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嫁给太监续集 [全文完] -- 萨苏
看您的东西钩魂儿呀!就跟吃毒品似的。您这讲故事的绝活是跟夏大娘学的吗?
还真把自己当作家了:P
虽然我们把你当作家,你自己可千万别把自己当作家,那样的话可就真疲了^_&
再说了,不可以有两头家的。。。。小魔女会抓狂的。。
西西。
我对比过老萨这个太监系列与邓友梅先生的老北京系列作品,感觉老萨在文字功力、驾驭整体架构和行文节奏方面,基本上是不逊于邓先生的。当然这个仅仅是个人感觉了啊,未必正确。要说什么地方还略逊一点,也就是对老北京生活细节还有那个时代的老物件儿的描摹上,邓先生更细致入微一些,因此给人的感受是文化性更强一些、味道更浓一些。这方面老萨未必不能,但是网文的特点、再一个就是21世纪人们的欣赏口味和兴奋点,毕竟跟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纸面小说有所不同。老萨在写作上是很乖巧敏感的(哈哈,开始对人不对事了),不可能不知道大篇幅写那些现代人颇为陌生的生活用品细节,容易令文字节奏太拖沓,不是很讨巧很抓人,所以许多地方就点到为止了。
再一个逊于邓先生的地方,也许就是邓先生的文字更加精雕细琢一些。老萨毕竟是业余时间写着玩儿的(再认真写也还是个玩儿票的心态),这方面能扑进去的时间精力还有投入性责任感,跟邓先生那样的专业作家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打个比方吧,邓先生初稿写就以后,也许会反复修改10次,老萨从初稿到上贴,这之间能改3次(平均)我煮酒倒着写
要说题材方面,我相信邓先生的那五啊鼻烟壶啊等等故事,也都是从家里前辈或老辈子的朋友们那里听来的一个个小故事,然后邓先生用自己非凡的创作功力把这些小故事和许多不相干的人物串成一个完整的大故事。
老萨呢,我估计老萨这个系列的内容,90%以上的内容都是他听来的,故事和人物本身就是完整的,老萨需要做的就是剪裁和补润工作,无须串故事。这方面看起来老萨要省力一些,但实际上也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老萨的创作和发挥潜力。如果老萨不必太过忠实于家里老辈子朋友们的生平(老萨只能如此,否则就显得对前辈不够尊重了),而是可以随心所欲地编出许多细节和新段子来,相信他这个系列会更好看一些。
总体上,觉得老萨的潜在实力真的不逊于专业作家。当然要拿老舍那样的语言大师和大文豪来比老萨,那是在难为老萨,也是对老舍先生解放前数十年厚重生活积淀的轻视(老萨才几岁呀,能跟解放前就活了几十年的人相比么?)
职业作家那口饭也不太好吃,老萨不去指着那个吃饭、而是当个点心高兴的时候吃两口,我觉得挺好。老萨的这个系列,还有欧洲海军人物系列,人物性格鲜活得呼之欲出,老实讲我看他这些文字,总有种看电影的感觉。实在难以想象专业作家还能做得更加出色。
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老萨总是把人吊的高高的然后咣叽来个[待续],跟说书的“且听下回分解”一个样;另一个是老萨写高兴了容易跑题,就像说书的说到某个人就发挥开去,上回就弄出个“蒙古女王”来,不过这跑题的内容也很精彩,保不住哪个跑题的部分就又引出来一大串。
老大的文章每篇我都看得津津有味,也学不少东西。老大要觉得一次写太多影响质量,没关系,现贴出来让大伙过瘾,您抽空再润色不就行了。
这的确是萨文比邓先生的小说更抓人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个因素就是萨文本身的剪裁更适合21世纪读者的口味(与邓先生的相比)。网文的特点给老萨这样一个掉人胃口的机会,老萨只是利用了这个机会而已。在比较萨文和职业作家的文字时,当然应该剔除掉老萨这方面所占的便宜。
至于老萨跑题,这个显然也是他玩儿票心态的集中体现。相信邓先生和许多职业作家在创作时,都有过忍痛割爱、删掉精彩枝蔓的经历。老萨既然不以职业作家自视,自然不必如此割爱,所以我们得以看到许多也许不那么“职业”但却无比精彩的枝蔓文字。事实上,我觉得小说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如此,少些正襟威坐和条条框框,多些信马由缰随心所欲,文字的可读性会更高,艺术价值也未必会降低。所以我倒是觉得,老萨的跑题,未必会让他远离优秀的职业作家的位置而偏向说书艺人的定位。
中毒很深呀,萨苏也没给我点戒毒费什么的~~~~~
尤其是写的好的萨叔,这样时时警醒自己实在是难能可贵阿。佩服!
外拍整整一个星期,回到棚里从续二开始暴啃到续十一,这才叫连嚼带嘬的过了瘾呐!
白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