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读《邱会作回忆录》 -- 读书点com
- 共: 💬 187 🌺 813 🌵 28
数一数吧,
徐总算好的,聂总,让老毛一通批下去了,
粟总,老毛借老彭给搞下去了,
黄总,跟老彭一起倒台,
罗总,预先同少奇倒台,
杨代总,不知什么原因倒台,估计是老毛觉得此人犯了众怒,有损自己形象
黄总,林倒他还能不倒?
叶帅,最后也让老毛烦他了,
小平,第二次倒了。
文革其实就是枪杆子支撑笔杆子乱批。
就军队人事安排,不是林彪怎么选择的问题,林没有扩大选择的余地。
首先,林如果表态同毛站在一起,就必然要在人事上最大范围内同毛重合,而最少范围同毛分歧。
这也就注定林必然要用“双一”的人。
毛可以选双一以外的人,林不可能有资格选双一以外的人。
比如毛有资格重用许世友陈再道这号的,但林如果也这样做,就更犯了毛在忌讳。
所以林选了双一的人,反而让毛放心安心,因为毛知道林选的人这些人不会真的铁了心的跟着林跑。
比如黄永胜,永胜这个名字是毛在井冈时给他改的。
比如李作鹏,是军委译电员出身,是毛当年核心机要人群中的一个,
吴法宪,平日号称草包,这种人能有几多冒险的硬气?
邱会作,延安时代毛的后勤总管之一,相当于贴身仆人,怎么会背叛他?
搞上来一个温玉成,就不具备上述四人中任何一个人的这种内在联系,所以就直接倒台。
所以林选人时也是千万小心的。
不像后来党政的人写的东西 完全没忏悔 连毛的错误都没认识到。
文革之初空军11个常委7个联名反他,还有一个张廷发不表态。
还是毛觉得他们不很听话了,该踢下去凉快凉快了。换一批文革派忠于他的思想的人上来。
林彪的逃跑也是被逼得走头无路八.
那个怂样。刘要不死,在文革里该是个角色把。
嘴巴大,也有野心把。毛多疑,所以权力枢纽的位置上人的风吹草动他马上就会想很多。
很多军头都给毛写过孝终信的把。杨代总长是其中之一把。
黄屋李邱的问题出在了政治策略上了。四个混蛋其实到死都不太明白中央政治的实质。他们都是毛太祖亲自挑选的信得 过的干将。到后来被毛借913一脚踢下来,原因是他们走的偏离了毛的期待的方向。毛一次一次的点拨这几个混蛋,可是他们的策略错了。周总理就很懂很懂中央政治,这也是他能挣扎到最后的缘故。
毛操控大局的手法比较狡猾。他和江青两个密切合作,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江青把毛的旨意摔在大家脸上,毛坐在幕后看这些权力位置上的政治游戏的玩家的反映。玩家们反应激烈,到他那里去告状,毛祖就和气的安慰,并鼓励他们跟江斗争。毛其实在观察这些人在高位上的作为,利用各种事情来给他们打分。黄其实最初毛是很看好他的。可惜,黄天生的资质不够做毛的政治上的好玩家。
黄永胜的回忆录里有大量的关于他们和江青斗争的片段。这些其实都是将军们在在高层做的愚蠢的行动,他们根本没有读懂江青的行动后面毛的意图。所以,四个人走到一起,最后一起完单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还是周狡猾,他是真正的明白人,一直都是。跟毛,跟江青只能玩太极推拿,不能玩拳击对抗。周就是个捣江湖的好手,抹希泥摸到了最后。那几个将军不行。对抗的下场,刘修养已经做了示范。
这事儿一个“九、一三”就破了,当年多少人是因为这个看明白文革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你有啥说具体的,表这么口气大把
你这从头到尾就是wsn的yy,不是地毯杂志水平是啥。
那时候发生了什么?前因后果?政治经济军事的背景是啥?
你沾了一点边吗?
不是地毯杂志水平是啥!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