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如何与“外行”谈你的专业才不伤和气? -- 大懒虫1号
我觉得,视情况,有时候有些话即使伤和气也要说,特别是在涉及民族根本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当然这个判断很主观,但是,天知道,我们来论坛有一半原因就是来掐架的。
(另一半原因就是看别人掐架)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就等着懒虫mm另外开贴了。
文科或者“大理科”(像世界起源、物体本质这些具有哲学味道的理科)才有专业和非专业掐架的事情,尤其是人人都觉得自己“懂”的事情。具体到工程技术的事情就不大有掐架的,要掐也是专业的人互相掐,非专业的人都不知道他们在掐什么。化工上的填料塔好还是泡罩塔好?控制上的状态空间好还是频域好?看谁来掐架吧,嘻嘻。但小孩教育,霍霍,十个父母肯定整出二十套方法来,一个比一个牛气,不掐架才见鬼了。所以啊,怕掐架的人不能读文科,读工科吧!(这年头,鼓动小孩子读工科真难哪!朋友中的孩子只有一个读工科,还半途叛逃了!)
先问懒虫姐姐好
你说的这个道理我是很早就体会到的,就是别人不需要的时候别多嘴,不然即使你再正确,也起不到作用,没什么意义。另一层方面来看,世上的事情也不一定某比某正确,换个时空环境和立场,可能倒过来。
但是有两种情况是挺为难的,一个是父母对孩子,一个是成人对老年的父母。
孩子作出的选择,有些以他当时的年龄来讲是合理最优的,但是可能会对他以后几年不利(以成人的角度来看),这也是正常,因为不同年龄的价值观不同。如果小孩子总是像成人那样势利地思考,反倒成精了。
于是父母总是以“为了你好”来为孩子做出决策,总是碰到反弹。我的看法是,你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他,但是作为亲人,你也不希望看到他这样长期懵懂下去,希望他尽快成熟起来。
老人也是一样,有些旧的观念不放,还很固执。
平时一些小事还好,孝顺以顺为先,但是碰到大事真的很头疼。
那么,虽然不想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对方,但是希望对方有一个开放的态度,能够积极接触流行的知识,能够比较逻辑地判断,能够自己有新的思想。而不是反弹和心理上抵触一切。那么,就算自己的观点被完全否定,作为亲人应该也是欣慰的。但是怎么做呢?
像您那样四年不上门,等水到渠成,固然是一种效果比较好的方法,但是似乎时间有些久呢,解不得急盼的心情。
但是有些工科的东西,同样掐架,比如小猫学的这个交通,个人感觉,大家每天都碰的东西,人人都有自己的认识,想去影响去纠正,结果就是掐架。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3138537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7。本帖花:1
呵呵,当年毕业几年后面临一个专业方向的选择问题。根据我的特长,我可以有两个方向,一个偏文,一个偏工。我就是因为觉得偏文的方向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难有个对错好坏的标准,所以还是选择了偏工的方向,对错好坏一目了然。
凡是和人直接沾边的,就不纯粹是工科啦。人机工程,界面设计,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建筑设计,看掐架吧。
Nuture shock.《教养大震撼》
里面都是近年来对于教育的一些新发现。
我倒是很希望我的孩子能有一个读工科的,但是想想两个女孩儿,还是算了吧。
说到专业了,呵呵,有什么困难的啊?不就是深入浅出么。
懒虫MM说得是和专业“外行”谈专业时的掐架,你怎么扯到民族根本的大是大非上去了?这种大是大非问题上谁是“专业”?谁是“外行”啊?
还能偏文偏工?莫非是学建筑的?
他之所以称爱因斯坦为‘幸运儿’,是因为很少有不精通物理学的人胆敢任意评判爱因斯坦的理论。而任何男女老少却可以任意的评判弗洛伊德的理论;不管他们是否懂得心理学。
还不是因为弗洛伊德研究的东西就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是大家都要经历的,又不像一般的科学那样很严谨,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有发言权。而爱因斯坦研究的东东,在当时全世界也没几个能整的很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