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求助】买车求助!请大佬们来出出主意! -- 四十大盗
欧洲2007年年度车型, 本人开了半年认为无可挑剔,价格实在, 7人座顶配23.98万。
个人意见认为其第三排除非放孩子,放东西。否则基本无用。
另外做工实在粗糙,也是个人观感。
典型的福特车,我是说前些年的福特。长期使用的可靠性方面个人没有经验。
天籁也很不错,值得买
那个V6的SUV别买了,我感觉是韩车的底子
昊锐嘛,算了,大众的车烧机油很烦,普及率高,好修,呵呵
你们挑得很准
S-MAX的内饰细节做工略有不如而已。
至于第三排位置,由于第二排位置是可调的,人多的时候望前略调一下, 做7人还是不难的。由于第三排只有2人位置,腿、膝盖可以侧放, 空间够大, 即使坐2~3个小时也不是问题。
另外, S-MAX不是典型的福特车。他在北美没有销售, 实际上是福特欧洲部门的独立研发的。底盘和S-80一摸一样, 发动机用的是2.5T,在欧洲价格高达3.3万欧, 国内销售为了降低成本,一是用马自达的2.3升发动机, 而是降了轮胎规格。
许多人基于过去北美车的缺点对福特和通用有看法。但在国内这几年,由于北美的车基本不适合在国内销售。无论通用还是福特, 都把欧宝或Volvo的车改一改拿来卖。 别看日本车牛气哄哄,上汽通用和上海大众一直轮番把持销量第一的位置,就可靠性而言,通用, 福特和两田基本在伯仲之间, 毕竟每年的1600万消费者不都是傻瓜。
安全性和操控性国内这个价位第一,原版德系车,价格也不怎么降,这车强于日系太多,比昊锐也皮实,是比较好的家用兼商用的车,C5就是一个壳子,不行。
价位也在20W~30W之间,好像评价还不错。
的确,s-max是福特欧洲部门的产品;如你所说,出生论并不是依据,要具体看车。
首先S-max是属于Crossover,是从轿车派生出来,介于轿车和SUV之间的产品。比轿车增大的部分有的产品给了行李空间,有的产品增加了第三排座椅,但两者不可得兼。
优点不多说了,得奖是因为这个车当时在欧洲属于这个尺寸上的新产品。主要谈个人认识里,S-max可能会让大家关注的几个主要问题:
1.发动机。马自达的发动机装上去有些不伦不类;动力本身而言依然有小马拉大车的嫌疑,满载情况下加速肯定是比较吃力的。说起来福特是充分利用旗下个产品的互通优势,但这可能只是生产商的成本优势和后续升级的便意性,绝对不是用户和产品的优势,也没有什么让利消费者的可能。
2.外形尺寸不小而内部空间不大。整车设计上福特的传统很浓,比较‘粗’放。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欧洲s-max原来的一个主要卖点,2/3排座位可以完全折叠收藏使后舱铺平的设计到中国后好像也取消了。
3.舒适度。整体悬挂设计一般,后排,特别是第三排舒适度比较差。如你所言,2-3小时大概就是极限了。而且只可能是偶尔为之,不能做长期打算的。
4.做工粗糙。出身设计都还是轿车,而做工不是。相比之下城市SUV似乎更能讨巧;但同样,忘了第三排吧。
S-max在中国主要宣传的是市场上第一个crossover,但反应平淡,所以现在加入MPV这个大热筐;再有就是一些附加的功能,对于车来说属于锦上添花型,但布上添花就有要差点意思了。欧洲版和目前中国现实版的差别可能就是锦与布。
总体来说,如果考虑三排配置,那这可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如果是准备两排配置,又希望比较车大,那可以作为一个选择(其实主要是高一些,第二排后储物空间大一些)。另外,其使用场合也是城市道路和高速,动力达到最基本要求;一般道路和爬坡在动力,通过性上要差一些,特别是满载情况下。在中国市场选车,让人气馁的一件事情就是本来整体平衡做的不错了的车型来了中国就被莫名其妙的砍这里,撤那里,最后大多不伦不类--再后来居然可能卖的很火,实在是选择有限(当然,现在这个趋势正在蔓延全球)。还有一个策略就是观察它什么时候升级到完整版吧。
上海通用的销量是跟着政府,特别是上海市政府的面孔转的。那里没有太多个人消费者的立场,不需要那么多的傻瓜。看看上海通用与上海大众的此消彼长就很清楚了。而上海大众最大的群众基础还是桑塔纳,这是中国老百姓最雪亮的眼睛。
个人意见,并没有推荐两田的意思。
从你考虑的车所在的价格范围来估计你的经济承受力,如果考虑天籁,建议避开2.5 V6,直接到3.5 V6。
你看中的SUV都属于比较硬的,但排量和动力上有所妥协。所以不清楚你的目标是什么?是考虑有一定的越野性能,但主要做城市家用吗?
如果是这样,那么你要明白你兼而有之的同时也会失去一些东西。在中国的现实条件下,你的家人在舒适感上牺牲的感受会比你在动力硬度上的所作妥协的感受要强烈--因为你对越野性能的要求,呵呵,不太可能很高。
个人建议家人一起去试驾一下SUV,如果女儿没有抱怨颠簸,你又希望女儿以后比较硬气,那这两个SUV是可以考虑的。当然楼上所言配件问题的确存在,这要看你对硬度的一定要求有多么执着了(个人估计这不会是你的最终选择,呵呵)。另外,那些典型的城市SUV就别考虑了。举例说某款火热的城市SUV在北美被很多人称为Lesbian SUV,就是伪SUV的意思;这种实例国内也是有的。还有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四轮驱动等技术维修代价也会大一些(配件问题之外),而在国外保险也相对贵一些,不知道国内保险公司有没有这么专业(如果没有,和其他车差不多的话,那是要加分的)。
钱的问题,你自己考虑,谁也没有办法替你把得失和心理用人民币计算出来。
是东欧比较知名的一个牌子,后来被VW收购,但还是主要在东欧市场销售。大众对各品牌定位是比较模糊的,主要是属地化,而VW作为全球品牌。
斯柯达来到中国是大众在中国战略的新变化。VW以后主要在一汽,而上汽以后主要是斯柯达。这和大众与上海的关系有一定联系。从上海在此后的举动看,不是很乐意;估计是对利润率不太满意。
从现有的产品看,应该说是属于性价比较好的。但知名度方面差一点,我甚至一度怀疑是不是主要销售都在上海周边。
选车是很私人的事情,本来不想掺和的,不过在楼主的候选名单里面既然提到了雪铁龙的C5,而且楼下居然有兄弟说C5的操控性和安全性不如迈腾和昊锐,让我非常的不服气,还是站出来说两句吧。
我的C5已经买了一个半月了,开了5000公里,如果让我总结一下的话就一句话:够好、够低调!C5是神龙公司的意图翻身之作,为此专门投资60个亿在武汉建立二工厂,我看了有朋友去二工厂参观后拍回来的照片,非常先进。
一.该车的安全性可能是国产30万以内的车里面最强的,没有之一。不服气的可以看看这款车的车重、钢材的强度和全系标配博世8.1的ESP系统,30万以内的其他车有那款可以站出来比一比的?在欧洲和国内的碰撞测试中,无论是正面碰撞还是侧面碰撞有谁敢说自己比C5的得分高的?
二.说道操控性,居然连迈腾和昊锐都敢出来叫板了,雪铁龙多年的拉力赛冠军是白拿的吗?真比的话,国产30万以内的车恐怕也就东风本田的思博锐和新下线的丰田锐志可能可以掰掰腕子。关于操控性的好坏我说了也不算,楼主可以看看新浪的我选我车栏目,上一期刚拿二十万的雪铁龙C5和三十万的大众CC做过对比,最后的胜利者可是C5,地址在这里,楼主自己去看:http://auto.sina.com.cn/news/2010-09-14/1221653430.shtml,重点看看第四页参加达喀尔拉力赛的赛车手门光远对C5的评价。
三.雪铁龙以前在国内出的车的主要不足是自动变速箱很一般,这次出C5神龙知道自己的问题,特意选装的是爱信的六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把自己最大的短板给补上了,这个车我开了5000公里了,给我最大的感触是神龙公司这次很聪明,底盘、动力系统、变速箱这三大件都选的不是最先进的,选的是比较先进而有很成熟、稳定的,配合到一起的结果就是既不落伍又没有给厂家当小白鼠的风险。
四.我在北京,路况如何大家心里有数,我的车是2.3排量的,5000公里的油耗是百公里9.5,至少我很满意。还有一点,C5厂家建议是15000公里保养一次(在欧洲是3万保养一次,到国内已经把保养里程给调低了),其他车大部分是5000公里保养一次啊,一年下来这个钱也不少的。关于C5的发动机的好坏情况请参考这个帖子:http://www.xcar.com.cn/bbs/viewthread.php?tid=11099024
五.楼主不知道在那个城市,神龙公司现在推出免费试驾C5三天的活动你可以参加,找雪铁龙的4S店填一张表就可以了,然后4S店安排你去汽车租赁公司取一辆已经上好牌的C5给你免费开三天,三天的总里程不超过600公里就可以,开完了之后把车还给租赁公司就可以,租金是神龙公司出,试驾三天后买不买随你,不过我估计你要真试驾了三天就有90%的可能买了,没别的,开C5的感觉会让你买的。具体到价格,楼主的预算很宽裕,就低可以买标价22.69万的尊贵,就高可以考虑标价在29.99万的3.0旗舰,北京均可以在标价的基础上优惠1.5万左右,旗舰款的V6发动机是法国进口的,变速箱虽然也是爱信的六速手自一体但型号比2.3的高,带自动泊车系统、自选色彩仪表盘、9扬声器含低音炮,开起来的感觉没的说。
六.我还没吃中午饭呢,居然有心思写这么多,看来是不饿!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在法国的时候,租了206,75公里进出弯道,随心应手的感觉,就是有点硬。C5的悬挂硬吗?
正好新车评的网站的长期测试刚解剖过C5的悬挂系统,评价很高,文章在这里:http://www.xincheping.com/Longtest/728/1.htm,另外C5标配的轮胎很厚道,对提高操控和安全性能帮助不小,这款车的刹车性能突出,好像在对比测试中名列前茅的。
撞什么地方,怎么撞都清清楚楚, 怎能不让车厂心动? 这不, 丰田锐志--运动型中高级车都把后保险杠拆了, 减轻重量, 降低成本。何况其他中级车和紧凑性车呢?
于是大家就集体奔5星了。至于真的撞击是在什么地方, 撞在非优化的地方怎么办, 大伙儿基本上就不吭声了。
正确的办法就是仿照蛋壳原理,利用车身覆盖的钢皮来传导分散冲击力。但这样的设计一不能用太薄的钢板包覆, 二是需要用激光焊接--传统的点焊不能均匀受力。 因此基本上日系车就避而不提了。
车已经买了。
谢谢各位出过主意的老少爷们!
可是购物真是冲动在起作用,我买了不在之前名单里的,这里的各位也都没有提到的一款车。。。。。。
1,是一款MPV,而不是我最初想要的SUV
2,进口车,
3,我媳妇愣是把价格还下3.5万!
大家猜猜是啥车?猜中有奖,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