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一个80后对文革时代的非理性看法(二) -- 河蟹还是河蟹
不瞒你说,和苏东、苏北打交道很多,总体感觉没有苏南人勤奋,当地政府也没有苏南政府那么勤政和亲商。
苏东人狡诈,死要钱。苏北连云港、徐州地区则是懒惰和死要钱,尽管讲义气。
说个笑话,江苏内部说过,开发苏北要上海的理念,苏南的官员,浙江的商人,苏北的民工才能把苏北建设好。当地官风实在不好,当然比安徽和山西、陕西、东北还是不错的。基本是雁过拔毛和摘桃子的做法。
和苏南官员放水养鱼完全不是一个思路。
象你这样的,不能理解的事不要太多
你就死了去理解历史的心吧
等靠要心理严重。当年有摘帽贫困县领导被老百姓骂的事,因为没有国家贫困补贴了。官风民风有待提高。喜欢内斗,拉帮结派,就是不好好搞生产。和苏南完全不是一个省的感觉。
苏南的缺点是小富即安,没有浙江的开拓,浙江呢就是太唯利是图了,被人骂也应该。不过苏北、苏中那种实在是搞不好。
钱怎么出?发债也好贷款也罢,总要有出钱的地方,媒体为什么不说这块?
经过这么些年以后 我们现在搞得什么大飞机照样还是离不开外国的发动机 电子设备 甚至飞机蒙皮
要是运十该下马
那么现在这些孽种也没有上马的必要了
当然完全是个局外人,只从公开看到的报道来说。
第一个印象:50年代高层论证是重点发展航空还是航天的争论,最后结果是航天。原因呢,航天对材料的要求高,而对材料的认识需要几十年的积累,美国在二战制造的飞机以万为单位,损失的也基本是这个数量级,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的数据让我们几十年也赶不上,而航天呢,大家都刚起步,对材料也不太高,反正就是一次性的。——现在看来这是正确的。
第二个印象,10台播过运10的节目,专门做出来一架做静力试验,就是在飞机各部位系上钢丝,然后给钢丝加力,直到把飞机扯断,镜头中是在一个大车间,试验人员都躲在车间周围的房间,然后钢丝加力,最后“嘣”一声响,飞机解体——我才知道,静力试验这么可怕。
这个过程有效益吗?肯定没有,但是我们不做,效益永远来不了,后三十年把前三十年的全否了,于是现在C919从头开始,上面那些花费能省吗?只怕还要上百倍的增加。
所以即使运10怎么被人说得不堪,只要有这个过程,我认为就值得,认为不值得的人能不能告诉我,这些过程现在能省略吗?能市场换技术换来吗?能为了过程没有效益干脆连结果都不要了吗?
中国的航天给中国带来了多大效益(光天气预报和国土资源勘测、通讯通信这些表面的应用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好处),如果当初中断了,现在的人是不是也要嘲笑放卫星就是放东方红,根本一点用处也没用,然后花大价钱(那可是中国人的血汗钱)去买,同时感叹一下国外的先进呢?
不知道这次事故后是否还有提用的机会
五十年上百年后,水运在交通中能否占据现在的重要地位呢?
才能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度?我记得有人计算过,按人口比例,中国至少需要200万圣徒。
老毛挖掘、教育、培养了20万左右,已经算神迹了。
五月底保障房开工率34%,6月底最新数据达到56.6%。先开工再说,钱后面慢慢搞,总是能搞出来的,中央拨款、地方筹资、银行贷款、社会集资、居住者集资。有工地在那,搞钱也有说法。保障房卖出去租出去是要钱的,最终需要的净投入其实也不是太多。只是开始的时候规模比较大,要凑钱。一些开发区,毛都没一个,也还是建出来了。保障房总有人要住,建出来不难。之后以吵得好象没钱建不出来一样,是在讲条件,谁多出谁少出。以下是抄的。
一、保障房建设状况和问题。2011年我国计划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1000万套。其中,经济适用住房和两限房近200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大约400万套,廉租住房160多万套,公共租赁住房近220万套。总体看,保障房建设所需资金为1.3-1.4万亿元,其中约5000多亿元资金将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筹集解决,剩余约8000多亿元资金由社会机构和保障对象以及所在的企业筹集。其中,中央财政2011年将安排1030亿元资金用于保障房建设,地方政府需筹措的建设资金大约在4000亿元左右。
由于地方政府承当了今年保障性住房建设筹资的大头,目前融资压力较大。截至5月底,全国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的实际开工率仅为34%。保障房开工率不高,既与项目进程自身规律有关,也与融资困难等因素有关。
二、保障房建设资金来源和运用。经测算,完成1000万套保障房任务对资金的总需求为14920亿元,其中,中央和地方政府需要支付资金大约为6520亿元,其他8400亿元可以通过贴息等方式吸引到社会资金参与。目前政府方面较为明确的资金来源有3730亿元,各级地方政府还需要通过其他方式筹集大约2790亿元资金。考虑到建设周期一般2年左右,因此,政府2011-2012年每年投入的资金约为3260亿元,以目前明确来源的3730亿元计算,政府完全可以全部启动1000万套的保障房建设,资金缺口将在2012年出现。
三、保障房融资难的瓶颈将会逐渐被化解。由于保障房建设存在资金缺口,国家发展改革委允许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发行企业债券,并要求这些公司将筹措的资金优先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通过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债,通过推动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土地出让收益等资金投向保障房建设;地方政府成立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集融资、建设、运营于一体,更有利于吸收资金。通过这些举措,我们认为,保障房融资难的瓶颈将会逐渐被化解。
四、保障房建设具有制度保障。在破除保障房建设资金“硬约束”后,各级政府在制度上也将会有必要的保证。考核与激励机制是激发地方政府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根本动力。2011年初,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与各省级政府签订了2011年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住房保障建设已上升到政治的高度。当前,民生问题已进入地方政府考核体系,在建设资金基本得到解决的条件下,换届效应和行政考核压力,使地方政府有内在的动力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
根据住建部此前的调研,各地保障房开工进度是:4月底前“项目落地”,5月、6月“完成规划”,7月、8月、9月“集中开工”,11月底前主体结构完工的要占到1/3以上,加上上年结转的项目,年内要确保基本建成400万套。因此第三季度将是保障房大规模集中开工与建设的时间窗口。
历史上从来没有听说过市场能换来真正的世界级的领先技术,关于这一点,我要表扬一下,刚刚被指说腐败的前铁道部部长,他的高铁谈判做的很不错,换来了一些很先进的技术.为中国铁路进入高铁时代打了一个好头.
事实上,如果不是中国有二弹一星,有着经过实战的世界级的军队,市场换来的绝对是一群强盗.如非洲和美洲,南美等,所以市场换技术,一些人的笑谈,如果,先富带动后富一样,D某人确实是近六十年以来,最伟大的投机者.佩服.
投机者只做最有暴利的事,实业家,只做应该做的事,从世界上来看,投机者能全身而退的,几乎没有.
经济中心从新洗牌,由现在的沿海转向中西部。而感觉葡萄老师好像不看好上海未来的发展。
有点矛盾,国家资源资金往中西部转移,怎么还这么大力开发部分沿海呢?
维护经费怎么出?我估计最后弄成贫民窟了。
不会的,已经退二线去企业了,怎么启用?
西西河是因为在海外,没有压力。
反思文革如果没有的话,你如何解释老俞同志主动提起文革?老温同志又为何几十年了还骂“文革余孽”?这说明党内就有反思文革的思潮。
没想到,官办经济概念的创始人居然如此不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