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写写九十年代农民的琐事吧。 -- 农民甲

共:💬91 🌺39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盖县的话,他就要写写虾酱啦。

估计庄河、东港

家园 这个是不是剩下的肥肉

俺老家那边倒是管炼油下来的肥肉叫这个

猪的肥肉会被家里的主妇用来炼油,至于炼油生下来的油脂,家里那边叫肉自拉

家园 是的,练出来的油,供下一年,一年炒菜用,就是炼出油后

剩下来的。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瘦肉在我家那边都不受欢迎,受欢迎的是肥肉,因为有油水。

家园 让你猜着了,不是盖县的。
家园 这个砖的问题,还在于农民有没有钱,不在有没有砖厂。

  在七十年代,一块砖也要四五分钱,盖一间房子几千块砖总要的,至少要用百把块钱,在那时农民搞个百把块钱也是不容易的事,那时吃盐还得用鸡蛋去换,手头没钱。

  土坯房就基本不用花钱,只要出劳力,而那时劳力是不用花钱的。

  69年我到苏北洪泽去看过,那里还不算是最穷的地方,农民盖个房子连窗子都装不起,只是在墙上开个20X20的洞,冬天就用把稻草堵上,条件好点的用塑料薄膜。

  那时的农村,除了少数富裕地方,能见到的砖房都是社队的公房。农村干部条件好些,也只能盖个砖皮房,就是四个角是砖的,墙的主体还是土的。

家园 这一贴主要讲一下冬天的农村小孩都吃啥

在东北冬天必不可少的那一定是花生和瓜子,只要家里还说的过去,这两样东西还是有的,瓜子俗称猫磕 怎么来的我也不知道,反正都这么叫,除了这个之外,条件好点的家里,还会给孩子买点山楂糕,那时候可能也没什么添加剂保质期的概念,反正就那么稀里糊涂的给吃了,另外还有一项不得不提的东西,梨糕,听着这名字挺提气的吧,这是我家乡的一种叫法,你要是真利益是用梨子为原材料做的,那您就上当了,其实这玩意还有个更通俗的名字,叫冰糖葫芦,至于为什么老家那边管他叫梨糕,我也不知道,说来说去,还都是一些山货和土特产,也有家里吃松子的,不过那基本上都是有钱人家了,要不就是实实在在的山里人。

再说说农民家里的家用电器,八十年代以前的记不得了,只记得八十年代末的时候,家里出了手电筒外还有一个录音机,是那种比单人枕头还要大的那种,旁边挂着两个音箱还能摘下来,这可能是当时家里最值钱的家当了,还是爸妈结婚的时候买的,被摆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是什么牌子的给忘记了,不太出名,好像就是辽宁省里的一个不太出名的厂子产的,那时候,农民对工业也没啥了解,当时还给录音机做了一个罩子,用来防灰尘用的,家里几乎隔三差五的就给他擦擦灰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某甲说的是九十年代

这个时候建砖房虽然对农民还是一个很大的成本,但是已经不像70年代那样不可想象了,条件好点的那时候起的就是后来普及的一层半的小房子,下边半层隔潮兼放杂物。另外乡里乡亲的,还可以用劳动力还砖款。窗户确实是个问题,很多用的都是城里淘汰下来的窗户,有一阵城市里有很多收旧窗户的。

家园 九十年代就不一样了,砖房已经很多。

  08年回内蒙牧区,大部分牧民已经盖起砖房,那里的砖至少要从一两百公里以外拉来。

家园 我只能说,除了春种秋收那几天外,在农村最不值钱的就是

劳动力了,农民倒是想用劳动力还款,人家砖瓦厂不干啊

家园 老白唱的是迟志强的牢歌

80年代中期有两位刑满释放人员在流行歌坛大红特红,一位是迟志强,一位是张行,前者的牢歌很是出名,那时候满大街音像店都放手里捧着窝窝头,尽管我们南方人都不知道窝窝头长什么样。

家园 哈哈,是啊,“阿里~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是个待业地青年”

不好意思,歪楼了

家园 岔个话,那电影也看过,觉得剧本很不错

当然演得也挺好。简单点说,就是人物很鲜活,故事内容其实也蛮深刻的。

可惜就是,至少个人是没看到网上有什么关注,也没引发什么讨论的了。估计是不合潮流,虽然是带着笑来说当下小人物的故事,也还是不讨好了。

范伟演得那个角色,买了包袋装方便面,泡进保温壶,而壶里的鱼汤记得是角色的患病老婆喝剩下的吧。他边和店主瞎侃自己不缺钱(类似的意思吧),边吸鱼骨头。好像还买了瓶啤酒。

工作后很少看国产影视片了,《耳朵大有福》到是认真看完了。

家园 有没有可能是他们方便完之后,在旁边的草丛磨几下屁股

或者,因为那地方,因为食物的关系,大便通常都挺干结的,一长条的。因此没多少东西沾在屁股上。你看猫猫狗狗们的屁股也不怎么脏臭。

家园 那里的草很稀,基本上没有丛。
家园 那个高粱甜杆是不是就是芦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