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隐形的人 -- 芷蘅
一个少年人,17岁,身量已长开,比父母都高,沉默安静。他出生不久,父母便离异,法院将他判给了母亲。年轻的母亲无力独自抚养他,将他留给了自己的姐姐,他的大姨。母亲一个人去了国外打工,纯粹的劳务输出,辛苦挣了钱,寄给他的大姨,希望能好好待他。他从小在大姨家长大,父亲母亲都是别人口里的人。还好在他刚刚懂事的时候,8岁,母亲从国外回来了,用这几年攒下来的钱买了房子,说是给他的,二室一厅。很快,父亲也出现在他的生活中,他觉得很开心,能和父母一起住在属于自己的家里,是他从小的梦想。
梦想终归是梦想,很快,母亲又离开了他,去了上海,那个大城市。等他长大后,他明白了,母亲也有母亲的梦想,只是在母亲的梦想里,他排在了最后。他和父亲一起,住在母亲买给他的房子里。他是很奇怪,母亲无法和自己在一起,法院为什么还要将自己判给母亲。
很快,2年过去,母亲在上海也站住了脚,给他的电话中说,要把他接到上海,上最好的学校。他也很开心,能和母亲在一起,在上海那个繁华的大都市,他有些向往。他等待了很久,后来,他知道了原因。原来母亲爱上了一个人,一个年轻的,比母亲小很多的男人。那个男人没有结过婚,在上海工作,但老家是农村的,男人的家里坚决地反对,其中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他。其实他还是很钦佩那个男人的,那人最终不顾家里的反对,与母亲结了婚。12岁,他也来到了上海,他管那个男人叫叔叔。
他去了一所很好的学校,是寄宿学校,他只在周末回家。很快,他有了一个小弟弟,他看着他小小的身子,看着母亲抱着小弟弟时满脸的爱意,努力得想记起自己小时候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时刻。接着,小弟弟的爷爷奶奶也来到了家里,看着他们,其乐融融的一家人,他感觉自己是个多出来的人。他也渐渐将自己从这个家中隐藏了起来。
那年暑假,他在家准备好好逛逛上海。可是母亲说,回老家去吧,那里凉快。他不想回去,他喜欢上海。母亲说:“那去厦门玩玩吧,你还没去过。”“一起去吗?”他问母亲。母亲说:“你自己去就行,我托了朋友在那边招待你,我工作忙,去不成。”他不愿意去,可还是去了,因为他知道了,那时,叔叔的弟弟一家到了上海,要住在他们家里。他从厦门回来后,叔叔弟弟的一家人还没有走,但是他躲在房间里,彼此没有过照面。
过年了,他被母亲送上火车,回老家过年,母亲则要带着小弟弟去叔叔的老家过年。叔叔家那边有很多的亲戚,有些知道他的存在,有些不知道,除了叔叔的父母,他们都没有见过他,在他们的眼里,他只是一个存在的符号,一个隐形了的人。
不同的是那个孩子踉着父亲.
唉,隐形的孩子,真心酸.
妈妈太自私。父亲也自私。可怜的孩子。
花等下文!
年轻时,谁都有可能做错事。
或许他父亲觉得自己对他没什么责任。而且我认为,他父亲后来能出现在他的生活里,完全是因为他的那套房子。
他父母有他的时候太年轻了,只有20出头。
想要有下文的话,只能编了。
多余的人的感觉。不只一个人有。
走出去多交朋友,谈话间发现。原来有类似遭遇的人,比自己想像的多得多。
有共同语言的朋友,距离一下子就没了。
心境开阔一点。相信自己不是世界上最多余的那个。
祝那个17岁的男生好运。
要同意前面那位朋友了,其实,那位母亲并非一时糊涂!
但是,造成这种现状的因素太多,单纯苛责他的母亲,过了些。
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除非有什么事或者什么人能让他豁然开朗,否则,性格上的转变还是很难的。
看到这个帖子。我也很难过。我的儿子将来也是这样的命运?
我知道的一个例子。也是个男生,从形成这个心结到走出这个心结用了12年。
乐观地、热情地、心怀善意地对周围的人和事。到了合适的时候,解开心结是自然而然的事,一次彻夜的长谈或者一次酣畅的痛饮都可能是引子。别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