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创造生命还是山寨生命,这是个问题 -- 二胡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而中国目前的科研水平即使是最好的几个高校,水平不高的实验室也还是不少。毕竟现在五十岁左右的人没有受过完整的科研训练,但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部下岗,只能让时间来解决问题,自然退休,过十年会好很多。
中国大项目成绩不算好,小项目成绩也不怎么好,的确是大小项目都有问题。关键还是科研人员本身的问题。
毕竟中国建国以来引人注目的成就,除了袁隆平的特例外,基本上都是老海归,新海归,以及他们培养出来的徒弟们做出来的。现在中国科研要大跃进,国外回来的人要多,然后他们在国内再培养出一批人,就能占住很多岗位。有个美国的院士有次闲聊的时候说过,科研是需要critical mass的。
只要人的问题解决了,科研质量就上去了。其实和应该鼓励小实验室还是大的科研中心无关。
西方的科研体系还是相对比较完善、有序的,其人才体系、组织框架和很多具体做法,尤其是成果产业化是非常值得借鉴的;中国需要一大批各个学科的人才才能搭起一个完整的科研体系。
现阶段比较乱一些,过几年在看,估计情况会好起来的。中国要解决的是要创造一个科研人员能安心搞科研的环境。科研人员生存压力太大,现在有些浮躁,过分追求SCI和文章数目了。
本来是异卵双胞胎,但是一个把另外一个给“吞”的,两方配合的还挺好,没形成多余的器官,如果另外一方产生的是生殖器官,就是这样了。。。
在国内掌握了话语权了,然后维持个10年8年,中国的科研就比较上轨道了,起码学术能过更规范一些。
很多高校都出现了老一辈学者退休,下面五十多岁的接不上来的现象。
文革时是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的样子,年纪正好的时候给耽误掉了。
不过从好的一面来看,年青人有机会了。
最近饶毅、施一公在《Science》上的评论,就是一篇造势的宣言。
比如父亲是A和B,母亲是C和D,正常情况下,他们的小孩应该是AC/AD/BC/BD组合中的一个。即使出现你们所说的那种情况,一个小孩可能同时具有其中的两种,无论如何,那也是至少有一组染色体是类似/相同的啊。
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
网上流传的“肯德基鸡场的鸡有4个翅膀,并且终生没有毛”的传闻,到底是真是假?科学家们真的在做这种疯狂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