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十字架与火焰 君士坦丁堡与泰西封的双重奏 6 -- 赫克托尔

共:💬320 🌺189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家园 嚈哒人有马镫,这是他们能战胜萨珊的法宝之一

寄多罗人似乎不会用马镫。安息、萨珊早期重骑兵一样没有马镫,却经常持矛冲锋。

家园 【原创】第6季 山河破碎 第16章 野驴之怒

萨珊皇帝巴赫兰五世即位后与东罗打了两年仗,基本不分胜负。战争期间和之后,巴赫兰将内政大权交给前朝老臣米赫尔-泥涅师,做出沿袭伊嗣俟朝晚期统治方略的姿态。至于巴赫兰自己,则把全部精力放在享乐方面,全然不顾越来越炽盛的嚈哒入侵。一方面,巴赫兰特别热衷音乐和诗歌,他从能歌善舞的印度招来数千乐师、歌手和诗人,到萨珊帝国娱乐自己和人民,搞得泰西封等大城市整日歌舞升平、花团锦簇。

另一方面,王中王非常热衷于打猎。在萨珊朝,打猎是几乎每个皇帝都很热衷的娱乐或体育项目,狮子(伊朗狮)、野猪、各种鹿和野驴都是常见猎物。巴赫兰最喜欢的猎物是中亚野驴(Onager),这种动物广泛分布于从地中海到大兴安岭之间的广大干旱草原和戈壁之中。野驴有两大特点,非常善于长跑和集群活动,虽然它们的绝对速度并不出众,但追捕野驴绝对是个需要耐心、组织、智慧和力量的活计,所以为了打野驴,巴赫兰经常带上全部禁卫军,集体出行。巴赫兰的箭法非常好,一次他与莱赫米国王孟迪尔一同打猎,看见一头狮子扑向一头野驴,他马上一箭过去,同时射死了狮子和野驴。

随着围猎规模的扩大,巴赫兰扩编了他的禁卫军,每次出猎所用时间也越来越长。对这位热衷享乐和打猎却不理朝政的皇帝,臣民们很快就感到厌倦,由于皇帝特殊的爱好,臣民送给他一个非常难听的绰号—古尔(Gur, Gor),这个词就是波斯语中的野驴,所以巴赫兰五世也叫巴赫兰-古尔(Bahram Gor)或野驴巴赫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伊朗沙法维王朝时期的细密画(miniature),表现巴赫兰一箭贯穿狮子和野驴,他身边的禁卫军随他一同出征 =====

大约在425年前后,嚈哒的入侵越来越有恃无恐,最远深入到帝国中部重镇剌夷(Rei, Rey, Ray, Rayy)。剌夷在今伊朗首都德黑兰(Tehran)附近,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伊朗高原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该城毁于蒙古远征军和之后的历次战乱,后人索性放弃了剌夷,将它所在的地缘单元中心,转移到附近的德黑兰,因此可以把剌夷视作德黑兰的前身,两城的关系与燕国的蓟和今日北京关系相当。虽说剌夷距离泰西封还比较远,但此城毕竟是帝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如果朝廷依然无动于衷,则帝国东部半壁江山必然易主。

就在边事糜烂,人心惶惶之际,野驴巴赫兰做出了一个让朝野上下感到不可思议的举动,他让御弟泥涅师留在泰西封代行皇权,自己带着7000装备着重甲长弓的禁卫军骑兵,北上前往两河上游的阿狄亚贝尼地区去打野驴。作为狩猎者,这支庞大部队带着猎鹰和猎犬,然而比较奇怪的是,骑兵们每人除了带上自己的战马、还带上一匹骆驼、一匹一岁的马河一张牛皮,不过出行时骑兵们只被允许骑骆驼,另外两匹马由骑兵牵着。皇帝和大军进入阿狄亚贝尼的山区之后,立即消失在茫茫群山之中,上自朝廷,下至百姓都失去了他们消息。原来他们没有打猎而是掉头向东,进入厄尔布尔士山脉和里海之间的狭窄低地平原中,这片地域今属伊朗的吉兰(Gilan)和马赞德兰(Mazandaran)两省。里海低地西部也叫德拉姆(Daylam),盛产著名的德拉米重步兵;东部也叫塔巴里斯坦(Tabaristan),《新唐书 西域传》做【陀拔斯单】,著名阿拉伯史学家塔巴里(Al-Tabari)来自此地。整个里海低地交通闭塞、气候温暖湿润、民风剽悍善战,与中东的其他地方截然不同,是日后的布韦希王朝(Buyid dynasty)和山中老人的发祥地和核心区。野驴皇帝选择从这里东进,目的很明确,就是隐匿行踪。不仅如此,皇帝还下令,全军只能在夜间前进,白天休息,至于不骑战马而骑骆驼,则是为了节省战马的摩托小时。

至此,巴赫兰即位以来所作所为的谜底已经揭开。先帝伊嗣俟的白日飞升、离奇死亡,是僧俗贵族们权力日盛的集中表现,巴赫兰的即位过程也一波三折,并不顺利,本该即位的沙普尔遇害,他的上位全靠莱赫米阿拉伯人的帮忙。在这种险恶局势下,巴赫兰对东罗战争又没能打好,导致皇帝权威不振,于是他只能学楚庄王,隐忍不发、相机而动,用气焰日盛的嚈哒人的鲜血来立威。然而嚈哒是个行国,以轻骑兵为主,动如奔雷,去如疾风,为对付罗马重步兵方阵组建的精锐萨珊重骑兵,对行动飘忽的嚈哒人颇有无力感。

为了解决嚈哒人,巴赫兰准备了两手,首先从印度招来大批诗人歌手,这些行走江湖的艺人,既将自己不理朝政,毫无准备的消息透露给嚈哒人,也让他们渗透进对方腹地,为自己提供情报,免得自己的远征扑空。其次,长期而多次的捕猎野驴,锻炼了禁卫军的战斗力,尤其是大大提高了重装骑兵的远程奔袭能力,甚至笔者认为巴赫兰对禁卫军做了改组,将重骑兵改编为轻骑兵,让他们便于在开阔草原上追逐嚈哒轻装弓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野驴巴赫兰的远征,这张图标准的时间有问题,421年巴赫兰还在于东罗纠缠,不可能发动东方战役,这场战役不会早于425年 =====

这次行踪诡秘的远征,巴赫兰做了长期而周密的准备。他前脚离开泰西封,摄政的泥涅师亲王后脚就派人向嚈哒人进贡,以此麻痹对手,还说一支更大的进贡队伍正在向中亚重镇木鹿(Merv)进发。自进入中亚以来,所向无敌发展的很顺的嚈哒人,被帝国的卑辞厚币冲昏了头脑,认为波斯人软弱可欺,丝毫没感觉到大祸即将临头。巴赫兰的野驴远征军从里海低地出来之后,途经东部重镇尼沙普尔(Nishapur)、安息帝国的故都尼萨(Nisa),昼伏夜行直奔木鹿。由于准备迎接萨珊人的进贡,一贯居无定所的嚈哒人和他们的可汗,还眼巴巴的等着参观心灵手巧的波斯人送来的厚礼,都集结在木鹿周围。木鹿是今土库曼斯坦的马累城(Mary),一支是中亚和呼罗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它最早出现于中国典籍,是在《后汉书 西域传》安息国词条中:【安息国……其东界木鹿城,号为小安息,去洛阳二万里】。萨珊帝国建立后,木鹿是帝国东疆重镇,曾有藩王坐镇于此,此时成了嚈哒的牙帐所在。

当杂乱无章,毫无戒备的嚈哒帐幕出现在巴赫兰皇帝的视野中时,巴赫兰命令骑兵们取出行李中的牛皮,将其缝制成巨大的牛皮口袋,里面装满石头。再把口袋搭在7000匹多余的马背上,最后将马群赶向嚈哒营帐。7000匹奔腾而来的马,扬起漫天尘土,马背上皮口袋中的石头互相碰撞,随着马匹的颠簸,声如滚雷。毫无战争准备的嚈哒人,被烟尘和巨响惊得目瞪口呆,继而以为天兵下凡,恐惧万分,随着7000匹马闯入营地,四处践踏,更将嚈哒人搞得人仰马翻,一片混乱。随之而来的,则是披挂整齐,持矛仗剑的萨珊精锐骑兵,他们闯入嚈哒营区,纵横驰骋,恣意屠杀已经彻底陷入混乱的嚈哒人,整个营区成了单方面屠杀的修罗场。没留下名字的嚈哒可汗当场阵亡,逃离营地的嚈哒残部,遭到萨珊骑兵的无情追杀,追兵一直追到乌浒水(Oxus)即阿姆河,除了极少数嚈哒人泅渡过河之外,余者要么成了萨珊人的矛下冤魂,要么成了俘虏。巴赫兰的奇袭大获全胜,他在乌浒水畔立下铜柱,作为帝国的东边界碑,警告丧胆的嚈哒人不许越过铜柱一步。经此一战,嚈哒人成了惊弓之鸟,此后30年不敢犯边,只能把仇恨埋在心中,刻上骨髓。

回师的巴赫兰没有立即赶回泰西封庆祝,而是携巨额战利品前往阿卓佩蒂尼(Atropatene)即阿塞拜疆的师兹(Shiz)城,祭祀帝国的三大圣火之一的武士之火—阿杜尔居什乃斯波(Adhur Gushnasp)。待巴赫兰回到泰西封时,官民百姓已经得到野驴皇帝大获全胜的消息,举国欲狂的热烈欢迎皇帝凯旋。一番隆重的庆祝之后,皇帝论功行赏并安排后继事务,坐镇泰西封的御弟泥涅师被派往东部,以藩王的身份坐镇呼罗珊,预防可能的嚈哒反扑。为击破嚈哒出力不少的印度艺人们,被允许留在帝国定居,他们被称作洛雷人(Lurs),他们所居之地叫洛雷斯坦(Lurestan),现在伊朗有洛雷斯坦省,洛雷人则是伊朗的少数民族之一。巴赫兰最喜欢的猎物野驴,则翻身农奴把歌唱,成了波斯文化中勇敢和开拓进取的象征,巴赫兰的外号古尔(Gor)自然成了美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14:洛雷斯坦省,5:吉兰省,26:马赞达兰省,29:呼罗珊省 =====

击破嚈哒之后,凭借战场上得来的巨大声威,巴赫兰顺利的从米赫尔-泥涅师手中拿回应得的权力,成为真正的一国之君,从巴赫兰前后的表现来看,他是波斯版楚庄王,真正做到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有了权力,巴赫兰才有在此后10年间刷新内政的机会。不过在讲述野驴的其他作为之前,让我们再去西罗马帝国的高卢看看,欲知详情,请看下一章《高卢之争》。

通宝推:四方城,
家园 问一下,木鹿城在萨珊太宗时期是伊朗领土吗?

就是问,在鼎盛时期的萨珊帝国,他的实际控制领地可以东到哪个位置?像木鹿、巴里黑、赫拉特,乃至布哈拉等地?哪些是帝国直辖,哪些是臣服的外藩的领地?

另外东伊朗地方人口密度好像一直不大吧,怎么游牧民进出如此顺利?

家园 野驴在伊朗传说中出场的次数怕是萨珊朝最多的吧

《王书》和《七美图》之外,还有什么经典没有?

家园 除了王书和七美图,伊朗百科全书还提到一本书

印度诗人 Amir Khusrow(1253-1325) 的 Hasht-Bahisht--意为八重天堂(eight paradises)

伊朗百科全书的引文

The major versions of the romance of Bahrām Gōr are in Ferdowsī’s āh-nāma, Neāmī’s Haft peykar, and Amīr(-e) osrow’s Hat behet

在线百科的引文

Hasht-Bihisht

The `Hasht-Bihisht` (lit. Eight Paradises) is a famous poem written by Amir Khusro around 1302 AD. It is based upon an earlier epic poem, the Shahnameh written by Firdausi around 1010 AD and a later adaptation, the Haft Paykar by Nizami, written around 1197 AD. The Shahnameh is a very long work span

家园 太宗朝征服了整个中亚,最远达到喀什

太宗沙普尔一世留下石刻中提到他征服了(Kash),这地方可能是喀什噶尔(Kashgar),喀什在葱岭以东,我不相信沙普尔能这么猛,但他征服了葱岭以西的整个中亚是没问题的,石刻说沙普尔在中亚设置了2个藩王,分别坐镇呼罗珊和木鹿。塔巴里也说沙普尔征服了两河下游的花剌子模,通过互相验证可知中亚在沙普尔朝的领土。

沙普尔一世死后,历经短命的霍尔米兹德一世和3个巴赫兰,帝国江河日下,东方领土相继丢失,不过具体是如何丢失的,我就不知道了,因为萨珊自己不记载,罗马人对中亚更没兴趣。沙普尔二世朝,中亚已经成了匈尼特人的天下。

家园 我还是怀疑这个Kash是指卡尚而不是喀什

不过卡尚按理是在太祖时期就臣服了。但是喀什又不可能,难道卡尚在太宗时期像泰西封那种自治市一样 造过反?

没留下名字的嚈哒可汗当场阵亡

在塔巴里史里有这个可汗的名字,貌似叫Madzel,我还得确认下

另外抓虫

一支是中亚和呼罗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它最早出现于中国典籍,是在《后汉书 西域传》安息国词条中:【安息国……其东界木鹿城,号为小安息,去洛阳二万里】。萨珊帝国建立后,木鹿是帝国东疆重镇,曾有藩王坐镇于此,此时成了嚈哒的牙帐所在。

一直是

奉图一张,现代的巴五雕像,诡异的是居然在阿塞拜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巴五斩怪像,位于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市中心的Azneft广场上。

话说那里能下没毒没木马的中世纪全战呢?要是有中文版就最好了,每次看完殿下的文章之后我都想玩

家园 欢迎兄台查实嚈哒可汗的名字

巴五的塑像出现于巴库很正常,因为《七美图》的作者纳兹米是阿塞拜疆人,阿塞拜疆实在没啥名人,也就纳兹米能拿出手,可他的诗歌主题却都来自伊朗,没宣称巴五是阿塞拜疆人已经很给波斯人留面子了。

我听说乌兹别克宣称祆教经典《阿维斯陀》是乌兹别克的文化遗产,为此举办了盛大的纪念活动,把伊朗和塔吉克气得要死。

你说的卡尚,我没听说过,能否给个提示?

家园 卡尚就是Kashan,另外塔巴里史里面那嚈哒可汗找到了

亚尔斯兰战记里面的卡歇城

卡尚:卡尚是伊朗伊斯法罕省(Isfahan)的一座城市。是伊朗考古学的圣地。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标志性建筑遗址扎古拉特金字形神塔(Ziggurat)就在这个城市附近。除此之外,该城附近还有美丽且历史悠久的菲因花园(Fin Garden)和著名的特培西亚克古遗址(Tepe Sialk)。卡尚据称是伊朗民族最早的起源之地。同时因气候宜人,历代伊朗王朝都将这里作为夏宫。故遗下极多历史遗迹,成为伊朗历史学者和考古学者必到之所。

《七美图》的作者纳兹米是阿塞拜疆人

话说阿塞拜疆人起源于什么呢?阿兰人?还是洛雷人?还是吉兰人?

我听说乌兹别克宣称祆教经典《阿维斯陀》是乌兹别克的文化遗产,为此举办了盛大的纪念活动,把伊朗和塔吉克气得要死。

大爆料呀,没想到伊朗也和中国一样,饱受跳梁丑国之无耻窃夺。世界之古文明,自美国成立以来,屡受奇耻大辱,诚悲夫

找到了,塔巴里史第五卷里面记载的嚈哒可汗的名字叫卡钳 —— Khaqan,他率领25万Turk入侵,被巴五擒杀。

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巴六又叫出殡(楚宾 Baharam VI Chubin),这个楚宾是名字,还是类似巴五的古尔一样的外号?

家园 怀疑 Khaqan 是可汗

在欧洲语言中,可汗有多种拼法,常见的是 Chagan,阿瓦尔和基辅罗斯君主都用过这个称号,虽然我不明白罗斯人为啥也用。

楚宾(Chubin)是绰号,来自《王书》,意为【像一根标枪】(Javelin-like),因为他又高又瘦。

家园 嗯,好像还有一个词也用的比较多

Hakan

家园 楚宾是安息王族吧,他真正的姓氏什么?

老外和中国姓名文化差异特大,不但不讲避讳,而且常常家族惯用几个名字,所以重名者极多,结果都用外号来称呼,什么蓝牙哈罗德,红发埃里克,胖查理,帅哥菲利普之类的,象楚宾应该译成竹竿巴赫兰,更有韵味

家园 【原创】第6季 山河破碎 第17章 高卢之争

420前后,西罗马帝国的最大变数是高卢地区又来了一批新人类,他们就是来自北欧的勃艮第人(Burgundians)。不知在什么时候,勃艮第人迁徙到波罗的海中的博恩霍尔姆(Bornholm)岛—意为【勃艮第人之岛】。大约在250年代,可能是人口膨胀或生存条件恶化等原因,勃艮第人离开博恩霍尔姆岛,登上欧洲大陆,开始了他们南下征服的进程。到了4世纪中期,勃艮第人已经迁徙到易北河流域,369年他们协助西帝瓦伦提尼安一世对抗阿勒曼尼人。之后不久,勃艮第人被格皮德人打得大败,此后将近40年没有出现在史书中,可谓元气大伤。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A: 丹麦博恩霍尔姆岛;B: 德国沃尔姆斯;C: 法国斯特拉斯堡;D: 法国维埃纳 =====

400年代末,以东哥特人拉达盖斯为首的蛮族大迁徙横扫整个高卢,从北向南直奔意大利;西哥特人阿拉里克则从西巴尔干起兵,屡次进犯意大利。此时还比较弱小的勃艮第人似乎只派出小股部队跟风起哄,主力留在莱茵河流域,小心翼翼的占据了拉达盖斯及其盟友留下的土地,进抵莱茵河流域。勃艮第一位知名的国王是君达哈(Gundahar, Gundicar, Gundaharius),此君与阿兰国王戈亚尔(Goar),于411年拥立伪帝君士坦丁的莱茵河驻军司令约维努斯(Jovinus),在上日耳曼的美因茨称帝。约维努斯则投桃投李的允许勃艮第人到莱茵河以西定居,君达哈趁机占据了包括沃尔姆斯(Worms)、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在内的诸多名城,建立起一个以沃尔姆斯为首都的勃艮第王国。约维努斯败亡之后,西罗朝廷没把勃艮第人怎么样,霍诺留皇帝承认了勃艮第王国的存在。

此后的20年间,君达哈一直在扩张领土,蚕食或劫掠西罗的土地,搞得帝国政府不胜其烦。到了430年代,勃艮第已经成为西罗境内最大的不安定因素,西罗头号军事强人埃提乌斯决定一劳永逸解决勃艮第问题,不过当时埃提乌斯正在与波尼法提乌斯争权,汪达尔人趁机入主阿非利加,搞得西罗上下焦头烂额,始终无法集中精力对付勃艮第,直到432年,波尼法提乌斯去世,埃提乌斯一统西罗军界,这种混乱局面才有所改观。

勃艮第人建国的同时,匈人内部再也加紧整合,前文说过409年匈王乌尔丁死后,匈人陷入分裂,他的3个儿子奥克塔(Octar)、卢伽(Ruga, Rugila)、蒙迪乌克(Mundzuk)和其他贵族割据一方,互不统属。其中的奥克塔是最强大的匈人领袖,他在430年进攻君达哈,赢得重大胜利,但他在战后的庆功会上暴死,不知是食物中毒还是某种突发性疾病所致。本来准备远遁的勃艮第人立即连夜发动反击,一举击杀1万匈人,稳固了王国的疆域。

奥克塔死后,卢伽接管了他的部众和地盘,并逐步兼并其他匈人诸侯,成为当之无愧的匈王,这一系列变故,反而让走向统一的匈人,重新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军政力量,为日后阿提拉的崛起创造了条件。力量的增强让卢伽成为两个罗马帝国,特别是西罗内讧的仲裁者,在埃提乌斯与其政敌们的纠纷中,他基本上都站在埃提乌斯一边,多次为其出兵帮忙,埃提乌斯自然不能不有所表示,因此经常被政敌们攻击为匈人的走狗和代理人。

434年,卢伽帐下的几个部落逃亡到东罗,寻求政治避难,掌握东罗实权的普尔喀丽娅长公主兼女皇,非常高兴的接纳了这些慕王化而来的远人。这给了卢伽讨伐东罗的借口,匈王打算动一动享受了420年罗萨战争以来10年太平而越发富得流油的东罗马帝国。匈军从匈牙利平原出发,一路南下直驱色雷斯,终极目标是君士坦丁堡。不过匈军的攻势在东罗的顽强抵抗下很不顺利,普公主和奥多希娅皇后的虔诚祈祷发挥了作用,卢伽被雷击命中,当场烧成焦炭,他的大军群龙无首,还染上瘟疫,导致大量非战斗减员,最终这场匈人对东罗的远征有疾而终,损失惨重。

卢伽很可能没有儿子,或者没有成年的儿子,不过他死后匈人没有陷入周期性分裂,王位由他的侄子2个布勒达(Bleda)、阿提拉(Attila)兄弟分享。这哥俩都是蒙迪乌克的儿子,关于蒙迪乌克记载几乎没有,他唯一的事迹就是生下2个能干的儿子。关于蒙迪乌克(Mundzuk),有个很有趣的译法—冒顿,这多少可以说明匈人与匈奴有着某种文化上的联系。

布勒达和阿提拉的双头政治格局,往远了说,像斯巴达王国的双王制;往近了说,像罗马共和国的双执政官和双帝制度。哥俩的地位并非平等,哥哥布勒达显然居于支配地位,他的军事能力也强于阿提拉,阿提拉更多的以助手和执行者的身份出现。两人上台之初非常团结,他俩收拢部众,一面组织人马准备复仇,一面派遣使者去君堡,邀请对方派使节来谈判。自觉军力不足的东罗朝廷不敢怠慢,派遣使团到马尔古斯城(Margus)—今塞尔维亚的Pozarevac,去见两位匈王。马尔古斯位于多瑙河中游,向东南可以入侵巴尔干腹地,向西可通往意大利,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次发生于435年的马尔古斯会谈,对东罗而言是彻头彻尾的丧权辱国。为了让自己矮小的身材在高大的东罗人面前显得更高大些,哥俩坚持在马上与对方谈判,这也从此成为两个罗马帝国与匈人谈判的惯例。双方签订的《马尔古斯条约》的核心内容如下:

1. 东罗遣返叛逃到东罗境内的流亡者。

2. 东罗将每年支付给匈人的岁币提高一倍,从350镑(约114.5公斤),提高一倍,达到700镑。

3. 东罗向匈人商人开放市场。

4. 东罗以每人8个金币的价格,赎回落入匈人之手的战俘。

条约内容虽然屈辱,但对东罗而言,依然可以接受。因为此时的东罗非常富裕,每年230公斤黄金,依然是九牛一毛,按2011年11月12日的黄金价格—每克364元计算,折合8372万元人民币。东罗地大人多,国家统一,商业发达,有的是钱,武力虽弱于匈人,但依然可以一战,这种花钱买和平的办法,很充分的反映了双方的实力对比。合约签订后,东罗解除了外患,匈人解除了后顾之忧,可以专心西进,对付日益衰落的西罗和其他蛮族部落了。

经过数年的征伐,布勒达兄弟征服了西罗境外的所有日耳曼和斯拉夫部落,势力日盛。与此同时,自我感觉良好的勃艮第国王君达哈,正在西罗境内东征西讨,兵锋远至比利时,搞得本来就疆域日蹙的西罗十分痛苦。436年,埃提乌斯把儿子卡里皮奥(Carpilio)送到匈人手中,换取他们出兵讨伐勃艮第王国。同样想着为伯父奥克塔复仇的布勒达兄弟欣然同意。次年,埃提乌斯的使者率先抵达沃尔姆斯,麻痹狂妄的国王。西罗、匈人联军则无声无息向沃尔姆斯逼近。在兵多将广的罗、匈联军的雷霆一击之下,君达哈兵败身死,2万多臣民成了他的殉葬品,曾经盛极一时的第一勃艮第王国就此灭亡。

虽说君达哈的王国仅仅持续了20多年,可他的威名却通过民间传说流传下来。在中世纪的德文史诗《尼伯龙根之歌》(Nibelungenlied)中,君达哈被改造为勃艮第国王君特(Gunther)。这位国王以嫁美丽的御妹克瑞姆希尔特(Kriemhied)公主为代价,要求力大无穷、刀枪不入的英雄齐格飞(Siegfried),帮自己迎娶冰岛女王布伦希尔特(Brynhildr)。布伦希尔特拥有一条奥丁(Odin)大神赠送的腰带,使她成为著名的女大力士,所有的求婚者都被要求与其竞技,并每战必胜,君特没有足够的信心获胜,只能拜托齐格飞帮忙。齐格飞利用隐身头盔,帮君特赢得竞技,女王只得同意下嫁。到了洞房花烛夜,力大无穷的女王再度考验君特一回,将君特制伏。没办法只能请齐格飞再度出手,于是齐格飞制伏布伦希尔特,取走奥丁的腰带,这才最终让国王抱得美人归,齐格飞也因而迎娶克瑞姆希尔特公主为妻。史诗中的许多情节,都以勃艮第首都沃尔姆斯为背景和发生地,或者说沃尔姆斯在史诗中的地位,相当于《伊利亚特》中的特洛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君特洞房受辱 =====

粉碎了勃艮第人的罗匈联军并未停下征服的脚步,埃提乌斯决心趁热打铁,灭掉西罗境内最强大的西哥特王国,以及困扰帝国超过百年的巴高达运动(Bagaudae)。还是在437年,埃提乌斯再度获得执政官头衔,西罗皇帝瓦伦提尼安三世与东罗李锡尼娅公主,在君士坦丁堡完婚。次年,埃提乌斯大破西哥特军,兵锋直逼西哥特首都图卢兹。见胜局已定,已经位极人臣的埃提乌斯,自恃身份太高,加上急于返回拉文纳处理国内事务,便将兵权移交给大将李托利乌斯(Lictorius),让他完成扫尾任务。陷入绝境的西哥特王提奥多利克,集中了全国的所有可战之兵,准备在图卢兹城下做困兽一搏。

李托利乌斯和埃提乌斯相似,都在匈人中生活了很久,深受匈人习俗的熏陶,更何况他的大军中匈人比重甚大,所以他用东方的萨满教仪式,通过烤山羊肩胛骨,看骨头上的裂纹的方法,来占卜战事吉凶。占卜的结果是大吉,于是李将军下令展开攻击,不过他犯了个严重错误,匈人的轻装弓骑不善于在地形狭窄的加龙河谷作战,西哥特重装步兵反而更擅长这种作战方式,于是失去速度和回旋余地的匈人骑兵,遭到西哥特标枪和长矛血洗,罗匈联军一败涂地,李将军被擒。图卢兹战役在匈人战史上的意义非常重大,标志着匈人轻装弓骑对日耳曼重步兵优势的终结,从此之后,匈人领袖们只能通过权谋和外交,来维持对治下和外国日耳曼人的统治和优势,一旦匈人缺乏优秀领袖,治下的日耳曼人马上就会举兵造反,推翻匈人的统治。

得到前线败报的埃提乌斯,立即派人求和,许以重金赎回李托利乌斯,心高气傲的提奥多利克毫不客气的用李将军的人头,作为自己的答复。439年,西罗和西哥特王国终于达成合约,两国和睦相处,互为盟友,当然西哥特人要承认西罗做名义上的宗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第二勃艮第王国的扩张 =====

勃艮第王君达哈身死国灭之后,他的族人和后裔并没有被埃提乌斯彻底剿灭,而是安置在以日内瓦湖为中心的高卢南部,做西罗的雇佣军。见勃艮第人还算恭顺,埃提乌斯在443年扶植君达哈的儿子或家族成员君迪奥克(Gundioc)为王,第二勃艮第王国(Kingdom of Burgundy)自此建立。西罗解体之后,勃艮第王国进一步扩张,首都迁到里昂南方的维埃纳(Vienne或Vienna,容易与奥地利维也纳搞混)。埃提乌斯不是慈善家,他这么做有现实的好处。因为日耳曼人不仅是帝国边患,也是帝国军人的主要来源,已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埃提乌斯要做的,是扶植更多的亲西罗的日耳曼人,为未来的与匈人的终极决战做准备,勃艮第人的地盘与西哥特接壤,对后者也是个牵制。果然勃艮第人很给埃提乌斯面子,在451年的沙隆会战中,勃艮第人为西罗流血牺牲,为最终赢得会战做出巨大贡献。

就在高卢风波迭起之际,萨珊波斯也完成了改朝换代,欲知详情,请看下一章《七美宝图》。

通宝推:液化,
家园 东北过去就有

睡扁,是说让婴儿睡觉的时候保持仰面,这样后脑勺就平了。我家是汉族,父母还专门提过他俩认为没必要把孩子后脑勺睡扁。

满族也有这个习俗。

现在在农村某些地方应该还保留这个习俗。

家园 塔巴里史里面关于巴五和嚈哒之战的内容,另有剧透

巴五大战卡钳

The first ruler to set himself up as a rival to Bahram in power was Khaqan, the king of the Turks, who attacked baharam with a army of 250 000 turks. News of Khaqan’s approaching their land with a powerful force reached the Persians. It appeared to them a catastrophe and terrified them. A group of the Persian great men of state, known for their firm judgment and their solicitude for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 went into Bahram’s presence and told him “O king, there has suddenly come upon you the calamitous appearance of the enemy, and this should be enough to rouse you from the pleasure and merrymaking in which you are sunk. So get ready to tackle it, least we become afflicted by something which will entail revilement and shame for you.” Bahram merely replied, “God, our lord, is powerful, and we are under his protection,” and he only increased in his exclusive pursuit of pleasure and merry-making. But then he fitted out an expedition and proceed to Azerbaijan. In order to worship at the fire temple there, then to Armenia to seek game for hunting in its thickets and to enjoy himself on the way. He was accompanied by a group of seven of the great men of state and the nobles plus three hundred mighty and courageous men from his personal guard. He left one of his brothers, called Narsi, to act as his governor over the kingdom.

When the people heard about Bahram’s expedition and his appointment of his brother as his deputy to govern the kingdom, they felt sure that this was an act of flight from his enemy and an act of abandonment of his kingdom. They took counsel together and resolved to send an embassy to Khaqan and to undertake that they would pay him tribute, out of fear that he would invade their land and would annihilated their own troops unless they showed themselves submissive to him by handing the money over. Khaqan heard about what the Persians had agreed uopm, that hey would submit and show themselves submissive to him, so he gave a guarantee of security for their land and ordered his army to hold back. Bahram, however, had sent forward a spy to bring back to him information about Khaqan; the spy now returned and told him about Khaqan’s doings and intentions. So Bahram marched against him with the force accompanying him and fell on him by night, killing Khaqan with his own hand and spreading slaughter among Khaqan’s troops. those who escaped being killed were put to flight and showed their backs. They left behind their encampment, their wives and children and their baggage. Bahram exerted himself assiduously in hunting them down, killing them, gathering up the plunder he had seized from them and enslaving their women and children, and returned with his own army intact.

一代牛人野驴之死,比起他的功业,死法太丢人了,崩于游猎,曰何也?

Toward the end of his life, Bahram went to Mah for hunting there. One day he rode out to the chase, fastened tenaciously onto a wild ass and pursued it closely. But he fell into a pit and sank into the mud at the bottom. When his mother heard of that accident, she hurried along to that pit, and ordered that the money should be paid out to whoever might rescue Bahram from the hole. They excavated a vast amount of earth and mud from the pit, until they had made a number of large mounds from this; but they were never able to find Bahram’s corpse.

顺便问下,伊二和法一什么时候上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