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解放军唯一一支现役军鸽部队揭秘 -- 桃源客
你这个移动通信训练还是一个巢。
军鸽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巢,它怎么知道这次飞行要到哪个巢?总不可能它飞到团部后把巢移到哨所再让它飞回来吧?
训练过信鸽的鸽友们都知道这个是可行的,普通的信鸽也可以训练成双向送信的,鸽友们通常采用AB棚法,也就是异地喂养法,也就是说在甲地喂食,乙地关进鸽笼不喂食,喂食就抓回甲地,放飞后鸽子就会飞回甲地,一段时间后再反向操作,在乙地喂食,甲地关鸽笼,如此鸽子就会在出笼后飞向相对点。只要定期在两地间放飞训练,信鸽就能在两地间送信。
具体的方法当然没有上面写的那么简单,还是要配合亲鸽育雏和轮流孵卵的特性训练,主要就是人为把鸽子的食物和栖息两种生存要素分开,使鸽子为了生存和繁殖不得不在两地往来。
我小时候家里养过几羽后来邻居养了几百羽,结果鸽子一飞起来那个铺天盖地的---毛毛外加飞沙走石。而且据说鸽子粪便有毒。不过做要命的还是脏外加扰民(中午你睡觉鸽子咕咕叫。。。。)
呵呵,看赛鸽的纪录片,讲的是那几年把养鸽子看做资本主义生活方式自然不许养。一开始不让老百姓养,民间的鸽子只好杀了吃掉,各军区的军鸽队也纷纷解散,优质血脉也就绝了。
只有云南军鸽队侥幸保留了下来,一些鸽主人不忍心毁了鸽子就挑品系优良的送给云南部队。这些鸽子的后代在随后的反击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狗一般情况下还有人控着。但大老鼠却是任何时候都横冲直撞的。
几十年前在我家花园沟渠里呆的大老鼠们,根本不把三只家猫或人放眼里。
我见到的都是小耗子~
本黄是个80后死肥宅,一般城里见到过的动物不多~
俺小时候与养鸽子的朋友接触多,自插队以后就没打过交道。
你说的这个方法有道理,以前人养鸽子都是白天放出去打野食,城里养的鸽子至少要飞出十几公里,吃饱再飞回来。甲地为巢,乙地喂食,只要开始每天用车送到乙地喂饱后放飞回巢,一段时间后放出就会自己到乙地进食。
现在的信鸽爱好者主要都是以培养能数千里回巢的赛鸽为目标,对两地往返飞行的信鸽不太重视。可能是现在的通讯很方便,没有需求了吧。小时候我的邻居就是靠能往返飞行的鸽子同十公里外草原上一个不通火车的牧场的亲戚联系,速度还很快。但这种往返飞行的鸽子不容易训练,他家有几十只鸽子,但只有两对能往返送信。
在剑桥晚清史上读到这个细节
可能是洋务运动时,与洋枪洋炮、铁甲舰一起从欧洲引进的吧
能否从固定点的巢,向巡逻中的运动点传递信息?
除了人以外,应该没有一种动物能做到这一点,狗狗也只能跟着气味找。
以下摘自《军鸽 一支不可忽视的特殊“小兵种”》:
郑洲说,这种训练需要注意的就是对于中途落地自寻食物的军鸽要强行纠正,纠正无效的就得淘汰。
由于军队的作战任务是不断变化的,这就需要军鸽训练在单程、往返的基础上升级难度,进行移动通信训练。郑洲强调,移动通信训练要使用刚出巢的幼鸽。
训练前期首先建立移动鸽舍。移动的鸽舍一般选在昆明周围视线开阔、四周没有树林或者建筑物的地方,以方便幼鸽熟悉移动鸽舍。将幼鸽从固定鸽舍转移到移动鸽舍后,首先进行与人的亲和、熟悉移动车、信号等例行的基本训练。然后,采取将鸽舍入口进行一定角度的变换,让军鸽进行辨认不同方向的方位训练。这时的鸽舍位置是不动的。
完成这个训练以后,再进一步升级,将鸽舍移动50米,训练军鸽归巢。成果稳固以后,再移动200米,一直训练到在60公里以内,地点至少变换7个以上后,才能达到实战要求。
郑洲透露,实际上,实战中为了保证安全,每次都是放飞两羽军鸽执行同一个任务。因为军鸽执行任务途中很可能会被老鹰捕杀,这就需要对军鸽进行防鹰训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防部官员表示,日前(2月23日),在美国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起飞时坠毁的美空军B-2隐形轰炸机可能是由于一些低级错误加设计及制造上的缺陷引起的。
这名官员接受本社独家专访时表示,在关岛安德森基地除了驻有美空军和海军的部队外,还有一直神秘的从未向外界展示的特殊秘密部队,即美军的信鸽通信部队,由于信鸽能够在核爆产生的强电磁环境中不收影响的进行长距离定向飞行,所以在冷战结束多年后,美军依然在通过基因生物工程技术,提高信鸽的飞行和定向能力,这次的b2坠毁事故很可能是由于信鸽部队违反操作规程,释放经过基因改造的不惧强光强声的特种信鸽,被b2吸入发动机造成的。
这名官员还表示,他曾多次在国会举行的秘密听证会上作证,要求将b2这种昂贵的且带有设计制造缺陷(具体细节这名官员以国家机密为理由拒绝透露),并由具有光荣历史的509轰炸机中队使用的飞机退役,以免对中队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也有消息人士透露,美国防部拟将509大队换装,改造成巨型平温层飞艇部队,以避免飞机坠毁玷污509大队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