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Andrew Marr:当代英国简史 -- 万年看客

共:💬365 🌺297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家园 脏橛子与富尖子,续

预制房屋狂热最为戏剧化的例子发生在苏格兰与英格兰北部。在丹迪的市郊,人均新房数量冠居全欧,新房当中就包括臭名昭著的六角形怀特菲德住宅群(10)。格拉斯哥在吉布森的领导下修建起了31层楼高的红路住宅楼,当时这是欧洲最高的大楼,而且施工速度也快得惊人。随着时间推移,人们逐渐积累了经验,混凝土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分散,更加多样化,更加美观起来。纽卡斯尔就有一个最近的例子。巨大而扭曲的贝克公寓(11)一路蜿蜒,就好像哈德良皇帝成了建筑开发商一样。不过总体看来大多数水泥桩子的造型还是大同小异的居多。西汉姆还是基德明斯特,布莱克本还是爱丁堡,谁能说得出来?而且很快各地都开始面临类似的问题,打散了的当地社区很难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垂直居住结构当中重新成形。进门大厅与电梯原本是建筑师的得意之作,但现在却成了青少年与蛋疼人士发泄破坏欲的目标。石棉的危害尚且不为人知,很久之后人们才发现这个问题。水汽在楼房内壁凝结,墙壁太薄无法隔音,商店也距离太远。

在很多情况下,当人们刚刚搬进新居,自豪感尚未消退的时候,这些楼房的管理情况还是相当不错的。换句话说,情况的恶化不仅仅是建筑本身的问题,也是人的问题。在楼房里面,一户酗酒打架的家庭能闹得上下好几层十几户人家没有好日子过。这种家庭要是来上两三户那整座楼就没法住人了。各地市政府只考虑如何往楼房里面塞人,却不考虑随着而来的问题,例如大量没有地方玩的儿童要怎么处理,他们对于这种种问题的责任起码和勒柯布西耶或者密斯.凡德罗一样大。的确,有些匆忙上马的预制建筑项目十分危险。1968年5月,伦敦东部的罗南点大楼(12)——所用材料是水泥板——发生了垮塌事故,造成4人死亡。此后类似事故再未造成死亡。不过一夜之间人们又开始一窝蜂地谴责这些建筑的不稳定性,其声势足以与之前大干快上的氛围相媲美。正如人们将流氓的出现归罪于四五十年代肮脏的砖质贫民窟一样,高层建筑也被人们视为六七十年代破坏公物行为猖獗的罪魁祸首——尽管有许多大楼早在竣工开门之前就惨遭破坏。或许这些建筑投射在地面上的凄冷而生硬的阴影的确起到了泄气的效果,只有最一根筋的现代主义者才会真正热爱这些枯燥而重复的线条。

在公众当中,甚至在建筑师当中,人们对于高层建筑的看法都在逆转。规模较小的建筑在七十年代风行起来,只有像阿伯丁这样孤立且管理良好的城市是例外。人们开始在全国范围拆除高楼,罗切斯特为了改善城市景观将所有高楼一扫而光,伯明翰也承诺向其学习。甚至连格拉斯哥的红路住宅楼也曾一度成为拆除的目标。在其他地区,例如伦敦的旺兹沃思,楼房得到了重新装修,人们用色调更为明快的板材来覆盖建筑的表面,以求改善其外观。在六十年代主张修建楼房的左翼市政府眼下开始为平房张目。廉价房的出售意味着坐落于最受欢迎地段的楼房内部得到了来自新业主的修缮。许多住房被卖给了住房协会,还有一部分用来安置政治难民,瘾君子以及最为赤贫的穷人。英国历史当中并不缺乏建筑风潮,最著名的有工业革命时期砖质平房的蔓延以及两战间期城郊区域的扩张。但与楼房革命相比,这些事件对于英国风貌的影响既不够快,也不够狠。说到英国现代化进程中最受人唾弃与厌恶的方面,混凝土丛林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拔得头筹。

因此我们应当记得一点,有些容纳了心满意足的住客的楼房幸存了下来。我们应当记得就算有些楼房的确被涂鸦淹没,但是它们依然比被其所替代的平房更适宜居住,前者有暖气、热水与电梯,后者则屋顶漏雨,老鼠横行,厕所位于屋门之外,取暖只能烧煤气。再说一句公道话,如果伯明翰、格拉斯哥、曼城以及伦敦之类的大城市当年没有修建如此之多的高楼,那今天距离市区50英里范围之内的乡间美景都将荡然无存。住房的需求是硬性的,不能垂直安排就必须水平扩张甚至蔓延——三十年代就出过这种事,当时都铎时代特有的丑陋随处可见,而制止这一扩张趋势的正是高层楼房。今天我们多少积累了一点经验教训。建筑师们依然醉心于高密度的住房设计,但是与此同时也将街道走向、广场与空地以及周边的平房住宅纳入了人性化考量当中。到了八十年代初期,英国的住房短缺问题已经基本上通过混凝土建筑得到了解决:仅高层住房一项就创造了440000户住宅。但是移民以及家庭的拆分又带来了新一轮的住房危机。摩天楼又一次成为了主流。这次它们和从前可大不一样了。从曼城47层的毕森塔(13)到66层的伦敦桥塔计划,这些新时代的高楼是为摆谱的有钱人而建造的宫殿而不是穷人的安身之所。这些高楼就好比超级名模的嗑药恶习,而当年哈利.沃顿兴建的高楼则好比监狱当中的海洛因泛滥,建筑本身固然重要,但阶级因素才是决定性的。

(10) http://www.google.co.uk/search?q=Whitfield%2C%20Dundee&rlz=1I7DKUK_en&oe=UTF-8&um=1&ie=UTF-8&tbm=isch&source=og&sa=N&hl=zh-CN&tab=wi&biw=824&bih=509

(11) http://www.google.co.uk/search?um=1&hl=zh-CN&newwindow=1&rlz=1I7DKUK_en&biw=824&bih=509&site=search&tbm=isch&sa=1&q=byker+wall&aq=f&aqi=&aql=&oq=

(12) http://www.google.co.uk/search?q=ronan%20point&rlz=1I7DKUK_en&oe=UTF-8&um=1&ie=UTF-8&tbm=&source=og&sa=N&hl=zh-CN&tab=wi&biw=764&bih=459

(13) http://www.google.co.uk/search?q=beetham%20tower&rlz=1I7DKUK_en&oe=UTF-8&um=1&ie=UTF-8&tbm=isch&source=og&sa=N&hl=zh-CN&tab=wi&biw=777&bih=472

*52* Quoted in Miles Glendinning & Stefan Muthesius, Tower Block, Paul Mellon Center/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4

*53* Quoted in ibid

家园 (21)造反了:对杖鱼说不!

造反了:对杖鱼说不!

四十年代,工党心目中理想化的英国正在成型。这将是一个纪律严明而简朴的国家,由尽忠职守的公务员们在伦敦加以组织与领导,接受他们指挥的国民也是知荣明耻,自我约束的一群。卫生,理性,官员做主与公平,这基本就是圆颅党的社会观,只不过少了强制性的赞美诗与军事独裁。对于工党来说十分不幸的是,英国根本不是这个样子。混乱无序,寻欢作乐,个人主义,这才是(至今依然是)这个地方的真实面貌。工党的道德信条是自制与公平分配,各位大臣们对消费主义充满厌恶,视其为滋生于美国的祸害。但是消费主义很快就会以势不可挡之势爆发开来。老百姓很喜欢免费的眼镜与更为优厚的国民保险计划,对于预制房屋也表示欢迎,印巴独立对他们来说也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是他们反感各种限制,厌恶日复一日的排队与物资紧缺,尤其痛恨在七八年之后还要每天被人提着耳朵拿敦刻尔克说事。于是英国人又一次采取了惯常的手段:他们造反了,但并不是以法国人的方式。没有暴力,没有漫天飞舞的石块与声嘶力竭的传单,英国人造反的方式更为安静,也更为固执。他们已经反抗过了住房短缺,他们拒绝穿着政府指定的服装,现在他们连摆在他们面前的食物也不吃了。

日记与信件反映了一个完全痴迷于食物的英国。公众们一直以为战争结束之后商店里就会恢复到战前琳琅满目的常态,结果配给制不但没有松动的迹象,而且还越收越紧,于是民怨开始酝酿起来。BBC电视喜剧《老爸上战场》(1)描述了一个虚构的连队,里面有一位由詹姆斯.贝克扮演的乔.沃克(詹姆斯.贝克在现实生活中的性格比起电视里更加放荡不羁,44岁就因酒精中毒而死)。沃克总是穿着双排扣的西服,两撇八字胡纹丝不乱,走到哪里都神气十足,他虽然是个反角,但却有一付热心肠,只要有人在他面前搞道德说教,他总能不动声色地变出一瓶威士忌,或者一盒雪茄烟,或者一双丝袜之类的违禁品塞到对方手里,让他们原形毕露。沃克以游击战的形式推进着服务业经济。他是个违法份子,但人人都离不开他。战争结束之后,无数现实生活中沃克的原型从阴暗的角落走了出来,街头巷尾的黑市商贩们成为了工党治下日常生活当中人们普遍认可的组成部分。

1949年上映的两部广受欢迎的伊灵喜剧很好的反应了当时整个社会知法犯法的道德困境。在《通往平利可的护照》(2)一片中,住在轰炸地点周边的居民们发现自己在法律上已经不再从属于联合王国,而是属于勃艮第公国。身为勃艮第人,折磨其他伦敦市民的配给制以及各种限制条款对他们无效。他们还没来得及庆祝这从天而降的自由,蜂拥而至的黑市商人们就把这里团团包围起来,秩序与法律岌岌可危。这些人代表着长期受压制的物欲与消费主义,社会主义者们一直担心它们随时有可能爆发——的确如此。政府当局试图用铁丝网将平利可隔离起来,勃艮第的人民则坚守不屈,很有1940年英国刚刚参战时同仇敌忾的气势,不过多了几分搞笑的元素。伦敦市民们站在勃艮第人这边,他们向铁丝网里面投掷食物,借以为平利可助威。这其实就是对一年半之前占房运动的喜剧化再现。电影的最终是个莎士比亚喜剧式的大团圆结局,造反的平利可居民与政府达成了妥协,重新回到了配给簿支配之下平等而有序、尽管有些丧气的英国。

《荒岛酒池》(3)在《通往平利可的护照》几个月之后上映,这部电影从对立的另一面反映了相同的问题。剧中一艘名为“SS政治家”号,满载威士忌的货轮在拖代的赫布里底岛搁浅。故事自然是虚构的,但并非无中生有,而是取材于战争中的真实事件。事件中的商船名叫“SS内阁大臣”。岛上的居民和其他英国国民一样饱受威士忌短缺之苦,因此抓住了这次机会,将大量原本要运往北美的威士忌藏了起来,瞒过了代表政府当局的国土守卫队总司令沃格特队长(这一角色由巴西尔.拉德福德(4)扮演,他是《老爸上战场》中亚瑟.罗维(5)的前辈)。在影片中,清教式的英国遭到了一个决心坚定,团结紧密的岛屿社区的颠覆,后者用一场盛大的舞会来庆祝来之不易的解放。和平利可不同的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在拖代取得了最终胜利。在现实生活中,一名收税官对这批酒水锲而不舍的搜索导致了岛民的分裂。有人因为盗窃而遭到指控,邻里之间的氛围也因此遭到了难以弥补的破坏。但是观众们忘掉的是现实,记住的是故事。

家园 造反了:对杖鱼说不!续

人们可以将重新接受配给簿的平利可人与窝藏威士忌并挫败当局的拖代岛民们之间的对照视为对现实生活当中政治紧张局势的反映,一边是工党政府所倡导的战时调控制度,另一边是信奉自由市场的托利党所表现出来的满腹无名火。到最后调控终将部分瓦解,配给制终将结束,而第一轮消费大潮即将兴起,这一切大约都将在工党政府1950-51年败选前后成为现实。而眼下,在这个一贯以守法而著称的国家,许多轻微犯罪行为居然得到了公众睁一眼闭一眼的容忍。不光是黑市商贩到处活动,正经商店的老板也会为了老主顾而对各种条例睁一眼闭一眼,人们经常从工作场合顺手牵羊拿点小玩意儿,酒吧里的酒客们也会为自己的妻子额外买一双丝袜。但是这些违法行为都是让这个物资匮乏的时代逼出来的。十年之后,一位小说家准确地把握住了当时的气氛。

“可笑的是,屠夫如果不严格按照许可证上的条文杀猪就得受罚。有一次,批准使用的屠宰场开门了,批准上岗的屠夫就位了,但是批准屠宰时间却比批准开门时间晚了一天;还有一次,屠夫和屠宰时间都正好,但是送猪归天的屠宰场却没有获准开门。还从来没有哪一套官僚体系如此炫耀自己的彻底失败来迎合低落与不满并行的时代精神……所以没错,这种事的确人人有份,在后厨房或者店铺后门,零敲碎打的黑市交易已经成了常例。”*54*

还有其他的反叛方式。英国主妇联盟于1945年由一位神职人员的妻子组织成立,该组织的宗旨是打击粗鲁无礼的店员以及长时间的排队等待。这一组织抵制蛋粉的活动在迫使倒霉的食品大臣本.史密斯(6)下台的过程当中起到了自己的作用。许多被强加给消费者的食物口碑都极其糟糕。例如说马匹就遭到屠宰并加上“牛排”的标签上市出售。政府还从南非进口鲸鱼肉排与鲸鱼罐头,并宣称其“口感浓醇,与真正牛排无二”。这玩意儿流行了一阵,但也只是一阵而已。日后风靡一时的电视科学节目主持人玛格努斯.派克(7)说尽管对于口水直流的食客来说,第一口鲸鱼肉还能接受,“但是再多吃上几口,牛排的味道就会立即被另一股极其浓重的鱼肝油气味所取代”。*55* 再接下来就是杖鱼,一种极其凶猛的热带鱼类,嘶声如蛇,利齿似犬。

英国在战争期间有一个小插曲,主人公是一位名叫芭芭拉.卡斯特尔的姑娘,她当时为食品部鱼类分部工作。*56* 她和同事们的工作地点是伦敦卡尔顿饭店,饭店每间客房内部的浴室里都有一个相当大的浴盆,盆里装满各种接受考察的鱼类。简而言之,主管部门把芭芭拉与杖鱼分配在了同一个房间。她的观察报告一定为杖鱼说了不少好话,因为在1947年10月政府开始从南非进口上百万听杖鱼罐头。当时蛋白质十分短缺,而南非愿意接受英镑而不是捉襟见肘的美元。所以工党大臣们试图说服英国公众相信,无论是做沙拉,面点,三明治,甚至是与小葱、醋与糖浆一起调制成开胃酱,这种肉质呈粉状且味道寡淡的鱼都能让人胃口大开。不过老百姓对此持保留意见并且毫不留情地编出各种段子来挤兑杖鱼,报纸与议会都热衷于拿杖鱼开涮,结果杖鱼的销量只能用凄惨来形容。最后大部分杖鱼罐头都被当作猫食处理掉了。*57*

之后不久,保守党制作了一批传单,上面画着一匹马,一条鲸鱼和一头驯鹿,借此表现“社会主义者治下可供您选择的多种食品”。在全世界都在挨饿的那几年里,是工党政府竭尽全力让英国国民至少能够填饱肚皮,但是通过四十年代遍布英国的黑市,英国主妇联盟的活动(给一位名叫玛格丽特.撒切尔的保守派年轻女生留下了深刻印象),还有公众对杖鱼万众一心的抵制,很明显可以看出英国国民对配给制已经恨得连后槽牙都痒痒了。无论公道与否,1948年的工党以及之后的托利党大臣们一有机会就开始着手撤销各种限制并重建食品市场。美援再一次涌进英国,轻度无政府主义的拖代岛也在精神层面胜过了一本正经的平利可。

(1)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409310/

(2)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3943/

(3)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5847/

(4) http://people.mtime.com/1030285/filmographies/index-2.html

(5) http://www.mtime.com/person/1024557/filmographies/

(6) http://en.wikipedia.org/wiki/Ben_Smith_(British_Labour_politician)

(7)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gnus_Pyke http://www.google.co.uk/search?hl=zh-CN&newwindow=1&rlz=1I7DKUK_en&q=magnus%20pyke&gs_sm=e&gs_upl=256869l262204l0l6l5l0l0l0l0l0l0l&um=1&ie=UTF-8&tbm=isch&source=og&sa=N&tab=wi&biw=824&bih=509

*54* David Hughes, “The Spivs” in Sissons & French, op. cit

*55* Quoted in Addison, op, cit

*56* Anne Perkins, Red Queen, Macmillan, 2003

*57* Susan Cooper, “Snoek Piquante” in Sissons & French, op. cit

家园 (22)造反了:裙子飘起来

造反了:裙子飘起来

英国服装花了很长时间才重新明快鲜艳起来。直到六十年代,孩子们依然穿着肥大的灰色短裤与四十年代就做好了的皱巴巴的家纺毛衣。男性在社交场合穿的是厚重的灰色西服,出门还要戴帽子。妇女们出门穿家常服,头上还戴着发网。但是四十年代发生了一场革命,向人们显示了妇女们对于沉闷死板的服装款式究竟厌恶到了何种地步。这场革命发起于巴黎一家新开张的时装店,店主名叫克里斯汀.迪奥(1),他出生于“美丽年代”(2)并深爱这一时期,迷恋于一战之前法国的优雅与奢华。他一手掀起的革命被人们称作“新视界”(3)。一名曾参与1947年“新视界”揭幕仪式的英国妇女称她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了“衬裙拖曳窸窣作响的声音”,这时她突然意识到,战争终于结束了。*58*

迪奥的服饰革命有意回归了夺目而刻意不实用的女装风格。“轻巧纤细的上身逐渐收成一握蜂腰,再往下,裙摆如鲜花一般怒放开来,每一根线条都圆润到了极致……”长裙与衬胸,繁复而华丽的褶皱,如同焰火一般点燃了当时英国“灰暗、疲惫、拘束而别扭”的妇女界。这是对政府所倡导的简朴文化的直接挑战,很快就引发了一场政治战争。英国创意设计师工会抱怨道他们没有足够的材料来像法国人那样不负责任地胡闹。工党议员们纷纷投身于抗击媚俗之风的战斗当中。魁梧壮硕的贝希.布拉德克(4)女士怒斥“新视界”为“有闲之人的临时起意”。马布尔. 赖达尔奇(5)议员说这种服装师是有人强加于妇女身上的,并且信誓旦旦地认为家庭主妇们一定不会买这种衣服。她说所有这些衬料与剪裁只是为了“过度强调性诱惑”,“新视界”打算将妇女重新变成笼中之鸟,夺去她们刚刚得来的自由。

但是从皇室的公主一路向下,英国妇女们对政治说教根本不以为然,纷纷反其道而行之,或买、或改、或借,她们全都选择了迪奥。日后的小说家露丝.亚当(6)战时在信息部工作,她辩称整整一代英国姑娘都被赶进工厂做工,要么就得进监狱,对她们来说这可算不上解放。

“对她们来说,那些教训她们要 ‘合理’着装以便从事生产工作的工党议员和在她们与男朋友接吻告别时冲过来搅局、押送她们回工厂的女警察们纯属一丘之貉;还有那些女工头们,总是因为她们上厕所的时间太长、耽误了俄国人急需的飞机零件而冲她们大吼大叫。现在她们总算再也不用听人念叨什么劳动与自由之关系了,总算可以重新成为美丽的女孩子了。”*59*

社会上,至少是中产阶级当中,存在着一股压抑已久的呼声,人们希望能够回到战前丰富多彩的生活当中——当时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都能清晰地回忆起三十年代的消费主义风气。当男男女女们无不穿着勉强合体的标准化服装,在退伍时还会收到全套帽子、领带与鞋子的时候,服装无疑最有力地象征了姗姗来迟的繁荣。

(1) http://baike.baidu.com/view/40545.htm

(2)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936930.html

(3) http://baike.baidu.com/view/3273094.htm

(4) http://en.wikipedia.org/wiki/Bessie_Braddock 外链出处

(5)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bel_Ridealgh

(6) http://en.wikipedia.org/wiki/Ruth_Adam

*58* Pearson Phillips in ibid

*59* Ruth Adam, A Woman’s Place, 1910-1975, Persephone Books, 2000

家园 这个仗鱼是不是就是南非的一种狗鱼?

个头很大,满口尖牙,刺也不少,又长又直。

南非人一般把那鱼烤了或者炸着吃,在传统上黑人比白人吃的更普遍。

家园 就是这个东西

外链出处

家园 太爽了,看看咱们的房价齐天

再看看人家的占房客,英国人真是干的太痛快了,不过,这样的“叛乱”只有在英国的社会和环境才能发生。

“妇女志愿服务组织的人带来了热饮,警察们非但不去驱逐这些占房家庭,还从肯辛顿兵营带来了咖啡和茶。报纸对他们的行为持同情态度,似乎公众舆论也是如此。随着占房运动的继续,人们开始自发地组成人链,从这些房屋的窗户往里传递食品。在有几条街道上,警察甚至会亲手将食品包裹交给占房者。外面的人们为这些占房者收集毛毯、钱、食物、巧克力还有香烟。”

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国家。

家园 要贴图关键是得找到图片地址

一般网上的图片地址会以jpg/png/bmp/gif结尾.jpg占大多数.

比如这个:

http://files.ckcdn.com/attachments/month_1101/1101101036dfef979a570ffdd6.jpg

如果要插图,选那个"特殊效果",然后在"[IMGA][/IMGA]"中间的两个中括号之间插入图片地址就行...比如上面那个图片连接,插入][之间后效果如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23)肿膝盖以及其他娱乐

肿膝盖以及其他娱乐

在家门内外,四十年代的英国人有那些娱乐活动呢?他们肯定不会看电视,因为1947年只有0.2%的成年英国人口拥有电视,到了1950年也只有4%。他们不会到国外度假,当时人们既没有这么多假期也没有这么多钱。战前不久通过的带薪休假法案极大地扩展了享有带薪休假的人员的数量,但是假期一般还是以十四天为限而不是一个月。1947年时喷气式客机还没有问世,而且个人携款出境也要受到严格限制,因此只有3%的人口到国外度假,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有钱人,而且去得地方大概就是法国北部以及地中海沿岸。由于汽油配给制度,他们也不会开车到乡下去兜风。但是就在同一年,将近一半的英国人还是以各种方式度过了假期。许多人搭乘火车前往维多利亚时代的海滨度假地,这些地方很快就会人满为患。其他人则骑上自行车外出野营——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当时的公路基本没有人。但是更多的人将会乘坐游览车或者火车前往新开门的度假村,这些地方是由比利.巴特林(1)为代表的新兴企业家们创立的。

巴特林出生在南非一个离异家庭,他母亲是巡回游乐园里的糕点师。她带着自己的姜汁面包摊与儿子走遍了英国西部的各个集镇,借此让巴特林初步领略到了演艺行业的酸甜苦辣。断断续续地上了几年学,又在加拿大设计了几天广告之后,巴特林在一战时参军入伍。战后二十年代他拉扯起来一个套圈摊子。若干年之后,他一步步建成了自己的游乐场——鬼屋,螺旋塔,套圈与回转木马一应俱全。他最大的突破是取得了在欧洲经营碰碰车的许可证。然后他发现许多英国家庭在海边度假时往往玩得很不称心,于是在1936年林肯郡的斯凯格内斯开设了他的第一个度假村。

为某个公司的雇员特别成立的度假村此前也有几家。但是巴特林的野心极大,他修建了一个游泳池,一座剧场,一座电影院,无数游乐设施以及——重中之重——一家托儿所,好让带着孩子的夫妻能够享受二人时光。他的第二座度假村于两年之后在克拉克顿开门营业。战争期间他将自己的设施与场地全部交付给了军方,当战争结束时他已经有了5家度假村。巴特利是个强硬的小个子,上衣口袋里总是装着锋利的剃须刀片,他经常向朋友们夸口说自己的人生目标就是“金钱、权力和女人”。他十分清醒地意识到厌倦了战争的人们需要些什么:色彩,游乐,温暖的小屋,优质的服务以及绝不冷场的各种活动,从舞会到著名的“肿膝盖选美”以及“魅力老奶奶选美”。

战后两年之内巴特林就成了百万富翁。在历经重重金融危机之后,他将会受封骑士并在自己的度假村里面接待女王。此刻他的注意力放在了中产阶级以及家境较为宽裕的工人身上。意大利歌剧,莎士比亚戏剧,电台明星,政客,主教与体育健将都被他请进自己的度假村。四五十年代的度假村极其时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是价格不菲。在度假村里有专门的红衣接待员,他(她)们把游客一天的游乐内容安排得绝无冷场,有了战争期间人人群策群力的经历后,这种安排很受游客欢迎。1948年巴特林试图通过在加勒比海修建度假村将自己的买卖扩展到美国,结果蚀了本钱。之后六十年代大规模海外度假潮流终结了度假村的全盛时期。但是直到那时,对于上百万英国人来说,度假村依然是暑假的同义词。万一日后由于油价上涨或者全球变暖带来的担心打击了廉价航空业,度假村很有可能还会重现辉煌。

在年假之外的时间里,传统的观赏性运动也在战后迅速回归了人们的生活。战争严重打击了英国足球,不仅是因为大量球员参军入伍,还因为英格兰足球联赛遭到了暂停,而国家则一分为二,变成了南北两部分。战后新条例规定上场的联赛球员每周可以挣12英镑(2),而且比赛可以一直进行到有结果为止(例如1946年唐克斯特队与斯托克波特队的一场比赛就整整进行了203分钟,直到入夜以后才以一方首先进球而了结,球员只能摸黑比赛,因为还没有强光灯)。总之,水平上乘的球队很快就将重返座无虚席的球场。

斯坦利.马休斯(3)是斯托克一位理发师的儿子,他在战前就已经是足球界的传奇人物了,战后他效力于黑潭队,饱受球迷欢迎。1953年,38岁高龄的马休斯与英格兰队一起杀入了世界杯决赛,这是第一次得到电视直播的世界杯决赛,全球共有1000万观众收看。1948年到1949年间英国观看球赛人数约为4000万人次,人们普遍认为这是英国足球的黄金时期,此前的五月英格兰队曾经与一支大言不惭地命名为“世界其他部分”的球队交过手(这支球队中有丹麦球员、瑞士球员、一名法国球员、意大利球员、瑞典球员、捷克球员、比利时球员、荷兰球员以及爱尔兰球员)并以6比1的比分痛击了这支九国联军。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假象很快就会被戳破,但是从其他角度来说这一时期依然是英国足球的黄金时期。的确,露天看台气味难闻而且根本没有观众防护设施,战后最优秀的球员也还没有出现。但这时的足球相对来说要干净很多,比赛依然还是由地方队与地方球迷支撑起来的,球场上也没有如今这么多的小动作。以斯坦利.马休斯为例,他在职业生涯中从未吃过红黄牌。

当时另一名著名球员是阿森纳的丹尼斯.坎普顿(4),一位化工厂工人的儿子。只不过他打板球比踢足球出名,板球在战后也重新获得了极大的欢迎。1947年南非国家板球队来访时与英国队进行的友谊赛足有300万人收看,坎普顿在比赛中的精彩表现极大激发了观众们的自豪感。板球评论作家奈维尔.卡德斯(5)认为他是战后健康与理智的化身。“看坎普顿打一局球就能把配给制给忘了。”*60* 无论是在足球界还是在板球界,许多战前的球星在战争期间都成为了军队的体能训练教官,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坚持训练。但是随着约克郡的击球手兰.亨顿(6)以惊人的状态重新回到球场,板球也获得了空前绝后的象征意义,无论是在伊恩.博塞姆(7)的黄金时期或者是2005年夏天(8)都不能与此刻相提并论。与足球一样,战后的板球明星们无法通过比赛赚大钱。亨顿是一位建筑工人的儿子,他的成名一战是代表伦敦普通中学击败了公学球队。1952年他成为了英国本世纪第一位职业板球队长。满头乱发的坎普顿第一次挣大钱是为百利(brylcreem)护发公司做广告。

以追逐电兔子为目标的赛狗在战前刚刚发展起来,工人阶级十分喜欢购买这项运动的彩票。赛狗于1926年在曼城的贝尔维尤体育场正式开始,并很快风靡全国。与赛马不同的是,赛狗的身段极低,上百万工业城镇的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参与进来。许多最著名的赛狗都是当地人用自家后院或者当地公园训练出来的。赛狗场地也可以用来举行摩托车比赛,比赛用车均为500cc排量且没有车闸。这项运动于二十年代从澳大利亚传进英国并于战后获得了极大发展。古怪的是,自行车比赛也是同样的情况,不过自行车比赛的场地是满目疮痍的伦敦市区,赛道是由颜料在地面上涂出来的,在草地与瓦砾堆之间曲折延伸。考文垂、伯明翰以及伦敦经常举行对抗赛,1950年甚至还举行了一场国际赛事,英格兰对荷兰。随着重建工作的逐步开展,这项运动的狂热也慢慢消退了下去。

但是当时英国主流的休闲方式还是相当传统的。如同今天一样,当年的英国人同样痴迷于园艺。此时大部分英国男性都喜欢将时间花在花园而不是酒吧。电影则老幼咸宜,1947年英国观影人数是今天的十倍,尽管当年人口比今天少得多。战后最高峰时期,英国全国共有4600家电影院。英国电影业绝不仅仅只有伊灵喜剧;战争历险剧,古装剧,狄更斯作品改编剧以及言情剧都有很大发展,但这一切依然不足以与好莱坞的影响力相抗衡。

(1)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2) 当时一英镑的购买力大约相当于今天的40-50英镑,一便士就可以购买一颗鸡蛋,一品脱牛奶或者一份周报,成年人理发一次是6便士,12根一包的香烟可以用11便士半买到。外链出处

(3) http://baike.baidu.com/view/487317.htm

(4) http://en.wikipedia.org/wiki/Denis_Compton

(5) http://en.wikipedia.org/wiki/Neville_Cardus

(6) http://en.wikipedia.org/wiki/Len_Hutton 外链出处

(7) http://en.wikipedia.org/wiki/Ian_Botham 外链出处

(8) 2005年夏天,英格兰板球队在板球界世界级最高赛事“灰烬杯”(Ashes)总决赛中击败澳大利亚队捧回奖杯。(次年又在总决赛中再次遭遇澳大利亚队并且卫冕失败)

*60* Quoted in: Addison, op. cit

家园 删除

战争结束之后,谁也不会想到曾经贵为国粹的英国剧场能够幸存下来并继续发挥影响力。尽管电视在战时曾遭到暂停,1946年才在伦敦重新开张而且观众寥寥,但是它依然对剧场艺术造成了不容忽视的挑战。1950年全英国只有350000份电视执照,但是技术的发展与观众的需求都是显而易见的。英国第一部电视情景喜剧《品莱特的日常生活》(1)早在1946年11月就登上了荧幕。BBC早期在电视剧拍摄方面成果现在看来十分简陋,但在当时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正如我们所见,英国影迷的数目在战争期间有了显著增长,战后一段时期内——尽管相当短暂——英国电影业也可称得上欣欣向荣。对于大明星来说,想挣大钱就得拍电影,尤其是去好莱坞拍电影。更糟糕的是,战前的英国话剧界基本上没有创作出什么有重大影响力的作品。剧场成了文化遗产的阵地,当家剧目除了莎士比亚就是音乐剧以及旨在给人打气的轻喜剧。这与电影业的活力与创新精神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历史为这种种失败找了一个替罪羊,名叫休.波芒特,但朋友与对头们都更喜欢叫他宾吉。(2)

他的公司H.M.田纳特有限公司出品了大量音乐剧与热门剧。到了五十年代末六世年代初的剧院改革之后,这位1908年出生在卡迪夫的波芒特对旧式戏剧当中中的所有消极因素开展了无情的口诛笔伐。他常被视为伦敦西区剧作界的沙皇,依靠上游社会戏剧、豪华布景与明星阵容来取悦观众。人们经常指责他为了自己的朋友例如约翰.吉尔古德(3)而打压别人。这些说法很不公道。波芒特的胆子没这么小。他很喜欢在合适的时候冒险。例如在1949年他就不顾争议上演了田纳西.威廉姆斯的《欲望号街车》,主演是费雯丽。公共道德理事会斥之为“彻头彻尾地与风化为敌……儿童与仆人居然也能坐在剧院里面看这种东西真令人羞耻。” 在人们将这部戏贬斥为来自美国的三俗垃圾之后,艺术理事会断然停止了对这部戏的支持,原本打算前来看戏的皇室成员也取消了行程。通过精美华丽,不惜工本的一系列剧作例如《俄克拉荷马》,《西区故事》以及《窈窕淑女》,还有泰伦斯.拉提根(4)执导的《文斯洛男孩》(5),波芒特为伦敦的中产阶级以及整个英国中部提供了一扇逃离日常生活与乏味政治的门户。他为剧院以及出资人赚了很多钱,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还将继续如此。当年的波芒特很可以与上世纪最后十年的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相比。对于知识分子精英来说他的口味稍微重了一点,但当时的西区完全是靠他支撑起来的。他绝对不是什么焚琴煮鹤的俗人,他一直与约翰.吉尔古德保持着密切的合作,许多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莎剧也有他的贡献。

波芒特身处一个演艺人才圈子的中心,圈子里大部分人都是男同。他们恣意挥洒着奢华与机智,而英国当时在两方面都十分缺乏。他的剧作活版当中最为成功的一个就是特伦斯.拉提根。此人出生于1911年,父亲是一名外交官,由于与一名罗马尼亚公主有染而被外交部解职。拉提根早在战前就以《法文课》(6)一片而享誉英国。但是他最出名也是最优秀的剧作出自四五十年代——对中产阶级生活犀利而入骨的研究,例如《布朗宁版本》(7),《海深情更深》(8)以及《鸳鸯谱》(9)。同性恋是他的作品当中隐秘的主题,当时这也是形势使然,但是拉提根的上层社会风格使得他在国民情绪转向的时候一下子就成了众矢之的。在1953年一份臭名昭著的序言当中,拉提根向一直与他不对付的批评家们坦诚,他在写作时脑海里一直对“艾达姨妈”抱有极大的重视,“艾达姨妈”是一名想象中的观众,她是个“友善可敬的中产阶级中年老处女,既有闲又有钱。”和波芒特一样,拉提根很快就将失宠于广大观众——对于娱乐业来说,艾达姨妈的时代行将就木,野心勃勃的新生代年轻剧作家们将不再把她老人家的口味视为自己的创作标准,相反还要毫不客气地对她冷嘲热讽,口诛笔伐。

波芒特另外一位重要合作伙伴是塞西尔.比顿(10),他是一位摄影师,也是个美工设计师。比顿生于1904年,在二十年代通过拍摄青年男女肖像而成名。他的艺术生命一直延续到六七十年代,为六十年代的摇滚歌星以及七十年代的朋克歌星都拍过照片,期间还担任了皇室的御用摄影师。他的舞台设计离奇而机智,集中体现了波芒特所追求的“啊啊啊——”式的效果,对于战后饱受摧残的公众极富吸引力。他的电影美工作品将在日后为他捧回两座奥斯卡金人。与他同时期的另一位资历更老的明星是艾弗.诺韦洛(11),生于1893年,战争结束6年之后死于心脏病。他在战时曾因为违章驾驶而被判入狱,尽管时间不长,但却极大地影响到了他的健康。诺韦洛的职业生涯主要以作曲为主,著名作品有一战期间的爱国歌曲《炉火不灭》(12)以及一系列音乐剧,最后以1949年的国王狂想曲(13)以及1951年的《欢乐至上》(14)来收尾。他的相貌极其英俊,而他的同性恋取向则从未向庞大的女性粉丝团们透露过。在他的葬礼上,吊唁者的男女比例大约是五十女比一男。

但是同性恋明星当中最著名的还得数诺尔.考沃德(15),战争结束那年他46岁。从《乱世春秋》(16)到《私生活》(17),一系列的名作已经为他挣来了“剧作大家”的名号,也使他成为了全世界收入最高的剧作家之一。尽管他一直有意为自己打造出一副颓废嗑药的花花公子形象,还曾经一度成为知识分子阶层用来自我标榜的标志,考沃德还是变得越来越主流化起来。他的爱国感情全无造作讽刺的成分,对于大英帝国的逝去他感到真心遗憾,他在战时创作的作品无一例外地以主旋律为题材。《与祖国同在》(18)一片拍摄于1942年,以路易斯.蒙巴顿将军及其服役的HMS凯利号驱逐舰为题材。而《快乐天地》(19)一片则正式奠定了他当代英国伟人的身份。尽管战后几年间他的事业不算顺利,他的作品依然一路风靡到了五六十年代。考沃德向世人证明了英国人不仅会无节操地搞笑,同时还能保持高度的爱国心。正是这一点,再加上他毁人不倦的机智,使他的作品长久不衰,甚至到了他一向厌恶的家长里短式现实主义占领了舞台之后也依然如此。

尽管五六十年代被人们称作新戏剧的发源时代,但是人们依然应当记得,为这一时代留下一道道浓墨重彩的剧作家们大多都是维多利亚时代或者爱德华时代生人,身上多少还带着一丝王尔德的伦敦做派。诺韦洛,波芒特,考沃德,比顿和拉提根都是男同,都在主流演艺界工作,都才华横溢而极度爱国。仅仅因为他们即将被新一代自我宣传的愤怒青年作家们以及将塞缪尔.贝克特与贝尔托.布莱希特等剧作天才介绍到英国舞台上的制片人们排挤到一边,并不意味着他们从未闪耀过自己的光芒。波芒特时代剧作的机变百出是英国人应对惨淡而又不确定的未来的又一种方式。在剧场之外,这一主题也通过南希.密特福德(20)广受欢迎的小说以及乔伊丝.格伦菲尔(21)在电视上的表演得到了体现。

(1) http://www.comedy.co.uk/guide/tv/pinwrights_progress/

(2) http://people.mtime.com/1037434/filmographies/

(3)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00249/

(4)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19294/

(5)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4374/

(6) http://movie.mtime.com/105727/

(7)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471364/

(8)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4931/

(9)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6262/

(10) http://baike.baidu.com/view/2345259.htm http://edu.sina.com.cn/l/2004-07-01/74553.html

(11)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14509/

(12) http://www.firstworldwar.com/audio/keepthehomefiresburning.htm

(13) http://movie.mtime.com/106595/

(14) http://en.wikipedia.org/wiki/Gay's_the_Word_(musical)

(15) http://en.wikipedia.org/wiki/No%C3%ABl_Coward http://www.google.co.uk/search?q=Noel+Coward&hl=zh-CN&newwindow=1&rlz=1I7DKUK_en&prmd=ivnsob&tbm=isch&tbo=u&source=univ&sa=X&ei=D_nNTfeTCIS0vwPK2viYCg&ved=0CCcQsAQ&biw=858&bih=532

(16)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0344/

(17)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4901256/

(18)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2815/

(19)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8449/

(20) http://en.wikipedia.org/wiki/Nancy_Mitford http://www.google.co.uk/search?q=nancy+mitford&hl=zh-CN&newwindow=1&rlz=1I7DKUK_en&prmd=ivnsbo&tbm=isch&tbo=u&source=univ&sa=X&ei=KybsTbhEjri9A63j7LoP&ved=0CCcQsAQ&biw=824&bih=509

(21)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yce_Grenfell http://www.google.co.uk/search?q=joyce+grenfell&hl=zh-CN&newwindow=1&rlz=1I7DKUK_en&prmd=ivnso&tbm=isch&tbo=u&source=univ&sa=X&ei=0CbsTcuuEIPevwPny7jWDw&ved=0CCYQsAQ&biw=861&bih=532

家园 (24)战后的英国戏剧,一

战争结束之后,谁也不会想到曾经贵为国粹的英国剧场能够幸存下来并继续发挥影响力。尽管电视在战时曾遭到暂停,1946年才在伦敦重新开张而且观众寥寥,但是它依然对剧场艺术造成了不容忽视的挑战。1950年全英国只有350000份电视执照,但是技术的发展与观众的需求都是显而易见的。英国第一部电视情景喜剧《品莱特的日常生活》(1)早在1946年11月就登上了荧幕。BBC早期在电视剧拍摄方面的成果现在看来十分简陋,但在当时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正如我们所见,英国影迷的数目在战争期间有了显著增长,战后一段时期内——尽管相当短暂——英国电影业也可称得上欣欣向荣。对于大明星来说,想挣大钱就得拍电影,尤其是去好莱坞拍电影。更糟糕的是,战前的英国戏剧界基本上没有创作出什么有重大影响力的作品。剧场成了文化遗产的阵地,当家剧目除了莎士比亚就是音乐剧以及旨在给人打气的轻喜剧。这与电影业的活力与创新精神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历史为这种种失败找了一个替罪羊,名叫休.波芒特,但朋友与对头们都更喜欢叫他宾吉。(2)

他的公司H.M.田纳特有限公司出品了大量音乐剧与热门剧。到了五十年代末六世年代初的剧院改革之后,这位1908年出生在卡迪夫的波芒特对旧式戏剧当中中的所有消极因素开展了无情的口诛笔伐。他常被视为伦敦西区剧作界的沙皇,依靠上游社会戏剧、豪华布景与明星阵容来取悦观众。人们经常指责他为了自己的朋友例如约翰.吉尔古德(3)而打压别人。这些说法很不公道。波芒特的胆子没这么小。他很喜欢在合适的时候冒险。例如在1949年他就不顾争议上演了田纳西.威廉姆斯的《欲望号街车》,主演是费雯丽。公共道德理事会斥之为“彻头彻尾地与风化为敌……儿童与仆人居然也能坐在剧院里面看这种东西真令人羞耻。” 在人们将这部戏贬斥为来自美国的三俗垃圾之后,艺术理事会断然停止了对这部戏的支持,原本打算前来看戏的皇室成员也取消了行程。通过精美华丽,不惜工本的一系列剧作例如《俄克拉荷马》,《西区故事》以及《窈窕淑女》,还有泰伦斯.拉提根(4)执导的《文斯洛男孩》(5),波芒特为伦敦的中产阶级以及整个英国中部提供了一扇逃离日常生活与乏味政治的门户。他为剧院以及出资人赚了很多钱,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还将继续如此。当年的波芒特很可以与上世纪最后十年的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相比。对于知识分子精英来说他的口味稍微重了一点,但当时的西区完全是靠他支撑起来的。他绝对不是什么焚琴煮鹤的俗人,他一直与约翰.吉尔古德保持着密切的合作,许多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莎剧也有他的贡献。

波芒特身处一个演艺人才圈子的中心,圈子里大部分人都是男同。他们恣意挥洒着奢华与机智,而英国当时在两方面都十分缺乏。他的剧作伙伴当中最为成功的一个就是特伦斯.拉提根。此人出生于1911年,父亲是一名外交官,由于与一名罗马尼亚公主有染而被外交部解职。拉提根早在战前就以《法文课》(6)一片而享誉英国。但是他最出名也是最优秀的剧作出自四五十年代——对中产阶级生活犀利而入骨的研究,例如《布朗宁版本》(7),《海深情更深》(8)以及《鸳鸯谱》(9)。同性恋是他的作品当中隐秘的主题,当时这也是形势使然,但是拉提根的上层社会风格使得他在国民情绪转向的时候一下子就成了众矢之的。在1953年一份臭名昭著的序言当中,拉提根向一直与他不对付的批评家们坦诚,他在写作时脑海里一直对“艾达姨妈”抱有极大的重视,“艾达姨妈”是一名想象中的观众,她是个“友善可敬的中产阶级中年老处女,既有闲又有钱。”和波芒特一样,拉提根很快就将失宠于广大观众——对于娱乐业来说,艾达姨妈的时代行将就木,野心勃勃的新生代年轻剧作家们将不再把她老人家的口味视为自己的创作标准,相反还要毫不客气地对她冷嘲热讽,口诛笔伐。

波芒特另外一位重要合作伙伴是塞西尔.比顿(10),他是一位摄影师,也是个美工设计师。比顿生于1904年,在二十年代通过拍摄青年男女肖像而成名。他的艺术生命一直延续到六七十年代,为六十年代的摇滚歌星以及七十年代的朋克歌星都拍过照片,期间还担任了皇室的御用摄影师。他的舞台设计离奇而机智,集中体现了波芒特所追求的“啊啊啊——”式的效果,对于战后饱受摧残的公众极富吸引力。他的电影美工作品将在日后为他捧回两座奥斯卡金人。与他同时期的另一位资历更老的明星是艾弗.诺韦洛(11),生于1893年,战争结束6年之后死于心脏病。他在战时曾因为违章驾驶而被判入狱,尽管时间不长,但却极大地影响到了他的健康。诺韦洛的职业生涯主要以作曲为主,著名作品有一战期间的爱国歌曲《炉火不灭》(12)以及一系列音乐剧,最后以1949年的国王狂想曲(13)以及1951年的《欢乐至上》(14)来收尾。他的相貌极其英俊,而他的同性恋取向则从未向庞大的女性粉丝团们透露过。在他的葬礼上,吊唁者的男女比例大约是五十女比一男。

但是同性恋明星当中最著名的还得数诺尔.考沃德(15),战争结束那年他46岁。从《乱世春秋》(16)到《私生活》(17),一系列的名作已经为他挣来了“剧作大家”的名号,也使他成为了全世界收入最高的剧作家之一。尽管他一直有意为自己打造出一副颓废嗑药的花花公子形象,还曾经一度成为知识分子阶层用来自我标榜的标志,考沃德还是变得越来越主流化起来。他的爱国感情全无造作讽刺的成分,对于大英帝国的逝去他感到真心遗憾,他在战时创作的作品无一例外地以主旋律为题材。《与祖国同在》(18)一片拍摄于1942年,以路易斯.蒙巴顿将军及其服役的HMS凯利号驱逐舰为题材。而《快乐天地》(19)一片则正式奠定了他当代英国伟人的身份。尽管战后几年间他的事业不算顺利,他的作品依然一路风靡到了五六十年代。考沃德向世人证明了英国人不仅会无节操地搞笑,同时还能保持高度的爱国心。正是这一点,再加上他毁人不倦的机智,使他的作品长久不衰,甚至到了他一向厌恶的家长里短式现实主义占领了舞台之后也依然如此。

尽管五六十年代被人们称作新戏剧的发源时代,但是人们依然应当记得,为这一时代留下一道道浓墨重彩的剧作家们大多都是维多利亚时代或者爱德华时代生人,身上多少还带着一丝王尔德的伦敦做派。诺韦洛,波芒特,考沃德,比顿和拉提根都是男同,都在主流演艺界工作,都才华横溢而极度爱国。仅仅因为他们即将被新一代自我宣传的愤怒青年作家们以及将塞缪尔.贝克特与贝尔托.布莱希特等剧作天才介绍到英国舞台上的制片人们排挤到一边,并不意味着他们从未闪耀过自己的光芒。波芒特时代剧作的机变百出是英国人应对惨淡而又不确定的未来的又一种方式。在剧场之外,这一主题也通过南希.密特福德(20)广受欢迎的小说以及乔伊丝.格伦菲尔(21)在电视上的表演得到了体现。

占据英国战后剧场的另一个重要角色就是莎士比亚。从伊丽莎白时代早期以来,还很少有哪个时代进行过如此集中的莎士比亚剧目演出,演出之密集几近向文豪献媚的程度。当时的观众极其追捧劳伦斯.奥利弗(22),拉尔夫理查德森(23)以及约翰.吉尔古德,他们的这种看法很有其合理性。老维克戏院成了喷涌莎剧的源泉。当时还年轻的彼得.豪尔(24)回忆五十年代初期:“我二十一岁的时候就已经看完了全套莎剧演出,有几部还看了好几遍。现在是没这个条件了。”*61*按照当时的说法,西区“被游吟诗人挤了个水泄不通”。一方面奥利弗在战时拍摄的电影版《亨利五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另一方面拿得出手的新剧本少之又少,结果就是众多编导演员都将目光投向了这位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以及其他经典作品。莎士比亚对人性的探索可谓空前绝后。对于观众们来说,奥利弗对于莎剧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诠释。当时经常上演的其他经典——例如契科夫与希腊悲剧——也都得到了类似的待遇。

(1) http://www.comedy.co.uk/guide/tv/pinwrights_progress/

(2) http://people.mtime.com/1037434/filmographies/

(3)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00249/

(4)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19294/

(5)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4374/

(6) http://movie.mtime.com/105727/

(7)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471364/

(8)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4931/

(9)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6262/

(10) http://baike.baidu.com/view/2345259.htm http://edu.sina.com.cn/l/2004-07-01/74553.html

(11)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14509/

(12) http://www.firstworldwar.com/audio/keepthehomefiresburning.htm

(13) http://movie.mtime.com/106595/

(14) 外链出处

(15) http://en.wikipedia.org/wiki/No%C3%ABl_Coward 外链出处

(16)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0344/

(17)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4901256/

(18)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2815/

(19)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8449/

(20) http://en.wikipedia.org/wiki/Nancy_Mitford 外链出处

(21)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yce_Grenfell 外链出处

(22) http://baike.baidu.com/view/803308.htm

(23)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36710/

(24) http://baike.baidu.com/view/4193379.htm

家园 'Ashes'是英格兰和澳大利亚之间的板球对抗赛

起源于100多年前澳大利亚队在英国击败英格兰队,一位板球评论员在报纸上哀叹“英国板球已死,火化后的骨灰被澳大利亚人带走”。第二年英格兰队来到澳洲,索要骨灰,从此开始了轮流在两国举办的对抗赛。每次比赛要持续一个多月,在不同城市进行多场比赛。今年英格兰队客场取胜。

翻译的文字很优美,送花。

家园 多谢指正,实名送花
家园 伦敦的戏剧业非常发达

据说在伦敦城有近千家戏院。

家园 英国的喜剧业都很发达

而且绝不局限在剧场里,英国戏剧的真正载体是戏剧酒吧与俱乐部。有时间可以专门说说这方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