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车战之式微——兼与诸君商榷(一) -- 苏苏苏
否则游牧民族养马就不可思议了,单纯的机动性优势需要付出供养大群马匹的巨大耗费,这也是当时骑兵规模不大不流行的原因。伊利亚特里面似乎提到了有骑马参战的部落(凭印象,不一定准确)。驴,骡,牛作为作战用的坐骑并不合适。
车兵对付步兵有优势并不明显,关键在于当时的步兵都是没有经过好好训练也没有合适装备的乌合之众。如同欧洲的骑士对步兵的优势一样,其优势是建立在没有遇到真正强大的训练有素的步兵的基础之上,当英国长弓兵屠杀法国数万骑士的时候,人们才开始认识到优秀步兵的价值,SB的贵族骑士才认识到军队不是逞个人英雄主义的地方,还是需要有战术的。
骑兵比车兵更灵活,在战术和战略上都要强太多。
秦汉之所以能打败匈奴除了强大的骑兵外就是武器的先进,特别是弓弩,比如有名的“大黄”,按照刻铭记录,大黄弩力最高可达四十石。史书上明确记载十石以上的强弩是禁止出口到匈奴的。
而宋代有名的"神臂弓能"射二百四十余步,穿榆没半竿",但仅仅相当于7,8石的汉弓弩的射程,而且还不是大量装备的武器。秦汉的弓弩技术经过南北朝时期就失传了,沈括有一次见到了一个当时出土的大约为秦汉时期的弩机,大为惊奇,以为非常精巧,现不能及也。
所以李陵5000步兵因为有强弓弩也就能够对付匈奴的10万精骑,可惜箭不够了。同等情况换在宋代那就不可能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比如晋楚邲之战,时间是前597年,有不少战斗过程的描述,中间就有车战。
作为优秀统帅, 岳飞“挽弓三百斤,弩八石”,
一“石”是一百二十斤
他的体力应该是超过常人的
否则不能做武将
所以人力大致如此了。
你说的40石的弩, 可能是当时的床弩, 或者叫车弩。
几张弓安装在床架上,以绞动其后部的轮轴张弓装 箭 ,待机发射。
宋朝的一斤比汉朝的重,相当于现代的1.2斤,汉代一斤为250克。但汉秤1石米340斤,宋秤一石米95斤,所以从重量的角度直接比较误差比较大。
但长度单位的”一步“应该在宋汉两代应该区别不是很大,因为人的身高不会变化很多,所以一步的距离应该差别不大(当然这没有经过考证,这是逻辑推理而已),所以我们可以从弓弩的射程来计算。
汉朝的六石弓弩合180公斤,有效射程200步,一尺为23.1厘米,约277米。而
宋朝神臂弓射二百四十余步,从长度单位来说折算回汉朝的重量单位大概是7-8石。
40石的弩不是车弩,是弩砘的范围,需由壮士脚蹬腰引,就是电影《英雄》的秦军的那种弩砘。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先说这“大黄弩力最高可达四十石”这又是你从哪里发现的历史“真相”?
以上是考古工作者发现的至今为止汉弩弩力最高纪录。“二黄廿石”“大黄廿石”
另据居延汉简,大黄力一般纪录只有十石到十五石。
52·17/82·15 大黄力十石弩一……
EPT50:95 大黄力十五石具弩一
再次,你似乎根本没分清汉与宋弩的种类。手弩,肩弩,连弩的射程被你胡乱比较。你要比射程的话,神臂弓算啥。来来,让你看看床子弩的射程:
旧床子弩射止七百步,令丕增造至千步。
《宋史.魏丕传》
沈括也根本没有说过什么秦汉弩机“大为惊奇,以为非常精巧,现不能及也。”
《梦溪笔谈卷十九》原文
“余顷年在海州,人家穿地得一弩机,其望山甚长,望山之侧为小矩,如尺之有分寸。原其意,以目注镞端,以望山之度拟之,準其高下,正用算家勾股法也。太甲》曰:“往省括于度则释。”疑此乃度也。汉陈王宠善弩射,十发十中,中皆同处,其法以“天覆地载,参连为奇,三微三小。三微为经,三小为纬,要在机牙。”其言隐晦难晓。大意天覆地载,前后手势耳;参连为奇,谓以度视镞,以镞视的,参连如衡,此正是勾股度高深之术也;三经、三纬,则设之于堋,以志其高下左右耳。余尝设三经、三纬,以镞注之发矢,亦十得七八。设度于机,定加密矣”
宋代武器水平如何,你自己去看看《武经总要》吧。
首先汉朝对匈奴的战绩比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绩好不用再证明了吧。
其次对弓弩的水平判断可以用出土的弩机来判断吧,问一下有多少出土的宋朝弩机?我告诉你光兵马俑出土的弩机就有200多个。现在出土的弩机基本上秦汉时期的,解释一下吧。
汉朝没有40石的大黄?对,这时应该叫“太黄”了,
外链出处具体文献我没有,我想他们不会无根据的瞎说吧。
你说的宋朝的大型弩车,其实在春秋战国就有了,墨子攻城就用了“连弩车”,人家还是连发的。
沈括也根本没有说过什么秦汉弩机“大为惊奇,以为非常精巧,现不能及也。
呵呵,汉朝是十发十中,中皆同处,沈括自己弄的是以镞注之发矢,亦十得七八。再说你好歹拿出一个宋代的出土弩机文物啊,不要跟我说弓比弩强的话了。
如果你要说宋朝发明了火器并应用在战场上,这个不假,但效果如何?火器鸟铳的三组配合(一组射击时,另两组填弹引火)是在明朝时有的,但人家汉朝应用强弩时也是三组配合的战术,你吃惊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玩转进?自己玩去吧。
史料和出土文物照片我都列出来了。沈括的原话是什么,宋代弩射程多少,我给出的文字说的很清楚。想翻就拿这个说话。至于《现代兵器》,呵呵,对不起,第一,这个史学界没这个刊物。第二,这篇文章在论文库里也查不着。拿这个跟我说不着。
作为右撇子主导的社会,人们自然会采取右手优先的原则,反应在战术中就是葡萄您所说依靠左翼从右翼发起进攻。
del
后来钱昆让我看英文维基百科的Right- and left-hand traffic条目。蛮有意思的。
Some historians, such as C. Northcote Parkinson, believed that ancient travellers on horseback generally rode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road. As more people are right-handed, a horseman would thus be able to hold the reins with his left hand and keep his right hand free—to offer in friendship to passing riders or to defend himself with a sword, if necessary.(C. Northcote Parkinson等历史学家认为古代骑士行于道路是靠左通行。因为人群里右利手多,所以靠左的话,骑士可以左手握缰绳而空出右手,对友好的对面来的过路者打招呼,或者面对敌人的时候用右手持武器保护自己。)
中文维基百科我也抄一段:
靠道路右侧行驶的习惯出现在18世纪的法国,其原因是该国的驿站邮车和货车业务比较发达,邮车及货车一般配置双马,驭马者通常右手持鞭,因此需要坐在邮车左前方,或者骑在靠左的马匹身上,以便于同时驾御左右两侧的驭马。靠右行驶时,在前方有来车的情况下,车夫可以在会车时向左探视,避免两车的车轮或车彀碰到一起,而如果靠左行驶的话,就需要在车夫旁边配置副手,造成人力的浪费。
不过,除了邮车或运货马车外,法国贵族在骑马或乘坐马车时通常还是延续以往的传统,靠道路左侧,同时强令第三等级的人民为其让开道路,因此靠左通行在法国象征着贵族的特权与压迫。法国大革命后,作为废除贵族特权的行动之一,法兰西共和国政府规定此后车辆和马匹靠右通行。拿破仑通过战争征服了欧洲西部和中部的许多国家,因此也将靠右侧通行的习惯带到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西班牙、意大利、德意志(当时尚未形成统一的德国)和俄国等国家。但是在拿破仑没有征服的英国、葡萄牙、奥地利(奥匈帝国)、瑞典等国,仍然保持靠左通行的传统。在此后100多年间,欧洲的道路通行规则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局面。
你这些数据是现查的呢还是脑子里头就有呢?很多事例记得大概不是很难,但要记住详细到93.1%还是很有难度的。
就算冶金水平跟不上,藤条编一个也未见得有多大难度
但事实就是没有
而军人都是公民而不是职业士兵
所以保证纪律性就远比保证机动性重要
而像亚历山大,西庇阿,汉尼拔这种名将
他们对于骑兵的使用历史上有很多记载
即使在没有马镫的年代,骑兵一样可以成为会战的胜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