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孔子拒见孺悲聊起 -- 淡淡微风
因为工作的原因,常常被称作老师,但每次都很不自在。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时时警惕。
只是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交流,希望能互相有所补益,如此而已。
明日有时间,再谈谈我对那两句话的看法。
呵呵跟嘉木同吃我有心理障碍啊:)
第一次我忙碌了一天灰头土脸身心疲惫,嘉木兄亮丽光鲜光彩照人,俺抑郁了很久才平复了心情。
第二次俺遭遇恶人姗姗来迟却见嘉木挥杯痛饮潇洒自如桌上累累酒瓶已经把俺这个迎风一杯倒给震了。
您说俺怎么敢再捋您的虎须啊?
不过您的名字很是有趣,可有什么来历?
但有所喜事即佳,何须计较懂不懂:)
其实我心深深铭刻地是当夜在上海的地铁上,微风兄站在我跟前对我说多保重告别时的关切眼神。那时候独在上海奔波,一人支撑着父母,来自微风兄和其他朋友的关怀和帮助不知给了我多大的安慰。
在北京的时候,其实那些酒瓶子都是摆着吓你的。大家爱护,并没有让那时候的我喝多少酒。所以你不要震了,呵呵。
等下次回国一定要大大地和你喝上一杯:)
我所欲也。
心向往之。
个人看法,孔子的特别,不在于他有多圣人,多伟大,最关键一点,还是在于“师”,或者说,教育。
在百家争鸣里,儒家算是一个能够有教育传承的一家。孔子的言行,从以人为师,以己为师的角度去理解,感觉就更自然一些,也更可敬爱一些。绝不是圣人那样的高高在上不可亲近。
不是每个学生的底子都那么好,这么神叨的语言怎么做到有教无类。
俺得了点钱还乐得屁颠屁颠的,您就知道俺是大俗人一个。
来历见此:链接出处
又出来乱写...
禅师看见这么写会哭的...:)
一种是老师并不知道答案,但不愿意坦率的告诉你;一种是老师知道答案,但是觉得还不是时机告诉你,希望你回去再琢磨一下。前者就是纯粹师道尊严的一套了。后者还是可以理解的。作为天然的权威,作为师傅的也有这个权利。但是作为正常人之间,这样搞就是故弄玄虚了。
有些事,不关《断魂枪》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