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回复河友关于葡萄酒的一些问题 -- 梨园大拿

共:💬154 🌺57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要能说清楚这事,阶层就不会被固化了

反正我相信,消费总是存在的

家园 没错。
家园 老百姓的经验

啤酒兑白酒。餐桌上灌人的。在你们这些品酒人看来也许是糟糕,但一般人喝起来还稍微有点甜味,少了啤酒的苦和白酒的辣。但是绝对醉人。

另外国内还曾流行红酒兑雪碧,。。。。

家园 送花得宝~冷链问题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repeat兄能不能给我们具体讲讲冷链的各个环节?我在这方面真的所知不多啊~

家园 感谢!
家园 每年的11月份,北半球

向兄台献花一朵~

因为我从前在国内涉及的主要是市场销售部分,所以对这些运输事宜确实不太熟悉,但是兄台的想法也令人眼前一亮。

针对兄台关于执行标准提升服务质量,以及超市的问题,小弟在此说一点想法,超市(商场)中名庄酒必然会装在酒柜里,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市场已经对这些高价酒的销售模式形成了固定的见解,认为它们必然十分娇贵而且固定客户群对这种品质的变化是高度敏感的(即便这两点在中国都显然有偏差),因此消费者“学会了”抗拒任何不装在酒柜里的高价酒,但其实超市里长期都是空调,湿度也在控制之下,光照等因素会因为深色的优质厚玻璃瓶而得到改善,裸瓶折腾个5-6天我猜问题都不大。广州前几年出现在线葡萄酒销售网站时,所老实话作为一个业内人士我本能地抗拒这一点,因为我不知道这些酒的运输过程,网站也不能像大进口商那样提供一个有足够声誉的形象去相信这一点。事实上作为农产品,葡萄酒的腐败是随机性的,所谓cork taint(就是木塞漏掉了什么的,也是新世界推广铁瓶塞的原因),不管进口商的名字如何如雷贯耳都一样可能发生,而且这种渗漏在外观上通常是看不出来的,您如果要做这方面的工作,如何跟您的上游服务采购商(进口商/分销商)和下游(小分销商/消费者)厘定这种问题的(有中国特色的)责任分担,是最重要的问题。

另外一点就是一般超市返款周期是30天(更有45天,60天的),这意味着那些直立摆放的普通酒必须在30天内卖掉,而且30天内的质量情况还是可以接受的。那么可不可以反过来推出一批酒在一个类似超市这样的温度湿度情况有波动但波动幅度不大的普通仓库里存放类似的时间是可以接受的,而不需要用成本更高的恒温恒湿仓库?我亲眼见过某大酒商的分销仓库,在一栋居民楼的第一层,毫无恒温恒湿可言,但人家也照卖,貌似也没啥问题。

家园 科涅克

酒类小白一枚,只知道牛二和普燕。科涅克这个酒的名字是从《凯旋门》里看来的,里面的主人公超喜欢喝科涅克。

在法国的时候,发现那里的超市里卖酒超便宜,五法朗十法郎的葡萄酒很容易买到。不过我总觉得五法朗那种可能是买回去咕嘟意大利肉丸子用的。后来在法国中部旅行的时候,发现一些小饭馆桌子上一瓶子白水一瓶子葡萄酒,也是任客人随便喝,估计都是自己窖里直接打的。离开法国时免不了俗,也得整两瓶带走,而机场店里就全是至少几十上百法郎的酒了,买的也都是老外。

家园 澳洲葡萄酒圈子很小,貌似也没多少限制

我道听途说一个数据说澳洲葡萄酒总产量只占全世界的2%(而法国光一个朗格多克地区就占全世界4.8%,这个倒是可靠的),圈子很小,一般生产出来只要质量还过得去不被reject就有人收,乡里乡亲的价格也有数,犯不着贱卖,行业协会内部就是那么一小帮老熟人整天眉来眼去,可能很多事情在没变成新闻之前就摆平了。加上贸易保护主义在这个新生国家还没有什么传统,都是开拓者的后代,风险自担别老赖着协会和政府的觉悟还是有的。此外澳洲人特别喜欢搞科技创新和市场研究,比如铁旋盖瓶塞就是澳洲人搞出来的,对二氧化硫等一些东西的使用似乎比欧洲还松一点,所以才打下了那么一大片市场。

家园 正是大拿谈到的“”跟葡萄酒无关“的问题,引起我对葡萄酒供

应链学习的兴趣,还望大拿接着多谈谈。再问大拿一个递进的新问题:

(1)单一的某个酒庄,或某个产区,能否在采摘当年,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当年生产的葡萄酒产品类别,以调整未来保存年份的比例,比方,陈年葡萄酒是在后销售过程中持续“成熟/生产”的;干邑可以保存更长的时间。

(2)能或者不能,进一步,决定葡萄酒产成品品类和保存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1、葡萄品种;(长时间才能调整,应变性差)

2、年份气候条件;(无法调整)

3、加工过程的葡萄品种配比,其中不可缺少的品种是X(有限选择)

4、工艺(可自由选择)

(3)如果以上不能调整,是不是会出现某些葡萄无人采摘、烂在园里的情况?(生产报废)或者是,某些年份大量产出保存期很短的葡萄酒,导致降价、积压、变质(长鞭效应导致流通环节报废)?

这些看似是非葡萄酒问题,其实呢,就是外行如果要介入这个行业的服务,必须了解的最基础的关于行业产品的2个常识,涉及该行业如何解决长鞭效应,现在已经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如何解决的这个通用问题。

1-流通存储风险及成本;

2-生产存储风险及成本(生产计划可变性)。

家园 小馆子里喝的,带走的2瓶,喝了有区别吗?区别明显吗?
家园 整形?人去韩国,果去澳洲

澳洲倒是最先发明牙齿整形技术的国家.....后来也被韩国赶超了。

现在澳洲主流的布局是3米行距,1.8米株间距,两个木桩之间种植3株,朝向主要考虑现场的常年风向和日照情况,Trellis system(植株形状)方面除了传统的VSP(就是尽量把所有枝条朝上),还有训练出多条主干留出大量芽以增加产量的(直接用机器将整个植株剪成箱形,留多少芽看人品,反正数量极大),人为压低一些枝条(搞成“十”字形)以增加光照的,但本地种植者的经验就是如果在植株下发现阳光穿透的细碎光斑,就说明是通风通光良好的优质形状。

同意渔樵山人的观点,葡萄可吸收的矿物质和水分取决于其根系的发展程度,通常每年在完成主要vegetative growth(根茎叶的营养生长,与此相对的是reproductive growth,生殖生长,就是开花结葡萄了)之后都是一个恒量,所以限产就是保证质量,细一点说就是同时在控制营养生长的同时(主要是限制灌溉)增加给生殖生长的养分。

家园 我还见过美国养生大香槟

外面看是汽酒,里面一根大西洋参,很有气势,如果有条蛇什么的就更完美了,估计后来被法国香槟酒地区行业联合会发函警告后就没再出现......

家园 都喝了

不嗜红酒,没有太多的经验。不过小馆子的那种散装的喝完不头疼,酒精度似乎也没有那么高,就是说有点儿不像红酒,不过也不是甜水儿。贵的红酒喝了多少都有点儿头疼。最近都很少喝红的,基本都整干白,就怕头疼。

家园 要看什么时候加,如果是成酒后加就真没多大必要
家园 谢谢赐教,跟各位大拿学习的好处是极其明显的

1、终于知道了我喝的不是葡萄酒(国内的超市,中部地区)多数还是竖着放的,所以,葡萄酒不受待见,好象正常人一喝都会知道这是啥东西(再不会自己买着喝了),但不明白原因是—协同服务流程(所以,能否让消费者喝到真正的葡萄酒,标志着国内流通业的服务水平);

2、有希望喝到真正的葡萄酒(葡萄汁酿造的酒就行),因为,不少的朋友,开始朋友结伙,直接向产地定购了,我问这些问题,就是因为这帮家伙虽然懂评酒(不知道真假:)),但不了解中间过程,以为我会熟悉—其实我是这方面的双白痴。

3、如果有需求,可能做点好玩又有用的事—我们熟悉金融服务,熟悉物流仓储伙伴的关联业务,但不熟悉这个行业,以前也没关心过。通过查资料、邹维多多、梨园大拿启蒙,大致明白,你们这行业,其实是类金融业。

如果国内还是这样葡萄酒跟白酒一样做礼品卖,葡萄酒产业起还来(因为大部分人喝的是垃圾)。看来关键不是怎么喝的,怎么卖的,而是怎样储运的,什么时候下订单,跟谁下订单的问题。

继续分享:分酒机-这东西的好处是,公共消费场所,熟悉更多的葡萄酒/营销-管理;私家:葡萄酒家庭消费便利。只是不知道国内生产的成本,也还不熟悉这些生产商,准备找时间去看看。

国外

意大利:外链出处

美国:外链出处

国内制造一:

外链出处

国内制造二:

外链出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