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林黛玉的婚事 -- 秦筝

共:💬48 🌺24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林黛玉的婚事

《红楼梦》里最大的悲剧来自宝黛爱情的失落。如果说这出小儿女的恋情悲剧背后是整个家族的衰亡,那么直接导致二人不幸命运的原因呢?

历来读者也好,研究者也好,多从贾宝玉婚姻的方面去推测,比如王夫人不赞同,贾母没促成、薛家的介入,等等。但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林黛玉的身份也未必是自由呢?这里仅指出一种可能性:林黛玉的婚事,或许也不是贾家能够左右的。

林黛玉到贾府,起初是寄居,后来成了长居,这是在第九回她父亲逝世以后。但如果说林黛玉的家庭对她的终身大事没有做出任何安排,这绝对不合常理,更不符合作者对林家背景的描述。

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

如果林黛玉的家庭背景是邢岫烟尤二姐那样的,她倒真有可能是无依无靠来投奔贾家的(即便尤二姐也有订过亲),但林家也不是普通人家,门第不比贾家差,声望似乎还更甚一筹,即便人丁稀疏,根基还是有的,又是个独生女,无论从哪方面说,林家都不可能让她当真“无依无靠地去投奔”亲戚,连她的终身也不管。

旧时官宦人家的女儿,婚事多半被父辈从小定下来(参照薛宝琴),即便没有很早定下来,父母身后多半也是由族人做主(参照史湘云),交给外姓人来办的可能性不大,越是世家大族越看重这些规矩。总之,无论按照林家的家世背景,还是林如海对独生女的看重程度,也不可能不对她做出尽可能好的安排。所以首先得假设,或者说断定,林如海逝世前对黛玉的终身是有所安排的,起码应该是有所打算。

他可能会有哪些选择呢?书里没写,或者说前八十回没来得及写,所以只好根据故事线索和背景信息去推测。

林黛玉初进贾府,情形类似走亲戚,年龄小、带的下人不多,东西也少,随便跟着贾母就住下来了。第九回是个转折点,林如海病重,并且很快去世,林黛玉回了一趟家,然后再来贾府,这时情形就已经很不同了,很多关乎命运的事可能已然发生,只是黛玉宝玉浑然不觉,作者也故意不写,后文可能有交代,类似揭开谜底的感觉,但在八十回后遗失的情况下,一切只能推测。病重之际的林如海会对女儿的终身有何安排呢?情形可能有这么几种:

第一种,类似薛宝琴,林父生前也已给黛玉订好了婚。林如海为官多年、家世望重,又只有一个独生女儿,在黛玉很小时就为她订下一桩门第相当的婚事,这可能性不小,也符合林家这种官宦子弟、书香世家的做派。但这样的话,林黛玉很难说会不知道,就算从前年龄小不知道,父亲去世时总会对她交代一番,这样一来不仅黛玉自己会知道,贾府也好,其他亲戚也好,都会知道黛玉已许了人家,好比史湘云、薛宝琴的情形。所以这第一种情况也有疑问。更可能的情形是,林如海来不及为女儿选一门好亲事就弃世了。这样,林如海身后为林黛玉留下的,是一个探花嫡女的身份,一笔不少的嫁妆(几乎占林家家资的大部分),这两样东西在旧时贵族小姐的婚嫁问题上,算是相当不错的“陪嫁”,但林黛玉自己不能做主,他必须将这个择婿的重托交给其他人。首选是亲族,林家人丁稀疏,但旁支亲属总有一些,林如海为官多年,也总有不少世交人物,贾家算是一个选择,但反而是可能性很小的选择,因为毕竟是外家。

于是还剩下两种可能:第二种,就是林如海将女儿的婚姻抉择权交给了贾家(在林家全无族人的情况下)。林如海病危之际,托护送黛玉的贾琏向贾母贾政等人传达了这个意思。嫁妆和责任一并交给贾家了,让他们在黛玉长成后为之择婿。而林家和贾家达成的共识,也未必是嫁给宝玉,一来孩子都很小,二来林家门第也好,其他选择也不是没有。如果是这样,林黛玉再回贾府,性质就不是借居,而是名副其实地被“托孤”了,只是这不是毫无根基的投奔,她的嫁妆、她世家之女的身份还在,所以贾家不能不对她做出很好的安置,包括婚嫁抉择和日常生活两方面的安置。所以黛玉在贾府,享有超过探春等贾家姑娘的待遇,不是没有来由的。贾琏护送黛玉回了一趟苏州,有人认为贾琏夫妇贪取了林黛玉的嫁妆,我认为这不太可能,亲族托孤(尤其是林家那样的亲族)是大事,贾琏和凤姐只是管事的小辈,平日算计一点小财可能,搅和这种大事不太可能。

要是真让贾家为黛玉择婿,这选择就很有些玩味之处了,谁都知道宝玉和黛玉好,但是不是一定要让他们“一娶一嫁”?事先谁也只是猜度。王熙凤等人的猜度,可能是倾向于宝黛结合,这对她自己有好处,所以她玩笑间多有提及;按王夫人的意思,就未必赞同,她只关心宝玉,黛玉的婚事在她看来是贾母需要操心的事;贾母的态度颇为重要,她关心宝玉也关心黛玉,但如果说她一定要赞同宝黛联姻才能放心,其实也未必,两件事分开来办也不是不可以。假设有贵族子弟来提亲,只要门第相当,人物也合适,贾政这些在外应酬的老爷肯定是愿意促成的,贾母也没有反对的理由。就算贾家有私心想把好人家留给自家姑娘也不太容易,因为探春迎春的出身就没有黛玉好,凤姐说了句实话,贵族人家结亲,对嫡庶、门第这种东西甚为看重。

凤姐儿叹道:“你那里知道,虽然庶出一样,女儿却比不得男人,将来攀亲时,如今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庶出,多有为庶出不要的,殊不知别说庶出,便是我们的丫头,比人家的小姐还强呢。将来不知那个没造化的挑庶正误了事呢,也不知那个有造化的不挑庶正的得了去。”

所以,黛玉虽然父母双亡,但她那前科探花之女的身份、尤其世家嫡女的身份还在,于婚配其实是个优势。贾家就算不把她嫁给宝玉,也得为她物色合适的人家才能说得过去,当然,贾家被炒之后另当别论,但林黛玉夭亡,应该是发生在贾家没落之前。

第三种可能,是林如海将女儿的婚姻抉择权交给了他信赖的林家人,或者其他亲族,总之不是贾家,这样林黛玉回贾府依然只是借住,无非依赖贾母的疼爱住上几年,等到出阁的年龄她就必须遵从亲族的安排出嫁。紫鹃说的很可能就是这种情形。

紫鹃冷笑道:“你太看小了人。你们贾家独是大族人口多的,除了你家,别人只得一父一母,房族中真个再无人了不成?我们姑娘来时,原是老太太心疼他年小,虽有叔伯,不如亲父母,故此接来住几年。大了该出阁时,自然要送还林家的。终不成林家的女儿在你贾家一世不成?林家虽贫到没饭吃,也是世代书宦之家,断不肯将他家的人丢在亲戚家,落人的耻笑。

只要林家的没落不是被抄,就有一定的根基,就算没有多少嫡系亲族,总不会如贾家后来那样“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再者,林如海为官多年,行事做派不差,不至于混到没几个世交人脉。所以他留下万贯家资(按照他的门第和官位来衡量)和一个女儿,并将女儿的婚事托付给信得过的亲族,是可能性最大的安排。如果这种可能性成立,那么后来的许多情节反而好解释一些,比如,林黛玉对命运未知的忧虑,是因为她知道自己不能做主,而能做主的人跟她不是很亲近;又如贾家从来没人提过黛玉的婚事,因为谁也没权利给她做主、再如紫鹃宝玉等总是忧心黛玉会离开,等等。贾母有一回哄宝玉时脱口而出:“林家人都死绝了”,这是一句怨气很重的话,用来形容亲戚实在有点过分,唯一的解释是,贾母对林家人,尤其是林如海死后的林家人很不满意,至于为何不满意,其中应有文章,在林黛玉婚事上的分歧,或许是关键所在。

关键词(Tags): #红学(pzhmzg)元宝推荐:上古神兵,铁手, 通宝推:注册之后,纳米小洞儿,履虎尾,常识主义者,
家园 很有道理啊。提几个小白问题

先声明一下,关于红楼梦,我原文没看过,看过的都是别人的评论。

不知道林家和贾家的关系密切到什么程度?这个密切程度可能会决定林如海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托付,比如是寄住到成年,还是就完全托付由贾家照管?

不知道书中有没有提到黛玉的亲戚什么的来探望?如果是来贾府之前就许了亲,亲家大概也会时不时来探看一下。

家园 林家人不死绝了,这书怎么写?

曹雪芹再天才,也不能把主线列得太多啊。

单就书里说,宝黛的婚事,能做主的是老太太。老太太什么心思,二奶奶最清楚,要不以阿凤那般聪明,不会无缘无故撺掇宝黛的婚事。忘了是茗烟还是哪个小厮也说过,“只要老太太发了话”。

还有,二奶奶和平儿算计荣府婚嫁开销的时候,头一个就是宝玉黛玉一娶一嫁。所以说全府上下对宝黛婚事都是心知肚明。

至于为什么最后没嫁成,除了林黛玉身子弱死得早之外,恐怕宝钗家的背景也起了作用。还有荣府两房之间、贾政这支嫡庶之间的斗争问题。

老不看书了,记不太清了。不过你引的二奶奶那段话应该正是批驳那种专看嫡庶的人的。

紫鹃那段话是什么时候说的忘了,是不是对贾宝玉说的?引的贾宝玉发痴病那次?

家园 林黛玉的妈是贾母的亲女儿

名叫贾敏。至于关系么,应该是不远不近。

贾敏去世后,林黛玉进的贾府。但是原书怎么说的我忘了。

林如海去世后,林黛玉就是寄养在贾府。忘了是哪个本子,此回题目就是贾府收养林黛玉,还有个批语说看见这一条回目,批书人大哭之类的。

家园 林家和贾家的关系,在黛玉父母逝世前应该是很近的,

不然不会让黛玉去贾家长住;另外贾雨村的经历也是一个佐证:贾雨村当了黛玉几天老师,林如海就修书给内兄贾政推荐他做官,而贾政接到信也立即照办了,从中可以看出贾林两家一度关系密切、来往频繁。按这一时期的两家关系来看,林父“托孤”是可能的。

托孤的形式是寄居还是长居,按贾家和林家的富裕程度应该都不成问题,关键在于终生大事的决定权。如果是寄住到成年,婚嫁还由林家自己做主,那就没什么需要特别托付的,贾家住着玩几年的亲戚孩子还有好几个;但如果是连终身一并托付,那就真的是“托孤”了,关系到嫁妆代管和择婿人选的问题。目前大多数读者和论者的观点都是倾向于“全面托孤”。

至于亲戚探望,黛玉来贾府没几回就有人来报说她父亲病重了,让赶紧回去。其他的探望就再没见写过,如上楼猫元帅所说,全书线索太多,有些细节是交代得不够。

家园 林父将黛玉的婚事彻底托付了贾府,

也就是文中说第二种可能性看起来最大。林父的愿望可能也倾向于让黛玉嫁给宝玉,但贾家的想法就不尽然,起码在这件事上贾府上下并未形成统一的意见。

即如上层人物,凤姐和贾母是一种态度,王夫人等就是另一种态度,下人们的观点也是揣测主子的意思。老太太就算能做主,也有操办此事的心愿,但她并未过多地表露这一点(书中多次提到为宝玉提亲的痕迹,老太太表现出支持宝黛婚恋的态度并不坚决),这大概也是其他人(王夫人一派)认为事情有回旋的原因。

至于凤姐的撮合,一来这符合她的利益,有黛玉这样一个不会管事的弟媳,对她来说是利好;二来她有迎合老太太的意思,但王夫人等的意思,阿凤明显揣测得不够。若果真是全府上下心知肚明的事,那么多似真似假给宝玉提亲的情节就说不过去,王夫人和薛家母女的表现更说不过去,正因为事情不那么板上钉钉,才有得回旋和纠缠。

你记忆不错。引“凤姐论嫡庶”那段话即是为了说明,如果贾府有为黛玉另择婿的权力和意图,也得为她挑选说得过去的人家。她是世家嫡女,贾府自己的几个待嫁的女儿在出身上都无法与之竞争。

紫鹃那段话也就是引宝玉发痴那一回说的,她故意说来让宝玉发急。不过红楼一书里,这种从对话中透露关机的写法很多见。

家园 是全面托孤

林如海让黛玉去贾家,为的是黛玉“有个倚傍”。可见林如海对贾家的信任。

办好林如海的丧事,凤姐听说黛玉随贾琏回来,笑着推了一把宝玉,说“你林妹妹可要在咱们家长住了”

贾母有心把黛玉拢在身边,但迟迟没有开口,我想,是为了等王夫人主动提出来。婚姻大事,自然遵从父母之命,这是对王夫人的尊重,也是为了黛玉的体面。

有人占据道德制高点,是为了打击对手,谋得利益,道德只是他们达成目的的手段。成天吃斋念佛的王夫人,逼死了金钏,晴雯,只因为她“本是个天真的人”。这是红楼梦的悲剧性之一。

自然真挚的黛玉,被抛弃在时代之外;迎逢乖巧的宝钗,被埋葬在金玉良缘的婚姻之内。在那个时代,这样的悲剧是必然的。从这个意义上,我是相信宿命的。

家园 先花

我听说,无论贾家还是林家,其身份背景其实不是真正的贵族或书香门第,而是得宠的内务府,因此您的分析似乎还要再斟酌。好比说,他们各家之间的关系未必与普通人家完全一致。

先花
家园 红楼的原型和背景探讨起来太复杂,

一群红学家考证来索引去也没个定见,考证太多还容易糊涂,因为实际上没人能猜出一个作家写一部书的完全动机,也无法完全考证出他笔下的人物和故事在现实中的来龙去脉。

我的观点就是立足文本、不去理会太多考证资料,仅根据书里交代的情节、联系世俗常理去推测和体会,也就是一般读者看热闹的意思。这样“读书”的严谨性自然赶不上专家们,得出的结论也可能离题万里,但能够体察出一些中国社会特有的世俗人情,思考起来很有意趣,我觉得这才是红楼一书最大的艺术魅力所在。

家园 “宿命”可以有很多理解,我的理解是:

一个人生命中难以摆脱的决定因素,就是他/她的“宿命”。

比如林黛玉,她的命运有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体质和性情,外界刺激只是一个引子,这是一种理想人格不容于现实环境的宿命,这对她而言是难以摆脱的;另外一些人的悲剧是因为大环境的变迁导致,比如薛宝钗,还有红楼中的其他女子,她们的宿命是在一个大厦将倾的环境内辗转求生,这也是难以摆脱的。

家园 我写过一个帖子

林如海病重时 贾母千叮咛万嘱咐 还叫带回来 说明是事先有默契的

宝玉的提亲事件中 贾母的态度 应该是很明显的 我写过一个帖子

bnugirl:【原创】红楼书话-- 贾母对宝黛的意思

我认为 贾母一定是想宝黛配的 但是小的时候没有说明 因为说明了 按礼 宝黛就不能再见面了 那把黛玉安排在哪儿呢

结果没想到 又来了个宝钗 王夫人很明白是想金玉 所以就开始耗上了 贾母想 反正宝钗岁数大 你还能老不嫁人 王夫人想 反正贾母岁数大 你还能活几年

先花
家园 曹雪芹家是正白旗包衣

严格说是皇家的私奴,所以说是“得宠的内务府”等于是废话。包衣做得官再大,也是奴才,都是归内务府的。

至于书里,贾政好像是工部员外郎,林如海是什么忘了,好像和贾政的级别差不多。都算是世家。

家园 随便说说

老兄还真是个仔细读书的人。

那么看看林老爷的官,“钦点为扬州巡盐御史”。那么黛玉应该是不缺钱的。可是,可是,印象中好像黛玉没啥钱。

待续----------

下面猛士兄弟提出黛玉有钱,而我觉得正相反。老太太给黛玉补身子的燕窝银耳啥的,揍没提啥钱的问题。

按说林家也不可能就是一个孤男寡女,亲戚肯定会有的,那么林老爷的遗产会去哪?

我觉得哈,老太太疼外孙女,把黛玉接家里来,林老爷的钱被本族人拿走了,黛玉肯定订了婆家,但是贾家不同意。宝玉黛玉在一起,日久生情,但是不出五服的亲戚结婚,还是有点不太合适的。

所以,杯具了。这个情节有点未央生的情节了,哈。

先花
家园 好像不是吧

贾府是军功出身,这点小说里面写得很明白。

林家是世家出身,应该也是开国时候的功劳,内务府油水很厚,但是要立功封侯很难。林如海已经不是世袭,靠科举出身,也是小说写明的。

家园 黛玉可能是有钱,但是自己没权支配

原因很简单,因为她未成年,所以她的钱是由监护人支配的,自己只能拿点零花钱。大头是要等到出嫁的时候当陪嫁的。

小说里面至少有两处写道,黛玉给下人的打赏很大方,随手就抓个几百,而探春要托宝玉帮忙买个几百钱的小摆设,就要攒好几个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