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Andrew Marr:当代英国简史 -- 万年看客
但是问题依然存在:更加贴近时代,更加政治化的内容真的就无法在当时的舞台上得到反映了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问题毫无意义。只要剧场能给观众提供审视自身立场的独特视角,甚至仅仅能为他们带来娱乐,那这就很足够了。但是在其他的时间与场合之下,剧场还想做得更多,剧场希望成为一支社会与政治力量。剧场曾经冲破层层审查制度震撼过革命之前的俄国,曾经在魏玛德国与战后巴黎发挥过影响力,日后当美国深陷反共狂热,受到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消费社会所带来的道德冲击时,这里也将成为剧场大展身手的所在。那么这一切为什么没在英国发生呢?一位戏剧史学家如此描述五十年代初期的伦敦戏剧界,“这里对于时事……完全无动于衷,朝鲜战争带来的重整军备,及其施加在这个饱经战火蹂躏的国家头上的通货膨胀压力,福利社会的深远影响……第一颗英国制造的原子弹,这林林总总的一切都未能在西区的舞台上留下一点痕迹。”*62*一切关心剧场艺术的人们都希望特定演员、剧本与观众群的结合能够为剧场带来一番新气象。此时的英国剧场依然有可能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而非仅仅充当消遣娱乐的场所。
至此为止,为了提升戏剧艺术对社会的影响力而做出的最为坚持而勇敢的努力来自一位真正的文化英雄,一位来自伦敦东区的外人,她为了理想不惜砸掉自己在皇家戏剧艺术协会的饭碗,毅然投身于贫困当中。琼.利特尔伍德(25)深受索尔福德出身的亲共演员吉米.米勒的影响,此人后来更名为艾文.麦考尔(26)并领导了英国的民谣音乐复兴。三十年代的时候他们组织了一个名为“行动剧场”的巡回剧团,剧团受德国的影响,上演各种左翼宣传剧目。莫斯科向他们提供了工作机会,BBC则将他们列入了黑名单。战后剧团经历了一番调整,改名为戏剧工坊(工坊一词如今已经在学校与商业界被人用烂了,但是当时这还是个新词)。剧团的巡演线路途经肯德尔、维根、黑潭与纽卡斯尔。他们还是第一批以“边缘”演员的身份参与爱丁堡艺术节的演剧人士之一,他们的风格与波芒特的大都市做派形成了强烈反差。他们的第一部戏,《铀235》,在一心向核的工党政府最受支持的时候发出了明确的反核武器信息。
戏剧工坊一直以政治为创作题材,这方面的集大成之作是1963年的《多可爱的战争》(27)。此外还有其他新戏,例如有一位爱尔兰共和主义醉汉布伦达.贝汉(28)就创作了不少剧目。利特尔伍德第一次看到他那份错字连篇,还让啤酒泡过的剧本时就对其惊为天人。她的演出完全摒弃了西区上层剧场过于紧张、自我意识过于浓厚的表演与编导风格。剧团的演员全都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艰苦生活,道具服装一律要自己动手解决,他们甚至还在伦敦东区斯特拉福找了一家废弃的剧场作为安身之所。逐渐地,批评家们将会坐到观众席当中,剧团在巴黎与东欧的巡演也将获得轰动性的成功,理查德.哈里斯(29),罗伊.金纳(30)以及芭芭拉温德索(31)都曾经在利特尔伍德的剧团里工作过。但是倾向保守的艺术理事会依然拒绝向他们提供资金支持,而审查制度也如同瘟疫一般纠缠着剧团。剧团经常能排演广受欢迎的剧目,例如1958年希拉.迪兰尼(32)的《蜜的滋味》(33),剧本是由一个19岁的索尔福德少年创作的,讲述了关于一个失常家庭令人惊骇的故事;又比如一年之后莱诺.巴特(34)创作的音乐剧《事过境迁》(35),这些剧作很快就打进了西区并且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回到斯特拉福,利特尔伍德和她的男友杰里.拉夫斯还在努力赚钱,力图将剧团目前的知名度转化为未来的长期发展。贝汉有一次在酩酊大醉之后接受BBC主持人马尔科姆.马格里奇(36)的访问,利特尔伍德蹲在地上扶住他的腿才使得他能勉强站住。到头来,正经工资的诱惑与缺乏经费的压力使得很多人离开了剧团,并最终导致了戏剧工坊的关门。
但是利特尔伍德的故事为接下来更加著名的、由“愤怒青年”领导的剧院反叛开了个好头。这场运动的第一炮是在1956年由约翰奥斯本(37)的《少妇怨》(38)打响的。“愤怒青年”在很大程度上是皇家宫廷剧院的宣传官员搞出来的噱头。“愤怒青年”不是一个组织,至少不是一个剧团。由日后的历史学家们精心整理出来的报纸上的炒作新闻很容易使人以为在他们之前战后英国戏剧节除了克里斯托弗.弗莱不成词句的剧本以及由波芒特执导、由一小撮刻薄的男同演员出演的中产阶级闹剧之外就没有其他的新鲜血液。尽管奥斯本本人曾用厌恶同性恋的长篇攻击言辞支持过这一论调,这依然纯粹是一派胡言。当时两位影响力最大的批评家是《星期日泰晤士报》的哈洛德.霍布森(39)与《观察家报》的肯尼斯.泰南(40),这二人为英国戏剧迈入新时代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都对戏剧工坊抱有浓厚的兴趣,并且早在奥斯本之前就对剧团的一部分剧作给予了热烈的赞美。利特尔伍德的问题在于她的剧团左翼倾向过于明显,而当时英国的权贵阶层依然保守得铁板一块,而冷战的狂热正在逐步升级。此外,“愤怒青年”怒火的指向性也远没有利特尔伍德那么明确。他们没有计划,没有海外的追慕者,没有意识形态,总之就是没有那么令人担心。假如戏剧工坊能够晚出现十年,到了六十年代中期才进入公众视线,届时已经转向左倾的BBC与艺术理事会很可能为其提供更为充足的资金支持。不过如果真是这样,那它也就算不得什么戏剧先锋了。
(25)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an_Littlewood
(26) http://www.niwota.com/submsg/3005951
(27)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5195/
(28) http://entertainment.bowenwang.com.cn/theater-brendan-behan.htm
(29) 外链出处
(30) http://en.wikipedia.org/wiki/Roy_Kinnear 外链出处
(31)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22686/
(32)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37788/
(33)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4664/
(34)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23571/
(35) 外链出处
(36)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lcolm_Muggeridge
(37)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37134/
(38)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440896/
(39) http://en.wikipedia.org/wiki/Harold_Hobson
(40) http://en.wikipedia.org/wiki/Kenneth_Tynan
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剧场的故事就是演员的故事,他们那熟悉的面孔与十分有料的回忆录为乏味的日常生活增加了数不清的乐趣。至于其他人——尤其是大学里的学者们——则将剧场视为一系列作家与剧本的连续体,似乎戏剧的本质就只是纸面上的文字,只是从散文艺术的主干上斜刺里钻出来的一根侧枝。两者的意见都有其正确性,没有好表演与好剧本的结合,就没有剧场艺术。但是剧场艺术的真正驱动力来自制片人与剧院经理,剧场机制的塑造者,剧本的挖掘者,哄着赞助商掏钱的人。如果说利特尔伍德的贡献在于养活了贝汉并拉扯起来了戏剧工坊,那么当时还有另一位与她贡献相当的人物。乔治.迪文(41)最早发掘了乔治.奥斯本并成立了皇家宫廷英国戏剧公司。他原本是个演员,痴迷于战前法国实验派剧场艺术的技巧。战争期间他在远东服役,到了五十年代迪文已经成为了一名富有经验的导演。他在老维克剧场监督进行了一场激进的培训及制作项目,涉及莎剧,歌剧以及最新剧作。但是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激烈的政治及社会变革正围绕在我们身边发生之时”,反映现实的当代戏剧却极度匮乏。他不像利特尔伍德那样早已打进了艺术圈子,而且也绝对不亲共(尽管他的确崇拜德国马克思主义剧作家贝尔托.布莱希特)。迪文招募了一批当时伦敦最有才华的年轻演员,例如琼.普莱怀特(42)以及阿兰.贝茨(43)。但是他最了不起的一手是相中了由一位远远不算成功的青年演员提供的剧本。
1955年8月12日炎热的下午,约翰.奥斯本正乘坐着一条驳船在泰晤士河上消磨时间,船系在哈默史密斯附近,这是当时伦敦最便宜的居住方式。他在19天里写完了《少妇怨》,对国家现状的反感令他身心疲惫,他向每一个自己能够找到的剧场以及经纪人的地址都寄送了一捆剧本手稿并且无一例外地吃了一连串闭门羹。此时的奥斯本可谓潦倒之极,他只能在偏僻地区的小剧场里上台表演,而且基本上已经破产了。身为素食主义者的他只能和同船的室友一起从河岸上挖野菜来充饥。一阵桨架作响之后来了乔治.迪文,一个划着小船、满身大汗的胖子,奥斯本生拉硬拽才把他拖到大船上来。迪文很喜欢这部戏,于是开始对奥斯本仔仔细细地盘问起来。他对同性恋抱有偏见,而且倾向于使用工人阶级背景的演员,奥斯本在这两条上都能满足他。现在《少妇怨》已经成为了公认的经典。或许是二十世纪下半叶最为重要的英语剧作。剧情其实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主角吉米.波特与妻子和好友争吵以致怒骂时身上流淌出来的那种萧索而讽刺的苦涩气氛。这是一个年轻人不满而幻灭的声音,英国所发生的一切都令他意气消沉。日后的愤青们将会创作无数的摇滚歌曲、小说与电影来附和这种情感,但是当时在舞台上还从没有人进行过这种尝试。皇家剧院将这个剧本作为当年演出季的第三出戏搬上了舞台,反响并不算乐观。批评家们很不客气。波芒特来看了一眼,但是在中场休息的时候就离开了。剧场的女佣告诉奥斯本的母亲“亲,他们可是不太喜欢这部戏是不是?别担心,也演不了几天了。佩吉.阿什克罗夫特(44)马上就要来了。他们到时候肯定喜欢。可他们就是不喜欢这一部,一丁点也不喜欢。”*63*
剧场的历史就是传奇的历史。还没有哪一篇报纸剧评能与泰南在1956年5月13日《观察家报》上为《少妇怨》写的剧评相提并论。这篇剧评被人们视为单枪匹马拯救了这部戏的第一功臣。文章写得激情洋溢,将奥斯本的作品描写为一场奇迹,展示了所有泰南已经不再指望在英国剧场舞台上看到的品质。他觉得这部戏一定很小众,但还是继续写了下去:“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群小众的人数,我估计目前英国大约有6733000名年龄在二十到三十岁之间的年轻人,而从其他年龄段逃离出来的人无疑还将使这一数目大为增加……我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与任何不想看《少妇怨》的人保持良好的关系。”这篇剧评充溢流露的情感与直截了当的措辞的确产生了不小的波澜。不过其他报纸也发表了自己的评论。《金融时报》认为这部戏“吸引人,痛苦而令人惊异……一部极其重要的剧作。”《每日快报》的文章称其“紧张、愤怒、狂热、无拘无束甚至疯狂,但是它很年轻、年轻、年轻……”最后,直到当年10月BBC将这部戏的选段搬上电视荧幕,之后的11月新成立的ITV又播放了全本演出,这部戏的成功才真正到来。
与此同时,如果说迪文与奥斯本之间在船屋里的会面是这出戏的第一幕,那么接下来还有更多精彩情节。不同当事人对此的叙述在细节上有所出入,但总体上是一致的。劳伦斯.奥利弗也看了《少妇怨》。一开始他的意见和许多观众一样,视其为“一大堆苦涩的吵闹”。但是当时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正在伦敦,因为他的时任女友玛丽莲.梦露正在与奥利弗合作拍戏(一部烂片)。米勒被奥斯本剧作的题目吸引住了,他劝说奥利弗带他去看了一次现场表演,感觉十分不错。演出结束后迪文过来问他们是否愿意见见这位年轻的作者。于是一行人就进了酒吧。尽管奥斯本说接下来这番对话还要过一段时间才会发生,阿瑟.米勒口中的故事却是这样的:“我不敢置信地从右手边几英寸处听到奥利弗问脸色苍白的奥斯本——当时他还是个年轻人,一头好几天没梳过的头发,脸上一副提前二十分钟被人叫醒的气色——‘你能给我写点东西吗?’他说这话时一脸微笑,那表情绝对能让你心甘情愿地用两万美元把一辆没有轮子的汽车买下来。”*64*奥斯本写出了一部摧枯拉朽式的作品,其中分配给奥利佛的角色就是阿奇.莱斯,一位早已风光不再的音乐厅艺人。奥斯本指出自己早在奥利弗向他在《艺人》(45)一片中索要角色之前就开始考察音乐厅的衰落了。但是这一请求实在令人诧异。奥利弗就是当时英国戏剧界的太阳王,尽管在私下里他的婚姻已经分崩离析,但是在公开场合他与费雯丽依然是舞台与银幕上的皇室夫妇,影迷遍布世界,最好的角色任他挑选,富有的程度超过任何人的想象。对他来说,要求一名二线剧场的无名年轻剧作家为自己打造角色就好比蒙巴顿勋爵跑到拖船码头寻求一份打杂的工作。
但是这其实是奥利弗职业生涯中最精明的一步棋。此时老式的戏剧界,大制作的莎剧电影,御前献映的演出以及西区的排场都行将让位给一个更加强硬粗犷的新英国。这一举动象征着奥利弗解除了自己的佩剑与羽冠,换上了平民的服饰。奥利弗是战后英国剧场历史中最为重要的角色之一。三十年代他曾与多位好莱坞一线女星同台飙戏。他在战时的剧作为他赢得了巨大的成功——他觉得成功的气味“就像海草与牡蛎”——与骑士爵位,而他的电影以及与费雯丽的婚姻则使他成为了全球明星。只要看看四十年代晚期好莱坞为他举办的一场欢迎宴会上的宾客名单就能对他在圈子里的地位有个大致印象:格劳乔.马克斯(46),埃罗尔.弗林(47),金格尔.罗杰斯(48),罗纳德.考尔曼(49),路易斯.梅尔(50),亨弗莱.鲍嘉,玛丽莲.梦露还有劳伦.白考尔(51)都前来祝贺。日后他还将成为英国国家剧院的主要领导人,还会有多个奖项以他的名字命名。说句实话,把全盛时期的奥利弗与今天的皇室成员相提并论对与前者来说未免有点不够劲。那他为什么要向奥斯本要求一个他明知与自己一贯的浪漫风格戏路以及公众心目中受难王子形象极其不相称的角色呢?一方面是因为精神状态每况愈下的费雯丽使得他越来越厌倦自己的婚姻,在一系列婚外情之后他终将另娶琼.普莱怀特,迪文皇家剧场的御用演员之一。这并不会让他就此放弃莎士比亚——还有一部极其经典的《奥赛罗》等着他去完成——也不会让他远离好莱坞。但是《艺人》以及他与普莱怀特的感情使他走上了另一条道路。奥利弗有能力自行改造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现代人而不是穿着紧身裤的中世纪角色。
英国的剧场也是如此。尽管电视进入了千家万户,电影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但是剧场依然保持住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并非巧合的是,当战后百废待兴的英国依然物资匮乏时,英国剧场的风格浮华而炫目,而且总体上失之浅薄;而到了消费大潮滚滚而来的时候,剧场却变得更加阴暗而犀利起来。总之,剧场是对现实生活的对照。奥斯本笔下的吉米.波特曾经悲叹道生活中缺乏“勇气的用武之地”;这番话如果在冷战刚刚开始,军队复员仍在进行的1946年出口,一定会让人笑掉大牙。同样,如果《俄克拉荷马》在战争结束十年后上演,其天真欢快的基调也不会在更为富裕的城市里造成如此之大的影响。剧场之间开始不遗余力地争夺能够吸引更多观众并带来更多钞票的编剧与演员。《少妇怨》,《蜜的滋味》,《艺人》以及《多可爱的战争》都将登上银幕,许许多多第一流的制片人、演员与导演将会前往位于莱姆园、伊灵以及泰丁顿的虚拟剧场,外形犹如飞机库的电视摄影棚,那里面没有观众席,只有森林一般茂密的灯光与麦克。
伦敦西区以及其他大型地方剧场还将继续为一心想亲眼观看著名演员并且愿意尝试新戏的中产阶级观众们提供娱乐。哈罗德.品特(52)著名的念白停顿,平淡布景,对日常用语的精妙运用以及作为背景的政治主体为人们理解现代英国提供了一条独一无二的途径。品特奉行早期荒诞派戏剧风格,尤其是贝克特。他曾于1955年在艺术剧院俱乐部进行过《等待戈多》的英国首演。六七十年代的英国戏剧界人才辈出,论起讽刺有乔.奥顿(53),论起魔幻风格有汤姆.斯托帕德(54),论起政治题材更是有阿诺德.威斯克(55),约翰.阿登(56),爱德华.邦德(57)以及大卫.海尔(58),正是他们向人们证明了电视无法扼杀剧场艺术。伦敦人,以及其他任何与大型剧场共处一城的英国人,都与任何其他现代国家的国民一样有机会亲身体验种种情感与机智,在开心一笑之余受到触动,并对我们身边的世界进行反思。到了二十一世纪,好莱坞的一线明星还会经常朝圣般地来到伦敦的剧场登台演出,优秀剧目层出不穷,排除万难的剧场直到今天依然是英国生活中值得骄傲的组成部分。
(41) 外链出处
(42) http://people.mtime.com/912695
(43)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07070/
(44) http://baike.baidu.com/view/2386289.htm
(45)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6764/
(46)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27281/
(47)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19065/
(48)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10663/
(49)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04956/
(50)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117614/
(51)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49581/
(52) http://baike.baidu.com/view/176781.htm
(5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6fecf0100cu2r.html http://baike.baidu.com/view/1868255.htm
(54) http://movie.douban.com/search/Tom%20Stoppard
(55) http://en.wikipedia.org/wiki/Arnold_Wesker
(56)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hn_Arden
(57) http://en.wikipedia.org/wiki/Edward_Bond
(58) 外链出处
*61* Interview, The Stage, 2005
*62* Dominic Shellard, British Theatre Since The War, Yale U. P., 1999
*63* John Osborne, Almost a Gentleman, Faber & Faber, 1991
*64* Arthur Miller, quoted in Terry Coleman, Olivier, The Authorised Biography, Bloomsbury, 2005
1946年3月,远离权力中心很久的丘吉尔在密苏里的富尔顿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在铁幕背后的中东欧,苏俄扶持下的各色傀儡为了争夺政权无所不用其极,谋杀、操纵选举、人身威胁以致武装政变——最出名的例子发生在布拉格——等等手段轮番上马。危机接连不断,斯大林试图扼杀西柏林这个苏控东欧内部的民主孤岛。他曾打算说服西方不要成立一个自己发行货币的独立西德,但是没能成功。在艾德礼与贝文的极力鼓励下,美国牵头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空运行动以解柏林之围。封锁解除之时,柏林已经接受了270000架次运送食品、燃料与衣物的航班。这是一趟了不起的救助行动,同时也是一次极为危险的行动,还是一次圆满成功的行动。与此同时,俄国与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也在日渐增加,斯大林还策划过针对铁托的行刺。由于美国核轰炸机就部署在英格兰东部,而且俄国现在也有了原子弹,核战的威胁对英国来说似乎越来越真切。1950年,英国再次走上战场,这回是和美国人以及为数更多的盟国一道。
对于军事史学家以外的人们来说,朝鲜战争已经被遗忘了。但是这是一场极为严重的国际冲突,而英国在其中扮演了虽说次要但依然重要的角色。这是英国军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与共产主义军队——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1)——直接作战,这一战漫长而血腥。英国及其英联邦盟国组织了一支由职业军人与年轻的国民护卫队应征士兵混合而成的军队,阵亡人数有1000多人,伤残人数将近三倍。联合国军总伤亡人数是142000。这些数字的确十分触目惊心,但是情况本来可能更糟糕。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刚刚从战后日本太上皇一职调任过来,在杜鲁门眼里此人脑子缺根弦,因为他一心想着将军事行动扩展到共产主义中国本土。当他们在冰雪皑皑的荒山上或者泥泞不堪的稻田中与农民组成的敌军纠缠不休时,美军开始考虑用原子弹在中国与朝鲜的边境制造一个充满致死辐射的无人区。杜鲁门根本不想看到麦克阿瑟拿原子弹扔着玩,但是不久后的1953年,他的继任者艾森豪威尔就开始考虑对中国本土进行直接核打击的可能性了。
在一份艾德礼政府的回忆录中,英国参谋总长以极为优雅的低调笔法这样写到:“从军事角度来看……向北朝鲜投掷原子弹殊为不妥。此等行为将会造成国际影响,后果可能会十分严重,此外还可能会引发全球战争。”*65* 工党议员希望联合国——当时这个词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有点绕嘴——能够限制核武器的使用,艾德礼还亲自飞往华盛顿确保杜鲁门不会将世界拖入核战当中。当时无论是白厅还是白宫都没有想到,尽管他们大概已经猜到了几分,毛决定在倒霉的朝鲜打一场“绞肉机式”的战争,用巨大的伤亡数字来摧毁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士气,同时在斯大林面前赢得重要的话份,从而说服莫斯科与中国分享核武器项目。1951年3月,毛对苏联独裁者说他打算“以几年时间,消耗美国几十万人,使其知难而退”*66* 如果他的计划真的取得了成功,那么核战的诱惑力就很大了。尽管今天人们普遍认为——也很有理由这么认为——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是全世界最接近核战争的时刻,但是当年核战提前在朝鲜与中国爆发的可能性还是相当不容忽视的。
1950年6月25日共产主义北朝鲜发动入侵之后,朝鲜问题迅速升级,使得英国政府相信应当派出船只与军队协助美军与摇摇欲坠的南朝鲜李承晚政权。这一提议在政府内部以及下院都没有遭到多少反对。和越战相比,这是一场全国同仇敌忾的战争,打得是刚刚设计出来的蓝白两色联合国国旗。北朝鲜与中国开局就投入了将近50万人,战争结束时足有300万中国人在朝鲜打过仗。中国后来对其盟国称自己损失了40万人,大部分都是前国民党军队,应该说他们当炮灰还是十分胜任的。联合国这边有澳大利亚人,加拿大人,比利时人,法国人,荷兰人,泰国人,埃塞尔比亚人,希腊人,土耳其人,哥伦比亚人以及其他人等。不管来自哪里,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都极其痛恨朝鲜这个地方,冬天前线苦寒难忍,其他时间则蚊虫肆虐。用来肥地的人粪尽管对农村来说十分常见,但是其刺鼻的气味还是给许多老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英军在多场重要战斗中表现英勇,但是他们很快发现在过去的五年中他们与美国人的文化差异越来越大。最有名的例子就是1951年4月“光荣格罗斯特团”(2)英勇坚守津江的事迹。当时与北爱、加拿大以及比利时的部队驻守在一起的格罗斯特团第一营突然发现自己面遭遇了中国军队第五次冬季攻势的主力攻击。没有重型火力或者空军支持,这支严重寡不敌众的部队很快就被共产党的军队淹没了。营长汤姆.布罗迪(3)向美国人求援,说眼下英军的处境“有点棘手”。美军指挥官不明白,对于打掉牙往肚子里咽的英国人来说这就是“事态紧急”的意思,因此只是轻描淡写地让英军再坚持一下。战斗结束时,全营850人只剩下169人,63人牺牲,200人重伤,剩下的都当了俘虏。中国人的伤亡则达到了惊人的10000人左右。在绝望地战斗了四天之后,格罗斯特再也坚持不住了。当中国军队的指挥官又一次吹起标志进攻的冲锋号时,英军军乐队指挥得到命令,中国人每吹一次号他就要回应一次,具体吹什么曲子都无所谓。于是英军士兵就伴随着起床号、逃兵号以及军官正装就餐号冲上了战场。在另一处战场,弹药耗尽的英军不得不将奶酪罐头当手榴弹扔出去,希望能把中国军队吓住。但是尽管这些行动充斥着毫无希望的喜剧气质,它们依然成功地打断了中国军队的进攻势头。一位历史学家如此总结津江之战:“全世界政治化程度最高与最低的两只军队在这里相遇,前者为了几英里贫瘠的荒地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北京的春季攻势在朝鲜全线遭到了挫败,共产党再也没能组织起一次在战略层面有一丁点成功可能的攻势。”*67*
英军当中还有许多其他英勇战例,比如苏格兰高地警卫团(4)以及津江战斗两年后的惠灵顿公爵团(5)。这个团四分之三的人员是从国民护卫队里征召来的年轻人,每周只挣1.62英镑。他们在一道被人戏称为“钩子”的山脊成功阻截住了中国军队。尽管18岁的年轻人不准上前线,但是许多人还是谎报了自己的年龄好亲身参战。当时英军内部常说自己和中国军队在朝鲜各国军队当中待遇最差。自然,在整个战争期间,制定战略与政策的都是美国的指挥官与政治家,其中最有远见、最为重要的决策就是杜鲁门总统将麦克阿瑟撤职的决定。到了1953年7月最终停战的时候,英军终于返回了英国,其中包括遭受严重虐待以及营养不良的战俘,他们回国后却发现公众对他们一点兴趣也没有。中国人一直希望能用政治教育将被俘英军争取过去,但是基本上徒劳无功。唯一的例外是一位苏格兰士兵,不过考虑到五十年代苏格兰的社会氛围,他选择留在红色中国也是情有可原的。尽管中国政工干部中也有人能说流利的英语,但是双方并没有多少实际交流,很可能中国人根本听不懂浓厚的纽卡斯尔、苏格兰以及西部口音。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朝鲜战争与伊拉克战争有很多值得比较之处。这是第一场联合国出面的战争,两场战争都是美国人唱主角,英国人敲边鼓。两场战争中英国公众都发现当地的盟友政权既不民主也不招人待见。李承晚政权和巴基斯坦或者沙特一样独裁,但是在凶残程度上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根本不懂得知恩图报。如同伊拉克一样,英国记者们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公众对战争的幻想。詹姆斯.卡梅伦(6),一位杰出的左翼记者因为报道了南朝鲜关押的政治犯的处境而失去了自己在《图画邮报》(7)的工作。“他们简直就是骷髅,皮包骨头的傀儡,脸色灰暗得几近透明,像狗一样蜷缩在地面上。”*68* 如同伊拉克一样,英国政府试图发挥自己对美国的一切影响。艾德礼飞往华盛顿确保美国不会使用核武器的行为与布莱尔飞往华盛顿劝说小布什争取联合国支持的做法一般无二。如同伊拉克一样,英国军人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表现英勇,但回国之后却发现国民们并不想知道他们究竟经历了什么。
东德的共产党领袖夸口说自朝鲜之后,西德将是下一个被坦克所解放的目标。斯大林的确考虑过占领整个德国以及西班牙与意大利,并且还和他的顾问们讨论过攻击美军太平洋舰队的可能性。1950年10月,他对毛说第三次世界大战未必一定非要避免不可。“如果战争不可避免,那不如现在就打,而不是再等几年。”*69* 在西德,大约80000名英军舒适地驻扎在党卫军与德国空军当年修筑的掩体里面(德国人在这些掩体中为第三帝国的军队提供了双层玻璃窗,中央供暖,体育设施以及电影院)等待着苏联红军先发制人。*70* 如同在朝鲜一样,这里的许多人也是从国民护卫队征召来的。英国坦克大多陈旧过时,都是1939年就出厂的瓦伦丁(8)与丘吉尔(9)。苏联空军时常骚扰西方防空系统来试探其深浅,西方普遍认为如果苏联真的发动常规攻击北约只能支撑几天。为了防御苏联的闪电战,西方必须首先使用核武器。随着军备竞赛的逐步深入,政客与评论家们也开始越来越痴迷于相关的技术细节。
接下来由美国人牵头,英法跟进的重整军备给英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作为联合国与北约的创始国之一,英国一直坚定地自视为一个全球大国,承担着全球性的责任。这种想法带来的成本几乎将英国拖垮。朝鲜自身并不是金融紧缩的原因,官方战史学家指出“与同一时期英国为北约而进行的重整军备相比,朝鲜战争的花费可谓九牛一毛。”*71* 但是英国的部分资源的确被转向了卡其布与喷气机的生产,这意味着工党不得不对全民医保釜底抽薪。正在全国用工紧缺之际,每年都有300000人离开劳动市场。另一个未曾想到的后果就是西德的迅速复原,因为英国迫切需要西德的工厂为其提供各种装备。很快这些工厂就会把陈旧落后而且管理不善的英国工业卷入激烈残酷的竞争当中。但是战争给英国国内带来的最严重后果恐怕就是对人心或者说时代精神的打击。冷战塑造了战后的欧洲,对于英国来说,冷战将战后数年里曾经昙花一现的乐观情绪毫不留情地打翻在地,原本阳光普照的未来骤然黯淡了下去。
(1) 即志愿军
(2) http://en.wikipedia.org/wiki/Gloucestershire_Regiment
(3)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omas_Brodie
(4) http://www.theblackwatch.co.uk/
(5) http://www.dwr.org.uk/
(6) 外链出处
(7) http://en.wikipedia.org/wiki/Picture_Post
(8) http://baike.baidu.com/view/513201.htm
(9) http://baike.baidu.com/view/424361.htm
*65* Quoted in Max Hastings, The Korean War, Michael Joseph, 1987
*66* Jung Chang & Jon Halliday, Mao: The Unknown Story, Jonathan Cape, 2005
*67* Hastings, op. cit
*68* James Cameron, Points of Departure, Arthur Barker, 1967
*69* Jung Chang & Jon Halliday, op. cit
*70* Tom Hickman, The Call-Up: A History of National Service, Headline, 2004
*71* Anthony Farrar-Hockey, The British Part in the Korean War, HMSO, 1990
作者是英国的道格拉斯·亚当斯,我看过的作品还有《银河系漫游指南》和《宇宙尽头的餐馆》。《银河系漫游指南》还改编为电影,小说评价也很高。尤其是那个有关宇宙一切的终极问题,答案为:42,魔兽世界还有这个彩蛋。
1950年大选当中工党赢得了1330万张选票,这个数字和1997年相差无几,而1997年的选民总数要多得多。但是工党的多数席位只剩下了五个。赫伯特.莫里森沉闷地总结道,英国人民还不想把工党从执政地位上踢下去,只想在它的屁股上来一脚出出气,“但我觉得他们使劲使得过头了一点。”工党力量的衰弱有目共睹,相对年高的党内领导普遍不良的身体状况就很能反映这一点。1947年严冬危机时莫里森就险些死于血栓。开给他的新药又导致他肾脏流血。他还在住院的时候,时任教育大臣的伊兰.威金森(1)因为过量使用巴比妥盐而去世。她一向仰慕莫里森,很可能还和他有染。尽管工党成功地将离校年龄提高到了15岁,并且发动了雄心勃勃的学校扩建计划,教育依然是艾德礼政府较为失败的一个领域。人手奇缺,合格教师供不应求,缺乏课桌椅,缺乏现代化的课本,归根结底还是缺钱。威金森是一个火红头发的小个子妇女,她参加过战前的贾罗游行,在工党内部深受爱戴。她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对于教育改革的缓慢进程越来越感到抑郁。1947年1月25日,在我们前文提到的那个冰天雪地的寒冬,她坚持参加了伦敦南部一座戏剧学校的开门仪式,学校校址选在一栋被德国空军炸掉屋顶的建筑里面。回来之后她就病了,而且似乎还搞混了自己应该服用的药物,不过也有人认为她在对工党的爱怨交加之下选择了自杀。验尸官的报告说她的死因是“心脏衰竭与继发肺气肿,以及急性支气管炎与巴比妥盐中毒。”*72*
大臣们的生活很不轻松。威金森是这种生活的第一个但绝不是最后一个受害者。朝鲜危机期间艾德礼就层因为溃疡出血而紧急入院治疗。超负荷的工作与无节制的生活彻底拖垮了贝文的身体,同年4月他就去世了。克里普斯自1949年来就一直病恹恹的,脊椎上的结核性囊肿令他疼痛难忍,这一病灶最终在1952年一次例行瑞士疗养期间要了他的命。到了四十年代晚期,根据有些人得说法,“各位大臣就像乡下老婆子一样开始就彼此的健康问题在内阁里面大嚼舌头。艾德礼曾向道尔顿坦承自己对贝文与莫里森的虚弱体质十分担心。此时早已来日无多的贝文则‘很不放心艾德礼’,说他有些‘神志不清’……内阁上下无不如此。”*73* 以现代标准来看工党大臣们并不特别老,几位最主要的人物大约都在五六十岁之间。但是当时政客们的生活饱受抽烟酗酒高压之苦。大部分大臣每天都要工作到半夜,还要在下院里与年轻议员们舌战好几个小时。他们出行时乘坐的飞机速度不快而且没有加压。他们的假期大都在家里度过而且经常受到各种内阁危机会议的打搅。疾病与水平低下的手术不仅纠缠着战后的工党成员,托利党也未能幸免。休.盖斯克(2),安东尼.艾登(3),哈罗德.麦克米伦(4)等人都相继在健康危机面前败下阵来。(唯一的例外是丘吉尔,他虽然雪茄白兰地不离口,起居时间颠三倒四,但是却得享高寿。很显然,世界范围内的名声以及不管自己言谈无聊与否一开口就要别人专心倾听的习惯对养生大有裨益。)
除了疾病缠身以及有时灰心丧气之外,工党的领导层也开始走向分裂。一场争执将比万与他的徒弟、“比万的小狗”哈罗德.威尔逊(5)一起赶出了政府,事后看来这场争执其实很傻。1947年尽管诸事不顺,但是经济方面的表现还算不错。尽管英国的美元依然短缺,但是马歇尔计划提供的慷慨援助至少解除了迫在眉睫的危机。1949年国民收入比起1947年上涨了10%。为了应对国民对物资短缺与限制条例的不满举动,威尔逊在1948年宣布要“把管制一把火烧掉”,似乎工党大臣们也终于开始跟上了国民情绪的转变,意识到英国人民想消费而不想排队。工党内部向来分成两派人马,意识形态挂帅的社会主义者与较为实际的实用主义者。但是这么多年来工党已经闯过了无数激流险滩,实在是没有必要在自己的第一届多数政府行将告终之际闹窝里反。
其实还是原来的老问题:英国的钱应该怎么花,是优先照顾英国在国外的责任,例如资助北约,供养德国边境上防备俄国人的英国军队,还是先促进国内的社会发展?新任财长休.盖斯克提出要对牙科与眼科服务收费来补贴美国人对英国提出的重振军备的要求,为了维持自己世界大国的地位,伦敦方面对这些要求只能接受。军费开支将要占到1948年英国国民收入的7%,到了四年之后还要上升到10.5%,对于一个经济尚不景气的国家来说这一比例简直高得吓人。单纯从钱的角度来看,这点收费要是折算成飞机坦克基本看不出来,在最新全民医保预算当中的比例也微乎其微,但是热血沸腾的路线斗争很快就将这件事转化成了针对社会主义原则的肉搏。盖斯克想要维护他身为财长的权威地位,比万想要维护全民医保这一来之不易的开创性成果。半个世纪之后回头再看,两边都有不可取之处。英国早已无力扮演传统式的世界强国角色,但是她也同样不能在其他国家利用马歇尔计划援助重振工业实力的时候把这笔意外之财全部花费在社会福利上面。在威斯敏斯特争论越发白热化,艾德礼已经失去了掌控大局的能力。比万和他的朋友的辞职为工党留下了一条永远无法完全愈合的伤口。比万的支持者们开始组织各种密谋小团体,而他们的敌人则不吝于用最难听的言辞来形容他们。
在六年之前赢得压倒性选举胜利的工党此刻似乎也丧失了继续前进的动力,当时一位记者将工党形容为“衰老受伤的野兽,撕咬着自己的伤口”,就另一位记者看来,下院的辩论反映了“一个身患严重内出血的政府,随时可能因为流血过多而倒毙。”事后看来,战后工党政府的执政背景和接下来的几届政府很不相同,战争榨干了国家大部分的能量,剩余的一点全都花在了生存上面。鉴于英国工业元气大伤,欠了美国一屁股债,而且一直没能享受到所谓的战后红利,此时或许并不是建造社会主义新耶路撒冷的最好时机。强行推进现代化的尝试多以失败告终。工厂向萧条地区的转移并没有带来多少长期收益。政府鼓励公司积极出口,但公司却无力重整装备面对更加严峻的市场。通货膨胀也开始冒头,从1949-50年的3%上升到了1951-52年的9%。
英国政客们一次又一次地低估了英国对美国的依赖程度。例如: 1947年英镑危机的时候威尔逊就曾经向好莱坞电影施加高额关税。美国人直截了当地对英国发动了抵制,这对于满街都是影迷的英国来说无疑是沉重的一击。工党政府试图鼓励国产主旋律电影的制作,当时英国也有很多知名导演与演员,但是给人的感觉总是赶不上大西洋对面的同行。关税与抵制解除之后,美国电影完全淹没了英国大大小小的工作室,结果不得不再次施加关税。接下来是“空中大英帝国”的梦想。原指望用大型客机组成的航线横跨太平洋,借此大涨英国的志气。这回英国人又一次吃了骄傲的苦头。布拉巴宗1型(6)与都铎4型(7)客机根本不是美国洛克希德的对手。英国最好的喷气式客机彗星号(8)在五十年代初遭遇了一系列坠机事故,使其商业化进程遭到了致命的打击。英国就好像一个赤手空拳闯进世界竞争赛场的傻大胆,身上除了几个晾衣架与空调味瓶子之外什么都没带。
但是说到希望与混乱、旧式国家掌控与消费型社会之间的矛盾,没有什么比1951年的不列颠节总结得更为到位。即便到了今天,上百万人依然清晰的记得当年的盛景——宏伟而极具现代感的探索穹顶(9),如同一架友好的飞碟降落在泰晤士河南岸议会大楼的对面,还有云霄塔(10),一根硕大的铝制标枪,或者说一枚骨瘦如柴的火箭,看上去如同悬浮在空气中一般——人们说这很好地象征了目前英国的经济形势。早在战争期间人们就谈论过举办不列颠节的问题。但是真正把这件事挑起来的是一家自由派左翼报纸,《新编年》。杰拉德.巴里(11)在很多方面都与他所欣赏的工党大臣们十分相近——志向远大,神职人员的儿子,立场激进,受过优秀的高等教育。他不希望将这次庆典仅仅搞成一场娱乐活动,更重要的是要“表达我们所信仰的生活方式”。政府很喜欢这个想法,于是成立了一个和他心气一样高的委员会来推进这个计划。委员会成员包括多名高级公务员,一位建筑师,一位古生物学家与一位剧院经理。
迈克.弗雷恩(12)写过一篇关于不列颠节的著名散文,文中他说不列颠节是由一群“食草动物”策划出来的。他指得是战后左派当权者,“游行示威当中的歌手,BBC的脊梁……对自己享有的社会地位心怀负疚,尽管时常会低下头来啃两口青草。”日后的人们会管他们叫做清谈阶级。*75* 食草动物们的运气不错,这场联欢会的政治责任很快就被赫伯特.莫里森接替了下来。莫里森尽管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他绝对不是势利眼,他也很了解人民需要玩乐与色彩。用他的话来说,这一切的目的就是提供机会“让人民自己宽慰一下自己。”不过他的孙子在九十年代后期修建千年穹顶时并没有记住这一课。(13)
最后共有850万人参观了泰晤士河边的不列颠节,另外还有800万人参加了位于巴特西的联合活动。英国上下参加地方性庆祝的人数更是不知凡几,地方活动花样百出,从选美比赛到乘船观光,科尔切斯特还举行了篮球比赛 。不列颠节向人们展示了中央计划与承担风险的勇气可以取得怎样的成就,以及还有哪些无法克服的局限。不列颠节将一块杂草丛生、泥泞荒芜的无人之地变成了壮观的国家级会展场地。不列颠节挺过了白厅对施工项目无休止的纠缠,从建筑材料的产地到场馆在伦敦的选址再到展览的具体内容——最终集中呈现在参观者面前的是英国设计以及制造产业的精华,历史文物与科学成就以及夺人眼球的现代派艺术。造型轻盈的展亭围绕着广场,袖珍小火车穿梭往来,养老部的大臣还希望能在展会上陈列几套假肢。伦敦《旗帜晚报》率领一干左翼报纸对不列颠节冷嘲热讽,说展会是浪费时间,还称之为“莫里森犯傻气”。美国人则撰文予以反对。他们的理由是这种说法不够英国,而且游客们希望看到“英格兰依然与从前一样,虽然身披战创但却依然美丽。”在施工的最后阶段,瓢泼暴雨以及罢工延误了施工进程。正如同半途而废的英国航空网络一样,宏伟的构想又一次被能力不足拖了后腿。
但是不列颠节还是进行了下去,这是爱国主义激荡人心的时刻。这个由政府主导的项目虽然饱受讥讽,但是依然成功抓住了全国民众的想象。保守党的议员们最先转变了立场,大多数报纸也不情不愿地调整了口径。以抽象派雕塑、古典音乐以及时尚设计为代表的高雅文化在展会上与咖啡馆、薯条豌豆、游乐场、焰火演出以及夜总会歌舞为代表的通俗文化走到了一起,尽管时间十分短暂。民调显示支持不列颠节的民众占了压倒性的多数。赫伯特.莫里森在筹办项目内部的的头衔是主席阁下,在经历了诸多嘲讽以及几近失败的压力之后,终于在报纸那里赢得了节庆阁下的美誉。不列颠节的快乐是从萧条的巨颚之下抢出来的。也许工党从1945年就开始梦想的、洋溢着理想与爱国情怀的社会主义英联邦,真的可以独立于美国粗俗的消费主义,在这片灰暗而泥泞的英格兰土地上成为现实,不是吗?
事实证明,不列颠节成了工党对英国的告别,这一别就是好几年。迈克.弗雷恩认为这场节庆就像风暴之后的彩虹,预示着晴好天气的到来。“它意味着饥饿的四十年代正式结束,接下来的十年对人们来说要轻松很多……就像一场气氛热烈的生日聚会,只是聚会的主人早已病卧在床,奄奄一息。”如果说这里的“主人”指得是英国社会主义,那这段黑色幽默可谓切中要害。工党的确令英国更加文明且公平了一点,但根本没有实现任何意义上的革命。等到1964年工党卷土重来之时,英国早已被美利坚节的热潮裹挟了许多年。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Ellen_Wilkinson
(2) http://en.wikipedia.org/wiki/Hugh_Gaitskell
(3) http://baike.baidu.com/view/465295.htm
(4) http://baike.baidu.com/view/545864.htm
(5) http://baike.baidu.com/view/353050.htm
(6) http://en.wikipedia.org/wiki/Bristol_Brabazon 外链出处
(7) http://www.bermuda-triangle.org/html/the_tudors.html 外链出处
(8) http://baike.baidu.com/view/2021358.htm 外链出处
(9) 外链出处
(10) 外链出处
(11) 外链出处
(12) http://baike.baidu.com/view/2068687.html
(13) http://bschool.hexun.com/2007-11-23/101731696_2.html
*72* Betty Vernon, Ellen Wilkinson, Croom Helm, 1987
*73* B. L. Donoughue & g. l. Jones, Herbert Morrison, Portrait of a Politician, Weidenfeld & Nicolson, 1973
*74* Michael Frayn and Francis Boyd of the Manchester Guardian
*75* Michael Frayn, “Festival” in Sissons & French, op. cit
其实就是“Love”。
比方说去tesco买东西,收银员阿姨/大妈一般都会说:“Do you need a bag,love?”
从老年艾德礼的工党政府垮台时起,到盛气凌人、妙语连珠的哈罗德.威尔逊率领工党卷土重来为止,在此期间的英国对于某些人来说就是一片逝去的乐土。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一时期则是灰色的,因循守旧的,被执政无道的托利党“浪费的十三年” 不管怎么说,当时的英国都与今天大不相同。当年的那个英国今天已经找不到多少痕迹了,当年你可以开着奥斯汀雪尔兰的汽车(1)造访米兰银行(2),买两份《新编年》或者《画报》,点一根绞盘牌香烟(3),一边在心里盘算周末坐着有轨电车去看泥地自行车赛。当时的人们还可以尽管想象以另一种不一样的方式来成为英国人。翻阅一下当年的报纸杂志,很容易就可以意识到当年人们对未来的描绘与我们今天的现实有多大差别。例如在当年人们的想象中,“未来”的英国街头自然是英国国产汽车的天下,这些外形笨重古拙的汽车在今天看来已经有些陌生了——布拉德福德的乔沃特汽车公司(4)不遗余力地为“标枪”与“土星”牌汽车打广告,当然如果你的经济条件再好一点还可以“开着沃斯利,生活甜如蜜”。当年正是英国汽车时代的开端,谁也不会想到蓬勃向上的英国汽车业很快就将惨遭灭顶之灾。话说到这里,当年也没几个人能想到“道路自由”的理念将会被一大堆迷宫般纠结的交通管制条例所取代。专用机动车道与郊区限速还没有出现,人们依然在考虑客运直升机场的可行性。
人们的外观也与今天不同。上学的男孩子全都戴帽子穿短裤,砸人家玻璃或者撒谎肯定会遭致父亲大人一顿藤条抽。女孩子们都穿着家纺的套衫,人们都衷心希望她们从未听说过床弟之事。所有的妇女看上去都像家庭主妇,胸衣与女帽依然流行而女裤则基本没人穿。男性视丝般顺滑的八字胡为把妹利器,活领子依然畅销,法兰绒外套依然散发着烟斗的气息。
最重要的是,英国依然是一个军事国家,尚未在思想上摆脱二战的影响。将军们是知名公众人物,喷气式轰炸机是国民自豪感的来源。在六十年代沦为嬉皮士搞怪道具的军装此时在街头巷尾依然十分常见,1947年出台的国民护卫队制度取代了战时征兵制并于两年后全面实行,一直到1963年。超过两百万英国年轻人将会参军入伍,大部分都是陆军。出身高低有别的年轻人在一生最宝贵的时光当中被聚集到了一起,接受严格的训练与实用的教育,物资匮乏是家常便饭,生命危险也时常降临。青少年要练队列,剪短发,擦皮靴,叠衣服,一遍又一遍。时机到来之时他们当中有些人将会为英国而走上位于远东、巴勒斯坦、埃及或者非洲的战场,而剩下的绝大多数则将会在英国或者德国的军营里度过无聊至死的一到两年。还有一些人会死。在国民护卫队时期英国一共参与了超过50场海外军事行动,共有395名士兵因此牺牲。据说还有几十人在维尔特郡的坡顿丹(5)进行的秘密化学武器试验中丧命。还有人成为了英国原子弹开发的人体试验品,事后有些早已了无生趣人选择了自我了断。国民护卫队整整纠缠与调教了战后英国一代男性,奠定了时代的基调。当时的社会文化中反权威的怒火与讽刺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国民护卫队,但是擦皮鞋、注重着装、服从权威的习惯也是由此而来的。总而言之,这一制度将四十年代的氛围延续到了下一个十年,这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
在其他国家——德国,法国,俄国,日本——四十年代带来的创伤与破坏依然令其疼痛难忍。在英国,最后一批战俘已经释放回家,轰炸遗址上已经重新建起了更为实用而没原来那么富有情调的房屋,但是人们还在努力消化战争带来的经验教训。当年还是孩子的人们自然将五十年代视为正常的时光——对于他们来说,英国从来就是如此,以后也会一直如此。人们渴望着宁静的家庭生活,妇女在家做果酱织毛衣,男子则工作稳定、工时有限。这是对1939-1945年期间痛苦与动荡以及随之而来的核恐怖的有意识回应。宁静的家居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解放。对于中产阶级来说,他们回忆中的战前岁月是一段有秩序的时光。1951年丘吉尔的重新上位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这一观点,即英国可以回归到此时在人们心中只剩下依稀印象的等级社会。直到1963年这一时期结束为止,英国上下依然有将近25万人从事“家政服务”行业——女仆,女管家,贴身随从等等——还有600名全职男管家。英国依然有幸拥有31名公爵,38名侯爵以及区区204名伯爵。*1* 许多私人公司的上层都给人以军队化的感觉,最上面是充当军官的绅士,往下是中层执行人员。工作场合之外的公众生活被底气十足的官员、医院顾问、护士长、主教与护林员们密切监视着,以今天的标准衡量这些人的权限几乎有点无法无天。绞刑,体罚,反堕胎与男同性恋的强硬法律,一切的一切共同组成了一张控制之网,这张网在五十年代初期基本上无人触动,尽管少不了私下的小动作与暗中破坏。当时的人们大都是顺从的公民而不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消费者,爱国主义还可以在公开场合大鸣大放地进行宣传,这一切很快就会变得难以想象。
五十年代中期的英国依然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大型英国公司在石油、烟草、海运以及金融方面都位居世界前列。帝国尚未远去,尽管英联邦一词已经家喻户晓。皇室成员依然出访海外,新闻广播与每周杂志依然会耗费大量篇幅报道充满异国风情的土著代表团。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南非是媒体口中的度假与移民胜地——阳光明媚,富饶而空旷。它们就是英国的加利福尼亚,英国的新边疆。旗帜招展的商务航班在南汉普顿等待升空。此时的英国远非一个闭关自守,排斥外国影响的国家,但是来自意大利或者斯堪的纳维亚的影响与来自美国的影响似乎一样强烈——咖啡馆,丹麦设计,轻便摩托以及一种在广告中被称为“意大利式威尔士干酪面包片”的食物(后来改称披萨饼)都是这方面的明证。美国文化的强大影响力早已在地平线上若隐若现,但是在那几年里,人们依然相信英国不但可能,而且可以强大而自信地独立于美国的文化影响而存在下去。再怎么说,英国在人均层面上也依然是世界第二富有的国家。
在公众场合,国家自信的排场依然十足。1953年新任女王登基之时,人们都在谈论——尽管大多有口无心——一个新伊丽莎白时代的到来,一个由音乐家、艺术家与科学家组成的新国家。即便在时过境迁之后重新审视,这一切也并非完全空穴来风。从拉尔夫.沃恩.威廉斯(6)到本杰明.布里顿再到迈克尔.提皮特(7),这一时期的英国并不缺乏世界级的音乐家。W.H.奥登(8)与T.S.艾略特也足以与当时最杰出的诗人比肩。雕塑家亨利.摩尔(9)与画家格雷厄姆.萨瑟兰在很多人眼里也是世界级的大师。丘吉尔在五十年代最初几年重新成为首相时的确有些高龄过度,但他依然是当时当之无愧的世界级伟人之一,一位年迈的巨人,他笔下的作品源源不断,他对历史的看法在公众心中留下了如同印章一般的痕迹。他将和五十年代另一位知名作者威廉.戈尔丁一样获得诺贝尔奖。在流行文化领域,电视的稳步普及至少在一开始使得传统的上层社会价值观步入了千家万户。这是安迪宝宝(10)与园艺窍门的时代,是乔伊丝.格伦菲尔与诺尔.考沃德的时代。这也是罗杰.班尼斯特打破一英里长跑四分钟极限的时代(11),征服珠穆朗玛峰的时代(12),赛艇与足球夺冠的时代。即便在探险与竞技界,英国也是一马当先。英国科学界则捧回一座座诺贝尔物理与生物学奖,当时的英国科学家们还没有集体前往美国发展的迹象。
在今天我们这些早已惨遭剧透的当代人眼里,这段时光到处都是社会变革的迹象。从满腹怨气、刚刚成为社会话题的青少年,到马耳他、意大利以及英国本土犯罪集团的发迹,再到第一批圆瞪两眼,喜气洋洋的加勒比移民。厌倦于挫折感同样无处不在,英国的工人阶级的确变得更加富裕起来,但住房条件依然恶劣,除去一小部分极其聪颖且幸运的精英之外,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无法接受高等教育,他们的工作也是既艰苦又无聊。各种矛盾终将爆发出来,但是身为一个英国人依然值得令人感到骄傲。甚至就连街头的混混都带着本土因素。泰迪男孩(13)身上的奇装异服,天鹅绒领子,长外套与宽松的大衣,完全就是爱德华时代服饰的翻版。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Austin_Sheerline
(2)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dland_Bank
(3) 即我国所称的白锡包,外链出处
(4)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wett
(5) http://en.wikipedia.org/wiki/Porton_Down
(6) 外链出处
(7)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chael_Tippett
(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cc67b01000bl3.html
(9) http://baike.baidu.com/view/990709.htm
(10) 外链出处
(11) 外链出处
(12) http://xmwb.news365.com.cn/ygb/200908/t20090815_2431507.htm
(13) 外链出处
*1* Anthony Sampson, Anatomy of Britain Today, Hodder & Stoughton, 1965
文中提到的光荣格罗斯特团坚守津江一战具体细节究竟如何?这一战我军伤亡怎样,战斗意义何在,是否如文中所说是第五次攻势的转折点。
在网上只找到几个帖子,没有进一步阐述。
使用google搜索的时候用 "临津江 site:www.ccthere.com"
临津江一战曾经一度是大家关注的热点,建议没事多用“关键词+site:www.ccthere.com”的方法来挖河泥。
足球--- http://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English_football
赛艇查一下http://en.wikipedia.org/wiki/Rowing_(sport),再看分条目
那个 Wiki 里的信息和我的记忆是可以映证的:
“1945–1961: The end of English dominance”
历史上匈牙利队和西德队就是此时崛起的。这还只是欧洲,“南美无弱旅”的口号已经有一些日子了。至于俱乐部队,皇家马德里很快就要来了。
这段时间英国的足球队和军队的表现有些类似,雷声大雨点小,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说到在朝鲜的第四次和第五次战役,我觉得砥平里的中美对决造成的影响无论如何都比英国人的那个“死守”高了几个等级,不管是兵力还是战法。
反正英国人的“历史文学”作品里,士兵总是英勇的,中下级军官总是"professional"的,上级将军(包括美国法国的,假如他们碰巧是盟友)则多半是昏庸或者可笑的。
怎么跟中国的评书有点味道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