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看着四代机, 俺琢磨着, 空战将自动化, 游戏化 -- az09

共:💬60 🌺342 🌵1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开支号名又不是我定的,我复述。歼九的技术基础不是歼七

那你告诉我是什么,就飞行来说,如果起根,那得从赖特兄弟起,

歼九的技术不是歼七,你说是什么?

家园 三项你两项自问不灵,打算主攻一路了,

攻的还那么反复。

说到底,我们都不是航空专家,专业知识不足,

所以说,要尊重专业人才啊!他们才是真正的国之栋梁啊!

另,别把专业玩艺,和专业人才,混一起,

那不是一回事,也不是一帮人。

家园 当然不是了

不同的发动机,气动布局,电子设备,操作方式。以

歼7的技术当然造不出歼9的技术指标来。不幸当年

也顶多掌握歼7的技术,所以歼9逃不开死翘翘。

家园 我确认你真的是被盗号了!

开支号名又不是我定的,我复述。歼九的技术基础不是歼七,那你告诉我是什么,就飞行来说,如果起根,那得从赖特兄弟起,

歼九的技术不是歼七,你说是什么?

歼九的技术基础是什么?是50年代末、哈军工航空系一帮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轻人的雄心壮志!

这些年轻人提出的技术方案,甚至连当时国际航空界刚刚提出的“抬式布局”(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鸭式布局”)都涵盖其中,并且在最终、成为歼九项目最后的定案!

——当然,客观规律不是主观意志所能转移的,这个富有胆识、眼光和雄心壮志的创意,在那个年代,各方面条件限制,最终停留在纸面上、下马了。

——但是,让人敬佩的是,虽然遭受了重大的挫折、这些人没有气馁,更没有像某个如今有很多人为其鸣冤叫屈的项目团队那样、破罐子破摔。在歼九下马后的将近二十年,这一气动布局,终于在歼十项目变成了现实!

——这就是歼九,它和米格21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和米格21有关系的,呵呵,是歼八,是那个不争气的、被网友戏称要改进到“ZZ”型老八:-)

——顺便再问一句:你知道70年代的轰六,它所配用的涡喷八发动机,推力比原型低也就罢了,寿命有多可怜么?首翻周期300小时,而它的首翻周期提升到900小时这个同样也没脸拿出去说的水平的时间,已经是80年代了……轰六的最大续航时间接近六小时、不算长,而70年代、涡喷八的首翻寿命,只够它飞50次最大航程任务!这就是那个时代的轰六,这就是那个时代的中国空军,能够指望得上的中程轰炸机!

连现有装备都没搞定,那么牛B烘烘全面开花、搞那么多项目,怎么的,居然还不允许别人委婉地批评一句“摊子铺得太大”么?!

家园 如果你有兴趣,咱可以慢慢来,一路一路整清楚

咱虽然不是干航空这一口的,毕竟也是受了完整的工程师训练,好歹要维护工程技术这个行当的尊严……和文科生不一样,咱分析问题,讲究一个抽丝剥茧、各个击破:-)

家园 请问,运十你做出来卖给谁

卖给民航,人家说了,当初立项的时候怎么不找我商量呢,领导人专机做普通民航飞机拉客合适不?

送给空军,解放军说了,我正忙着裁军呢,人都没地方安置,哪还有闲钱买这个?

卖给外国,人家立马拉博物馆做古董展览。

家园 您还是去百度修改说明吧!(复查这贴,有些字有错,更正。)

我复看发现这些的一些字不是我本意,可能是我打错了,所以修正之。

另,百度的相关原始资料,其码在我修正时,还没改变。

http://baike.baidu.com/view/922842.htm

研制的提出是在 1964 年,那时因为 1963 年冬季以来,歼7 飞机参加了几次高空作战,

暴露出它升限留空时间短,高空高速性能差,没有雷达,高空机动性差等缺陷。另外,在作战火力和起飞着陆性能上也有待加强和改善。因此,自 1964 年初开始,

六零一所就开始考虑改进歼7,以满足高空作战要求。

家园 要达到楼主这样的描述,传感器水平要高,控制模式?

依闹钟,我们那点基础不能搞20,10还在完善中哪。

所以,20出来不仅自己震撼,也震动了毛子和鬼子。

搞工业,即要敢想敢干,又要脚踏实地。但是这个度的拿捏

就很需要水平,否则不是冒进,就是被骂为爬行主义。

不扯别的,仅直观从老外所用的工具的种类和丰富程度

就可见一斑,我爹这样的干了十几套引进装置的老基建都感

叹,国外工科河友更应有体会。

整体来说:

我们在制度和体系方面的建设远未达标,扯甚么转型,我是

悲观的,不消化个时日,还是免谈。

但我希望能时有20这样的惊喜,这也说明我们量的积累到了一个

质的突破的临界。

俄毛看似也就用了6,70年,到1960-1970发展达到高潮,在某些领域足以抗衡西方。我们是什么状况?

乐观?悲观?

家园 定金收了, 呵呵。

定金收了,谢谢! 呵呵。 不过, 真要开写, 俺还要酝酿酝酿.....题目太大了, 呵呵。

家园 花这句:队伍就散了,散了再集中起来已经事过境迁物是人非了
家园 政治可以一刀两断,但技术必有传承,不是我允不允许的问题,

我一小老百姓,可以说你不对,但能堵住你嘴叫你不说自个对么?

不可能的,我压根就没那个权势,所以说你真正的敌人是时间表上的数字排列顺序,你想把中美关系开展,用周恩来打包也好,用邓小平打包也好,用胡又或其它人把包也好,但是毛力排众议先脱苏再转西的,这是共识。

毛力主的脱苏转西,贸易加强也是同步的,你再切也没用,因为周恩来完全没必要,在毛泽东工作基础上,所作的工作进展上,玩什么花样,领导叫向东我想向西,我作手脚,毛就是要向西,那还用在向西上作手脚么?

家园 你说的是高达,
家园 呵呵

至于是否如运10般, 已经首飞成功, 已经在海拔3、4000米的高原机场上起降成功(不是搞航空的是不会明白为什么俺会反复强调高原起降的)
难得有人明白。

一架工程样机,是首架喷气式在高原起降,而且7次都是满载,要知道连YI76在西藏也是要把载荷降到五分之二才敢起降的(伊尔-76在设计上十分重视满足军事要求,翼载低,展弦比大,有完善的增升装置,并装有起飞助推器)。老外那时是眼睛瞪得溜圆,这里却还有人不以为然。已经懒得和人斗嘴了。

家园 未必要比对手好

所以, 打仗的时候, 你的算法不需要完美, 你只需要比对手好就可以了!

多即可。

比如尼米茨级航母,直到其退役时,TG还是是造不出来的。但这不一定是说TG无法击败尼米茨级航母。

TG如果部署12个中程导弹旅,每个旅9枚DF21,那么一次可以齐射108枚导弹,一轮攻击可以在一个从东北通辽至广东汕头2000公里圆周的攻击线上摧毁半径1500-2000公里以外的某个航母战斗群,半小时后再装填可以对付第二个航母战斗群。

而两个航母战斗群在半小时之内不可能从2000公里以外起飞出动攻击机(不管是隐身型还是无人型)攻击散布在如此之宽大地区的机动导弹攻击群的。

田忌赛马的策略在现代战争中出现了某种修饰,下马已经不是下马,而是另类的马(如果只是比较尺寸和价格,108枚导弹的价格远远低于航母,可以是下马)。

猛虎敌不过群狼就是航母顶不住饱和攻击。再好的无人机隐形机一旦在固定或浮动机场被毁就变成一次性使用武器,落到了导弹的地位(或神风攻击机的下场)--而这种导弹是低级的,速度既低,突防能力又差。

家园 蒸个包子

/article/3497328

这个帖子里贴的那台机器,有个来历的。

据我所知,是中国的第一台4轴联动铣床。这家伙不是国产的,是从米帝进口的。这样的机床,当时一直是国外对中国禁运的。但是这家伙是怎么进来的捏?

话说MD90项目,是米帝把中国给刷了。在临门一脚的关头,麦道被收购,项目彻底黄了。同时,米帝国内麦道的死忠加工厂商,也倒了一批。当时,上飞以继续完成2架MD90为由,收购了一家倒闭的麦道的加工厂的设备,那些设备基本是6,7十年代的,全价是900W美刀。后来运抵上海,其它的设备爱谁要谁要,没人管安装,全是破烂货了,就2台设备,当宝贝一样。其中一台,就是这个4轴联动铣床。另一台,是三轴联动的机床。据当时的负责人告诉我,之所以花这么多钱买个破烂工厂,就是看中了这2台设备。以前是有钱也买不到哇,好容易趁这个机会得手了,国内做不出啊。说的时候,一脸的无奈。

这个设备安装调试到位后,除了军品,还做了很多外协,军民品都有,第一个客户就是江南造船厂,是闻风而来,好象还赶在了做机翼之前(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这2台设备安装到位后,把上海的某个部门搞得被动了好一阵子,猜猜是哪个?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