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Andrew Marr:当代英国简史 -- 万年看客
有没有用这种视角写过新中国的历史的?
带有一点怀念一点感伤的无力吐槽啊
翻译得真好。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4;铢钱:20。你,乐善:4;铢钱:-32。本帖花:4
“他是个很谦虚也有理由谦虚的人”
希望将来把这句话刻在我的骨灰盒上,哈哈。
送花。注:送花、宝推可能得宝 关闭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看在我得了这么多猪的份上!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3。本帖花:1
实验证明,俺的人品只相当于1/4个赫然,哪里敢不谦虚呢?
我看出来了!
坏脾气乔治和他的女儿们
同样对英国形象不可或缺的是欧洲家世最显赫的皇族,德国皇室的后裔,他们先祖当年的统治范围从西伯利亚一直延伸到柏林,从雅典延伸到爱丁堡。在重创全国的爱德华八世逊位危机之后,乔治六世和他的家人选择了平民路线,对外仅称自己为温莎一家。国王在私人场合的政治立场十分偏右,社会主义大臣就职的时候他气得暴跳如雷。不过在公开场合他则扮演着截然不同的家长形象。伦敦空袭时白金汉宫也吃了几颗炸弹,他对此反映坚忍平和,赢得了民众的广泛爱戴。皇室现代化的迹象已经开始冒头。伊丽莎白公主就参加了爱国广播宣传,后来又加入了本土防卫部队,在工事里拍照,甚至还在胜利日微服出行,与民同乐。不过国王与王后将爱德华时代的排场一直延续到了五十年代。每年三月,贵族或大富之家的待字少女们都要头戴三根驼鸟羽毛接受女王的检阅,这是“社交季节”的开始,一场为期四个月、由无休止的舞会与宴会组成的马拉松,旨在让这些少女们有机会找到如意郎君。这些初次登场的姑娘们大多在瑞士的“女子精修学校”接受过全套训练,从步态到法语再到主持家政。这一仪式可以追溯到1780年,直到1958年才由女王正式终结。菲利普王子认为这套排场“纯粹是犯傻”,玛格丽特公主则抱怨道“这事不能这么闹下去了,伦敦城里随便哪个小浪蹄子都能混进来露一脸。”但是仪式还是继续传承了下去,地点改在了白金汉宫附近的一家饭店。英国式的古怪作风在这里又一次得到了完美体现,少女们依然要排队行礼,但是行礼的对象不再是女王,而是一个六英尺高的生日蛋糕。*36*
一开始人们并不清楚君主制要如何应付战后的英国。挑大梁的几名皇室成员都广受民众喜爱,工党的大臣们总是十分小心,不在公开场合宣传共和制——说句实话,在他们的日记里也看不到这方面的说法——但是的确有许多工党议员希望看到一个更省钱、更简朴、更与时俱进的君主制。囊中羞涩的纳税人究竟要拿出多少税款来供养皇室一直是棘手的问题,但是温莎一家豪华气派的华丽展示对于广大疲惫而窘迫的民众来说的确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1947年,未来的伊丽莎白女王与菲利普.蒙巴顿中尉喜结连理,他们的婚礼在策划期间就以打造公共奇观为目标。五色夺目,盛况空前,奢侈得几乎令人伤感,十年来英国从未见过如此阵仗。各种礼物从赛马到香烟盒都陈列在公众面前,蛋糕美轮美奂,婚纱是由诺曼.哈特奈尔(1)用乳白色丝绸妙手造就,“缀有茉莉,菝葜,茜草与玫瑰花蕾”,还装饰着珍珠与水晶。
婚礼之前人们就婚礼的爱国性质进行过饶有趣味的争论,人们抱怨婚纱用丝是中国出产的,还激愤满溢地坚持菲利普王子必须彻底英国化。蒙巴顿勋爵的这位侄子在公众面前一直以 “从小养成的、彻头彻尾的英格兰人”形象示人,尽管他实际上是遭到放逐的希腊王子,希腊东正教信徒,还有一大帮德国亲戚。菲利普的三个姐妹全都没有接到婚礼邀请,因为她们嫁给了德国人。菲利普王子对这一安排表示了虚与委蛇的接受,不过后来有传言称他在巴尔莫勒尔堡(2)碰上恰好身着苏格兰短裙的国王,立刻屈身行礼,惹得国王大为光火。*37* 婚礼通过广播而非电视进行了直播,尽管世界各地的电影院里都能见到关于婚礼盛典的新闻影片。这是英国对自己的宣传:经历了多年苦境之后,英国仍能如此奢华与乐观,过去的英国高调回归了。这场婚礼以及随后不久的加冕仪式提醒着欧洲皇室俱乐部的成员们,英国皇室在战后世界幸存了下来,而他们当中的大部分都没这么幸运。流亡者身上蒙尘的制服与头顶失色的宝冠就是明证。用女王的妹妹玛格丽特公主的话来说,“欧洲上下一直躲在阁楼里挨饿的人们一下子全都重见天日了。”
(1) http://blog.163.com/socool_bigtree/blog/static/1099718542010280457750/
(2) http://baike.baidu.com/view/1577904.htm
*36* Gyles Brandreth, Charles and Camilla, Century, 2005
*37* Ben Pimlott, The Queen, HarperCollins, 1996
言外之意是“我不是英格兰人,你丫就是英格兰人了……”
为什么二战参战人数少却阵亡的多呢?
我去查了一下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家数和伤亡人数
一战英国伤亡90多万,二战伤亡130万,阵亡不到40万。
当然如果算上整个大英帝国的殖民地,数字就大多了
看到256000就想当然的以为是二百万。马上改过来。
四十年代的生活
历史记录的大部分都被战争与政治所占据,然后才是人们的生活,这方面也主要通过学校与工作之类来传达。而正史之外的生活往往不受历史大事的主导,而是由生育、恋爱、疾病、死亡、友谊与巧合串联起来的。这些是小说、电影与诗歌中的历史。但这依然不完全。因为我们生活当中还充满了各种物品——房间,桌椅,盘子,窗帘,意大利面,汤碗,电视,出了家门还有办公室,购物中心,道路标识,广告与汽车——这一切都在不断变化,妆点与塑造着我们小小的个人历史。不断变换的商标与广告往往能令人突然拾起童年的碎片,饮料广告的旋律往往会许久伴随我们的记忆。
四十年代的商标远比今天少得多,商品也相当匮乏。家具,茶杯,电灯,窗帘,毛巾,自行车,收音机,一切的一切,只要你能想到,商店里都没有。战前的著名品牌,从肥皂到调料,从服装到汽车,无不竭力提醒消费者自己还在,很快就会重返市场。人们的自然反应是把战前失落的英国硬拽回来,让熟悉的款式与设计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十年前兴起的装饰艺术流派一路杀回了制造业,老式的茶壶与煎锅披上一层彩绘之后就回到了货架上,姗姗来迟的吸尘器与烤面包机展示着笨拙生硬的造型,丑陋得几乎有些倔强。但是朝向另一个方向的驱动力同样强劲,这个方向通往一个更明快,更整洁,更理性,更开放的新英国。这背后少不了政治的作用。大臣们希望用高耸的公租房与宽敞的学校来取代贫民窟,在三维空间的层面上展示一个通风透气、井井有条的国家。工党相信公共空间与计划统筹,对于建筑来说这意味着大量的直线与空地。这些年里,公共建筑的建设远远超过私人房屋,因此也极大影响了人们的品味。
战后的技术革新以及木材之类传统材料的短缺驱使建筑师与设计师利用砖块、水泥、钢窗和平顶来表达自己的理念。飞机工厂里大量出产的预制房屋或许只是为了解一时之急,但是其简约的风格却得到了延续。这就是即将到来的英国版减价现代派建筑,战前欧洲开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为其提供了材料,逃难而来的建筑师们——绝大部分是左翼人士——则带来了各种创意。但是这些住宅与公寓里面究竟要摆放些什么?当时影响最大的设计师罗宾.雷(1)注意到成立于1944年的工业设计委员会将其影响力一直发挥到了五十年代初,一部分原因在于税收鼓励。“我们天真地感觉到,现代城市规划与开明的建筑与产品设计可以改造生活环境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社会主义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在许多地区都取得了进展。”*38*
这意味着市场上即将涌现出一批外观新颖的家具、面料、炊具与地毯,这些产品从设计之初就是为了与新式住房配套。战后各种材料都不富余,唯独军工材料除外。有机玻璃原本是为轰炸机的炮塔而研发的,现在则加工成了餐桌桌面甚至女鞋。棕绿二色的皇家空军制服面料变成了沙发与安乐椅的外罩。桌椅则干脆用铝制成。胶合板、钢筋与乳胶大行其道。经历了战时的沉闷色调之后,人们急切地渴求着明亮的色彩,而设计师们的应对则是将原色泼洒在抽象派、立体派的造型上。
外形更加美观的炊具,口杯,灯泡与刀叉都登上了广告。1946年《英国能制造》展览会在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开幕,之前为了躲避战火所有的藏品都已转移。满腹牢骚的伦敦市民们很快就给展览会起了个“英国买不起”的外号。但是这些设计的影响力极大,斯堪的纳维亚人回去之后立刻根据这些设计全力开工,接下来十年里他们的大部分产品都被英国买走了——这段情节将来还将以摩托车、摄像机与飞机为主角一再重复。1951年工党执政接近尾声时,新设计潮流的成果又一次在英国不列颠音乐节上亮相,这次的目的是以棱角分明、纤细修长、轻薄乐观的外形装饰简朴的社会潮流。这些设计完全契合于时代,就好比熔岩灯与豆袋沙发象征着七十年代一样。今天看来,有些设计似乎过于冰冷,或许它们从未真正流行过。但是其中的一部分设计,例如罗汉普顿俯瞰里士满公园的住宅群与杰森式堆叠椅(2),还有包括特伦斯.考伦(3)在内的一批年轻设计师们,将会继续走下去。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Robin_Ray
(2) http://www.google.co.uk/images?q=jason%20stacking%20chair&rlz=1I7DKUK_en&oe=UTF-8&um=1&ie=UTF-8&source=og&sa=N&hl=zh-cn&tab=wi&biw=777&bih=471
(3) http://ce.britishcouncil.org.cn/cn/news.jsp?newsid=12
*38* Richard Chamberlain, et al (eds) Austerity to Affluence, British Art and Design, 1945-1962, Merrell Holberton, 1997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