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核电站接连爆炸 日本政府提醒吃碘片无益 -- 萨苏
上次迎火炬也很够意思了,可能官方不让参加,但作为个人都作了积极的努力。
平时为华人服务也比较积极。我们上次去长崎,要联系拍摄定远舰舵轮,实在拿不下来,只好找领事馆,人家上午拿到申请当天联系当天我们就去拍了 -- 这之前我们跟日方磨了三四天嘴皮子都没成功呢。
可见还是不能有偏见,要与时俱进
就是政府与主要媒体的“后知后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倾向。向好了说是为了避免公众恐慌,往往在成为既成事实后才有相应报道,完全起不到预防预警的作用。
这种现象的原因非常容易理解,因此在此类重大公共恶性事件的发生上,一个普遍原则就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同时,不要依赖公关媒体,而要更多的自发挖掘信息,做好相应准备。
在这次事件上,河里的史老柒等提供了许多比媒体早一手的消息,因此西西河反而成为一个主要信息来源。另一个来源则是一些平时就与主流媒体对着干的所谓“非主流”新闻,虽然平时大部分人不会做为有信用力的新闻来源,但在这种特殊情境下(以上原因),反而能够做为参考。
事实证明,除了中国24小时实况转播外,日美主流媒体整个周末都是在天下太平的气氛中度过的,而这些“草寇”新闻却每次都提前一天的报道,事后再被CNN,FOX,路透社等大新闻network证实。这个惯式一旦建立,就不需要看大媒体了,直接看河里或互联网就好了。比如:Fukushima Workers Withdraw From Nuclear Power Plant After Radiation Rises – Live Update
幸灾乐祸也好,冷眼旁观也好,当只有反对面才能够及时的提供正确信息的时候,不墨守成规,灵活判断信息来源,审时度势,不为新闻所左右,做出自己的判断,是立足于乱世而自保的不二法门。毕竟今天是互联网的时代,信息泛滥也有泛滥的好处,全看每个人的选择,但至少悟着盖着是比以前难得多了。好在这个世界上有足够多的对立面,有CNN对中东的24小时直播,就有中国对日本的实况转播,对小民来说,能做的不只是选择一边摇旗呐喊,还可以从中鱼利,那怕是小利,却可能是小民的身家性命。在今天这个世界上,离开互联网,连新闻自由都只能是句空话,更不用说那些还在辩论该不该新闻自由的人了。
继一、二、三号机组爆炸,四号机组火灾,现在五号机组的冷却水量也告急。但是让人惊讶的救急方法是竟然用六号机组的机器来给五号机组供水。我的问题就来了,五号机组的机器到哪里去了?日本不算是小国,出事这么多天连台柴油机都调不齐吗?
本来在反应堆整体结构没有损坏的情况下,竟然因为停堆时冷却系统失灵而造成核泄漏,本身就很讽刺。灾难时核电哪怕是让灾民饿肚子,也应该优先保障核电,怎么最后可以搞成这样?
http://www.foxnews.com/us/2011/03/15/drug-stores-report-sudden-increase-potassium-iodide-sales/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748703363904576201013720213564.html
估计全世界的核电发展停滞二十年都算是少的。日本为什么现在三代堆这么少?切尔诺贝利其实就是一大因素。中国尽管反复强调自身的核电政策没有受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影响,但是事实上,整个九十年代,中国除了秦山、大亚湾以外,还有哪些新建的核电项目?
即使是看看现在西西河里的风向,都可以想象今后核电建设的阻力。
地震之后还想保下电站,作为公司高层无可厚非,但是一线人员完全没有主动性,情况紧急之下不能痛下决断,还按部就班来,直到不可收拾。
至于那种四号堆没人照看以至于把冷却水烧干的蠢事,那是非人类所为,咱就不讨论了。
当年国内的情况是发电量大于需求量,连二滩水电站都出现亏损,成本更高的核电更是建一座亏一座。大亚湾那是因为供应香港电力才半哄边骗的弄来建设资金。秦山更惨,多亏当年为了防止人才流失国家拼命砸钱。
那时候石油才多少钱一桶,更别说煤炭了.
每天都变得比大家预计的要坏.
虽然坏消息是6台机组估计都撑不住,至少有个好消息是那个坑爹的核电站只有6台机组……
老萨还是快回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