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雨中听镇远 -- 萨苏
只有当地的驻防军而已,八旗算是以前的野战军,最后也变成了驻防军
当然在前线都是孤军奋战了
其实,野战军的效果也很难讲
僧格林沁的野战军在八里桥作战效果如何?
中国永远缺的都是实干家,而不是思想家。
干自己喜欢干的,写自己喜欢写的,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了。100年了,对北洋水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文字都够塞满一个图书馆了,但又有几人能在磨完嘴皮子后可以干点实事。从这点说,老萨,你有种!
Three Chinese officers, Admiral Ting, Commodore Liu, and Gen. Chang, seem to deserve
credit for a higher degree of patriotism and a nicer sense of honor and propriety than have been exhibited by any of their compatriots during the present war.
三名中国海军将领,北洋舰队司令丁汝昌将军、右翼总兵兼“定远”舰舰长刘步蟾将军和张将军,在目前的战争中表现出了比他们的同胞更加坚贞的爱国精神和更高尚的民族气节,他们值得大清国的人民引为骄傲。
正:
三名中国军官,北洋舰队司令丁汝昌、右翼总兵兼“定远”舰舰长刘步蟾和护军统领张文宣张文宣,在目前的战争中似乎可以说当之无愧地表现出了比他们的同胞更高的爱国精神和对荣誉与正当的更好的感知。
评:
他们值得大清国的人民引为骄傲。
这句原文根本没有,可能deserve credit for 的误译。
实际上这不过是当之无愧的意思。
本来不想提这个的,结果搜刘步蟾遗言时,发现此段流传颇广,顺便
改之。
张文宣遗书李鸿章:“此次战事有守一月而不支者,有守数月而不支者,有守半年不支而至死不屈者。相座当付泰西各国观战武员评其得失勇怯,不能以成败论”。
另外搜到据说是丁汝昌遗书的东西如下:
“昌以凡才,荷蒙殊遇,委以海军提督,自当统御海军尽股肱之力与倭寇战于黄海......统帅李大人不知何意,令我等全数撤入威海卫港并不许出战......吾数次进京请求出战皆不允并严令: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此期倭寇已完成对威海之海陆夹攻之势,威海已成绝境.
倭寇曾使人说我被吾言辞拒绝......并唆使我内部士兵对我施压.我苦苦说服军心动摇者,同时给予倭寇甚大打击.然弹药将尽,援兵无望.我昨曾下令炸毁伤船以期突围,怒人心已散无人听我令矣.吾或死或被擒,然吾既为中国人,宁死不降也!!!!!予决不弃报国大义,今惟有一死......吾将死矣,然百年后若有人懂我一片赤诚报国之心,昌死不朽矣!!
巢湖人:丁汝昌
心情大愤,这种拙劣文字,何苦强加于英灵名下。
巢
纠错:
首先,向方惠 / 郑曦原 / 胡书几位致敬,我很敬重他们编写
《帝国的回憶——纽约时报 晚清观察记》一書的工作。
北宸找的原文让我很震撼,读过后发现译文有几处问题,指出如下。:
1
It may or may not be true of these officers
that nothing in their lives was so becoming as the leaving of them.
不管这些军官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是否像他们离开时表现的那样,
Such a showing was very much needed.
正:
也许,这些军官的一生中没有任何同这次舍生一样体面的东西。
评:
原译很中性,而原文的含义是强烈的怀疑和贬斥。
2
Indeed, this news of the triple suicide is the first announcement there has been
that the words honor and shame had any meaning to Chinese officer of high rank.
的确,这三位军官的自杀首次表明,“光荣”与“耻辱”这两个词,对大清国的某些高级官员来
说毕竟还是有不同含义的。
正:
“光荣”与“耻辱”这两个词,对大清国的高级官员来说还有点意义。
评:
二者并列,没有比较的意思。
3
The majority of these officers have made
their their country an object of contempt
to all mankind,a circumstance which did not
seem to concern anybody in China.
大清国官员中的大多数在让自己的国家成为世人蔑视的对象时,似乎也让世人不再关心任何中国
人。
正:
大清国官员中的大多数使自己的国家成为世人蔑视的对象,而这种境况(自己的国家成为世人蔑视的对象)似乎与任何一个中国人漠不相关。
评:
此处concern anybody in China的用法译者没有掌握。
4
That three Chinese officers should show sensitiveness
enough about a Chinese defeat to drive them to suicide is
a small sigh that the nation is not altogether so contemptible as
it has appeared.
这三名中国军官由于祖国的战败而自杀,这个小小的迹象表明,这个民族并不整个都是可鄙的,
她并不像以前向世人所表现出的那样。
正:
三名中国军官为祖国战败表现出了(对荣辱的)强烈敏感,这敏感强烈到驱使他们自杀的地步。
这个小小的迹象表明,这个民族并不整个都像她过去所表现的那样可鄙。
评:
不是自杀本身,而是自杀所表现的(对荣辱的)强烈敏感受到推崇,与过去表现的麻木与
厚颜对比。敏感必须显式地译出来。
5
But, even so , it was much more respectable and
dignified in them to anticipate the penalty of failure than
to await it,
and any exhibition on the part of a Chinese commander, of comparative respectability and dignity and of a decent respect to the opinion of
mankind, is as encouraging as it is unexpected.
但即使如此,他们不是去等待惩罚,而是自杀殉职,这种做法是多么有骨气、多么可敬啊!
就一
个中国军官来说,他们身上表现出的任何一点可敬的品性和做人的尊严,都是对人类一种意想不
到的鼓舞。
正:
但即使如此,他们的主动承担败责而自杀,比之等待罪罚降临,总是更可敬,更有尊严的。
而且,就一个中国军官来说,相当水准的可敬,尊严和对人类舆论的尊重的任何表现,都是既鼓舞人心,又出人意料的。
评:
此句错得比较严重。
首先,much more respectable and
dignified in them
不是绝对的——这种做法是多么有骨气、多么可敬啊!
而相对的——相对于await it的可鄙。
其次,comparative,指的是可与西方相提并论的,不是泛泛的。
此外,a decent respect to the opinion of mankind,出自独立宣言。
是一普遍确立的价值。
总的来说,原作者对中国人是极度鄙视的,或者说当时的整个美国社会对对中国人是极度鄙视的,
以致原作者最后完全是在解释自己没有过度褒扬中国人,而是说他们一向缺少荣誉感,一旦表现出来一点,
一方面因为是进步,值得提携,让我们不那么绝望,is as encouraging ,
一方面因为少
而有新闻价值,as it is unexpected.
而译者没有注意到这些,把原文译成了衷心的钦佩和赞扬。
其实,那个年代的中国人,哪里能够拥有这些。
对了,译文中的张将军应是张文宣,不知为何不译出。
北洋很出了不少敢战的死士,咱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对于失败的勇士也要尊重,毕竟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
好向萨苏的原文里没有说翁是甲午失败的主因,主要是说李在拆台,这估计也是事实。
书来说去有要说到中国人的劣根性,呵呵,党同伐异。劣根性呀劣根性,每个中国人都爱说,可总是消灭不了,没辙了。
鲜花已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最近3天内送花总数少于3。友情赞助。不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为表诚意,可考虑通宝推荐】。
就像北宸说的,我们坐在空调间里,你大热天东奔西走,为镇远回家奔波。
老萨闲暇时分抽空多休息,您照片上看去,比起年初录像好像憔悴了不少(不要生气,我们萨丝期待您健康发贴一百年:),就不要花时间理会网上的个别言论了。
公道自在人心。大部分人都感激你做的一切,但总会有人jjjww的。
要我说,依然如是。
闻此言,我很惊讶。
“依然如是”好像是回应前面那句“这种事,今天有没有?”。意思是说:这个博客上的回复者就是这种“只要我们这些正义的人上来,一切都可以更加美好”的人。
语气有些调侃,但还算持平之论,怎么被人蛋了?花慰一下
镇远舰被拆除的时候,还没有共产党呢。
当时清陆军也是以寡敌众。清陆军在平壤,也是和人数,装备,和训练占上风的日军作战。记得日本方面也评论说甲午之战是日本倾全国之力和李鸿章的军队在搏斗。
读过当时人写的回忆,丁汝昌自杀前一天的晚上,临时找人打了副棺材,快打好时自己还亲自躺倒在里面试了试。从半夜一直快到黎明时,都可以听到丁府内叮叮当当做棺材的声音。
五年之后,当聂士成在天津战死时,大清的新军依然是在以寡敌众,尽管对手是不到两万人,临时拼凑起来的八国联军。
刚到美国留学时在学校餐厅里吃饭,和几个日本学生聊天,不知道怎么就聊到甲午战争,一个日本学生用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英语对我说,“we defeated you in that war". 而我能说的就是:“yes, I remember it". 对于日本人而言,慈僖,李鸿章,还有丁汝昌,是否无能,腐败,都无关紧要,那是中国人的事,关键是
甲午一战,他们把我们打败了。
我不是军人,以现在的国情来看,有生之年参加游击队和入侵中国的日本兵作战的机会也是微乎其微。自己能做的,只有认真工作,加倍努力的认真工作,不给中国人丢脸。有时夜半醒来,总想起刘公岛上丁府内那叮叮当当的声音。 总觉得甲午之败,我也有份。姑且算是自己的动力。
李翁争斗表面上是权力的倾轧,深层次原因则是国家在海权和陆权发展方向上的分歧。从这上面说,翁坐视北洋的覆灭就比较难以评价,后来的日本就因为海权和陆权双方相持不下,最后资源无法集中,造成双败的结局(当然中间也紧密合作过,但是人才矿产等资源应用方面的分歧却实在非常致命)。
武器好不好不是胜败的决定性因素,但确实是极其重要的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的命中率比日本舰队要高不少,充分体现出了除了方伯谦为代表的少数败类以外,它依然是一只训练有素的部队。但他们的装备与世界先进水平拉开的差距实在是太远了。如果这些将士能有和训练水平相适应的装备的话,哪怕只像李鸿章原来计划的那样装备一批快炮的话……
即使是黄海海战不利,北洋水师也未必会覆灭。如果清朝陆军非常争气的话,何以让日本军队先攻占大连旅顺,断绝北洋的维修能力,再逼近威海,海陆夹攻刘公岛?
国事如此,非战之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