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几则问答 -- 茶花坪

  • 共: 💬 325 🌺 2608 🌵 35
想当然了吧

人家可是专业人啊,

而且确实是想把桥炸掉,

不然也不会打了2000多个孔,

只有一个可能,就是他们按正常情况下设计的,

遇到一个不正常的,

而且新闻中还说,

事后,不少家住附近的居民反映,爆破后,他们家的墙壁出现了裂纹。

注意这点,说明炸药量并不小!

还是上个图吧.

http://www.chinacourt.org/html/media/200807/28/71273.jpg

还查到了这个桥的设计者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退休高级工程师郎敦悌

不过刚刚过世,

向这位可敬的老工程师致敬!

四川“桥坚强”之父辞世 一生节俭从不庆生

http://cd.qq.com/a/20100309/003157.htm

即使是桥不“正常”,也是设计问题。

象这种爆破设计之前,先要调查建筑的牢固程度,必要时要先选一个地方试爆,然后才能确定装药量。

  至于用这座桥来证明七十年代以前的建筑质量都很好,而现在的建筑都不如那时的更是无稽之谈。在那时同样也有在建设中垮塌的大桥,在我插队的那个旗里,就有建成没多久的家属住房在一场大雨中倒塌。那还是平房,事后发现许多砖缝里连泥灰都没有,只不过是那时的事故不公开报道而已。

  据我所知,建筑质量抓得最严的是在六十年代前半期及以前,最差的是文革开始后到七六年底,那段时间一是建筑规范基本不考虑抗震,二是人心也比较乱。之前的民用建筑因没有抗震要求,设计的强度也比较差(前面所说的质量抓得最严是指按设计要求),所以在七六年以后南京的所有老建筑都进行过加固,而文革开始到七六年之间建的房现在已经基本拆完了。那段时间在苏南也建了不少中小型桥梁,现在也都成了危桥或已经拆除重建。

你嘴太硬了

那个桥建于68年,正是建于文革期间,而且是文革最乱的几年,

你文中的话,无非是文革影响建设的论调,

西西河太多的文章早已经证明文革与中国经济建设并没有太多负相关作用.

一个桥确实代替不了当时的全面情况,

但一个事实上,太多的事实证明现在的建筑质量太差了.

当时条件不许可,

现在条件许可了,怎么出现那么多的问题?

人心变了,

算了,不和你这种嘴硬的人说太多了

公道自在人心.

不是你否认,就可以否认的.

特别花倒数第二段
结合您这一系列八卦

更加明白了现在这种状况的前因后果。无论如何,祝这位大牛一切安好。

我也是从忙总为什么托LZ告别

顺理找到了这儿。

就和过河一样

出了沙漠再说

就和过河一样,领导都过了河,群众还在河中间呢。

估计也是遵义人
【商榷】

在底层者挣扎,不太理解作者说的 ,看了高论觉得未来无望 ,草一下,望理解!

谢谢整理。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