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诗文独立古今间”的狂士金堡 -- 古城老农

共:💬842 🌺10273 🌵5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7
下页 末页
家园 基本胡扯

满清再强,也是百万人口级别的农业社会,大明一个亿级的内部没烂透,怎么可能被得了天下。

家园 明末的财政危机根本在于银价上涨抗风险能力下降

本来明朝民间交易用铜币,大额交易用白银,张居正化繁为简,一条鞭法把地租赋税全改成银钱,结果正好碰到那年头明末白银进口下降,银价上升。这下完了,实际税收增加,民间负担加重,财政自然就危机,这是货币危机,要改回来又付不起改革的成本,度量衡什么的都要重新来,官僚集团也没兴趣改,已经吃很肥,再加上天灾和异族入侵就更惨。

家园 这是被网络那篇蒙古骑射无敌误导的吧

蒙古是轻重骑混合,重骑大概30%,装备比他们的欧洲对手要好。那年头的欧洲只有重骑兵没有轻骑和好的步兵协同,步兵都是农民兵。蒙古兵对手的重骑兵不是被蒙古的轻骑兵射死,而是欧洲的步兵被蒙古重骑兵冲死,然后欧洲重骑兵作为单一兵种被围攻。

你这种打法,除非是轻骑兵个个都有无线电,还能随便选择战场,没那么多大平原。步兵几万人你骑兵绕一圈完了马已经累死,步兵在内线转身还没你骑兵快,骑兵对步兵从来都是成列不战,轻骑的有杀伤力射程也就10米20米比步兵不知道少到哪里去了,你骑射手不能披重铠吧,还要运动中射有大地做基准的步兵弓,前方步兵有个盾牌墙,对射早成刺猬。

感觉很多人拿弓箭当机枪用,骑兵冲击,步兵弓箭有效也就是三箭骑兵就近身,弓箭步兵一战也就能射个20箭左右。

至于重甲骑兵,就是一次性冲锋对方的薄弱点,还找步兵阵型缝隙是开玩笑,骑兵自己之间前后的距离至少十倍到几十倍马身,不然自己摔一起看戏吧。还要拐弯,马就直接累死,上面骑个人还有披甲还有兵器,一会马就趴下了。

古战争主要就是对砍,对砍主要三件事情,纪律、士气、体力,战斗技巧还是其次,重甲骑兵可以冲乱对方的组织纪律和士气,想下一部汽车直接对着你步兵高速冲过来,能站得住的有多少,然后搅的对方一片混乱,拒马那些东西主要就是防重骑兵。自己有体力的步兵随后跟上猛砍,就是胜利。你以为古代将领控制军队如你打游戏一般的。

通宝推:迷途笨狼,
家园 问题明朝就有三个皇帝真的不理政

把权力都放给了自己最信任的人,然后就出了三大宦官,这些宦官都是先控制了东厂然后才和朝中官员勾结成为巨害的。

家园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心如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耗散结构论告诉我们,人类社会这个大系统必须不断精心维护,否则必然有走向衰败的趋势。

还是用万历老祖宗的话来教训这个不孝子孙

朱元璋不仅爱才,还乐于听取属下的不同意见,只要说的有理,言之有据,无不则善而行。

如他将金陵作为根据地,并推行屯田,养精蓄锐,就是因请教了登州学士朱升,并且采纳了他提出的“高筑墙,广集粮,缓称王”的九字方针。

而张士诚虽然也号称“招纳四方贤俊”,但他既不管此人是否确有其才,又不加以考察,只要投其门下,就来者不拒。

一时间,贪恋富贵的势利之徒,空有其名,夸夸其谈的文人学士,纷纷聚集在张士诚周围,呤风弄月,歌功颂德,把张士诚搞得昏昏然。

从表面上看,好象人才济济,大有成就一番事业之希望,实际上并非如此。

张士诚在生活上给予所招之士优厚的待遇,赠送马车、居室、栗帛;让他们养尊处优,自在快活,然而真正需要他们出力时,这些人只会讨价还价,“或卧不起,邀求官爵、美田宅”。

真正的贤士不愿与之为伍,而那些只知纸上谈兵,不知大计的迂腐书生黄敬夫、叶德新、蔡颜文等人,竟成了张氏政权的重要参谋,掌管大政。

他们只知欺上瞒下,致使国政日衰。

正如当时流行的一句民谣所说:张王做事业,专靠黄、菜、叶,一夜西风起,干瘪。这是对张士诚的绝妙讽刺。

朱元璋闻之此事后,感叹说:“我诸事无不经心,法不轻恕,尚且人瞒我。张九士(张士诚)终岁不出门,不理政事,岂不着人瞒?

家园 数据说话

关于明朝白银流入的研究很多。一般认为白银购买力在15世纪前半时期达到最高。之后,大量白银从日本和菲律宾流入中国。

从日本的流入量,Von Glahn估计1550-1645年合2800万两。山村弘造、神木哲南估计,1560-1600年40年间,有1 200万两。岸本美绪根据长崎与中国贸易船数的数据估计,1650-1699年中国船由日本直接运往中国的白银为1 067.0万两,1700-1759年为1 971.3万两。加总折合为,1650-1759年共计3038万两。

从菲律宾,自隆庆五年(1571年)至明末,流入中国的美洲白银,约有4000万两。

上述都是最保守的学者估计。所以,明朝1550-1644年间,流入的白银不少于6000万两。而高估的数字则高达2亿两以上。

而米价随输入银的数量而升高。如下表:

明代米价表

公元 每公石值银(公分)数

1361-1370 11.27

1401-1410 10.59

1451-1460 12.38

1501-1510 21.30

1511-1520 17.83

1551-1560 22.75

1601-1610 26.60

1641-1650 47.11

选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第705页。

明末缺银。一方面明朝灭亡的时候曾有一段时间日本和欧洲输出白银都下降,而当时辽东战事正酣,需要大量的银子做军费。但真正原因不是缺银,而是银子被窖藏起来了。估计当时窖藏白银在2亿两以上。王家范的文章说仅大顺军在北京官员家里搜出的窖藏白银总数就有6000 -7000万两(其中,崇祯的岳父家里就有50多万两库存白银),而当时搞得天下大乱仅仅是因为增加了280万辆额外赋税。

但明末缺粮比缺银更甚。老百姓大量逃亡情况下,47.11相信不是当时中原的粮价。47.11是不会让中原赤地千里,老百姓易子而食的。

通宝推:柴门夜归,
家园 看着就觉得不对头,终于找到反驳文章了。

简单来说,步兵是不能与骑兵(特别是轻骑兵)进行野战的,所以但凡和骑兵野战的多数是不得以或者根本不懂战法。

所以解决对付骑兵之前的方法是用骑兵对付骑兵。之后的方法是火器。即便没有机枪,单发火器加火炮对付骑兵差不多了。有了火炮,骑兵的整体冲锋会打散的。

外链出处

家园 花,关键是历史上就真有这种傻瓜

胡亥坐上帝王宝座之后,一心想享乐一生,有一次他对赵高说:“人这一生就像飞奔的马过墙的缝隙一样快,做了皇帝,我想尽心享乐,爱卿你看呢?”这正合赵高心意,从此讨好胡亥享乐,自己更大胆地专权。

所以

更可笑可叹的是,大公公仇士良退休前,对这些没老二的徒孙们还明示太监执政精意:“天子不可令闲,日以奢糜娱其耳目,无暇更及他事”——此句太监“圣经”首义,被唐末僖宗以及明朝后期几个青年皇帝时期的太监们发挥到极至。

家园 然,历代权臣也是这么控制皇帝的

但权臣做事多少还是要顾忌一些舆论和子孙的,宦官由于没有生育能力做事会更无顾忌,方式会更心狠手辣,顺昌逆亡。唐朝宦官掌握的是禁军,明代宦官控制的是东厂,这两支力量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集团难以对抗的,他们不能把皇帝控制回来就必然是大败。

家园 看看戏文里的举人老爷做派

《范进中举》,张静斋举人老爷出场。

张静斋:(白)嗯哼!

张静斋:(念)闲云野鹤体态,课花摘句生涯。

张静斋:(白)何事?

家丁:(白)回老爷:本县秀才范进、魏好古要见老爷!

张静斋:(白)魏好古、范进?

家丁:(白)正是!

张静斋:(白)哎!想是借贷而来!

家丁:(白)我看有这么点儿意思!

张静斋:(白)对他们去说:我与陈大人去至望江楼上,饮酒赋诗,不在家中。

家丁:(白)哎!是是!

张静斋:(白)转来!

家丁:(白)哎!在这儿呢!

张静斋:(白)胡屠夫可曾来过?

家丁:(白)来过了!正在厨房,跟老王算账哪!

张静斋:(白)对他去说:前者送来的肉,骨头甚多,年终结账之时,扣他二斤肉钱!

家丁:(白)哎!

张静斋:(白)快去!

此人可是一个大白脸

家园 毫无政治常识

皇帝真不理政,朝中实权就真在太监身上,也就是说太监身上的实权与皇帝无关,也就是说皇帝死不死太监都是实权,比如唐末的太监们。明的所谓实权太监们,皇帝不喜欢他们或者皇帝一死就被清算,有个鬼的实权,代言工具而已。

家园 你说的才是没有常识呢

只要皇帝自己不放权,宦官是闹腾不起来的,嘉靖和万历都频繁不上朝,但人事任免权等核心权力一直把握在自己手上,严嵩权势滔天嘉靖一纸命令他就得滚蛋,万历后期没他的批示大批部门长期人员空缺也没有人敢越俎代庖,所以宦官的权力就始终扩大不了,而英宗武宗和熹宗则是彻底把这些权力交给了那些宦官,根本不关心他们任免的是什么人,有了这些权力他们才有了收买朝官的本钱。另外唐朝宦官的权力远比明朝宦官还要大,他们没有东厂,但他们集团性的控制了神策军,就有了废立天子的能力。

家园 这是在打自己耳光的?

一边说着人事权全在魏公公手上,也就是朝堂上的都是魏公公党羽,然后天启一死魏公公应该上位才对哪,怎么瞬间就挂点,这道理给说通看看。

还有那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武官的后勤和考绩都是文官手上,明的文官控制不了武官?

家园 矿税商税?

那矿那商就是东林党自己家的,你让他在朝堂上同意收自己的税?你让那谁谁把所有保险公司加税100%看看。明有个鬼的世代官宦,以为跟清一样的?明没有捐官,科举不中就要换人重新洗牌,隔几代当官的有,亲戚女婿是官的有,明代自己家连中科举需要非同一般的运气。

完全不能理解你们这些人对历史的认知。

家园 数据?这种伪数据流的东西。

先给说说这粮价是哪里的?大明粮食期货交易所的?江南所还是北京所的?明哪里有全国统一市场价的。

古代粮食运输困难,斗粮斗钱,你这是哪里来的粮价?这是官府跟地主交易的粮价还是地主跟农民交易的粮价,别说这两个一回事,现代粮商下乡收粮的价格跟超市粮价也是两回事。

张居正变法,全走白银,也就是说农民交税交租不能交粮,必须给钱,农民必须拿自己的小手工业品和粮到市场去卖,看看多收了三五斗就知道,农民被商家也就是金融资本再剥一次皮,收粮时候粮食集中上市粮价还要跌,银价上涨被地主土地资本和官府官僚资本再剥一次皮,地主和官府可不管你粮食卖多少钱,实收银子的,张居正的考成法下面,税收就是政绩,官府怎么敢大意,谁管你银价。

就算按你这个数字,当年地主按四成来收租,折成银子,银价涨了成八成,官府还要收,加上三饷,农民一年种下来不吃不喝能不能回本都是问题。

完全是架空历史小说。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