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细说外交部――人物篇(开场白) -- 那年静静的海

共:💬111 🌺17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细说外交部――人物篇(开场白)

早在看了神驴兄的《外交十记》注后,就有了写写外交部的冲动,也一直在为此做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现分几个章节帖出来与大家共享。我写这个东西的立足点不是为了评论功过是非,而仅仅是为了给大家提供尽可能详细的背景资料,因此尽量不带个人观点,见仁见智,任人评说。

主要参考资料:

1、外交部网站;

2、各驻外使领馆网站;

3、历年《世界知识年鉴》;

3、历年《中国人物年鉴》;

4、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等新闻网站;

5、《中国外交辞典》;

6、《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委员大辞典》;

7、宗道一外交系列文集;

8、钱其琛著《外交十记》;

9、神仙驴《外交十记》注;

10、其他有关人物传记、回忆录等。

具体还有(陆续补充):

中国东盟协会网站

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网站

中国奥委会网站

《一个外交家的经历:韩叙传》葛绮云

《怀念韩叙同志》王殊

《卢秋田:新时代外交官的风采》 2003-08-22 来源:世界华人名人录

《杨洪林:新任驻伊拉克大使正式上任》 2004年10月23日 央视国际

《美好的圣诞家宴――张恒专访第三任驻美大使韩叙夫人葛绮云》 2002年10月25日 来源:央视国际网络

《建交的最后谈判――张恒专访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 2002年10月28日 来源:央视国际网络

《亲历中美30年 难忘的48小时――张恒专访前驻瑞典大使唐龙彬》2002年10月24日 来源:央视国际网络

《惊心动魄的五年――张恒专访前驻美大使李道豫》2002年10月29日

《前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谈他的外交生涯》

《心愿――张恒专访中国驻伊拉克前任大使郑达庸》2003年3月25日

《中国外交部新闻司的“铁嘴”》 (《现代快报》10月30日)

《通往麦加之门》 作者:蔡伟 2003-05-28

《回忆给邓小平当翻译》 作者:时延春

《马叙生:风云变幻中的外交生涯》作者:谢仲礼

《朱彤、张建敏:外交舞台上的“金童玉女”》2003-4-22 外交学院校友网

《第一翻译 -- 朱彤》2001-8-28 外交学院校友网

《章汉夫的外交生涯》 2002年7月《人物》

《风云特使――老外交家王炳南》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1年5月第1版

《“土包子”变成大使夫人》 作者:赵兰香《文汇报》

《中国外交官手记》周溢潢

《新中国首任驻越南大使――罗贵波将军的爱情故事》 2004-09-20 新华网

《新中国外交内幕》 陈敦德/著

《潮起潮落唐闻生》

《外交部翻译室专家谈翻译》 新浪财经

《外交谋略:觥筹交错 折冲樽俎》作者:金桂华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年1月出版

《外交官看世界系列丛书》 四川省出版集团、四川省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

《拉美亲历记》 朱祥忠著

《飞向"世外桃源"》 刘新生 潘正秀著

《从末名湖到还剑湖》 李家忠著

《多瑙河之波 》 蒋本良著

《在异国星空下》 李同成著

《女外交官手记 》 张兵著

元宝推荐:神仙驴,神仙驴, 通宝推:小乌龙,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送花!等着看
家园 【原创】细说外交部――人物篇(一) 钱其琛帝国

钱其琛无疑是近二十年来中国外交领域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人,甚至于将中国八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的外交史称之为“钱其琛时代”也绝不为过。

显露头角

说起来,钱其琛的前半生其实并不显赫。严格上讲,他并不是外交部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而是半路出家的“外交官”。其最初的外交生涯起始于团中央的外派干部,五十年代时先是以青年团干部身分被派往苏联中央团校受训,又在中国驻苏使馆工作过几年,因此曾被西方媒体被认为是“团派”与“亲苏派”。当然,这是西方人不了解中国的大时代背景而作出的片面性判断。

直到1972年4月钱其琛出任中国驻苏联使馆参赞,才算真正加入外交部系统,时年已44岁。1974年8月被派往非洲小国几内亚任大使(期间兼驻几内亚比绍大使)。1976年11月回到部里,担任新闻司司长。大家知道,在外交部,真正的核心业务全在几个地区司,如美大司、亚洲司、亚非司、非洲司、西欧司、欧亚司等等,凡被高层嘱意的“业务骨干”也都会无一例外地被安排在这些部门任职而加以培养,而新闻司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没有太大影响。因此可以说,在这十年中钱其琛并不被高层所重用。

真正使得钱其琛显露头角的契机,是1982年3月在其新闻司司长的任上,因应当时对苏外交的需要而设立发言人制度,钱也因此成为外交部首位新闻发言人,从而开始得到上峰的青睐并受到外界注意(发言人制度真正建立起来是在1983年3月1日,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齐怀远成为中国外交部第一任新闻发言人,并举行首次新闻发布会)。

1982年4月起,在全国干部年轻化的大背景下,中央也对外交部的领导层进行了大改组。为了提拔乔石担任中联部部长,而将资历比乔深的吴学谦(与乔同为1978年被任命为中联部副部长,排名在乔之前)转到国务院系统发展,吴先是出任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党组书记,1982年11月正式接替黄华任外交部部长。又先后免去韩念龙、何英、仲曦东、张灿明、浦寿昌、符浩、章文晋、宫达非、余湛等数位资深副部长职务(其中部分退居二线,部分外放担任大使)。新提拔了美大司司长韩叙(60岁,后接替章文晋任驻美大使)、新闻司司长钱其琛(54岁)、非洲司司长温业湛(54岁)、驻法大使姚广为外交部副部长(兼政治部主任)。

稳步高升

钱其琛升任外交部副部长后,因其曾有驻苏联使馆的经历,而被安排主管苏联、东欧事务,接替老资格的将军外交家王幼平。而时任外交部苏欧司司长、自1958年起就一直在苏欧司工作的于洪亮(与钱几乎同龄)则未被启用,于洪亮也从此失去了担任外交部领导的机会。按照不成文的惯例,与主管领导资历相同或高于领导的人只有调任他职或外放大使,就这样于洪亮从1983年至1991年先后出任了中国驻波兰、罗马尼亚、苏联的大使,始终未再回部里任职,直至从全国政协退休。与钱其琛同庚、并与钱同时被提为副部长的温业湛则先后被派往埃及、朝鲜、加拿大出任大使,亦未能再回部里任职,1993年后连续担任两届全国政协委员。

附带说一句,小平同志有邀集部门相关负责人到其家中开会研究重大问题的习惯(中共其它元老也是如此)。改善中苏关系又是当时中国外交的第一要务,作为外交部主管苏联、东欧事务的副部长,钱其琛也就有机会列席参加这种核心会议,自然而然地也就有了在最高领导人面前展示其观点与才华的机会。中美“八?一七”公报发表之后,邓小平为了稳定中苏边境局势与对美进行牵制,决定开始与苏联举行副外长级的磋商。钱其琛担负的这个任务,不但使他能向邓直接汇报,受到邓的注意,而且有机会亲自了解体会邓小平在大三角中如何与美苏周旋的谋略。在八十年代后期中苏关系逐步走向改善,以至于最后促成戈尔巴乔夫访华与邓小平举行首脑会晤的过程中,钱其琛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982年9月,钱其琛当选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1983年9月,外交部取消党组、改设立党委后,钱其琛和姚广同为党委副书记(姚广兼任纪委书记)。1985年9月,钱其琛在中共全国代表会议上增选为中央委员。至此,下一任外长的人选已非其莫属了。

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换届后,吴学谦升任国务院副总理,不再兼任外长一职,后又因89年的特殊历史原因而大权旁落,逐步失去了对外交事务的发言权。与此同时,钱其琛1988年4月正式接替吴学谦出任外交部部长、党委书记。

权力高峰

1989年后,中国陷于空前的国际孤立状态,而后又面对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的全新世界格局。为此,钱其琛(当然还有更高层)沉着应对、积极活动,在短短几年内扭转了中国的孤立处境,并借助于国力的不断增强而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钱其琛也因此在国内外赢得了很高的威望。作为回报,钱在中央高层的地位也随之迅速攀升。1991年4月升任国务委员,1992年10月晋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93年3月更升任国务院副总理,并兼任外交部部长,1993年后又参与掌管港台事务。至此,钱在中国外交领域拥有了绝对的实权,无人可出其右。

钱其琛主政外交部长达十年之久,不仅奠定了其在中央外交决策层的权威地位,而且也培养了一大批自家子弟,建立起自己的外交班底。现在外交部各级主要官员(包括驻外大使),绝大部分都是在其任外长期间提拔起来的。自担任外交部副部长起,钱其琛先后分管过苏联东欧司、新闻司、国际司与干部司(除国际司外均为外交部的“二流司”),非洲司亦是其关心的重点部门,并因此从这几个司(特别是新闻司)提升了一大批干部进入部领导层,反倒是核心业务司出身的人却大都未能达到最高峰。

明显受钱其琛器重并被提拔起来的外交官员主要包括:李肇星(曾任新闻司处长、副司长、司长、部长助理、常驻联合国代表、副部长、驻美大使、部党委书记,现任外交部部长)、张德广(曾任驻哈萨克斯坦大使、欧亚司司长、副部长、驻俄罗斯大使,现任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王英凡(曾任亚洲司司长、部长助理、副部长、常驻联合国代表,现任全国人大外委会副主任)、吉佩定(曾任非洲司司长、南非研究中心主任、部长助理、副部长、外交部驻港特派员,现任全国人大外委会副主任)、杨文昌(曾任干部司司长、驻新加坡大使、部长助理、副部长,现任外交部驻港特派员)、王光亚(曾任国际司司长、部长助理、副部长,现任常驻联合国代表)、王毅(曾任亚洲司司长、部长助理、副部长,现任驻日本大使)、张业遂(曾任国际司副司长、礼宾司司长、部长助理,现任副部长)、吕新华(曾任钱其琛秘书、驻芬兰大使、部长助理,现任副部长)、秦华孙(曾任新闻司处长、常驻维也纳代表、国际司司长、部长助理、常驻联合国代表,现任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王昌义(曾任新闻司副司长、驻吉布提大使、驻叙利亚大使、部长助理、驻以色列大使)、王国章(曾任外交部政治部副处长、新华社澳门分社副社长、部长助理、纪委书记)、马毓真(曾任新闻司司长、驻洛杉矶总领事、驻英国大使、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外交部驻港特派员)、金永健(曾任非洲司司长、国际司司长、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常驻日内瓦代表、联合国副秘书长)、武韬(曾任驻葡萄牙大使、部长助理、、驻俄罗斯大使、驻澳大利亚大使)、陈健(曾任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新闻司司长、部长助理、驻日大使,现任联合国副秘书长)、武东和(曾任驻尼日尔大使、驻马里大使、外交部办公厅主任、部长助理,现任驻朝鲜大使)、吴建民(曾任新闻司司长、驻荷兰大使、常驻日内瓦代表、驻法国大使,现任外交学院院长、国际会展局主席、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沈国放(曾任钱其琛秘书、新闻司司长、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现任部长助理)、吕国增(曾任非洲司司长、驻突尼斯大使、亚非司司长,现任部长助理)、李辉(曾任驻哈萨克斯坦大使、欧亚司司长,现任部长助理)、刘碧伟(曾任钱其琛秘书,现任驻纽约总领事)。

垂廉听政

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换届后,钱其琛连任国务院副总理,不再兼任外长一职(已连续担任两届共10年)。而其选定的接班人选唐家璇的名字在此之前并不为外界所熟悉。由唐接任外长显然是经中央高层(主要是钱)刻意安排的,回顾一下前几年的历史即可发现,这一安排是有迹可循的。

  早在吴学谦当外长的80年代中后期,中国外交部就从年龄约四五十岁的司级中青年干部中选拔一批尖子,作为培养领导班子的人才。其中最拔尖的是主管美大事务的刘华秋(以后将用专文细说)、主管西欧的姜恩柱及主管苏联东欧的戴秉国。此三人均比唐家璇略为年轻,均出身外交部的核心业务部门,且具备驻外大使或地区司司长的资历。在1989至1992期间,他们先后升任部长助理与副部长。1992年中共召开十四大时,他们3人以及时任部长助理的李肇星都进入了外交部十四大代表候选人的名单,其中,刘华秋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在中国新一代的外交班子中,刘、姜、戴等人都可以说是优秀的人材。

与上述几人相比,唐家璇并不具优势。首先,其年龄较大,出道较晚,早年的任职经历均属“偏门”,40岁以后才转入到核心业务部门――亚洲司,其主要的对外经历亦很单一,几乎只从事过对日外交,而且也没有出任过大使或地区司司长,只担任过驻日公使及亚洲司副司长。直到1991年12月,他才从日本公使的职位上调回国升任部长助理,1993年又升任副部长,在几位副部长中的排名比较靠后。另外,唐家璇先后毕业于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而刘、姜、戴3人则皆有北外或外交学院的求学经历(属于外交部自家子弟)。

但到了1994年,情况发生了变化,钱其琛已开始考虑接班人选的问题。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全面比对之后,上述“人材”均被钱所摒弃,他最终选择了唐家璇,于是在当年的11月将唐家璇提升为外交部党委副书记(书记为田增佩),并先后将刘、姜、戴3人调离外交部:刘华秋改任部长级的国务院外事办主任(兼任外交部副部长至1998年3月);戴秉国调至中共中央联络部先后任副部长、部长(数年之后又重返外交部,此为后话);姜恩柱则外放伦敦,出任驻英国大使,后又任新华分社社长,算是圆了个部长级。这一系列“动作”,明显是为唐接班铺路。1997年7月,唐家璇再升任为外交部党委书记,开始主持外交部日常工作。1998年3月正式接替钱其琛出任外交部部长。

公众从唐家璇任外交部长后的对外表现中明显感觉到,此公目光略显呆滞、反应迟缓,说话语调亦是慢条斯理,很难看出有何过人之处。他之所以能够受到钱其琛特别赏识,以至后来居上,越过他人而接外长的班,大概只能从两点来解释。其一,是当时中央对21世纪国际形势的判断是亚太时代即将到来,因此下一步外交工作的重点为题是周边及亚太外交,所以选择有主管亚洲事务经验的人出任外长,有利于打开新局面。当然,这一说法过于冠冕堂皇,即使是从这一点考虑,也不一定是非唐莫属。其二,也就是其中有“私心”做祟,钱其琛选择唐家璇接班的最直接动机就是将心未老、斗志犹旺。选择一个相对弱势的接班人,便于自己在幕后垂廉听政、继续亲自主导外交大政。

唐家璇的性格、能力与所处环境决定了其在外长任内势必唯钱其琛马首是瞻,置身于钱其琛绝对权威的领导之下与辉煌业绩的阴影之中,不可能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表现机会,只能作一个没有声音、没有个性的“影子”外长。后来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家园 【原创】细说外交部――资料篇(一) 历任外交部长简表(1982―2004)

[SIZE=3]姓名 出生年月 籍贯(出生地) 在任时间 前职 后职

吴学谦 1921.12― 上海 1982.11―1988.03 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党组书记 国务院副总理

钱其琛 1928.01― 上海(天津) 1988.03―1998.03 外交部副部长、党委副书记 国务院副总理

唐家璇 1938.01― 江苏镇江(上海) 1998.03―2003.03 外交部副部长、党委书记 国务委员

李肇星 1940.10― 山东胶南 2003.03― 外交部副部长、党委书记 现任[/SIZE]

家园 【原创】细说外交部――资料篇(二) 历任外交部副部长简表(1982―2004)

[SIZE=3]姓名 出生年月 籍贯 在任时间 主要分管工作 前职 后职

吴学谦* 1921.12― 上海 1982.04―1982.11 常务 中联部副部长 外交部部长、党委书记

韩 叙* 1924.05―1994.07 江苏江宁 1982.04―1985.04 美大 美大司司长 驻美大使

温业湛* 1928.01― 浙江湖州 1982.04―1984.10 非洲 非洲司司长 驻埃及大使

钱其琛* 1928.01― 上海 1982.04―1988.04 苏联、东欧 新闻司司长 外交部部长、党委书记

姚 广 1921.04―2003.10 山西昔阳 1982.12―1983.09 西欧 驻法大使 外交部顾问

周 南 1927.12― 山东曲阜 1984.08―1990.01 西欧 部长助理 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

刘述卿 1925.08― 江苏江阴 1984.08―1989.12 亚洲 部长助理兼亚洲司司长 国务院外办室主任

朱启祯 1927.12― 江苏宜兴 1984.08―1989.10 美大 部长助理兼美大司司长 驻美大使

齐怀远 1930.01― 湖北鄂州 1986.03―1991.08 亚非、非洲;亚洲 部长助理 国务院外办主任

田曾佩* 1930.10― 河北饶阳 1988.06―1998.03 苏联、东欧、常务 驻南斯拉夫大使 九届政协常委、外委会主任

刘华秋 1939.11― 广东吴川 1989.10―1994.10 美大、国际 部长助理兼美大司司长 国务院外办主任

杨福昌 1932.12― 河北安新 1990.03―1994.01 亚非 部长助理 驻埃及大使

徐敦信 1934.12― 江苏扬州 1991.04―1993.04 亚洲 部长助理 驻日大使

姜恩柱 1938.12― 江苏高邮 1991.12―1995.07 西欧、港澳 部长助理 驻英国大使

唐家璇 1938.01― 江苏镇江 1993.03―1998.03 亚洲 部长助理 外交部副部长、党委书记

戴秉国 1941.03― 贵州印江 1993.12―1995.07 欧亚、新闻 部长助理 中联部副部长

李肇星 1940.10― 山东胶南 1995.02―1997.12 美大、国际 驻联合国代表 驻美大使

王英凡 1942.04― 内蒙古突泉 1995.08―2000.02 西欧、港澳 部长助理 常驻联合国代表

张德广* 1941.02― 山东 1995.08―2001.07 欧亚、新闻 欧亚司司长 驻俄罗斯大使

杨洁篪 1950.05― 上海 1998.02―2000.12 美大、拉美 部长助理 驻美大使

吉佩定 1942.02― 江苏盐城 1998.04―2001.03 亚非、非洲 部长助理 驻港特派员

杨文昌 1944.09― 山东 1998.06―2003.07 亚洲、人事 部长助理 驻港特派员

王光亚 1950.03― 江苏 1999.11―2003.04 国际 部长助理 常驻联合国代表

李肇星 1940.10― 山东胶南 2000.12―2003.03 美大、拉美 驻美大使 外交部部长

王 毅 1953.10― 北京 2001.02―2004.09 亚洲 部长助理兼政研室主任 驻日大使

乔宗淮* 1944.07― 江苏盐城 2001.04―2002.07 党务、西欧 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 现任外交部纪委书记

刘古昌 1946.07― 江苏 2002.07―2003.10 欧亚 部长助理 驻俄罗斯大使

戴秉国 1941.03― 贵州印江 2003.03― 常务 中联部部长 现任

张业遂 1953.10― 湖北 2003.05― 西欧、军控、条法 部长助理 现任

周文重 1945.08― 江苏 2003.05―2005.03 美大、拉美、港澳台 部长助理 驻美大使

吕新华 1951.01― 浙江 2003.10― 行政 部长助理 现任

武大伟* 1946.12― 黑龙江 2004.08― 亚洲 驻日大使 现任

杨洁篪 1950.05― 上海 2005.03― 美大、拉美 驻美大使 现任

注:名后带*的指任副部长之前未经过部长助理台阶

[/SIZE]

家园 先顶再看

呵呵

家园 up
家园 细说外交部――资料篇(三) 历任外交部部长助理简表(1982―2004)

姓名 出生年月 籍贯 在任时间 主要分管工作 前职 后职

刘述卿 1925.08― 江苏江阴 1983.01―1984.08 亚洲 驻孟加拉大使 外交部副部长

周 南 1927.12― 山东曲阜 1983.01―1984.08 西欧 外交部大使 外交部副部长

朱启祯 1927.12― 江苏宜兴 1983.01―1984.08 美大 美大司司长 外交部副部长

齐怀远 1930.01― 湖北鄂州 1984.08―1986.03 新闻 新闻司司长 外交部副部长

王言昌# 1926― 山东文登 1984.08―1988.06 拉美、党务 政治部副主任 外交部纪委书记

周 觉# 1927.04― 湖南衡阳 1984.08―1986.06 亚非 驻土耳其大使 驻法大使

唐龙彬# 1931.06― 广东 1986.02―1988.06 礼宾 礼宾司司长 驻瑞典大使

刘华秋 1939.11― 广东吴川 1988.02―1989.10 美大 美大司司长 外交部副部长

李道豫# 1932.08― 上海 1988.06―1989.12 国际 国际司司长 常驻联合国代表

杨福昌 1932.12― 河北安新 1988.06―1990.03 亚非 亚非司司长 外交部副部长

文 迟# 1928.01― 辽宁 1988.06―1994.06 行政 行政司司长 中日友协副会长

徐敦信 1934.12― 江苏扬州 1989.10―1991.04 亚洲 亚洲司司长 外交部副部长

万永祥# 1944.01― 河南 1989.10―1992.02 干部 干部司司长 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

姜恩柱 1938.12― 江苏高邮 1990.03―1991.12 西欧、港澳 西欧司司长 外交部副部长

李肇星 1940.10― 山东胶南 1990.03―1993.01 国际、新闻 新闻司司长 驻联合国代表

戴秉国 1941.03― 贵州印江 1991.12―1993.12 欧亚 驻匈牙利大使 外交部副部长

唐家璇 1938.01― 江苏镇江 1991.12―1993.03 亚洲 驻日公使 外交部副部长

秦华孙# 1935.09― 江苏 1993.02―1995.02 国际、新闻 国际司司长 常驻联合国代表

王昌义# 1936.08― 江苏扬州 1993.02―1995.08 亚非 驻叙利亚大使 驻以色列大使

王英凡 1942.04― 内蒙古突泉 1994.01―1995.08 亚洲 亚洲司司长 外交部副部长

王国章# 1937.06― 河北定县 1994.02―1997.01 干部、行政 新华社澳门分社副社长 外交部纪委书记

武 韬# 1940.11― 北京 1994.06―1998.09 外管 驻葡萄牙大使 驻俄大使

杨洁篪 1950.05― 上海 1995.02―1998.02 美大、拉美 驻美公使 外交部副部长

吉佩定 1942.02― 江苏盐城 1995.08―1998.04 非洲 南非研究中心主任 外交部副部长

陈 健# 1942.02― 江苏苏州 1996.02―1998.04 国际、新闻 新闻司司长 驻日大使

杨文昌 1944.09― 山东 1997.01―1998.06 亚洲、人事 外交部大使 外交部副部长

王光亚 1950.03― 江苏 1998.02―1999.11 国际 国际司司长 外交部副部长

王 毅 1953.10― 北京 1998.04―2001.02 亚洲 亚洲司司长 外交部副部长

武东和# 1940.05― 河北 1998.05―1999.06 办公厅、领事 外交部办公厅主任 外交部纪委书记

周天顺# 1940.05― 江苏 1998.09―2002.07 行政 行政司司长 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刘古昌 1946.07― 江苏 1999.10―2002.07 欧亚 驻罗马尼亚大使 外交部副部长

马灿荣 1945.07― 江苏 1999.06―2001.10 西欧、港澳、新闻 西欧司司长 驻德大使

张业遂 1953.10― 湖北 2000.01―2003.05 礼宾、人事 礼宾司司长 外交部副部长

周文重 1945.08― 江苏 2001.03―2003.05 美大、拉美、新闻 驻澳大利亚大使 外交部副部长

赵进军 1945.12― 山东 2001.10―2003.03 西欧、港澳台 驻法公使 驻法大使

吕新华 1951.01― 浙江 2002.07―2003.10 行政 外交部大使 外交部副部长

沈国放 1952.11― 江苏常熟 2003.03― 国际、新闻、领事 外交部大使 现任

吕国增 1951.08― 河北 2003.06― 西非、非洲 陕西省省长助理 现任

李金章 1954.11― 河北 2003.06― 礼宾、人事 驻墨西哥大使 现任

李 辉 1953.02― 黑龙江 2003.10― 欧亚、外管 欧亚司司长 现任

注:名后带#的指部长助理之后未任过副部长

家园 我认为唐家璇是中国历任外交部长中最次的一个

跟日本打交道这么多年,搞得中日之间外交一塌糊涂,毫无建树可言.虽然日本挑衅在先,但他的昏庸无能也是有目共睹的.

家园 钱选唐做外交部长

姑且认为这个说法真实性100%, 往好的方向考虑,可能是找一个比较弱的人做过渡,为现在的李肇星做铺垫.往怀的方向想,就是钱能力有余,识人不足.我比较偏向后一种看法因为还有另一个作为例子,就是现在的王毅,六方会谈的时候觉得他的表现还可以,现在看来,他在主持对日外交上还是不行,李灯辉访日,台湾的永久观光签证的发放,教科书问题,等等 感觉他也是没什么办法.看来对日外交现在是外交人员的死地,对以后的个人发展极为不利. 呵呵 我在这里胡说八道,已经做好了挨批的准备了.不过有一点要说一下,现在中国使领馆的工作态度改善很多,效率也提高了不少,这个还是要表扬一下地

家园 再胡说两句

中国驻日使领馆工作作风的改善应该始于武大伟 但是他在日的时间实际上比较短,所以在对日外交上没什么突出的政绩,到是日本的靖国猪舍参拜呀,什么的把他搞惨了,也是该他倒霉,在他任上,日本的知华派全军覆没,使不上劲呀.

家园 【原创】细说外交部――人物篇(二) 明日之星――杨洁篪

重返外交部

2005年2月,已出使华盛顿4年的[COLOR=red]杨洁篪卸任并返回北京,3月被重新任命为外交部副部长,同时免去周文重的外交部副部长职务,周文重将于近日赴美接任中国第八任驻美大使。

此一任命令人联想起4年前的类似情形。2000年底,即布什就任美国总统的那一年,杨洁篪取代李肇星出任驻美大使,李肇星则回任外交部副部长(第二次担任此职),并于两年多后接任部长。杨洁篪会此番亦为第二次担任外交部副部长,其原本在部里就是排名靠前的副部长,加之4年驻美大使的历练,早已成为下任外交部长的热门人选。由于李肇星戴秉国都已年届65岁高龄,因此具有顺位优势的杨洁篪接任外长应该是不远的事了。

当年最年轻的外交部副部长

杨洁篪在1998年2月出任外交部副部长后即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无他,只因其年轻,时年仅48岁,是1955年1月姬鹏飞出任副外长以来的43年间最年轻的外交部副部长(不包括王海容这一“特例”)。

被美国政界人士称为“老虎杨”(Tiger Yang)的杨洁篪,1950年5月生于上海,属于“老三届”。在上海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读书时与王光亚(陈毅的女婿,现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有上下铺之谊。杨洁篪1968年毕业后曾在上海市清江电表厂当工人。

“文革”后期,为适应即将到来的对西方外交(尤其是对美外交)局面,急需培养一大批高级英语人才。在此机缘下,各地散落的原外语学校学生被征召调集至外交部继续加以培养。杨洁篪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

LSE出身的外交高官

由于中英建交较早,因此在中美正式建交之前,外交部挑选十几位年轻的外交干部送往英国进修,其中主要是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深造。这批人现已成为中国外交界的骨干力量。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是世界一流的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的高等院校。除英国本土学生外,还有来自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学生。由于地处伦敦的中心地带,学院与英国议会、政府、金融中心以及伦敦法律和媒体中心保持着密切的交往。学院积极参与政府的各项活动,在这方面几乎没有其他任何大学能于之匹敌。毕业生中有的成了知名政治家,有的在世界各地的政府、公司、和国际组织中担任要职。著名校友包括:美国总统肯尼迪、金融家索罗斯、哲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罗素、政治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哈耶克、20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经济学家-欧元之父-诺贝尔奖得主蒙代尔等。著名的华人校友包括:费孝通、罗隆基、储安平、钱昌照、王造时、吴恩裕、徐志摩、金岳霖、张君励、张奚若、陈源、萧乾、龚祥瑞、林徽因、王铁崖、龙永图等。

70年代中国派往英国进修的外交干部分为两批:

第一批是在1973―1975年。这批人包括:杨洁篪(现任外交部副部长)、乐爱妹(后来成为杨洁篪夫人,曾任驻美大使馆参赞)、王光亚、陈姗姗(即丛军,陈毅老总惟一的“千金”,后来成为王光亚夫人,曾任驻爱沙尼亚大使,现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沙祖康(现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周文重(现任驻美大使)等。

第二批是在1975―1976年。这批人包括:张业遂(现任外交部副部长)、陈乃清(张业遂夫人,现任驻挪威大使)、张小康(前驻爱尔兰大使)、唐国强(现任驻捷克大使)。

从高翻到高官

1975年6月杨洁篪从伦敦回国,与王光亚等人一起被分配在外交部分配翻译室英文处,开始了“漫长”的译员生涯。只是王光亚两年后即被派往联合国,而杨洁篪则在这里连续工作了8个春秋,从科员升迁至二秘,一直干到1983年。然后与“老同学”周文重互换位置,去了华盛顿的中国大使馆。1987年从美国归来重返翻译室,前后相加近11年,终于修成正果。

翻译的工作自然是格外辛苦的,但与其他部门相比,也有其得天独厚的一面。在别的处室当普通科员无法接触高层领导,当翻译则不同,可以亲眼目睹高层外交活动,直接接触到大领导。比如1979年邓小平访美期间,充当翻译工作的就有年轻的杨洁篪。

1990年1月杨洁篪从翻译室参赞兼英文处处长转任美大司参赞兼美国处处长,同年秋升任副司长,1993年1月出任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公使。众所周知,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大司一直是外交部的第一司,而中国驻美大使馆也是中国驻外使馆中最重要的大使馆。先后曾任过美大司司长(副司长)或驻美大使的就有资深外交家章文晋、韩叙、朱启祯李道豫等人。

在驻美使馆工作期间,杨洁篪曾给章文晋大使担任过翻译和秘书,后又在韩叙大使手下干了两年,冀朝铸也曾当过他的上司。这段不同寻常的履历对杨洁篪未来的外交旅程特别是主管美国事务无疑是极具重要意义的。

1995年杨洁篪奉调回国,出任外交部部长助理,是继唐家璇(之前从驻日本大使馆公使升任外交部部长助理)之后,第二位破格从公使升任部长助理的高级外交官。1998年又升任外交部副部长,主管北美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事务。

与布什家族的渊源

2001年2月杨洁篪接替李肇星,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是中美建交以来的第七任、也是最年轻的一位大使。杨洁篪赴任之时,正值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时刻。

杨洁篪与布什家族有着20余年的渊源和友谊。早在1977年,卸任驻北京联络处主任后的老布什首访中国,在长达半月余的行程中,杨洁篪就担任布什一行全程陪同的英语译员,当时随行的美国官员回忆说:“我们每个人都喜欢他。”杨洁篪于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中期两度在中国驻美使馆任职,曾任驻美参赞、公使和使馆代办等高级外交职务,对美国政界、外交界和主流社会以及国际外交界经验丰富、人脉深厚,颇受好评。他作风极为随和、平易近人,加上优异的外交才华和深厚的英语造诣,在华府和美国侨界也有上佳口碑。

杨洁篪显然已成为中国外交界年富力强、外交和语言能力优异、国际形象极佳的中国新一代外交之星。[/COLOR]

元宝推荐:神仙驴,
家园 【原创】细说外交部――人物篇(三) 五次接替杨洁篪的周文重

[COLOR=blue

此次外交人事变动是杨洁篪周文重对调职务。有趣的是,对于二人来说,作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老同学”,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互换位置了,此前至少已有过四次。当然不一定每次都是完全互换职务,但却都是一进一出,总是见不着面。

第一次

1983年,杨洁篪从外交部翻译室二秘被派往驻美国大使馆任二秘,周文重则从驻美国大使馆三秘调回外交部,任翻译室二秘。

第二次

1987年,杨洁篪从驻美国大使馆参赞重返翻译室任参赞兼英文处处长,周文重则从翻译室处长调出任驻旧金山总领馆副总领事。

第三次

1993年1月,杨洁篪从外交部任美大司副司长调任驻美公使。此前不久,周文重则刚刚从驻巴巴多斯大使任上调回外交部任美大司副司长。

第四次

2001年2月,杨洁篪从外交部副部长调任驻美大使,其分管的美大和拉美事务则由刚从驻澳大利亚大使任上调回外交部任部长助理的周文重接管。

第五次

2005年3月,杨洁篪从驻美大使调回,重任外交部副部长,周文重则接任驻美大使。

附:周文重简历

周文重,男,1945年8月生,江苏省人,大学毕业。1970-1973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科员;1973-1975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巴斯大学、伦敦经济学院进修;1975-1978外交部翻译室科员;1978-1983驻美利坚合众国大使馆随员、三秘;1983-1987 外交部翻译室二秘、副处长、处长;1987-1990年9月驻旧金山总领馆副总领事;1990年9月-1992年10月驻巴巴多斯特命全权大使兼驻安提瓜和巴布达特命全权大使;1992年10月-1994年9月外交部美大司副司长;1994年9月-1995年6月驻洛杉矶总领事(大使衔);1995年6月-1998年6月驻美利坚合众国大使馆公使;1998年7月-2001年7月驻澳大利亚联邦特命全权大使;2001年3月-2003年5月外交部部长助理(2001- 主管美大、拉美事务和翻译室工作的部长助理;2002- 主管美大、拉美事务、新闻和翻译工作);2003年5月-2005年3月任外交部副部长(主管美大、拉美、港澳台事务和翻译工作);2005年3月中国驻美利坚合众国大使(候任)。已婚,有一女。

[/COLOR]

家园 力挺那海兄雄文!

现在下河方便些了?呵呵。这好文容俺慢慢欣赏品味。这里俺先占个位置了。

家园 多谢驴兄领路,弟才有信心狂草此帖!

现在下河依然不畅,网速很慢,还常掉线,勉强能上。

驴兄通宵达旦,真是辛苦!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