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飞腾的火焰-萨珊波斯四百年(不定期填坑) -- 赫克托尔

共:💬905 🌺501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1
下页 末页
家园 波斯和大圣 两手都要硬啊

都非常喜欢。

家园 大王子很介意得花数啊?逐篇花!
家园 【原创】第四季 天命之主 第7章 两线奔波

344年盛夏,沙普尔再度征集大军西征,根据希腊修辞学家Libanius的记载,沙普尔的大军中有包括大量少年、边境蛮族在内的海量男丁,军士数量之多远超以往。由于大量男性从军,从事物资转运的多是妇女和异族人。军中还征集有大量的妇女,充当军中商贩(sutler)。笔者对商贩(sutler)一词十分困惑,因为军队是一个巨大的消费集团,肯定会有大量的商贩自愿随军前进,没必要强征妇女做商贩,所以笔者严重怀疑这些妇女是从事无烟产业的专业人士。

为了振奋士气,沙普尔亲自步行,走在大军的队列前。行军扬起的尘埃,数十里外都能看得见。人喊马嘶、武器铠甲的碰撞声,更是乘风远播,震耳欲聋。这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东罗马皇帝二君想不知道都难,于是他也率领大军东征,迎击沙普尔。罗马大军渡过幼发拉底河,在东方重镇辛加拉附近扎下营盘,深沟高垒以待敌军。见罗马兵少,沙普尔利用人数优势将罗马大营团团包围,在一天之内,萨珊军就在罗军营区外围修筑了木栅和壁垒,Libanius记载道:萨珊军修筑工事的速度【比希腊人包围特洛伊还快】(more quickly than the Greeks at Troy)。壁垒完工后,沙普尔命令弓箭手、标枪手、投石手上墙,居高临下向罗马军营内射击,尽可能的利用远程武器杀伤罗军。自认为获得了足够优势的沙普尔,命令远程兵种掩护步兵进攻罗马大营。后面发生的战事,在不同的记载中差异极大。Libanius说,萨珊军队的进攻不仅完全被粉碎,罗马反而追着萨珊溃军,冲破了萨珊壁垒,进而将萨珊军队打得大败亏输,甚至沙普尔的皇太子都在此战中被俘和斩首。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本章涉及的三次战乱,图中上部是尼西比斯、辛加拉,右下角是苏萨 =====

继任罗马皇帝尤利安(Julian, 361~363)则记载说,萨珊军队取得了胜利,但也伤亡惨重,损失与失利的罗军相当。另一位史学家Festus 则记载,辛加拉战役之前,沙普尔已经占领了罗马重镇阿米达,围困了尼西比斯,罗军也有斩获,就是击毙了萨珊太子纳尔西斯(Narses)。双方在辛加拉的战役,发生在秋冬季节,罗军以一次凶猛的攻势击溃了萨珊军,沙普尔皇帝带头狂奔。

无论哪一种说法属实,沙普尔这次西征,肯定没占到足够的便宜,还搭上了太子纳尔西斯的性命,这可以解释为何沙普尔二世死后,即位的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弟弟阿尔达希尔二世。辛加拉战役之后,沙普尔并未继续在西线纠缠,因为萨珊的东方出现了一个新的敌人—Chionites(Xionites, X’iiaona)。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www.WorldHistoryMaps.info 绘制的公元400年的地图。这张图认为Chionites就是嚈哒/白匈奴,Chionites北面是悦般(匈奴)。对此,我不认可 =====

在4世纪出现的中亚民族中,Chionites的资料最少,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也最小。他们与匈人(Huns)/黑匈奴、寄多罗人/红匈奴、嚈哒人/白匈奴是什么关系,一直是个谜。《魏书西域传》记载道【悦般国,在乌孙西北,去代一万九百三十里。其先,匈奴北单于之部落也。为汉车骑将军窦宪所逐(AD91),北单于度金微山,西走康居,其记羸弱不能去者往龟兹北。地方数千里,众可二十余万。凉州人犹谓之“单于王”】由此可见,悦般是正牌的北匈奴,而Chionites的发音、活动区域和时间都与匈奴/悦般相同或相近,故此笔者个人认为Chionites == 匈奴 == 悦般。Chionites才是真正的西迁的北匈奴人。后世的匈人、寄多罗人、嚈哒人都不是匈奴人,要么是他们冒名顶替匈奴,要么是西方人的讹传。

匈奴人其实挺不幸的,他们崛起的340时代,正赶上萨珊波斯有沙普尔二世这样的强力君主,笈多帝国也有号称【印度的拿破仑】的海护王,所以匈奴人根本无法在邻居面前占到便宜。关于匈奴人与沙普尔二世互动的细节,由于缺乏史料已经无法考证,但结论是很明确的,匈奴首领格兰巴特斯(Grumbates)选择了与萨珊合作与结盟,还以盟友、雇佣军的身份多次参加沙普尔对罗马的战争。由此笔者可以反推,就是萨珊与匈奴发生过一些并不惨烈的战争或冲突,匈奴人失利之后,最终选择了与萨珊合作。匈奴与萨珊的关系,类似萨珊与莱赫米的关系,就是萨珊出钱养着匈奴人,换取他们不犯边,同时雇佣他们出战打击罗马帝国,用罗马人的鲜血和战利品,满足他们嗜血好斗、渴望财富的天性,否则格兰巴特斯的王冠无法戴得稳当。

辛加拉战役之后,罗萨边境暂时相对平静下来,东罗马皇帝二君并未闲着,而是多次东巡,整饬边防、修筑城池。二君的战略意图很明确,就是多建要塞,以守城之长,克制萨珊军的野战之长。大约在346年,沙普尔再次围困尼西比斯78天之久,战事的过程不详,反正久攻不克之下,萨珊军队主动退却。

347年1月11日,一位西班牙人罗马军官世家中,诞生了一个健壮的男婴,小宝宝的名字与其父相同,叫做提奥多西(Theodosius I),他就是最后一位统一的罗马帝国皇帝—提奥多西一世。他的故事将在后文叙述,在这里大家记住他的名字即可。

根据Ammianus Marcellinus的记载,大约在348年,在罗马将军Aelianus率领下,包括Magnentian、Decentian、praeventores、superventores 等7个罗马军团对萨珊军队发动了一次成功的夜袭,大大振奋了罗马边军的士气。这里需要补充一句,经过戴克里先的军事改革,原本编制为6~7千人的罗马军团,人数被大为缩减,此时的7个军团,大概只有1万多人。总之,罗萨双方在辛加拉—尼西比斯一线的拉锯,规模都很有限,缺乏决定性的会战。对这种局面,至少萨珊帝国不可能满意。

350年,被安置在苏萨及其附近的阿拉伯人发动叛乱(参见第4章 穿肩胛者),并占据了苏萨城。沙普尔随即扑灭了这次叛乱,进而血腥屠灭了这一地区的几乎所有居民,并摧毁了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关于这次叛乱的资料很少,但略经分析不难发现这是一场萨珊国外大气候、国内小气候共同作用的产物。前文说过苏萨是第一波斯帝国的4大都城之一,《圣经 旧约》中犹太美女以斯帖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塞琉古帝国时代,广泛实行希腊味道十足的城市自治,苏萨市民和各种行会的势力强大。安息帝国时期,中央集权程度极为分散,反而加强了苏萨等城市自治权,别看当时苏萨与泰西封并称两都,其实苏萨城的一半面积根本不屌安息皇帝。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第一波斯帝国苏萨遗址的人面飞狮像 =====

萨珊帝国建立后,尽管太祖、太宗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城市自治权,但依然未能从根本上完全控制这些城市,泰西封、塞琉西亚是帝都所在地,相对容易控制,安息帝国的冬都苏萨就成了不服王法的城市代表。于是萨珊朝廷采用新建城市的策略来削弱已有城市的地位,尤其在太宗朝新建了大批城市,在苏萨附近就有贡德沙普尔、阿瓦士(建于太宗的继任者霍尔米兹德一世朝)等新城,大大削弱了苏萨的地位。对此,苏萨的市民自然非常不满。325年世祖沙普尔二世远征阿拉伯,将大量阿拉伯战俘安置在苏萨附近,使得各怀心腹事,却都对萨珊朝廷不满的人大为增加。

从国际大气候来看,早在太宗朝开始,萨珊朝廷就将大量的罗马战俘和强制移民安置在胡泽斯坦,其中就包括大量基督徒。313年米兰敕令之后,君士坦丁父子都以基督徒的保护者自居,苏萨附近聚居的基督徒大受鼓舞,沙普尔在一份文件中写道:【西蒙(萨珊的基督教领袖)和他的追随者,居住在朕的土地上,却背叛朕的国家,为罗马皇帝(凯撒)—他们的同教者,效忠和服务】(Simeon wants to make his followers and his people rebel against my kingdom and convert them into servants Caeasar, their coreligionist)。由此可见,苏萨的叛乱或多或少的得到了罗马帝国的支持,不加以血腥镇压,必然将造成更多的叛乱。

血洗苏萨是萨珊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却经常被人忽视。笔者认为它至少标志着两件事情:

1. 萨珊帝国的中央集权或皇权大为增强,传统的城市自治在此之后不说完全消失,也被削弱的差不多了。

2. 标志着宗教问题正式上升为罗萨两国之间的核心问题,或核心利益,此后的罗萨战争都有了浓郁的宗教意味。

血洗苏萨事件后,沙普尔采取了两大举措作为应对:

1. 在苏萨遗址附近另建新城,取名为【伊朗-花拉-沙普尔】(Airan Khurra Shapur),意为【沙普尔是伊朗的光荣】。新城面积很大,仅王宫就占地1平方公里。显然沙普尔在用苏萨人的鲜血立威,以此来表明自己的权威和控制力。

2. 率领包括战象在内的大军,第3次出兵围攻尼西比斯。如果说君士坦丁临终前的未遂东征,是世界上第一次十字军的话,沙普尔的这次远征则是第一次马兹达战争,或者叫反十字军。

欲知沙普尔的马兹达军与二君的十字军如何对阵,请看下章《循环打击》。

家园 大喜过望,终于更新了

非常不明白这个东西,问下殿下

他们与匈人(Huns)/黑匈奴、寄多罗人/红匈奴、嚈哒人/白匈奴是什么关系

这个黑红白是什么来源呢?

家园 年前又看到更新了,接着提问

写得好,但有个地方不是那么说得通

“沙普尔这次西征,肯定没占到足够的便宜,还搭上了太子纳尔西斯的性命,这可以解释为何沙普尔二世死后,即位的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弟弟阿尔达希尔二世。”辛加拉战役那年,沙二才三十五,就是之后再生几个,到他七十岁归天时也完全可以接任了,何况波斯人一夫多妻,根本不缺继承人。倒是阿尔达希尔二世,记得前文你曾说过他“在位时间不长”,他即位都七十了,干五年已经不短了。

另外,“新城面积很大,仅王宫就占地1平方公里。”是否沙二有以此为行都的意思,还是萨珊皇帝新建城市都设王宫

家园 咋说呢,萨珊的史料太少,很多事情要靠猜

萨珊的史料太少,很多事情要靠猜。我下面的回复,本质上还是猜。

波斯皇帝一夫多妻不假,但孩子好像都不多。只有库萨和二世有20多个儿子,其余的萨珊皇帝的儿子貌似都不多,沙普尔一世在位 31 年,终年 60 岁左右,只有 4 个儿子。在中国,儿子多的皇帝也不算多,多子的君主,有周文王、曹操、朱元璋、康熙帝玄烨等数位。从这个角度套萨珊,沙普尔二世的儿子数量不详,他活得又很长,很可能许多成年儿子被老爹熬死了,我曾经举过秦昭王、路易十四的例子,都是老皇帝寿命太长,熬死了多数子孙,剩下的要么年龄太小,要么能力不够等等。

血洗苏萨的事,我也只是看到了一点点记载。其具体时间,有很多说法,从 330年代,到 350 年的都有。《剑桥伊朗史》说是 350年,我采信了这个时间,因为它可以解释之后的战事与沙普尔对基督教的迫害。二君时代的战事,时间都不大确定,我之所以很久没有更新,与325~350年之间的 25 年记载模糊有关。各路史家的记载大相径庭,看得我很痛苦。这些史家很多还是教士,这帮神棍写的东西是否准确却不说,文体都跟圣经、赞美诗似地,看得我晕头转向。苏萨是否做行都,我不确定,苏萨附近已经有了贡德沙普尔、阿瓦士,分别是沙一、霍一建立的,我个人不认为新苏萨是行都,而是仅仅为了立威。

家园 惊喜!

修辞学家,无烟产业的专业人士。。。。

王子在七大圣的幽默带过来了,比前几篇的感觉有点不一样了。

花上!

家园 嚈哒人长得比较白

嚈哒人长得比较白,故而叫做白匈奴。黑匈奴、红匈奴的说法来源,我就不知道了,反正很多英文资料都这么说。

然则黑、红貌似与肤色貌似不大,例如隋唐之际的突厥汗国,也叫蓝突厥,这里的【蓝】显然不是肤色。

家园 为啥有这一问呢?主要是这个王宫太大了

明成祖营建北京城,皇宫(紫禁城)是72万平米,0.72平方公里,皇城是6.8平方公里。阿拔斯王朝的太宗曼苏尔营建巴格达,皇城是直径两英里的城堡,那大概是8平方公里。

上述两朝,国力都不在沙二的萨珊之下,全力营建的帝都,也只有一平方公里左右的皇宫。所以我觉得,沙二的新苏萨因为是考古发现的,所谓的"皇宫"面积大不假,但其功用解释应当是“皇城”——即使是皇城性质,也不算小了。否则,他修这么大的皇宫又不住,国力上也扛不住啊。他可不止修了一座城。

家园 见《伊朗古代历史与文化--李铁匠》

李铁匠的《伊朗古代历史与文化》,第227页有如下记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李铁匠显然无法确定苏萨事件发生的时间,后面【沆瀣一气】的引文,原文也没列出。我这里自吹自擂一句,我看国内的文章,从来都是怀疑的,必须找到能参照的外文资料才能引用。苏萨事件的时间,我采信了《剑桥伊朗史》的说法,即 350 年。【沆瀣一气】之说,显然是【Simeon wants to make his followers and his people rebel against my kingdom and convert them into servants Caeasar, their coreligionist】的节略。

1 平方公里的皇宫的说法,来自李铁匠的这篇文章,别的地方我还真没看到。李铁匠从哪里找来的这个面积,我无法确定。但李铁匠的前后文,都能与外文资料对应的上,故此我采信了李铁匠的说法。至于说这 1 平方公里都是什么建筑,我没找,所以我很遗憾,实在无法回答你的问题哈。

家园 谢谢你的回复!

铁匠那本书我也有。

其实问这个问题,也是想了解一下古代中东的城市建设原则。中国古代是严格限制首都之外各城的规模的,《郑伯克段于鄢》中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即:“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

把非首都的城市修的很大,一是容易形成割据势力的据点(哪怕是国君的直辖城市),二是成本太高,维持也不容易。

萨珊朝各位君主,都爱修新城,这些新城是用来作为军事据点为主?还是经济作用为主(汇聚国有奴隶工厂)?好像成效不显著,除了尼沙普尔、贡德沙普尔等少数城市之外,多半后来荒废了,似乎选址不佳,周围的地区支持不了这么多都市。

中东的古城(阿拉伯之前),绝大多数未能维持到现代,有被地震毁了的如剌夷,也有被战争毁了的如尼沙普尔,之后则被同地区的新城代替了,而新城一般都会换个马甲。不知太宗的贡德沙普尔是怎么衰落的?

家园 推荐一篇关于贡德沙普尔的文章

关于贡德沙普尔,下面这篇文章不错

GOND SHPR "The City"

英文维基上的相关文章也可以,没有足够证据表明萨珊帝国时代该城就衰落了。我个人认为,沙二重建苏萨是为了立威,而不是建都。

家园 万一是建筑物盖得比较节俭呢?

中国宫殿房屋密集,又雕梁画栋,特费人工,不知萨珊王朝的建筑风格怎样?是不是比较简朴,那泥巴上墙

家园 沙普尔二世怒了

“伟大的马兹达神啊,惩罚这无知狂妄的中国人吧。他居然把我献给你的伟大城市,说成是泥巴上墙!”

玩笑了,伊朗山多,高级建筑应该以石块为主要建材,费工不会少的。倒是泰西封,地处两河平原,建筑多是砖结构。

家园 【原创】第四季 天命之主 第8章 三战尼城

***************************

今日除夕,特意赶工写了一章,

恭祝各位春节快乐,万事如意,财源广进,阖家幸福

***************************

沙普尔的萨珊军人数之多,即使不是绝后,也是空前的。尤里安记载说,敌军包括男人、男孩、老人、妇女和奴隶,其中既有将士、也有民夫、商贩、厨师,全军人数远超实际需要。萨珊军容之盛为前所未有,他的重骑兵尤其引人注目,人马都甲骑具装。罗马史家记载道:【(人马)只有面部的双眼位置和鼻子下面开口,用于目视观察和避免影响呼吸而窒息,你可以将他们称作‘青铜人’】(but a space was left open only for the eyes to see what was happening and for breathing holes to avoid asphyxiation. You would have said that the name of ‘bronze men’)。

萨珊大军沿着熟悉的道路北上,第3次将尼西比斯团团围住。生于尼西比斯的叙利亚诗人兼神学家 Ephrem Syrus 写下的长诗中记载道:

啊,多重各样的巨浪困扰着我;

Lo! all kinds of billows trouble me;

我呼唤着方舟能再世:

and I have called the Ark blessed:

不仅是风浪包围着它,

for only waves encompassed it,

堤垒与箭雨也同样包围在我们周围。

whereas mounds and arrows as well as waves encompass me.

根据这首长诗和继任皇帝尤利安的记载,萨珊军使用了水攻,用Mygdonius河的洪水来冲击尼西比斯城墙。萨珊军在城外修筑长堤(mounds),既为了防止洪水淹没自己,也是为了阻止守军突围,并最终将尼西比斯变成一座真正的孤岛。Ephrem Syrus 记载说,萨珊的远程兵种在堤垒上架设投石机、弩炮,以箭雨和投射武器大力削弱守军、洪水冲开城墙之后,沙普尔充分汲取了第一次攻城战的经验教训,亲自带领身穿重装胸甲的步兵(Cuirass-clad warriors),乘小船从城墙缺口杀入,与罗马守军展开激烈巷战。城市街道中,死尸、房屋船只残骸、盔甲、盾牌、射入城中的箭支、投枪,与洪水共沉浮,以至于满城皆臭,一副流血漂橹的地狱场景。值得守军庆幸的是,城中干净、充足的地下水提供了足够的水源,才避免守城军民疫病流行。面对困局,当地太守 Lucillianus 指挥罗军施放火箭烧毁萨珊人的投石机,并以高昂的斗志和英勇的战斗,将沙普尔和他的军队逐出城墙。无奈之下,沙普尔以装甲战象为先导,再次杀入尼西比斯城,然而积水、泥泞又狭窄的街道,令萨珊军的人数优势、战象的冲击力无从发挥,沙普尔再度被逐出城外。这样的御驾突入、逐出,共进行了3次。为了振奋士气,一群基督教教士、牧师,站在城墙上高声朗诵赞美诗、颂唱圣歌,其声势完全压制住了他们的异教同行—祆教穆贝德们,让他们自惭形秽。

萨珊大军的战象、重骑兵在巷战中无从施展,步兵的巷战能力又是罗马重步兵的长项,故此经过 4 个月(另说100多天)的围攻,沙普尔的第三次尼西比斯之围最终失利,加上洪水带来的疫病,萨珊共损失了大约1万名步兵。事后,尤利安将罗军的英勇战斗,比做特洛伊城下保卫战船的埃阿斯(Ajax, 也译作‘阿贾克斯’)和捍卫围困特洛伊壁垒的阿开亚人(Achaeans, 即希腊人、亚该亚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君家三兄弟中的老幺,小君康斯坦斯 =====

尼西比斯战役后,沙普尔撤军,暂时无力再战,转而专注东方事物,对付笈多帝国的太宗海护王和中亚的匈奴人。一直没参战的罗马东帝二君,并未趁机反击,因为他的西方又出事了。前文说过,340年大君死后,罗马帝国恢复到传统的东西二帝并立体制,西帝是小君—康斯坦斯(Constans)。这哥俩都有自己的敌人,分别要面对日耳曼人和萨珊帝国,哥俩都忙得不可开交,彼此之间倒也相安无事。与多数罗马皇帝一样,小君也是个同性恋,与他的保镖、侍卫们鬼混,这不可避免的让他的人望迅速降低。350年初,小君的莱茵河前线司令官,大将马根提乌斯(Magnentius)在边军的支持下称帝自立。见局势不妙,小君只得向南逃亡。见此局面,显然深得罗马乱世之妙的小君的地方官们,纷纷倒戈投向马根提乌斯,小君很快就被新皇帝派来的刺客杀死,他成了第一位死于家族之外敌人之手的君士坦丁家族成员。马根提乌斯就此成了324年以来,第一位非君家的罗马皇帝。

对于西方乱局,二君不能坐视不管,而且这也是一统罗马天下的天赐良机。为了专注于西方事务,二君一方面与沙普尔签订停战协定,一面任命他的堂弟、其叔叔尤利乌斯-康斯坦提努斯的儿子中伽卢斯(Gallus)为副帝,坐镇安条克,监视精力充沛的沙普尔二世。前文说过,337年老君去世时,二君处死了他的所有叔叔和多数堂兄弟,其中就包括尤利乌斯-康斯坦提努斯,当时伽卢斯(Gallus)年仅12岁,为了显示自己的仁慈和宽宏大度,二君饶伽卢斯不死。光阴荏苒13年过去了,伽卢斯已经长大成人,曾经人丁兴旺的君士坦丁家族的男丁日益稀少,二君不得不拔擢伽卢斯做助手。为了拉拢伽卢斯,二君允许伽卢斯使用自己的名字—康斯坦提乌斯,因此伽卢斯也叫康斯坦提乌斯-伽卢斯(Constantius Gallus)。不仅如此,二君还将自己妹妹君士坦丁娜(Constantina)嫁给了伽卢斯。这也是君士坦丁娜的第二次婚姻,她的前夫是她的另一个堂兄—本都国王汉尼拔利阿努斯(Hannibalianus)。337年,二君以堂兄弟们谋反为名,处决了汉尼拔利阿努斯,让她成了寡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伽卢斯 =====

351年1月,二君留下堂弟兼妹夫伽卢斯管理东方事物,他御驾亲征西方伪帝马根提乌斯。东西两军在今克罗地亚境内的穆尔萨(Mursa)附近遭遇,这一地域地形平坦,适合二君为了对付萨珊骑兵而组建的重骑兵冲击,而马根提乌斯的西军不仅缺乏重骑兵,还因为许多忠于的君士坦丁家族将士临阵倒戈,而导致兵力严重削弱。在漫长的罗马内战史上,穆尔萨战役是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双方的伤亡总数将近5万人。虽然二君取得了最终胜利,但对整个罗马帝国而言,这次内战对罗马的国防力量造成了巨大的、不可弥补的损失。

失利后的马根提乌斯率领残部西逃,在353年的Mons Seleucus(法国南部)战役遭到最终失败后,于同年8月自杀。至此,二君统一罗马帝国,成为337年老君去世以来,第一位统一的罗马皇帝。一统天下的二君很快就故态复萌,怀疑堂弟兼妹夫伽卢斯有谋反之心。354年,二君召伽卢斯来意大利北方重镇米兰觐见,究其本意,大概是高祖游云梦擒韩信故事:你来我就抓住你,你不来就是谋反,我有更充足的借口讨伐你。进退失据的伽卢斯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一个办法,让妻子、二君的妹妹君士坦丁娜先去米兰见二君斡旋。不幸的是,君士坦丁娜在去往米兰的路上去世,不仅没起到缓解两兄弟关系的目的,反而导致二君与伽卢斯的关系急剧恶化。同年,伽卢斯被二君处决,至此,君士坦丁家族只剩下二君、尤利安两人。

欲知一统天下的二君如何治理他的庞大帝国,请看下章《老君绝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