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互联网小日记2011-1-26】电驴请走好 -- forsake
驴皮可以熬阿胶。电驴死了,可以熬吐沫星。
另外阿里巴巴肯定不会去做房地产,楼上要不要和我赌些通宝玩玩?
服务器端更多的使用了集群的方式,就是多台服务器合作——这也不是神马新鲜玩意儿。
当服务器数量大到一定程度时候,就真的成新鲜玩意了。怎么让无数的服务器能够协同起来共同进行海量数据的存储/技术与调度,这才是真正的云计算。
至于厂家的广告你就别搭理了,呵呵。
它上市公司的资产差不多100亿,其中居然大部分(近80亿)只是现金和定期存款……
根据当前的通胀率,资产怕是会缩水。想想看,如果利率持续低于通胀2%-3%,实际上每年的资产会缩水两亿多,而其全年的利润也不过10个亿,代价太大了。而相对来说,投资土地就至少能跑赢CPI。这个恐怕也就是阿里要投资仓储物流,疯狂拿地的动机之一吧。
我其实也不太相信会有阿里地产的出现,所以就不跟你赌了嘿嘿。但是,阿里在投资仓储时,恐怕土地增值还是一个重要因素吧。
verycd确实是比较方便
不过也培养了众多的伸手党
假档可以下载一小部分就能识别出来
中文搜索在kad上是有些无法解决的分词问题
但靠google百度还是能间接解决的
而且也不会有阉驴的屏蔽词问题
打击盗版?那些多山寨难道就不是盗版了吗
每次打击的背后真正的主因从来就不是维护版权
呃……讨论这个问题,可真让人不好意思。我自己就是一只不折不扣的懒虫,尤其是在上网打发时间的时候:能用鼠标点一下就能获得的八卦新闻,绝对不会费劲去点两下。如果某个网站里的信息,得点上三四下才能看到——不用说,它是死定了。什么?用键盘搜索?那多累啊。何况,键盘还得用到双手——这么一来,我的茶杯或薯片可怎么拿?
但也有例外。在寻找工作相关的资料时,我还算是勤快的:鼠标用的很少,多是抱着键盘在各种搜索框里疯狂输入,还要对关键词改来改去,生怕不够精准,导致显示的结果不是太多就是太少。累是累了点,但也没办法,要是不搜索,一条条的资料这么浏览下去,怕是更费时间。
我还有更勤快的时候:网上购物。比如我要买一本书,就会先去论坛上看书评,甚至还会发帖问点问题,然后再去当当、卓越甚至淘宝上货比三家,再研究一下这几家网站的售后评价,最后才会心满意足的下订单。这里,自然是搜索浏览并用,体力时间俱废。但又怎么样?毕竟是要掏钱的东西。若是买笔记本电脑,我宁愿花更多的精力在这上面。
我们上网,总是要支付三样成本:体力、时间和金钱。对正常人来说,这三种成本总是越低越好。自然,对网站来说,如果能有效降低用户的总成本,肯定会更受欢迎。那么,如何计算这三类花销,以及它们相互的换算关系,就很重要了。终极理想,当然是把总成本以金钱的形式表示,就非常方便。
直接的金钱成本比较好办。上网费用、用户购物费、会员费这都是摆在那里的,加总一下就行。
时间成本就为难一些:虽然理论上我们知道时间就是金钱,但这个在实际应用时就有分歧。娱乐上网,最直接:大家来这儿就是为消磨时间的,成本就是零。上网行为若是工作为目的,也还好:把上网时间乘以每小时工资数就可以。用户收入不一怎么办?那就取你目标客户的工资平均数。在线购物呢?这个就累点了:对大多数男士而言,购物是工作的一部分,花费的时间仍然可以用工资折算。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多少男同胞逛商店都是直奔主题,买了就走——省时就是省钱啊。可对多数女士而言呢,购物其实是个娱乐过程,时间干脆就是零。所以说,如果两口子能理解对方的购物模式的话,家庭就会和谐的多。当然,还有分不清购物属工作还是娱乐的。所以购物网站得搞清楚用户的行为偏好,不同的模式下要分别计算。
体力成本。这个折成钱就不太容易。无论如何,动动鼠标或键盘虽然只是举手之劳——但举手,也是要劳动的嘛。不管是点鼠标还是敲键盘,次数越多就越累,这个我们懒人界都深有体会。如果要换算的话,我们可以用输入时间来衡量:鼠标点一下大概算半秒或是一秒,敲键盘可以用输入字符数量乘以打字速度。当然,还存在更复杂的换算方法,但原则不变:输入时间越长,我们就越费劲,不是吗?那么既然有了输入时间,能不能换算成金钱?这个就有争议。但如果计算的话,就不能参照成本近似零的娱乐模式,而是更接近工作模式,甚至工资系数还要再高些:估计没人愿意自己的工作就是一刻不停的敲键盘吧?当然,我没有歧视记者职业的意思,但就是记者们,工作的时候也会抽空休息一下嘛。
所以,对提供工作、学习资料为主的网站来说,节省用户时间是第一位的。有一个强大的搜索引擎就会方便的多:搜索往往比浏览更省时。而命中率越高,用户就不会反复的更改查询关键词,总的输入时间就越短。对电子商务类网站来说,低廉的购物价格就更重要些。同时,以男性为主的购物网要多加强搜索功能——用户的耐心往往有限;而以女性为主的网站,则更注重于浏览体验——只要逛的开心,用户们是不会介意在你那里多呆一会儿的。而对娱乐为主的网站呢?既然用户的时间和金钱成本都近似零,那就多注重一下我们的体力成本吧:少点一下鼠标,看起来只是一小步,但对我这样的懒人来说,就是通往幸福的一大步。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在国内互联网界,红上一两个星期不算什么。但你要能一整年从头红到尾,甚至从网上红到网下,那还是相当有难度的。写到这里,大家也能猜出来,我说的就是微博,确切的说,是新浪微博。从山西疫苗、王家岭矿难,到方舟子大战唐骏禹晋永晓传国李一道长等各色江湖人马,再加360与QQ的一地鸡毛……临到年关,或许是为了增加节日气氛,当当网李总裁又当仁不让的站出来,用一场骂战娱乐大众。
更厉害的是影响力。无论是娱乐界的名角、地产界的大腕还是学术界的精英,你要是不开个微博,都不好意思出来打招呼。如此多的名人荟萃,记者们当然更要打点精神在微博上蹲守,生怕漏过只言片语,被人抢了稿子。在记者的众目睽睽之下,微博上的一点点事端,自然会被线下媒体转载评论,如雪球般越滚越大。
在新浪微博这轮明月下,其他星星们似乎暂时都失去了光辉。其中最憋屈的,恐怕就是腾讯。过去的一年,关于企鹅的好消息似乎不是很多:先是被舆论指责,靠模仿抢同业饭碗——“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接着又“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和360摊牌,引起轩然大波;而自己搞的腾讯微博,又显然落于新浪的下风。一时间,腾讯家里秋风萧瑟,这世道真的要变了么?
但一份刚刚发布的研究报告似乎并不同意这个看法。这份由未来资产推出的《新浪微博研究报告》里,显示新浪在微博领域确实优势明显,市场份额接近87%。但就整体的网络社交领域,新浪微博只占2%,腾讯高高在上,占据了88%的大饼。
这个事实再次提醒了我们,舆论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除去几乎千人一面的官方媒体,在中国,话语权基本掌握在名人、记者以及意见领袖手里,而响应前者言论的,多是上班族,或曰白领。这几类人恰恰是新浪微博的忠实用户。论声音大小,他们无可匹敌。
但沉默的是大多数。这大多数人在哪里?他们在工地、在学生宿舍、在网吧、在上QQ。作为中国网民最大的团体,学生们对意见领袖的声音其实并不关心。他们在乎的,更多是同学们在干什么,谁偷了我的菜,一会儿去不去打球,等等等等。这恰恰是腾讯能够提供的。
历史总是一次又一次的证明,在中国,叫好的几乎必然不叫座,而叫座的根本不在乎你叫不叫好。脑白金天天被骂,但是成就了史玉柱;《爱情买卖》的收益,远远高于《命运交响曲》。这就引申出了另一条规律:国内企业立足低端产品,然后向高端扩张,要远比自上而下的发展来的容易。这是因为,如果你一上来就面对白领市场,虽然更容易赢得舆论赞美,但收益并不高。这将导致你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产品升级——而白领们往往又是最挑剔的人群,如果你的产品一成不变,赶不上潮流,结果就只能是悲剧。反过来就好办的多:面对低端市场,虽然形象不佳,但市场要大得多,收益也更为丰厚。有了足够的积累,再搞形象宣传就方便了。
再回来看新浪微博,如果它仍然只是白领小酒吧的话,也许可以赚钱,但实际盈利要比其名气小得多。一不小心,就会被后来者取代。而腾讯就算再灰头土脸,也可以继续闷声大发财。除非……除非历史教训不再适用。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如果中国白领阶层迅速增加,达到足够的规模,那么新浪微博的钱景就大为光明了。如果这一天到来,何止是微博,更多既叫好又叫座的产品都会大行其道。
但这又谈何容易。
当然现在有不少人研究这个(p2p信誉机制),还灌了一大堆论文出来……
不过要担心的是电驴自己会不会被封。这个真不好说。
至于盗版,以后也会有,但是成本会越来越高。当然这个成本因人而异:对老鸟来说不算什么,但对小白来说,恐怕就难受了。
打击盗版算不算维护版权?这个看你这么解释。当然,最终背后是利益之争,但不可忽视的是,版权集团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大——这几年,国产电影恐怕没以前容易下载吧?
买地永远不是互联网公司的最佳选择,钱不是这么烧的,呵呵。
虽然无法从verycd上看到链接,但是在电驴里搜索资源名称的话还是可以下的,完全没有问题.
但电驴搜索的问题在于可信度。冒牌货甚至木马都不少——这也是Verycd受欢迎的一个原因。
同时电驴软件本身能否继续存活,还是一个问题。
很多比赛,即使还没结束,胜负也已经很明显了。智能手机市场就是如此。由研究集团Canalys的数据显示:2010年第四季度,Google Android手机的出货量,已经超过诺基亚的塞班手机,成为了全球老大。
其实Android的优势看起来很微弱:全部出货量的33%,只比诺基亚的31%高了两个百分点而已。但恐怖的在于其增长速度:Android的出货量是一年前的6倍!相比而言,诺记智能手机的增长率是30%。这个数字放在别的行业,老板一定会眉开眼笑,大发红包。但在平均增长为89%的智能手机市场,芬兰人的新年怕是过得不怎么踏实。
别忘了,后面还有一个苹果呢。在伟大光荣正确的乔布斯先生领导下,Iphone的同期增长率是86%,比Android不足,但比诺基亚还是有余的。更何况,苹果刚刚同美国的电信巨头Verizon达成了销售协议,再加全世界的果粉助推,未来销量只怕会更为可观,超过诺基亚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看来,诺基亚也只能和黑莓相互取暖了——后者刚刚被苹果超过。两位一两年前还叱诧风云,笑傲江湖的大佬,马上面对的是被边缘化的窘境,真是情何以堪。当然,两位老兄聚在一起,除了追忆峥嵘岁月以外,还可以拿另一位衰人开心:微软同志。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名字起的不好,微软这几年实在过得不顺心。使用Windows Mobile的手机,现在只占总出货量的3%,增长率居然是负的20%!
所以形势很清楚,今后几年的智能手机市场,将是Android与Iphone的天下,诺记和黑莓逐渐掉队,而微软已经出局。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那么,前浪们是怎么死的?
相对来说,黑莓最委屈:人家其实还活着。毕竟,其面对的主要是商业用户,竞争没有家庭市场那么激烈,利润也不错。增长率虽然比不过两颗新星,但也是老三件里最高的。鉴于办公和日常娱乐时对手机的要求不同,只要黑莓继续专注商业市场,应该还有活路。
诺基亚最无奈:虽然很努力,但作为软硬件一起搞的手机商,研发费用自然要比单项选手高出一截;而利润率又无法和苹果相比——后者已经把自己打造成了时尚品牌,买的是体验。利润率不够支持研发,市场占有率只能下滑,反过来又降低利润,这是个死循环。诺记只有放弃塞班系统,加入Android或是微软阵营,做个单纯的硬件生产商才是出路。
那微软呢?不客气的说,微软就是自作孽:拥有庞大的用户群,操作系统开发经验如此丰富,投入力度也不小,却搞出了一个速度缓慢、死机频繁、耗电巨大的手机系统——真要让人怀疑它是不是国企了。细细想来,这么烂的原因大概有三个:
1.定位错误。微软一直梦想,手机是桌面系统的延伸,不过是把鼠标换成触控笔而已。而速度慢一点,程序崩溃多一点,用户也都应该接受。结果Iphone一出,立马傻眼:原来手机OS还能这么做。
2.Wintel联盟。既然是桌面系统的延伸,那么老伙计合作也是顺理成章。可惜英特尔同志这次也不给力:为移动设备推出的Atom架构,在耗电量上远远高于其竞争者Arm。而在手机领域,电池就是生命。当然,严格来说,Windows Mobile也是支持Arm的。但同时支持两种不同架构,增加了复杂度不说,Atom电老虎的恶名也自然要由全线Windows Mobile手机承担。
3.免费Android。如果说Iphone是给微软当头一棒的话,Android简直就是来送终的。Google不收许可费的模式,对微软来说,就是赤裸裸的抢劫。速度不慢,功能不差,还以Arm架构为中心开发,意味着更加省电——而且还免费!哪家手机硬件生产商看了这样的宣传,会不动心呢?事实也是如此:大部分手机商,一开始还装模作样的同时生产Windows和Android两款,但一旦市场开始接受后者,马上全力转向Google,也是很自然的了。
前辈们的经历大致如此。那么后来者的前景又如何呢?请看下文分解。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兔年到了,给您拜年了!祝您阖家幸福,兔飞猛进,宏兔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