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解放军必须改革(二):军队不养不打仗的兵 -- 晨枫

共:💬157 🌺372 🌵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间接保障也是重要的

首先,我也坚决反对用给这些文艺兵加军衔,但是也应该考虑到,军队有军队的特殊性,很多东西看上去是地方也有,但是并不能简单的移用到军队。象03年的时候,全国上下裁撤军队医疗系统的呼声也很高,但是一个非典就告诉人们,关键的时候,还是得依靠军队高效的运转机制和严格的纪律解决问题,地方医生你给他一百万他就是不上怎么办?而且你也没有那么多一百万给。文艺也是如此,总政每年要组织各种演出队下部队演出,甚至连甘巴拉、神仙湾这样的地方也是雷打不动的去,军星军腕们抱着氧气袋给小兵演节目,让地方的大腕明星他未必会干,因为人家就不缺钱,犯不着为几个钱跑到“生命禁区”去玩命。当然,裁掉过多的,保留必要的,这是应该的。

至于野战条件下包包子更是需要,真要打起仗来,谁能保证三天就打完?就算仗打完了,部队仍然要长期处在戒备状态下,以防战火复燃,此时的部队不可能从战场上撤回来,难道天天吃压缩饼干吗?后勤保障地方化这几年一直在搞,现在只能说,没见到一家部队单位不抱怨他们的承包公司的。

至于请保安看大门,不是我好面子,真丢不起那人。当兵的要是连自己的警卫都解决不好,拿什么去警卫人民群众呃。

所以说,军队要消肿是不错的,有些没必要的东西象公司什么的也应该砍,但不能过于绝对。毕竟军队不是神仙,而中国的国力也不可能象美国人那样什么都由政府出钱包了。

另外,老王不可能是少校,因为他只是运动员,没有担负行政职务,顶多是享受正营或副团待遇的文职军官。

家园 非典是一个好例子

非典在中国闹得厉害,在加拿大闹得也不差,加拿大怎么对付的呢?没有动用军队医院系统,加拿大的军队医院系统简直微不足道,平时看病就是军人穿上便装到地方医院看病,军队医院只管野战医院和特殊病例,如化学战、细菌战、核防护等地方医院不会接触到的东西。军医是产科或者生殖专家的事情那是闻所未闻,军医干这个干什么?

中国的医生不知道是如何管理的。在加拿大,医生的“管理”机构是医生协会。这是一个半官方的机构,具有法定权力,但不属于政府机构。教师、工程师、会计师、律师等都有类似的机构。他们负责制定职业道德条例,考核和资格审定,和监督条例的实行。违反职业道德条例的代价是公开取消资格,永远不得从事本专业。这是极大的羞辱,比蹲监狱还难受。作为医生,职业道德条例中最起码的就是在疾病暴发时,不得临阵逃脱,这没有什么好讨价还价的。

西方的演员工会没有这些职业工会那么严格,也没有和平时期劳军的问题。边远地区的将士是有报销假期的,为什么不能到内地,和平民一起看演艺呢?假期以到达内地时间起算,边远地区交通不便,应该适当多一点交通时间。

部队警卫恰好是不能外包的,这一点完全同意。即使外军,部队营区警卫也是军队的宪兵自己干的。

野战条件包包子问题,如果仗打到那个份上了,地方上征召的人士应该已经大量进入部队了。包包子不是多大的专业技能,短期培训(有个一星期)这些基本技能应该可以掌握了。如果只是有限战争,地方承包公司一样有合同节制,也有行业职业道德节制。除非不想干了,那还得交上巨额罚金才能开溜。这是一个一般的法制问题,不是军队特有的。

王治郅少校的说法是报上看来的,王晓棠少将也是。

家园 也没必要什么都按西方来。我们有自己的传统

而且这些传统都经历战火年代的检验。

非典动用军医的效率明显高于地方医院。而且我国的许多军队医院也承担科研院所的功能。在社会资源对医学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军队医院对促进中国医学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至于文工团。你说让士兵请假到地方看演出。有点书生论政的味道。

第一、往返的旅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中国实行义务兵役。如果让士兵去地方看演出,士兵的津贴连交通费都不够。

第二、在地方看演出是要钱的,而且不一定能看到水准那么高的表演。士兵一个月就那么两钱,够花吗?

第三、战争时期军人也需要娱乐。单靠演员去劳军显然不够。而且演员演的和部队生活不贴近。

文工团可以让官兵免费看到很多大牌的艺人、高水准的节目。文工团的节目大部分来自战士的生活,能引起战士的共鸣。在战争时期,可以深入部队基层,随军慰问,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你看《大决战》里,每次士兵挖工事,都会有几个文艺兵在唱歌鼓舞士气,提高干劲。在战斗间歇,文工团可以组织演出,松弛士兵紧张的神经。

这些事,地方的文艺团体是无法做到的。

西方没有政工概念,文艺表演纯粹是让士兵爽。而中国不同,文工团的文艺演出也是政治工作的重要一环。

炊事兵的话,战争时期,并不是每个士兵都紧张到只能啃野战口粮的。大部分的士兵还是有机会埋锅烧饭的。

中国已经裁撤体育兵了。八一体工大队已地方化。

家园 官兵回乡或者休假旅行应该报销的

“在地方看演出是要钱的,而且不一定能看到水准那么高的表演”

这是从何说起?

“战争时期军人也需要娱乐。单靠演员去劳军显然不够”

战争期间的演员义务劳军是最不成问题的。

“文工团可以让官兵免费看到很多大牌的艺人、高水准的节目”

不提也罢。

“文工团的节目大部分来自战士的生活,能引起战士的共鸣”

呵呵,呵呵。

“也没必要什么都按西方来。我们有自己的传统”

这是当然,但要是我们自己所有的传统都是最优秀的,那根本就没有改革开放一说了。

家园 国情不同,不能套用

中国有中国的国情,而中国的国情恰恰就是非典的时候地方医院顶不上去,至少不能在第一时间顶上去,即使全世界的地方医院都能顶上去,也改变不了中国在2003年要依靠部队医疗力量的这一现实。

大部分边远地区的官兵和内地官兵享受的假期是一样的,新的兵役法实施以后,义务兵原则上已经没有假了。即使规定上有假,也经常休不了,你肯定经常看到《解放军报》上讲到某部领导下大力气保障官兵休假。这种事能成为新闻本身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而且就算能有假,有没有那么多钱买昂贵的票也是问题,并不是每次休假都能赶上“心连心”的。在国内看场星、腕儿的演出,少则几十,多上数百,而在部队接受慰问演出,只要集合站队坐下就行了,甚至军腕儿有时也很够意思,几个大明星为你一个因为执勤没看上演出的小兵演一场,这其中对士气的鼓舞作用也是不可小看的。

我军野战部队基层是以连为单位开伙的,在战时是不可能把大量临时征招的人员补到基层连队的。所以基层的官兵想吃包子,还得靠自己的炊事班。而且战时即使不打仗,也有众多的勤务,想临时教人包包子,恐怕很难做到,何况那时能不能给每个连队(或者营)找到包子师傅都难说。至于承包公司的问题,我是想说明一点:公司是要赚钱的,而赚钱是要有命花的,指望着光靠给钱就能让人民群众把军人的问题解决了,是指望不上的。雇佣军尚且问题多多,更别说雇佣民了。

报上很多时候很糊涂,包括军报——因为拿笔杆子的人大多数连子弹怎么上膛都不知道。王晓棠是少将没错,因为她是解放军电影制片厂的厂长,这是行政职务,王治郅则没有行政职务,所以不会是少校。其实少校不算出奇,我有一位英语老师因为戴着文职的肩章结果被报纸宣传成“少将”呢。

不过我举双手赞成取消分队一级的农副业生产,即使不能取消全军的,至少也以师为单位建立生产基地集中进行,我军目前的分队一级农副业生产不但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而且由于严重的形势主义造成极大的浪费,大量“样板猪”、“样板菜”的存在使本来就不多的伙食费又要有一部分填到这个没有多少收益的坑里去。我当连长时每次接到后勤部要求我们提前收操整菜地的通知就想杀人……

通宝推:jent,
家园 国情不同不能套用是对的,但我们不是在说“应该”怎么样嘛

发生非典,2003年中国地方医院顶不上去,今天同样顶不上去,因为中国的医疗体制和医务人员的规范和节制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但是这个问题要解决,不光是为了应急问题,还涉及到全民医改问题。无良医生的问题光靠舆论是不行的。

看来解放军的休假制度亟待改革。休假的时间是指在家的时间,要是路上去掉大半了,还休什么假?这和地方上民工春节回家只能用自己的时间旅行是不一样的,民工出远门打工是出于自己的选择,军人在边远保家卫国是受到国家的指派。这么说吧,外交官被派到非洲小国,连飞机也不通(有这样的地方吗?),回家一趟要爬山涉水N天才能开始转机M次的长途旅行,外交部会要求他们用自己的假期时间旅行?军人也是一样,应该同等待遇。

在地方上看大腕演出,这个事情只能说军民同等了。地方上有多少人经常有条件看大腕演出呢?不要说城里有父母养着的那些小贵族,把全民都算上,只算军人同等年龄群的人吧,可能大多数人一辈子也没有看过。何况还可以通过行政措施保留受补贴的军人票,这些虽然是军费开支,但能有几个钱?只要保证不被常年“驻守”在大城市里的老爷兵贪污了就行。军队的明星是哪里来的?明星是众人捧出来的,军队的明星一定也是地方上捧出来的,光在军队里是捧不出明星的,那这些军腕算是民星兼职军演,还是军星兼职民演?理论上应该是后者,事实上弄到后来就是前者。

要是战时连补充新征召人员到基层连队都不可能,那我们这个人民战争还怎么打?要是战时在自己的国土上或者周边连给钱加法令都不能让人民群众把军人的吃饭问题解决,那这个人民战争怎么打?伊拉克美军的吃饭问题不知道是怎么解决的,是自带厨师还是雇佣民?美国空军和航母上的飞机维修也有一部分是雇佣民,所以我猜想伊拉克美军的吃饭问题也是雇佣民解决的。如果属实,美军能够解决,我们为什么就铁定不能解决呢?

王治郅什么军衔就不管他了,这家伙在我看来就是一人渣,不值得为他费事。不过手头有几本《军事世界画刊》,总装办的,不能说是业余的,里面介绍几个“军事摄影家”,乔天富,陆军大校;李靖,陆军大校;查春明,海军中校;王维忠,空军上校;冯根锁,陆军上校;还有其他的。这些军衔都有照片为证。看了一下他们的经历,都是拍照出生,一天“真正的军人”也没有干过。美军也有摄影人员,不知道是不是专业的,但都是军士一级,没有看到过军官摄影师。

早就感觉校尉兄是真正的军人,敬一个礼。请多指正我们这些纸上谈兵之辈。我一见到当兵的就起劲,直想抓住多唠唠。

家园 非洲好像没有这么偏远的地方

在主要地方转机的话,从任何一个非洲国家的首都回到北京,48个小时也够了。非洲大陆内可以通过开罗,约翰内斯堡转,很多地方需要在巴黎/伦敦转机。没有大的国际机场的地方,往往也会有通向周围国家大国际机场的支线航班。非洲地面交通普遍不好,没了飞机,就要与世隔绝了。

没有飞机场的国家,好像地球上也有,海上的个别微型小国,据说连飞机场都修不了。记得看过和一个太平洋岛上的小国建交的时候,需要坐船过去的事情,就前几年。

家园 敬礼不敢当,晨大客气了

接着辩。

正是因为中国有中国的问题(不管是体制的,还是什么的),所以不能因为外军可以大规模的搞社会化保障,就认为中国也同样可以。因此有些东西就不能裁,要保留。

休假的问题不用担心,一般路途都是不算的,所以离家远的军人,就可以请到比近的人更长的假,而且中转站还按最低标准给一晚上的店钱。

据我所知(当然所知并不广),非洲国家首都应该都是通飞机的。

关于明星大腕的问题,至少军队文艺团体的存在可以让和平民一样没钱的军人有看演出的机会,否则军人就会象你说的平民一样,“一辈子也没看过了”。至于星们是什么兼什么,我觉得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军人身份使得不管他是否自愿,都必顺拿出一定的精力为部队服务(虽然可能很少),而不是什么都议价做事。

雇佣民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基层连队是要打仗的,除非你的雇佣民有体力和技能随队行动,否则来了也没用,不如不来。当然你也许会说我们可以建立人民军训体制,不错——那就等建立了并有效了再说这个问题。解放战争中的我军,抗日战争中的我军都是本土作战,都有吃不上饭的时候,战火一燃,老百姓躲的躲逃的逃,上哪找饭去?有钱没处买,有法没人行。美军的连队也有自己的炊事班,但机关则是雇佣老百姓当厨师。这与空军机场和航母的文职人员是一个道理,相对固定且保卫力量强大的单位,可以多一些老百姓干自己的专业,不影响什么,象现在很多部队医院就把军职的护士都裁了,只留招聘的护士。但战斗连队不行。你不妨想象一下,一个急行军中的步兵连,后面跟着几个刚刚入伍,脑满肠肥但一腔报国之志的一级厨师,你说这个连该如何打仗?现在的现实是,很多事情美军就是解决了,而我们就是学不来,这也是我说不能简单套用外军模式的原因。等到能学来的那一天,我们再说那一天的话。

至于这些文艺工作者的军衔问题我一开始就说了,我坚决反对给文艺兵戴军衔,立功受奖可以,军衔不行,包括其中的文工团长这样的行政人员。

晨大讲“应该”的问题,我以为应该也是有针对性的,针对现实问题和针对理想状态,则会产生不同的“应该”。我和你意见相左的部分,是着眼于从当前的情况看,还没法“应该”起来,至于以后条件变好了,是不是“应该”,那要等条件变好了再说。

家园 敬礼是应该的

接着狡辩

外军可以搞的,只要合理,中国也应该努力。现在不行,不等于这不是努力方向。

休假路途找一个非洲国家只是比方,看来这个例子不好,不过也可以狡辩一下啊,比如外交官从非洲回北京的时间不长,但他老家在广西十万大山里,长途车要坐4天呢(有这样的地方吗?别又找错了例子),那旅途也应该算作“公家”时间。强词夺理一下哈。

军星问题,突然想起一个事:他们不是文职吗?也不是军人,和地方上的平民到底是什么差别?为什么他们能行而地方上的承包商就不行?

关于炊事兵问题,想起一个西方对英军和法军的对比:法军到哪里都带着面包师,没有热腾腾的法式面包,法国兵的战斗力就一塌糊涂;英军到哪里带的都是苏格兰饼干,难吃得一塌糊涂,但精干、不耽误功夫。结果法国人打到莫斯科还是被打回来了,英国人建立了日不落帝国。

家园 情况不同方向当然不同

合理都是有自己的前提的,外军合理的,有其基础,如果我们不具备这个基础,就没法向那个方向努力。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美军士兵生活标准极高,据高嵩的《从空降兵到新东方教师》一书反应,在82空降师,两人一间屋,有空调,有微波炉,有冰箱。当兵的吃得好,睡得香,练的狠。这一招我们就学不了,一是没钱,二是没法坚持人家的训练标准,要是向人家的“关心士兵生活”努力了,只会养出一群娇兵。

至于休假问题,如果你真的要往山里走四天,这四天就会算你的路途的。当然,这是制度,但制度不落实在中国哪都是,也包括军队。

中国军队的文职分为现役文职和非现役文职两种。军星都是现役文职,所以穿军装,有军籍,也有自己的技术级别,只是不戴常规的军衔,代之以统一的挂一颗领花的肩章——因为只有一颗星,所以有时被误认为“少将”(07式军装这种情况更明显)。所以他们必须在一定程度上遵守部队纪律(当然比我们这些大头兵松多了),要你下部队演出,你就必须去,否则就脱军装。

至于最后一个例子,我认为,如果让英国人吃面包,让法国人吃饼干,结果一样会是英国人建立日不落帝国,法国人从俄国败回来,这个结局与食品的关系实在是太小了。倒是一向以吃苦耐劳著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有一句名言——司务长(或炊事班长)顶半个指导员。

家园 关于文职军人,还是有点不明白

“穿军装”到底意味着什么?就是军人吗?军衔是军人等级的标志,没有军衔的军人又是怎么一回事呢?美军的军中承包商也穿战斗服,但是没有军衔符号,这和中国的文职军人是一回事吗?

还有一问:如果文职的军星拒绝到前线劳军,“脱军装”等于开除吗?可以用军法审判处理吗?

承包商在战时临阵逃脱的问题或许可以用准军事力量的办法处理,警察、消防队这些都是准军事力量,医生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类似处理。在大火面前,消防队员不可以辞职不干;在罪犯行凶时,警察不可以辞职不干;在瘟疫面前,医生不可以辞职不干。这个时候辞职,是可以送上法庭的。军中承包商也可以如此规定。

家园 战争期间,艺人劳军的深度、广度都比不过文工团

文工团可以深入前线,到前线工事演出。艺人劳军最多就是到比较大型的基地。

“在地方看演出是要钱的,而且不一定能看到水准那么高的表演”

这是从何说起?

难道你看文艺演出不花钱?文工团的节目类型很多:小品,歌舞,相声,戏曲等等。你在地方上能看到那么全面的演出?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还有可能。但众多的中小城市、西部的偏远地区、农村,哪会有什么文艺演出?

“文工团可以让官兵免费看到很多大牌的艺人、高水准的节目”

不提也罢。

这个怎么叫不提也罢?解放军文工团的艺术水准是很高的。今年春晚的《飞天》就是广州军区文工团创作。

官兵回乡或者休假旅行应该报销的

旅费报销,太不符合国情了。中国是义务兵。美国的士兵休假也报销旅费吗?

“也没必要什么都按西方来。我们有自己的传统”

这是当然,但要是我们自己所有的传统都是最优秀的,那根本就没有改革开放一说了。

至少文工团这点是优秀的。经历了战争的检验。

“文工团的节目大部分来自战士的生活,能引起战士的共鸣”

呵呵,呵呵。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就是来自基层吧。国内很红的《炊事班的故事》也是文工团创作的。在军队受到很热烈的欢迎。部队里的战士最爱听的还是军旅歌曲。

家园 我记得看文职军人的帽子和服装还是可以判断大致级别的

军队里面好像将,校,尉的军装料子和军帽都是有所不同的,这是在军衔之外的区别。而熟悉这些区别的,看到军装的料子和军帽,就可以大致判断是不是相当于将衔。

除非有行政职务,文艺团体级别相当于将衔可能比较罕见,医院里面就比较多了。大医院里面一个有比较深资历的科主任差不多都是将衔了。军医学院里面,有一些资历的正高差不多也是将衔了。

当然了,对于这样的等级,用什么少将中将的称呼,就是胡闹了。

家园 料子难认

我当兵十四年,但除非扒下衣服让我仔细看,否则看不出将校尉的区别。以前校是毛料,尉是的确良还好说,从98年开始尉都改毛料了,不看里子我是看不出来的。

家园 中国特色

中国的文职军官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特色,穿军装又叫文职。主要是以前军官太多,只好转为文职,可转为文职之后又觉得军营里老有穿便装的晃悠领导们又看不惯,所以上给穿上军装。说白了就是这么回事。实际上也是满足一下部分半军人又不想过军人的生活,又想穿上军装威风威风的心理需要。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