,如小鹿撞心,怦然不已。几样心情交加,坐立总是不安。贾里见妹妹如此,也颇悔自己鲁莽,少不得道罪赔礼,并讲些个笑话与他解闷。贾夫人知此事后,倒是着急,几次找贾敦商议,谁知贾敦却摆出一幅云淡风轻的样子:“急甚,少年故事而已。贾梅心气阔大,他发怔便发怔,你几时见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忽一日中午,邮差传信至,唤“贾梅贾探春小姐可住此?”贾梅急奔下楼,接过信一看,封筒上书“贾梅探春亲启”,竟是王士明亲笔。贾梅忙拆开信,见是一封短札:
贾世妹探春台鉴:多谢妹之沈默。向以文辞相狎,实属轻狂无礼,今悔之甚矣。吾当专心向学,不负父母师长之恩。特复信以表万千歉意。昭再拜上。
贾梅阅毕信,竟然呆立当场,直把信纸捏的紧紧的。贾夫人唤他吃饭,也听不见了——要知端的,请看下回。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把她的故事看了好几遍,可羡贾梅永远是十二三岁,我却不能
贾里古怪精灵,贾梅冰雪聪明。。。没有兄弟姐妹是很多80后小时候的遗憾啊。。
同怀念他们,向秦文君老师致敬!
贾里贾梅,或者皮皮鲁鲁西西,关键之处在于他们都是一样大啊。。。
只有龙凤胎才能出那个效果。。。
倒似晚湖兄当日亲历。
哈哈,说来惭愧,回想少时,在下确有故作风雅引女生注意之举。因此选了贾梅收书一段,写来倒也熟悉。只是当日作的一些所谓近体诗,格律全误,连本篇中这首都不如...
年少时我也有故作风雅吸引男生之举。此次回家,整理旧物,翻到当日写的一些文字,很有买豆腐撞死的冲动
<object width="480" height="385"><param name="movie" value="http://www.youtube.com/v/K9VH8zxXYeI&hl=zh_CN&fs=1"></param><param name="allowFullScreen" value="true"></param><param name="allowscriptaccess" value="always"></param><embed src="http://www.youtube.com/v/K9VH8zxXYeI&hl=zh_CN&fs=1"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allowfullscreen="true" width="480" height="385"></embed></ob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