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跟作弊有关的故事 -- 阿辉1
她就很诚实地承认了呢?
处罚是很严厉的。
当年的集体作弊案,惊动全美啊!
老师偷懒不换题,又没要求每个学生签字说不泄题。出了事就找学生谈话,隐隐约约把责任推到学生身上。这个学校其实有种族主义倾向,有欺负亚洲人的意思。如果是白人,跟家长交流通畅,这个学校未必会这样做。
当然阿辉说得对,这个学校没有留下什么证据。说是在推荐的时候使了把坏,根本就是拿不出手的理由。吃定了这个哑巴亏。
如果我是家长的话,咽不下这口气,就会找学校闹,要求给个明确的说法,究竟女儿这样对还是不对。是不是需要惩罚那个偷懒的老师。如果是对的话,那时再讨论老师们、校长找孩子谈话对不对,闹第二场。
总而言之,千万别给人留下一个你好欺负的印象。一旦有了成见,后果也许很严重。这些虽然于这事无补,但花精力做无用功才是大聪明。
在美国怎么对付这些若有若无的歧视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感觉就是不能怕事,否则来异国干嘛呢,咔咔
对那个女孩子来说,那可是足以影响一生的事件
即使真的只能上州立大学,也要让那中学和那老师付出代价。尽管后面landlord说那是common sense,但是,那老师就没一点错???
我觉得
交友不慎啊
三
如果说高中生作弊,要承担的结果是作弊的那门课,零分计算,从而降低拉GPA,影响大学录取的话,对大学生作弊的处理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大学生而言,作弊让人联想到学术造假,容易让人同犯罪联系在一起。
各个大学,关于作弊都有一整套相关的处理程序,老师只需按着程序走就可以。
这些程序的第一步,大都离不开约谈。给你机会,解释自己,有的学生会在约谈阶段跟老师,跟学校缠斗不休。如果证据确凿,爽快承认,最为普遍的作法,是第一次作弊,给个警告,记录在案,作弊的那门课,零分处理,降低GPA,影响将来的研究生院录取。
第二次再犯,对不起,走人吧,您哪。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隐秘的状态下进行的,不伤学生自尊,不让别人察觉,不会有人谴责学生的道德水准。
如果老师敢把这些隐秘的不光彩的事情透露出去,不说会惹上官司,那你这个老师的位置,怕是要坐不稳了。
我知道的另一起作弊事件,或者叫疑似作弊事件的主角,是一个阳光帅气,金发碧眼的的美国男生,读的是令人景仰的常春藤名校。
我看见他的时候,他在某快餐店打工,不年不节的日子里,不坐在校园里,却在家乡的城市里打工,我觉得奇怪,便问他:“你,提前毕业了?”事实上常春藤盟校,是不允许学生提前毕业的,必须修够四年。
“不是。”男生摇头。
“在这里实习?”我心里想的是,他或许是在学习连锁快餐店的管理流程。
“也不是,我,我只是休学一年。”男孩子小声咕哝。
我还想说些什么,但那男生,一直回避我的眼神,一幅不愿解释,不想深谈的模样,让我心里疑窦丛生。
又过了些日子,遇到另一位,与该男生同校的女生,说起快餐店打工的男孩子,那女生支支吾吾地说:“如果他不是因病休学的话,哦,他可不像是有病,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作弊,被迫休学一年。”
原来,该校学生在接到入学通知书时,要在学校提供的一份“HONOR CODE”(类似于诚信守则,或者荣誉合同之类)上签字,保证在该校学习期间的所有考试和作业,诚实守信,一旦被发现作弊,不管是作业还是考试,除了该门课零分计算外,必须退学一年。如果第二次出现这种问题,对不起,卷铺盖滚蛋。
所以,在那所学校里,如果偶尔有一个学生,悄悄地消失了,一年后又悄悄地回来了,不消说,就是触犯这个“honor code"了。
但除了了当事人,谁也不会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当然也不会有人去追问,你为什么休学。学校里更不会张榜公布,昭告天下。
这样在私底下,悄悄惩罚的好处是,出问题的学生,不会因此受到同学和老师的歧视,以及不公正对待,也免了被人指指点点,就此一失足成千古恨,从此没了脸面。
而对于学校,年轻人做了一次错事,承担了后果,学生还是学生,给他一次机会,从头再来过,但如果不就此洗心革面,那学校的校友名录上,从此就不会有这个学生的名字了。
“花精力做无用功才是大聪明。”
我为自己每天花精力做无用功,找到依据了。
我想,美国学校的管理者们,若读到教授这些文字,一定会立个规矩,告诉老师们,考试时若想偷懒不换题,必须要每个学生签字同意不漏题。
要是当初,那女孩子的家人能读到这些文字就好了。
如果孩子的父母这么想,也太不自信了吧。即对自己培养孩子的能力不自信,也对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自信。
那可是一个天一个地的差别。读书改变命运可不是说笑的。
我相信在美国也一样。
看看各个学校的校友录吧。
看看这个人:
灾难到来后,四月初六他的父亲饿死,初九大哥饿死,十二日,大哥长子饿死、二十二日,母亲饿死。
如果说这是日记的话,那应该是世界上最悲惨的日记之一。
这个人就是朱元璋。
我也可以提供现代的例子,是我认识而且熟悉的人,遭受重大打击之后,又再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