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这次动车事故与前次药家鑫案 -- 酥油茶
我84年的,我很多同学都对现状或多或少的有一些不满,但是他们都还是一步步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一个哥们儿说的好,我们不能改变这个局面,那就慢慢改变身边的环境,自己的能力有多大,就改变多大。
那种你所期望的强烈的社会变革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中国是承担不起的。不知您看过虎狼没有?那里面对官与民的描述真的很形象。
我身边的同学也是对zf很不满,现在都在说zf的公信力的问题,其实zf早已经没有了公信力。以前的问题都是最先从农村爆发的,而这次估计会先从城市爆发
那么使用装甲部队平定骚乱暴动是当然的选择。更何况,当年装甲部队自身都不怎么安全。
怎么?你有不同看法?
年轻人老是抱怨规则不合理,把精力都放在了质疑规则上;而老东西想的是怎么在这个规则下谋取最大的利益, 对规则是能改变当然好,改不了就和它一起共存。
80年到89年的改革完全是退步
饿死从来都不是经济发达与否的问题,而分配照顾到大多数人的问题
我很怕死的,您多牛逼啊,有坦克就有话语权。
即使是你,应该也不会相信能靠酸话走世界,靠嘴炮定乾坤。对吧?
词汇,在短暂地消失十数年之后,又如还乡团般地杀回来了。
事实在太多了。丑到找不出合适的语言为其遮掩。房地产仅是一例而已。前年爆出的东北地区高考考场丑闻,丑得无以复加,最后的结果不一样是不了了之么?这在满清是要满门抄斩的大罪啊!进京抓捕女记者的县委书记、任内撞死人的济南铁路局长,如今不一样身居要职?操,处理个干部就这么难?一夜之间推平百姓房屋的魄力和担当到哪里去了呢?
燃油税涨价,确实是对中上层开车族收税,有利于不开车的大众的一件事。 但这事基本上是开车族反对,但走路族、公车族以为和自己无关,大多没有声音。 这位老太太能够看到草根真正的利益, 并坚持参加那么多听证会表达这种声音, 不容易。
真正的民主建设,需要更多这样的人,而不是网上的喷子。
首先我查了一下,这老太太好像没参加过什么燃油税涨价的听证.
其次,您怎么得出燃油税涨价会有利于不开车的大众这个结论的?
难道人们的日用生活品价格中不含有运费?运费中不含油费吗?
难道您是真不明白这个简单道理吗?
做这个事情要么需要书生意气,要么需要真正的勇气。我所指的真正的勇气包括第一,要有站在千万人尸骨上的气度(这就不是一个普通人可以拥有的),在这里个人的流血流汗和牺牲都不值一提,最重要的却是结果。没有这种勇气,我认为那只是书生意气。
真正的勇气还包括拆了旧房子,如何保证新房子比旧房子大更牢固呢?历史的车轮转了一圈,虽然前进了却发现还是那个车轮。有一段话,我极喜欢,引用一下
“古往今来,人类的任何一个文明,其政治与制度,习惯的力量都是无比强大的。制定所谓“完美的制度”是容易的,但是即使是在一个有普遍尊重制度传统的时代,制度亦常常会被种种因素有意无意地破坏。虽然许多人幻想能依靠完美无暇的制度解决一切问题,但是他们却不可避免地要陷入一个悖论——他们在建立他们完美的制度之时,必然会破坏掉旧有的制度。一群破坏固有制度的人,却妄想自己设立的制度可以永远不被破坏,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即使在童话中都显得有些荒谬。幻想有一套能自己完美运行,具备超强纠错能力的制度体系,与期待一个完美无暇的统治者永远统治着人民过着幸福的生活,其实并无本质的区别。这永远都只能是普通民众的一种懒惰与依赖。抱着这种想法的人,他们并不明白,好的制度与好的婚姻一样,都必须要持续不断的去付出巨大的努力甚至牺牲去维护,稍有懈怠,便可能前功尽弃。
然而,不幸的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并不多。”
毛主席确实是伟人,我个人认为毛主席发起文革的本意是他看到了这种历史的惯性尝试着打破这个转了几千年的车轮,换一个车轮,然而毛主席失败了。如果可以比毛主席做的更好(或者您发现了一个潜在的毛泽东,您愿意跟随他),您确实拥有真正的勇气,要不然那只是书生意气。
如果历史真让旧房子烂掉,要建新房子的时候,谁也拦不住的。在现实中,如果有时间为了家人家庭流汗付出巨大的努力甚至牺牲不是更实际一些吗。
得罪,莫怪。但這的確是我跟不少人打交道,又或是在網絡論壇逛時的感覺。
我媽媽上次去北京,阿姨的兒子開車,走錯了路,兜了兩個多小時才找到路。阿姨只是說了一句話,覺得應該是這邊走,就被他兒子嗆了回去。
忍耐是一種美德,尊重、包容與體諒也是人與人間相處之道。我們不是當事人,但是不知為何許多事情大家都沒有弄清楚,就即刻以審判官的角度給予批判。沒有人是完美的,你要找錯誤,肯定會一大堆,又或是今天找不到,明天也會找到。但是,我們似乎總喜歡對自己的事情有不同的理由開脫,對別人的錯誤,卻加以大肆指責及鞭笞。過於著重細節,然後放大及引申,滿眼全是砂子。如果這個世界,我們每件事情都這麼去看,我們的世界是很悲觀,人也會變得憤世嫉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