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北京11岁女孩开学前一天跳楼身亡 -- 咪铛
打小没上过什么幼儿园,辅导班,后来出现这些东西时,心里暗暗羡慕了很久。
再后来到家里的孩子们开始上各种辅导班时,却发现里面有老师的私心与家长的攀比在里面,就感觉一点也不令人羡慕了。尤其是孩子很无奈的背着学生的辅导班书包低着头被送去的时候,心里总有些不舍。
您说到点子上了
的确,有多少家长详细的看过孩子的作业呢?
更不用说替孩子分析这些作业有没有必要做了。
我小学里,送礼是必须的。老师间也会互相谈论自己收到什么礼物,谁谁送了什么。老师打骂讽刺孩子也是日常的基本功。此外,还有后任老师当着全班的面嘲讽前任老师无能和不负责任。还有前后两个老师靠事前漏题让我们班学生的成绩在全年级提高名次。而我所在的学校在当时是区重点小学。
另外,据我一个同事说,他小时候,学校为了应对上级的一项体育健康情况的检查,会按排把某个班级体质差的学生都用其他学生换走。
所以说,让孩子明白这个世界,是很重要的。因为很多时候,你无法选择环境。
退一步说,就算你用复习的方式让他记住了那些诗。但如果孩子志不在搞文学,尤其不在于古典文学,就算以后一直能记得那么些古诗,又有什么用呢?
如果单从陶冶情操角度上讲,看一本古诗词讲解的书不是比死背古诗更好吗?
我也考虑过课外班的问题。我觉得如果是女孩子,送去学习舞蹈、体形训练比较好。男孩子学习一下武术比较好。而那些书案工作的课外班,我觉得尽量少学为好。因为孩子天天都在案前工作,身体怎么可能好得起来?就今年,我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大夫说他年轻的时候,引身向上和俯卧撑,都能做100多个。我父亲也说过类似的话。想想现在,有多少青少年有这种体能呢?
1、关于学什么东西,具体到这个唐诗,我们共同之处在于都认为其必要程度不是排前的。我个人还认为虽不是非常必要但是会一点比不会好。
2、确定背诵唐诗这个学习目标的正确性且不讨论,但是既已进行且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当时已经会背个几百首了),后来全忘了那就实在太可惜了。 复习的难度和所需精力都是远远低于初始学习的,你说是不是?
随便问一下,维持几百首唐诗的长时记忆的频度是什么样的,您计算过吗?如果这几百首诗在初中或高中的时候忘记了,那么之前的背诵投入意义何在?如果在大学以后或工作以后忘记了呢?
所以我认为以背诗的数量论成败,本身就是错的。我只主张多读,然后附上一点讲解。而且只挑那些立意深远,有嚼头的古文。注意,我说的是古文,那些杂文、词之类的,都不错的。有那个时间,学学《老子》《论语》多好。还有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都很不错的。
那么既然已经在精力上付出大头背会几百首了,后续花少许精力就稳稳到手的东西,干吗不拿到手?
如果你从战略角度上认为根本不要学习唐诗的话,那我无言。
可以看后续精力要花多少。这个要实践来支撑。是个定量的问题。别的不再多说。
几百首诗,怎可能忘得干干净净?
如果能够在孩子脑袋里面留下点痕迹,那就足够了,他可以在慢慢的成长过程中一点点领会到当年不能理解的词句。这是他一生都可以享受的财富。
说的好象封建社会就是儿童的天堂一样。再说,反对普世那就先给普世下个定义吧,免得空对空。
不肯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去看待社会事件,这最后都得出些啥荒谬结论啊。无语了。
小孩的课外辅导太多,牵扯精力亦多,大多的情况下课堂会缺少新鲜感,注意力不集中。
在教育没有规模化、标准化之前,教育不都是家庭式的多么?
如果自己的小孩不适合学校教育,仍然有其他方式可能用于教育的。比如爱迪生,只接受了三个月的学校教育,但他是文盲么。
我的意见是如果学校教育这种方式不通,可以用别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