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中央与地方的博弈之建国后的三次税制改革 -- 抱朴仙人
当时就在想,这两位得的是什么失心疯,怎么跟周相斗起来了
原来还有一个削权的过程,难怪..
抱朴网友的文章可谓“仙人指路”,点拨众生。
郑重道谢。
是孤芳自赏, 还是真有两把刷子?
话说看黄大将回忆录,新四军时期就请一些经济学家来讲课,后来还是政治挂帅了啊啊啊啊
联邦税收以所得税为主,到州里就五花八门了,大部分州的所得税仍然是大头,但是销售税在相当一部分州里的比重占到三分之一强,在个别没有所得税的州里,销售税就是主要税种了。而部分县和城市也会征收自己的销售税。除此以外,还有些其他税种,都是小税种了就。
就征收方式来说,个人所得税中,老美的缴税属于单位代扣和个人主动申报结合,然后税务部门抽查。由于税务部门权力很大,一旦被查到后惩罚严厉,加上银行系统管理严格,所以大部分还是不敢太猖狂的偷漏税,多采取合法避税方式。这样美国的征收成本比中国低的多,某个州一年60亿美元的税收,全州的税务局一共300人左右(包括所有管理内勤人员)。联邦税务局在各个州有自己的人员,征收和州税是两条线,而州税很多时候需要联邦税务机构提供数据和政策支持,所以虽然业务和行政管理都是平行的,但是在法律上会受都联邦的掣肘。
至于财政开支方面,美国和中国最大的区别就是美国联邦花钱没有硬性上限,所以在设计预算的时候几乎不用考虑联邦税收是否足够(当然目前的政治环境对这个有些影响),缺口发国债就成了。而中国中央财政开支是要受到财政收入的限制,蛋糕大小是固定的。而中国固定的蛋糕还要在中央地方之间切分,美国几十年前也有联邦和州财政税收的切分问题,但是随着国债发行无度,现在联邦和州之间没什么争夺蛋糕的矛盾了,州里反而要依靠着联邦的各种支持来过日子。
具体的以后有时间在细说吧
不过从公司的角度,好像除了所得税,还有一些税要交给联邦的,具体的下次再去公司的时候问问会计。
但是老美的税务人员少,只是少在政府一头,民间的会计楼里多少人啊。不过这种自我监管结合严厉惩罚的方案,显然比我们那个专管员好得多。
之前几个月买材料,价格高一截,说是等一个什么帐户设好了,可以再返还的,看起来跟我们的增值税很像,但是企业之间直接划账处理掉了,没有我们这样税票满天飞的。
美国的联邦税就是中国的国税,州税就是中国的地税?
政府,但分税制只在中央和省分了下,省以下没有实行。即使是国税和地税,其实也是混在一起吃的。基本思路是按比例分成。
所以中国的税收,实质是挂着分税制的照片,搞承包风尘的干活。
我们这个国家民族是平时不自觉,爱贪小便宜,每逢有事就要找人疏通的。我们的税制也是严法制,乱优惠,弹性处理,给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留下很多余地呢。
美国那么个没法托人找关系的制度,我看一点也不人性化。
再说了,自我监管制度需要强大的第三方会计审计机构。要是在咱们中国,你说税务局能放心委托会计事务所查账?还是企业敢放心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做账?事务所腐败起来可也一点都不含糊呢。
再再说了,咱们的企业,谁说的清楚自己的真实成本呀?
所以是互相不放心,一本糊涂账,只好合乎国情,搞人性化管理啦。哈哈
是假目标,荼馆当不得真。咱俩说这个,就是公共汽车售票员嚷嚷的,小心扒手。好玩而已。
老美的公司税,托人找关系一样管用,方法不同而已。赞助候选议员,到时候给你点政策优惠;或者找个厉害的会计楼,利润通通做掉。
至于那么多律师会计师的费用,我看一点都不比我们养税务局省钱。
我之前说的,主要是感觉我们的每一级政府都是一样的,没有功能和目标的侧重,只是小型和大型的区别。从国家到乡镇,都有工商、财税、文教卫、招商引资、开发区,等等等等,小而全导致叠床架屋,龙王多了不下雨,要下就是大暴雨。这个体制,好处是执行力有保障,只要上升到政治问题的高度,没有解决不了的;坏处是平时的扯皮,以及费用高昂。如果能各有侧重,是不是可能有所进步呢?
美国这边,其实需要跟政府打交道的很少,从注册公司开始,主要是跟律师、会计师、银行接触,好像只有一个房屋安全什么的是要跟city manager,也就是相当于我们的乡政府那里递个报告拿许可,不过也是可以找代理的。老美的政府,对内来说相当小,以至于能力不足,而咱们的好像冗余度留得太大(六套班子啊,原子弹都炸不光啊),也许有更优化的结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