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特大喜讯】在西西河赚到第一个5毛,纪念一下 -- 加东
生产队给分粮食,如果去北方插队发的布票还多一些。其他的票证能值多少钱?一个月半斤肉票,过年过节发点年货票,能值多少钱?
你可能以为子女顶替了老人的工资就没有了吧?
当然不可能比得上毛爷爷,只是比计时工资能多上一截。
否则你外公一人工资养九人相当困难。
按绝对数量来看,比现在人一个月吃进嘴的要多。那时吃不饱主要是副食不足,油水少。到七十年代以后副食开始改善,定量没变但粮票有节余了。
那时的定量居民、干部是27-29斤,学生多一些,到初中就能给31斤,工人依据工作轻重不同而不同,40-50斤。油票是半斤,三年时期只有二两。
大约从66年工次就不动了,七七年有百分之三十的人涨工次,七九年又是百分之三十,再往后普涨大约在八一、八二年,这个俺记不大准。
就是说有百分之四十的人十五、六年没涨工资。
实际上我这个算法不大准,文革后大约70年开始招工,这部分人不可能到十五、六年没涨工资。
文革前正常情况下大约三年左右能涨一级,就是说如果是62、3年参加工作的,没赶上七七、九年两次涨工资的话,会有二十年工资不动。但这样的人极少,我所在的工程队七七年那茬文革前的工人一个不漏全涨了,一个工班(五六十人)还能剩两三个名额给文革后的新工人。如果一个单位文革后就没招过工就会有这样的情况,但这样的单位实在是不多。
会过小日子的,自己还能养猪、养鸡,自留地种点菜。
我一个小学同学在洪泽县插队,一天的工分值能分到四五毛钱。
第一年给的是安家费,我们是400元,包括第一年的生活费,盖一间房子的钱和冬装,在华东插队可能冬装费免了。
这是当时国家的统一政策,插队的应该都有,标准可能不一样。
全年十一元不可能,应该是每月十一元差不多。
不过这每月的生活费不是全部发到知青手上,下乡后生产队给发粮油,发到知青手上要扣除这部分钱。我们插队时大队每个月送粮食来,发到手的是四元还是六元记不清了,大概是这个数。冬装是在南京了发前就发了,建房费掌握在大队手上,如果没来得及盖也不发。就是说我们头一年拿到手的现金大约是五十或七十。
平时从大队领的粮食等物资只记帐,挣的工分年底统一结帐分红,扣除从大队领的东西价值。所以那时在农村里口袋里可以一分钱也没有,不象在城里走一步都要钱。
不割资本主义尾巴么?
当时知青怎么赚钱呢?最主要的就是倒腾山货到上海,然后从上海买点工业品到农村卖,算是投机倒把吧,可也就探亲时有用。还要防备村干部抓。
11块钱一年,有的还没有呢,这收入真是多啊!
52还是53年币制改革,一万元变一元。
五十年代有部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为摇制奸商,政府派马队向山区运日用品。有一山民问马帮盐巴怎么卖,回答说不贵不贵,一万元一斤。当时我看到这里被吓了一跳。
这30年的发展,谁也否认不了,现在当然比30年前进步了。可是比较不同时代,应该比较发展速度。毛时代30年发展速度,和后毛时代30年的发展速度,很明显,毛时代发展得更快。春晚两位农民工歌手唱的一首春天里,反映了经过后毛时代30年发展,国人集体对未来,对老无所依的恐慌。再看前30年毛时代:
回顾六十年前,我们的共和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我们有什么?我们是一个90%以上人口是农民,识字率低于20%,受过高等教育的老百姓仅有万分之几,掌握科学技术人才很少的国家,人均寿命仅35岁,被西方称为东亚病夫,工业品产量在世界上忽略不计,农业上产出都不够自己老百姓温饱的状态。蒋介石集团在逃离大陆时,还抢劫一空,同时留下几百万仇恨新生的共和国,时刻梦想搞破坏恢复过去的反对派和西方的走狗。一年以后,美国反对派,挟二战余威,又纠集西方16国反对派,打着联合国的旗帜,以世界的名义,围剿新生的共和国。此时此刻,真可谓我国3000年所未有的危急局面。
“曾经的苦痛都随风而去”,我们不但将这些困难都踩到脚下,而且在不到10年里,建立了覆盖所有国人的基本养老保障体系。在农村,通过建立人民公社,我们给五保户,孤寡老人养老的基本需求,国家给落后的生产队和人民公社返销粮,保障所有农民的基本生存。在城市,无论是居委会或者工厂、商店、机关,人们都有更好的养老保障。
参见: http://www.here4news.com/article/3276394
你这11块钱一年是不可能的。
当时被打倒的,没有工资了,只有生活费;靠边站的,工资不发满。
但是一下乡,全没有了,只能挣工分。
算了,到此为止吧,我没有心情去想为什么有人为那样不正常的时代唱赞歌
看来他们全在说谎,谢谢指教!你说也是,这么好的日子,这些知青在当地有饭吃、有房住,过的这么舒服,这些知青干啥还要回城?
这种人见过几个,和我父母都是老三届的,当年下乡是积极响应,家都不回就上了车,在当地和群众水乳交融——都和当地干部或干部家属结婚了,然后成了模范、代表。等到返城的时候呢,毅然决然的离婚,连孩子都不要,公开理由是:没有共同语言。然后就回城了。多年后有人问他们,当初说要扎根农村,又积极返城不是矛盾么?这些人的论调也是出奇一致:下乡是革命需要,返城也是革命需要,革命需要不同了么,要积极追随时代的脚步……问急了,还来一句,我下乡奉献过了,我不能回城?还有更歪理的:要不是下乡,那些青年男女怎么会相识相恋?合着下乡成了交友聚会了!简而言之就是墙头草、投机分子罢了。
支青:支边青年的简称
知青:知识青年的简称。
在知青下乡前,上海等城市曾经组织很多社会青年到新疆内蒙及其他边疆地区“支援边疆建设”,那时还没有普及义务教育,因此很多没考上初中、高中的青年就被组织支援当地建设,这些青年被告之,去了就要留在当地。
后来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本来家就在农村的知识青年邢燕子、董加耕们,做“回乡知识青年”,参加老家的生产劳动。真正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则是在“文革”时期,差不多把城市里的初高中毕业生连窝端了,被称为“知识青年”,他们被告之下乡二到三年即可回城安排工作。
支青的待遇、管理参照当地屯垦兵团执行,换句话说就是有工资,是国家从内地城市定向招募,分配到各兵团的职工。
知青的待遇各地不同,管理由当地生产大队等机构分散管理,没有工资津贴,类似于现在的见习生,但各地情况不同,上海对于南方地区知青第一年发11元,对到东北的知青则待遇稍高。
返城期间,知青可以回城,支青作为当地职工是不能回城的,但是在管理混乱的情况下,很多支青也一并返城,在编撰资料时,很多支青被有意无意的改成了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