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铁血文革 -- 时光行走
首先,平均值这个算法就没什么意义,很显然科学研究是个持续性的过程,成果也是在一段时间内陆续形成的。这些获奖的科学家之所以的获奖,不仅是因为他们在某个时间点作出了什么成果,更多的是要表彰他们在某个领域多年来的耕耘。
其次,我问的建国前后出生,文革期间接受高等教育,正应该在80-90年代出成果的那批人哪去了,你没有回答。
第三,你问我69年出生的那一批人都到哪去了,实际上我觉得应该问60后的现在都在干什么,而不应该局限在69年这一年。
我现在给你介绍几位文革后接受高等教育的60后:
袁家军,1962年9月生,神舟飞船总指挥,1984年从北京航空学院(现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考取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飞行器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
张柏楠,1962年6月出生,1984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固体力学系,3年后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获得了空间飞行器设计专业硕士学位,1997年出任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 2004年1月出任“神舟”六号飞船系统总设计师。现在是天宫一号的总设计师。
秦文波,1984年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1 9 8 8年毕业后就职于上海航天局,先后参加我国地空导弹、载人飞船等国家重要型号的研制工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院长助理、神州六号飞船系统副总指挥、副总设计师。
陈善广,1962年12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
还有尚志,198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神舟飞船系统总指挥,也是60后。
这几位接的是谁的班呢?答案是戚发轫,当然不止他一个人,应该是一群人。
戚发轫(1933年4月26日-)。空间技术专家,神舟飞船总设计师。1957年毕业于原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配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1976年调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从事卫星和飞船的研制。参加了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工作,而且主持过东方红二号、风云二号、东方红三号等6种卫星的研制,还亲自组织了十余次卫星发射任务。1992年任“神舟”飞船总设计师之职。
30后的棒直接传到了60后手里,还是我原来问的问题,40后、50后哪去了?
60后还有一位最近正风头正劲的,杨伟,1963年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兼常务副所长,研究员。1985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力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是我国新一代歼击机电传飞控系统的组织者和开拓者。2001年同时担任国家高新武器装备某重点型号双座型飞机总设计师以及我国新一代外贸军机超七/FC-1型飞机总设计师,并主持下一代战斗机等重大预研项目。其参与研制成功的某重点型号飞机是我国第一架自行研制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应现代作战环境的新一代先进歼击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杨伟接的是宋文骢的班,而宋文骢又是30后,40后、50后再次缺席了。
宋文骢(1930.3.26-),男,飞机总体设计专家,歼10飞机总设计师。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现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型号总设计师、自然科学研究员。先后参加过东风113号机、歼七、歼八、歼九、歼-10飞机等多个飞机型号研制,担任过两个国家重点型号歼七C、歼-10飞机的总设计师。
50后也有出色的,比如高铁的总设计师张曙光、何华武,这两位都是55后,看简历都是文革末期或者文革结束后接受的高等教育,对你的观点证明力不大。
那作检讨的人也太科学了。
其实从陈的检查中应该可以看到类似这样的事实:
比如,虽然陈的和平时期有腐化变质,因而可以归纳为表现上的路线立场错误,但陈不承认自己是刘邓指挥部下的,陈也应该是认同中央对刘邓的定性,但并没有把自己和刘邓一锅烩,他是一个独立王国——和其他千千万万被环境改造的人一样,表现为人性中的环境变化其言行跟着改变的特点——本来作为人性的弱点(可能,也可以表现为优点),也是正常的,被人类所发现,然后人类通过自强不息的精神修正人性——比如文化、思想自我革命的形式——文革的形式。
下面njyd的问题在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总是妄图继承决议的打包思维,缺乏真正的弄清真相的精神,所以,从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角度说,我觉得他没有必要,何必呢?如果他真的是类似于有联动成员的背景的角色,我再说他“没有必要”反而是不应该了。
从陈的检查的开头部分,我们可以发现,文革真的应该算是和风细雨的阶级斗争形式——如果参加者能做到执行发动者的指导思想,可惜很多人——包括这位检查者在实践中出于各种原因,总是有意无意搅混水,有意造成局面的混乱——当然因此同时就会造成或大或小的冤假错案——比如七机部的915作为一个成立就为了保护领导集团的保守派的“造反派”,上午直接到所长姚同斌处要求支持他们,仅仅因为姚同斌顾左右而言他不尿他们,他们就迅速到中午就窜到姚同斌的家中,并残忍地将其打死。可事后呢,今天呢,当他们抓住了话语权以后,就打包将此一股脑的推到“造反派”三个字上了,连篇累牍地造势、宣传说,文革中不尊重科学家,两弹一星专家都被文革害死了……
还有,像北师大附中的校长被打死,也是完全相同的性质吧……可这位njyd呢?只有打包的勇气
你不觉得在人造卫星的部件上加上毛主席像章不仅不是文革的要发扬的精神,而且是违反这种精神的吗?
你应该分析造成这种事情发生的具体原因,而不是打包后扔给文革。
既然有人出于某种目的将毛主席像章加到部件上——也许是封建传统中衷心爱戴的表现、也许是激烈变革时代投机主义表现——而且还不是一件两件(以你的说法为根据,以前没听说过,这里相信你说的实有其事),总装厂直接拆了属于正常表现,不敢擅自拆掉也是正常反应吧?反而是30年后的今天有人以此为由头添油加醋,就显得很不正常——当然,从反文革目的的角度说也是正常行为。
我们今人正常的表现应该是什么?挖出这事发生的细节,找出这事发生的原因,是不是?
你看不到科技队伍中有两个十年中出生的人,纯粹由于两个时代不同的用人标准、培养人标准。
从一个典型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80年代初的一个电影(算是“科学的春天”后的事,不是宣传文革的),忘记名字了,公交车售票员喊着卖票,很累,然后就有个青年人设计出了卖票用的喇叭。
这事具有活力的工人形象,也是有知识有头脑的工人形象。这样的形象是文革不断培养的目标,这样的人不断发展,就会成长为大科学家;可惜,这样的路子被改开的学而优则仕的科举制度堵死了,这样的人形象失去了进一步成长的空间。
而改开的实际选人状况呢?几乎一棒子把工农兵大学生打进了地狱,他们的几十年的实际培养对象就是把老的供起来,以77、78招收的大学生为始不断填充科技队伍——其他行业一并如此,你看看这个年龄段,他们将当时的壮年人有意抛弃了,美其名曰“年轻化”——他们很清楚,被文革洗礼过的一代人怎么可能有自己从头开始培养的人用的顺手呢?
但是,副作用也不得不承受了。
袁隆平对杂交水稻有重大贡献,但他的杂交水稻研究,仅仅在中国国内是具有开创性的,不过并非世界首创。
美国人Henry hank Beachell完成了杂交水稻的理论性研究,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1966年在IRRI,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出奇迹稻IR8)。日本新城长友在1965年得到粳稻的三系配套。
对袁的成功, 和WG的因果关系:
1。文革打破了所谓的“资产阶级学术权威”, 像袁这样的有自己的想法的人有机会带领一个课题组。否则, 你根本无法想象一个人没有显赫的师承, 没有在一流刊物发表的论文, 或者没有说服力的理论突破,一个国家会把耗资上亿的项目交给一个20多岁的中专生。袁是一个农校中专生,在论资排辈的时代连试验的机会都没有, 不要说担任杂交水稻这一国家级项目的主管。
2. 杂交水稻项目既然在理论上没有突破, 实质上就是一个大型工程项目。 没有基因工程,选育良种就是大规模地种植优质水稻, 从中找到目标标本。袁在海南有上万亩试验田--海南可以一年3熟,有几千来自全国的农技员在伺候这些试验田, 这一过程持续几乎10年以上。这样的投资和支持,想一想是谁做的决定?
3。 袁的访谈中提到,他和他的研发团队来往海南和湖南都是坐飞机, 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WG的时候只有县团级或单位批准因工作特需才可以坐飞机。 是谁批准且支持了袁隆平?
4. 水稻三系杂交理论也不是袁率先提出的。但找到优良野生雄性不育株确实是研究杂交水稻的关键。如果找不到优良野生雄性不育株,袁的项目最后必然失败。在关键时刻,是一位农技员在海南的试验田发现了符合期望的雄性不育株,可惜这位伟大发现者的名字公众不知道,记得几年前看了一个访谈,他生活依旧贫困。身家亿万的袁没有想起他。当然,你可以撇开他的贡献,因为他是一个文革期间国家派来为袁隆平工作的。但袁如果不承认WG的功劳, 又不承认他个人的贡献,这TMD是什么东西!
总之,没有WG, 就不会有袁隆平。
所谓“年轻化”的“年轻”,说的是相对于建国前参加革命的那一批人年轻,不是越年轻越好。重点是培养当时30岁到45岁的那批人,也就是40后、50后们。你的将当时的壮年人抛弃的说法证据何在?
你先看看这篇文章,里面有几个关键的地方和你说的完全不一样。
1、
文章介绍的很清楚,一开始根本没有什么国家级的项目存在,更别提什么上亿的科研资金。事实是袁隆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1966年取得了初步成果,在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通报》发表了论文,引起了国家科委的重视。一直到1971年湖南省农科院成立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袁隆平领导的杂交水稻科研组才调入省农科院。这说明在此之前,即使在湖南省内,袁隆平的课题组都不是省级的,更不要说国家级项目了。另外,袁隆平1930年出生,1966年36岁,1971年41岁,早就不是什么20多岁的年青人了。可以说,你的第一点几乎每句话都和事实对不上。
2、关于你的2、3点中提到的海南基地问题。
事实是海南基地是1975年底才大规模建立起来的,以前似乎是部队的农场,后来才变成基地的。从这个时间就可以看出,海南基地和文革基本没有关系。
袁隆平坐飞机等等事实应该是80年代的事了,跟文革更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3、你的第4点,我不知道你想说明什么。
总的来说,请你先把基本的事实弄清楚。
1. 袁的论文摘要:
链接: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XTB196604012.htm
这不是什么理论突破,就是一个普通的观察总结。 当时的领导人根据这样的论文大胆授权,表现了高度的洞察力和执行力,佩服一下。
2。 文革期间:同样根据你给出的链接:
袁的职位, 资历足够主持一个先后采用1000多个品种做杂交试验的大型项目?文中明确提出国家科委和湖南省科委的大力支持。这里面没有提到详细的立项情况。 但从资源调配角度, 一个湖南安江农校的中专老师有资格私下里或者在学校的支持下进行试验?不是国家级项目,也至少是省级项目。
3.
这里面避而不谈海南岛南红农场和袁隆平的关系。难道袁是用超级女声的海选方法来找野败? 当然不是,我们看另一位杂交水稻大师的记述:
科研发现来源于不断地思考和科学的总结。经过不懈钻研,颜龙安发现带有野生亲缘的杂交后代种子可能休眠期较长。为打破种子的休眠期,颜龙安和他的科研团队想了许多办法,都没有成功。最后他只得用土办法:把种子洗净,用湿药棉裹紧,再用塑料布包好,放进贴身的内衣口袋里。7天7夜后,48粒种子全部发芽!但新问题随之出现:禾苗高矮不一,参差不齐,“发育期”有先有后,很不稳定。为解决这个难题,颜龙安遍访名家,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要使杂交水稻后代成长稳定,在选育时务必选择穗型、粒型、株型都像父本的不育株进行回交。之后,他带着助手,走遍祖国大江南北,采集了30多个野生稻种进行培育试验, 1972年冬最终选育出了“珍汕97A”和“二九矮”等“野败”保持系。
这里面清晰地提到“全国水稻雄性不育系选育攻关”, 实际上海南南红农场仅仅是全国攻关基地之一, 上万农技人员全面投入了杂交水稻和其他杂交谷物的攻关。袁也一再回避是谁发现了关键的“野败”, 促进了最后的成功。
4. 袁本人在湖南,海南南红基地在海南,往返是很费时间的。坐飞机也是很正常的。他的多次访谈也曾提到。至于你一口咬定是80年代的事,有证据吗?
其实, 对于杂交水稻, 袁是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但毋庸讳言,杂交水稻实质上是当时举国攻关的一大项目。但没有文革和后面的举国体制支持,杂交水稻是不可能成功的。美国人、日本人都曾经走在袁的前面,他们的理论素质和专业水平都远好于袁,但最后只有袁取得了成功。
参见同时代的另一个功臣的记述:
吸收了前人的经验教训,颜龙安和李汝广、文友生等人一起,兵分几路,到中国农科院、广东农科院、福建的外引试验场等地,广泛收集不同纬度、不同类型、不同生态环境的水稻品种,他们的目标是在最大范围内选择最优良的杂交后代。
当时,全国杂交水稻大协作中,有1万多名育种人员在研究着同一个课题。颜龙安和他的同事争分夺秒,像一列全速前进的火车,朝着既定的方向疾驰。他们用自己育出的“珍汕97A”和“二九矮4号A”不育系,与593个来自中外的不同品种(株系)进行测交,试验的规模和繁琐、复杂程度在全国均属最大。一行行地扫视,一株株地观察,日复一日,禾苗开了花、结了实,他们也收获了巨大的成功:筛选出我国第一批强恢复系,宣告了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从这样的记述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杂交水稻的攻关是全国协作, 真的是举国之力实现的,袁只是项目经理的地位。
战争年代不怕丢命,但国民党要他的命时他也是要拼命的!和平年代革命侵害到他的利益,他也不会老老实实支持,而会想方设法破坏。
你不会真的以为是养牛的棚子吧??
我原来也以为是,但后来看到回忆录,所谓的牛棚就是地方上的干校或企事业单位的宿舍或招待所之类的地方,只是条件比起那些高干们以前的住所差了很多。
从这个词语的流传而没有人去说明它,就可见党内给予文革及其负面的宣传的故意而为。
被限制一定自由在固定的地方劳动学习,这是好事?
如此说来双规也没什么大不了,现在的双规很多都是在宾馆、招待所等地方,条件是很不错的。
工农兵大学生被打击是公开的,后来几乎成为舆论中的小丑,也就是近几年出现一点关注工农兵大学生命运的话语,之前,不要说别人不为他们说话,自己不都是底气不足,忍气吞声?原因是他们真的都是笨蛋吗?可见话语权的力量。
30岁到45岁,年龄段的划分,能否解决工农兵大学生的前途?难道工农兵大学生都超过了30-45岁?
我这不过是以工农兵大学生这个有形的群体作为例子而已,由于历史发展阶段的教育能力的原因,还有更多的有志人士得不到工农兵大学生教育的条件,但是他们未必不能在当时的体制下不断进步,从而发展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
但是,当社会选拔机制更重要的当然是社会发展理念颠倒以后,他们这些人的被抛弃的命运是注定的,不仅要成为后来的时代用于证明前一个时代愚昧落后的证据,同时为了扫清道路而成为后一个时代“轻装上阵”必须屏蔽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