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教师与教练——《和你在一起》 -- 抱朴仙人
离出发去机场还有一点时间,去上班已经不值得了,就把下载的《和你在一起》重看一遍。
百感交集。
陈凯歌、王志文、刘佩琦,演得好啊。
一个养育天才儿子的乡下父亲,两个秉持不同价值观的教师。
其实不都是教师啦,一个是王志文演的教师,另一个是陈凯歌演的教练才对。
教师的任务是教育,让学生领会所学音乐核心的意义与精神,越深刻越好,越共鸣越好。
学生学到的是“道”。
这是老子的教学法。学生学出来,可以入世成为孔丘,可以佯狂成为庄周,可以避世成为令喜尹。有老师的培育和思想脉络,成就的却是自己的事业。
当然,也可能什么都不成。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他的工作成效,与成功啥的具体指标没有必然联系。
教练的任务则不然,什么道不道的,他是要你出成绩。难看不要紧,没内涵不要紧,要的是赢!
把学生的寿命缩短三分之一,把学生的健康去掉一半,把学生的生活变成死胡同里的单行线......
要想出成绩,就不能把自己当人。
如果打能出成绩就打!如果骗能出成绩就骗!即使得了冠军的学生第二天就死了,那学生也还是冠军,自己也还是冠军教练。
教练是有明确生产指标的工头,学生只是一个待加工工件。要想出精品,就不能怕出废品。练废了的人只是付出他个人的代价,对于教练,另外找个材料再雕琢一次也就是了。
竞技的世界是一个特别冷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大家只为第一名喝彩。这个世界是“the winner takes it all”,赢家拿走一切,只不过不拿刀拿枪当面杀人而已。没在这个世界里混过的人不容易理解那种冷漠和残酷。
你可以赢一千次一万次,但是你只要输一次,你就会连垃圾都不如。观众翻起脸来,连一秒钟都不用。所谓拥趸,其实是天性最凉薄的。
我以前的一个队友曾经跟我说,在走上领奖台的三个人中,如果不能拿到冠军,他宁愿成为第三名。因为第三名是最后一场的赢家,而亚军则是最后一场的输家,他是作为战俘走过凯旋门的。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抱着这种心态的人只是玩家,没什么机会当赢家。要想赢,就要对敌人狠,但首先要对自己狠!
所以陈凯歌演的教授,他就做得一点都没有错,“一切为打赢”嘛。他也对学生好,那只是“为打赢”,至于是谁打赢,怎么打赢的,那不重要,赢了就好。
谁能赢谁就上,而不是谁对音乐的精髓理解得深谁上。
那么教授知不知道人情味之可贵,知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呢?
他那么烦恼地评论徒弟的演奏:“你们居然是一个毛病,都对,可就是不好......感恩的味道出不来”。
他显然知道什么是好的,我猜测他也知道徒弟们的演奏为什么失去了人情味,所以他才用弃儿的故事来激励弟子。
我也猜测他虽然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什么,然而也没有办法改弦更张。他只能沿着这条窄窄的死胡同走下去,只因为人人都走这条路。
对教练来说,人情味是一种奢侈品。
每个人都坚守着一点什么东西,每个人都被迫放弃一点什么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对自己都不太满意,看别人也不太爽......
这就是生活。
所以顾拜旦遵循“业余运动”的原则有道理。 职业体育那应该是动物的事情。拥趸再怎么受激励感动,行为里还是有些看猫狗打架的意思。
每天职场里同样的事情不断发生着,只不过观众少些,压力也就少些。
人无压力轻飘飘,压力大了又垮掉了。 有好逸恶劳,就有疯狂压榨。 真是个矛盾的生物,好象一个只有上限保护,没有下限保护的控制系统。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从百度搜索结果来说应该是后者,41vs29万
前面还有一个关老爷的关,“关令尹喜”,
我曾经琢磨过,这人官名关令,姓名尹喜呢,
还是关令尹是官名,名字就是一个喜
觉得令尹既然在楚国是大官,秦国(或者那边,哪国来着?)派来守关也太过分了
总算研究明白了
总觉得艺术跟输赢没有关系,就如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顶尖的艺术家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都一样就不成艺术了。艺术看的是天分,感悟,一比赛就变味了,能比的只有技巧。
教育是服从国家的,这电影很现实,大师怎么产生的呢?一如鲁迅天才诞生之前……
真正教书育人的好教师、好教授越来越少。
很怀念以前的老师。想起来,一路走来一直有好的老师是非常幸运的事。
这就是生活。
我觉得每个人想要的东西不一样.弄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了,才能坚守些什么,并且能一直坚守下去而不迷惑呢.
润物无声。
跟他其他那些完全不同的味道
老师的精力有限,做学生的不能把担子压到一个人身上,传道、授业、解惑各拜老师。潜水学习,呵呵。
标准化、流水线化的生产关系代替了艺术化、私塾化的教学关系。而你我都无处可逃。
我记得看过两遍,不过情节又忘掉大半了。
陈的冷酷真自然,后来就再没见他的好作品。
教师和教练,这确实是种强对比。家长的角色,有时候就在这两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