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评改开30年来的外交政策及其未来转向 -- 铸剑

共:💬451 🌺6056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个理解比较准确。

确实,在一般出清市场交易中双方是互利的,互相依附,这个时候可以理解为双边权力,也可以理解都没有权力。

但在不出清的市场中,短缺资源的拥有方拥有权力。对于资本、技术和市场,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对强势的西方国家有依附性的,这是由世界体系的资本主义特征决定的。但随着中国市场的扩张,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个依附性可能会转变。

家园 我讨论的外交政策转型。

虽然我对有依附特征的开放经济的评价也并不高,但经济转型并非我主贴讨论的主题。依附经济是不是合理不影响我主贴的观点。

那个匈牙利经济学者叫科尔奈,也有很多翻译为科尔内的。

家园 市场不是一般的资源

“但在不出清的市场中,短缺资源的拥有方拥有权力。”这一句话其实依然过于的线性化

我们可以举例来说,当年的大英帝国缺乏的是奴隶或者说殖民地的廉价劳动力,那么是不是说大英帝国依附于那些殖民地国家呢?

显然是荒谬的

依附的意思更多指的是对对方的存在缺乏选择性,即对方退出以后自己将难以为继,存在的根本性遭到重大打击

从以上的对依附的解释来看,那么大英帝国失去了殖民地以后是会受到损失,但是并不会导致大英帝国亡国,即英帝国实际上是可以选择退出对殖民地国家的殖民的

还是以经济的依附性来看,解放前中国的四大家族---即中国买办势力的代表,从他们与西方资本的关系来看,西方资本需要依靠买办资本来拓展中国市场,那么是谁依附谁呢?

依附和被依附的问题其实是在经济博弈中谁占主动权的问题,不能简单的以短缺或过剩来判断,需要更多的经济博弈,经济对策(决策)等等理论的构建

家园 拥有殖民地本身不是个市场交易过程。

短缺与否是经济权力的一种来源,权力当然还有其他来源。比如军事占领,殖民地就是利用军事力量强制占领的,权力关系一目了然。

你讲英国失去殖民后对他的影响不致命,正证明了英国不依附于这些殖民地了。这些殖民地在被占领前,经济上也不依附于英国。但在英国经营多年将其生产纳入资本主义体系后,即便主权独立了,它们也对强势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依附了。

家园 拥有殖民地是利用军事力量所实行的强买强卖

请注意:强买强卖也是一种交易,是一种非平等交易

殖民者通过军事力量实行殖民实际上是强行将管理卖给对方--让对方为自己的管理提供补偿(或者说保护费)

非平等交易在经济博弈中还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情况,殖民国家和殖民地国家之间的交易就是一种非平等交易

这个其实也就涉及到了交易的平等性的概念,那么什么是交易的平等性,什么因素会影响到交易的平等性等等

这些问题我相信都需要应用到博弈论甚至系统论的一些解释---或者说要发展博弈论和系统论

对你所说的对外关系的转向,我认为你对韬光养晦的理解还是片面的,我将直接在你的主贴下面回复

家园 韬光养晦---韬光为了养晦

“韬光养晦”——即在外交关系中以不出头、隐忍、合作为主调。

这一个判断至少在部分上是正确的,但是是全面的对韬光养晦的理解吗?

我认为不是

韬光养晦的意思我认为是在外交关系中以不出头、隐忍合作(即韬光)来养晦---晦即国家实力

通过韬光来养晦时机上隐含着一种隐藏国家实力的企图,通过这样的对国家实力的刻意的隐藏来达到示敌以弱(孙子兵法中记载的一种战法),从而避开敌的斗争的锋芒,而悄然的发展

与毛泽东在面临美帝对中国周边国家的直接的绞杀而采取的鲜明的针锋相对的举措相比,邓小平的韬光养晦则是表面上做出一副弱者的姿态,暗地里发展自己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

仅仅从韬光养晦这个词语的意思来看,养晦是目的,而韬光则只是手段

但是任何一种战法也不能一直用下去而不需要变招,现在的中国是采取了变招了,因为中国在韬光中已经养了相当多的晦---即实力了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如何利用这个实力?

中国现在发展的实力已经到了怎么韬光也隐藏不住的时候了,所以中国需要出击,问题在于首先需要在什么地方出击

我的看法还是首先要在文化领域中出击,首先占领文化领域中的话语权,即将被西方占领的人权民主发展模式等等话语权争过来

即在软实力方面寸土必争,在硬实力方面依然需要保守的姿态,因为当今世界的人民,都不希望战争,特别是核战争,我们要尽量避免与美国在硬实力方面的直接碰撞,但是在软实力方面,针对美国在民主自由人权等等领域中的忽悠,针对美国的所谓的“华盛顿共识”的忽悠,要全力的组织反击,如同当年毛泽东组织“九评”来反击赫鲁晓夫们一样

当然,当代的人们不太感冒政治文献的说教式宣传,人们渴望得到的是更丰富多彩的文艺传播形式,以及更深入的理论分析

家园 从不平等交易(强买强卖)中可以推导出马克思的剥削概念

这也是我刚刚想到的

家园 广义的交易可以按你的理解。

我前面说的市场交易,你理解的交易概念也可以,凡勃伦有类似的看法。

家园 我给你列的几个问题你一个都没回答。
家园 有些绕口的地方,澄清一下。

你说中国现在拼技术的少,这个是事实,但是不构成否认出口导向模式的依据

我从来不反对出口导向,我反对的是依附型的经济。不论是出口导向还是进口替代。

中国的出口优势主要来源于建国后的工业建设所建立起来的完备的工业体系

改革之初的出口导向经济,目的不外乎提升工业体系,增强竞争力,(请回顾80年代进口家电震撼的吸引力产生的巨大差距感)。

在当初一定程度的工业体系的基础上(我还没顺着说“完备”),再上层楼应不是难事。

然而,

30年后我们得到了什么?表面上花花绿绿的产品。

失去了什么?科学技术的创造力。

原因在哪?

显然需要继续坚持出口导向

中国的技术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只是说明中国企业的对外开拓的水平(解决办法其实就是国际惯例---垄断以提高集成度,避免彼此互相杀价,恶性竞争)还太低了,需要通过垄断政府扶持等方法来提高企业的技术竞争力

罗先生讨论的仍然是出口,而非依附。

垄断扶持等方法正是近年反思否定的结果,且仍被主流经济学家时时刻刻地所否定。(请回想对央企的诟病与攻击)

回顾一下这些年所走的路,很多事情还是清清楚楚的。

1、允许外资进入,采用三来一补等低级模式。

糊口之策,未尝不可。然而劳动力从此失去尊严,而不是从此更有尊严。

劳动力从此依附资本。

(看楼下有讨论大英帝国稀缺奴隶资源的,从此不再稀缺)

2、随着外资不断的进入,量变到质变,开始出售国有资产,以期这些企业在国外优质资源接手介入后,脱胎换骨,在国际市场上奋勇“开拓”。结果基本上竹篮打水。汽车产业可为代表。

企业发展技术进步从此依附国外垄断资本。

3、随着产业资本的进入,金融资本的跟进顺理成章。

注:外向型经济概念远大于产品出口导向。

还好危机来的及时。

这些都是近来的事,不多说了。

总结:以出口产品为导向经济政策,发展的结果,使劳动力,技术,市场,(甚至金融)均受制于人,这就决不是一个“开拓不够”能轻松解释的了的。

到如今形势突变,我们能拿的出手的反击,也只是“反导射卫星” 和可怜的“稀土”。

有人说我们还有市场,不让他们来赚钱,基本是做梦,国外的关键产品不进来,我们先瘫痪了。

家园 你还是回复了

没必要。

家园 不会吧?

现任的么?

家园 今天听说不是现任的
家园 出口导向比进口替代的依附性更小,自主性更强

我从来不反对出口导向,我反对的是依附型的经济。不论是出口导向还是进口替代。

在这里讨论依附经济的时候需要注意到楼主的“依附”概念是一个更广义的概念,他所指的是过剩方对短缺方的一种“依附”---说实话,对他所引用的那个理论我并不赞同

还是说回到我们常用的依附的概念的理解,中国的出口确实对海外市场产生了依赖,但这样的依赖是中国的产能过剩所导致的在内需难以一下子激发出来的不得不有的依赖,产能过剩是依赖的直接原因,而出口导向是解决产能过剩的最有效手段

现在我们有两个选择,第一直接大量的关闭大量的出口企业,让那些企业里的工人大量的失业,这可以解决对外国市场的依赖性问题,但是这样做值得吗?

第二个选择是我们继续坚持出口导向,同时在企业大量出口的同时不断的扩大国民收入,增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等等扩大内需,将海外市场突然关闭的风险减小到最低程度

---显然我们应该要做的是第二个选择

也就是说比起对海外市场的依赖更严重的问题是产能过剩以及与此相关的企业生存工人就业问题,所以对海外市场有依赖就让它有依赖吧,反正这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国企业对外出口还能够参与到国际大分工的过程中

进口替代意味着国民的有效需求大量的被外资企业所占用,留给内资的有效需求要更少很多,考虑到外资企业优先考虑到母国利益,因此中国的税收将大量的减少,中国的失业率将大大的增加(因为总需求降低了,总供给必然要降低,必然要降低的是就业率,国家财政收入等等)

垄断扶持等方法正是近年反思否定的结果,且仍被主流经济学家时时刻刻地所否定。(请回想对央企的诟病与攻击)

这正是主流经济学家的荒谬所在,没有垄断,哪里来的技术?

现在随便投资一条集成电路还是液晶面板还是其他的高科技领域的生产线,需要多少钱?随便建一个高科技的实验室要多少钱?

需要很多钱

也就是说高科技是有资金门槛的,高科技即技术密集型往往同时意味着资金密集型,主流经济学家们对所谓的垄断的攻击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对国家的产业技术进步构成了重大的威胁,因为如果中国企业不扩大自己的规模(即走向垄断),一个个小企业必然被对方的大集团通过规模优势迅速压垮,导致中国在该领域不仅不能够有民族的创新,还会被迅速消灭

所以不管是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等都是依靠对垄断集团(财团)来进行技术创新的,美国的高科技创新还多来自于五角大楼的技术开发合同(五角大楼为了保证美军战斗力,出钱让企业进行新技术研发,这样一方面提升了企业的技术能力,也提高了美军战斗力),这些技术开发合同大量的流入到垄断企业中去,日本韩国的技术发展也是这样,本来,美国人想彻底的压制日本,所以美军登陆日本以后,立马宣布几个日本垄断集团违法,但是当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得美军丢弃众多重装备仓皇南逃的时候,美国人发现日本工业基地的重要性,减小了对日本的经济压制,同时也就减小了对日本垄断财团的压制,日本垄断财团迅速恢复,此后日本经济也就迅速恢复

韩国的李承晚政府下台以后,朴正熙总统吸取了日本经验,通过政府对垄断财阀的集中扶持---先把财阀给扶持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然后依靠这些财阀来带动中小企业--这样的战略也相当的成功

垄断财团是什么,是一个整合在一起的经济兵团,我们要的是一个经济兵团,还是一个个分散互斗的游击队?

显然我们更需要大财团、大兵团

中国的主流经济学中一部分人(诸如张维迎们)是拿了外国好处费来鼓吹反垄断的,一部分是被忽悠的

允许外资进入,采用三来一补等低级模式。

糊口之策,未尝不可。然而劳动力从此失去尊严,而不是从此更有尊严。

劳动力从此依附资本。

三来一补主要指的是利用海外市场,赚取加工利润,这样的方式中国得到的利润不多,但是总的来说这是一个次优选择

三来一补给中国带来的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就是解放了中国农村的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使得中国农村的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有了在外面打工的饭碗,而不是大家都拥挤在那块狭小的地皮上找饭吃

在改革以前,中国的劳动力剩余问题实际上是非常的严重,不说农村青年劳动力的过剩(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在田间地头劳作所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还有大量的城市青年的劳动力的过剩,政府当时采取的是让城市青年上乡下乡的方式让农村来提供城市青年的饭碗,但是这实际上更加剧了农村劳动力的过剩,造成农村人均收入的低下

改革以后,私人经济的搞活,个体户等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三来一补的对外贸易,都使得剩余劳动力有了更多的去处,中国长期的隐性失业问题得到了相当多的缓解

当然三来一补只是次优选择,因为中国的制造企业没有掌握海外销售渠道,没有掌握自己的品牌

作为销售渠道的掌握,中国需要学习的就是三井那样的大财团,三井财团为日本企业的海外开拓---掌握日本企业的海外渠道做了大量的努力,避免了日本企业像中国沿海的大量的小型工厂那样沦为海外零售商的低级打工者

作为品牌精英,中国现在的沿海加工基地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但是问题在于一个老毛病,集成度太低---或者说垄断度太低,每一个小企业都想有自己的品牌,每一个小企业都自己来打广告,结果每一家企业的广告费都不够,都无法营造出一个国际化的品牌--品牌经营---即广告营销是要很多钱的,要赞助很多入门费高昂的国际赛事,需要出场费不菲的国际巨星做代言人---沿海那么多的企业各自为战,各自搞自己的小品牌,搞不出国际大品牌是理所当然的---不能走向品牌精英,因为产业集成度或者垄断度太低,这一点需要得到纠正

也就是说中国需要的是在三来一补的基础上继续进步---加大对海外营销渠道的掌控,加大品牌经营力度,而不是取消原有的三来一补模式,汪洋的什么换鸟政策是极端错误的

随着外资不断的进入,量变到质变,开始出售国有资产,以期这些企业在国外优质资源接手介入后,脱胎换骨,在国际市场上奋勇“开拓”。结果基本上竹篮打水。汽车产业可为代表。

企业发展技术进步从此依附国外垄断资本

你这里说的这一部分指的就是进口替代对中国的负面影响---中国现在的模式还没有定型,既有出口导向又有进口替代

实际上这样的进口替代导致的民族产业沦陷,更鲜明的体现于拉美经济中,拉美因此在短暂的繁荣以后,迅速陷入了长期的债务危机和长期萧条当中

本来即使是实行进口替代,一般国家都是对外资有一定的歧视的,所以WTO特别的要求对外资必须有国民待遇,但是现实中中国的政策是外资超国民待遇,这样造成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切割更加的严重

总结:中国现在的经济模式同时包含着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

作为出口导向的那部分,中国需要加强产业整合,加大产业集中度(垄断度)的方式增大出口企业的对外竞争力,实行品牌经营,拓展海外渠道

对于进口替代的部分,中国人需要改变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的政策,对与外资在本地市场上进行竞争的企业有必要采取国际惯例(即加大政府采购,加大政府对企业研发的直接的资金援助等方式)来帮助内资企业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而不能把国家产业升级寄托在外资企业身上

国家应该鼓励企业间并购、企业间交叉持股等方式形成稳固的企业联盟--企业研发联盟增强企业的研发实力,打造国家级的高技术企业兵团

采取这些举措以后,中国经济才更能够实现产业升级,占领产业技术制高点而获得更多的主动权

家园 希望如此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