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关于中日救灾比较 -- 哈哈一笑
既然连证据都还不全,就不能做你那些判断,更不能根据这个来评价现在政府对汶川的投入怎么怎么样,这个叫臆测的平方
你那种说法很容易让人误会。红军即使这次做得算“过分”,那也是和自己的传统比,而不是和其他任何军队比
送花赞扬。注:送花、宝推可能得宝 关闭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新西兰6.3级的浅源地震就让大家很意外,很多新设计的符合抗震条件的建筑物都倒塌了。看来现有的抗震技术还需要进步啊。
而且无法排出污染,只好现在任由其自行在那里裂变和衰减了.
现在把事故责任推到菅直人视察导致错过了派氢时间!
像北川老城的例子,还有舟曲,要能扛滑坡或者泥石流,房子得有一定的抗冲击性
小心被举报
灾区人口才占日本人口的多少比例?本人和直系亲属都不在灾区生活的话,即使是日本人,感觉当然也不太严重。
灾区的人感觉就大不一样了。新闻当然总是追着事态最严重的地方跑。来一条“关西人民情绪稳定,鸭梨不大”的新闻,对外国观众来说没有意义。
所以只从电视上了解灾情的话,看到的都是最严重的地方,而且是把各地最严重的事态都看到了。比如A地火灾,B地核泄露,在A和B的灾民都只会亲身感受其一,而电视观众的对灾情的理解反而是“火灾+核泄漏”。
主要是离震中远了点,据说原来属于别的地区(?秦皇岛地区),后来才划到唐山地区的。受的影响本来也不大。如果是在震中,事先有准备,一下减少很多伤亡,那说服力就大多了。
70,80年代的中学教师带上几个学生,就拉起一个业余预报组,测量井水的温度,地磁什么的,有观测数据。然后和历史上的某次地震前的记录数据比较,判断当地多少天以后要有地震。但是正规的学者很鄙视这些民间研究者。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数据没有统计学上的分析,很多变大变小的趋势实际上都在统计误差之内,没有说服力。
国内的框架剪力墙设计方面实力很强的,高层超高层的钢骨架方面也不差,就是学也是一些计算方法的运用和成本控制。
单体民用住宅之类的,日本流行的木结构的房屋在国内行不通,成本高而且防火性不佳,同样的成本国内能把房子修的和碉堡一样。
北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地震中损失很重,县城所在的镇子(映秀?擂鼓?)全毁。原来计划是异地重建,但那是山地,镇重建只能找山间的平地,这样的平地就出了北川县了。如果在北川县外重建这个镇,那么按法律北川的羌族人口比例就不够设自治县了,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就要没了。
羌族是古老民族,三国的时候马超手下就有羌兵。羌族和藏汉民族之间有很多历史渊源。为了羌族的地位,只能在原地重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