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中国机构改革的出路,兼复井底望天兄 -- 一介书生
师旅团变成师辖团,旅辖营
师下辖团,重装师现在通常5-6个团,武警机动师通常3-4个
满编师通常一万余人,
旅下辖4个步兵营,两个装甲营,一个炮兵团及其他直属单位,但炮兵往往保留团的指挥机构。满编六千到八千人。
师是战略单位,旅则是中级单位,更接近加强团。
师和旅执行的任务是完全不同的,无法简单替代。
中国需要这么大的政府和目前的国情是有很大关系的。目前大部分国人的公民意识还没有开始树立,还没有能达到一个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一个阶段,所以很多的事情需要政府来帮助实现。国外的政府小,是因为很多事情通过公民、社区和协会的自我组织管理就搞定了,根本就不需要政府来做这做那。
国外也不完全是小政府,
况且,如此幅员如此大、人口如此多的国家,所能比较的对象是极其有限的。
送花赞扬 关闭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因为最近几样事情比较忙,所以没有来得及马上回复,见谅。
先说一下,最近炒得火热的“税负痛苦指数”问题。把这个问题,和南韩汉城的提供小孩子上学午餐问题,摆到一起,可以看出一个趋势。
那就是在欧美这些所谓发达国家里面,长期的福利社会,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毒瘤。
而在东亚的欠发达国家,准备迈入发达国家,却出现一种反向的趋势,那就是要求政府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
从西方发达国家来讲,中央政府除外,地方上实行的是小政府和大福利制度。政府是干嘛的?是来管人的。如果你可以把穷百姓当猪养,养得脑满肠肥,从而可以不需要管得那么紧,那也是你的本事。
而东方的国家,其实很依赖于政府的严格控制,因为自身也没有本钱,去把大家养得脑满肠肥。
不过这样的做法,当然官僚们自己是脑满肠肥,红光满面,这个是没得说的。
所以千条道理,第一条就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要维持多大的政府规模,在于你有多少粮草。
以前的乡镇政府,起的作用,历史上全世界都出现过,叫做tax farming,就是税收包干。你把税收收上来,完成定额,自己靠留成过日子。因为你要收税,就得养收税的人。就是这么简单。为乡村服务,呵呵,话可以说得冠冕堂皇,也不是说,没有焦裕禄那样的人,但是大家都知道以前的农村,农民的日子是啥样的。
现在是农业税也给免了,也不需要收税的人了。那么就是还有那么一帮子,还是在那里,继续抹油,八所七站,编内编外,继续折腾。
当然你可以说,其实对农村的服务,应该加强,但是你得解决的问题,是谁来加强,谁出钱来加强?
羊毛出在羊身上,你要是让人家农民,把免除的农业税,再收上来,靠现在乡镇的那帮人,去“服务”农民,恐怕人家还觉得黑社会的性价比,还要划算些呢。既然要人家出钱,干嘛人家不去寻求市场服务的提供一方?
看了一些边远地区的调查,人家寨子里面的农民,唯一值钱的还有一些森林里面的林木,结果就被规定,只可以按照低价卖给镇子和县城里面的官家属企业。这样的与民争利的官府,还是不要服务大家的好。
那么让城市人出价?增加大家的税收,然后多请点地方的官员,去服务农民?
看一看美国地方政府的财政,现在被清盘的是教师、消防员和警察。但愿中国不要走到这个地步,压缩官僚层级,减少大锅饭里面的筷子,是大方向。具体操作上,有快有慢,有得有失,有利有弊,正如你列举的种种现象,都非常准确。不过,大趋势是不会因为这些弊端而停下来的。
如果不现在动手的话,过它5-10年,倒下了的就是中国,不是危言耸听。
这些镇政府,一是,职能不对,二是,规模太大。
现在不主动减,以后就要被动的减。反正都是减。
另外大家反对的主要原因是,从历史看,减出问题的多,减出成绩的少。
但是问题是由于技术的进步,减已经不可避免成为大趋势。所以现在的核心不是减不减,而是如何减。
能出的问题,都出得差不多了。合并、瘦身、分流,从1986年的9万个乡镇,到现在的3万4,其实一直都在进行。
可以参考当年裁军的困难,不是一样坚持下来了。
大概2012年,算是任务基本完成,然后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现在的街道撤并,就是在走同样的路数。
义愤填膺的同学们就会开始留恋星空了。
估计到时候井大洗地业务会好的惊人,但洗脑业务会比三大战役期间的国军实力萎缩得还快。
您客气了,我也认为改变是应当和必需的,但问题是如何改?是不是一刀切,怎么样才有可行性。
1、现在政府规模是实际需要的结果,而不是完全由税源决定
现代财税制度和古代有很大不同之处,是根据要办多少事情,再开辟税源,而不是相反。
而绝不是
维持多大的政府规模取决于两件事,一是政府需要履行的职能。二是对官僚机构的约束。换句话说,如何用尽量少的人手和环节实现较好的行政服务与管理。
比如您说的
举个例子,法国,和中国一个大省(比如四川)差不多面积人口。划分为22个大区,96个省,37000多个市镇。如果同样的面积人口进行规划建制,中国搞个小政府也没问题。
2、乡镇政府和农业税没太多联系,更与包税制毫不相干
恰恰现在分税制更加类似包税制。中央按比例拿走一块,省市县也按比例拿走一块,层层加码,年年增长。
乡镇收税的主体是国地税分局下属的税务所,中省直单位,跟乡镇政府没啥关系。况且现在相当多乡镇税收主体来源是工业和资源税收,即使重新收农业税,真没有几个钱,甚至还不如恢复农业特产税。
您最好实际了解一下,林权改革是怎么回事,生态林补偿怎么个标准,间伐的条件。如果您承包的山头下面有矿,或者修桥铺路征用您的山林,那么恭喜您,您可以比大多数城里人过的好得多。
很多地方农民,现在是却是没钱,但是有东西,早晚会变成钱。
3、转移支付的作用
没错,这正是我想说的,对农村服务必须加强,而且加强的远远不够。谁来加强,当然是乡镇一级政府,谁出钱来加强,在没有税收体制调整的前提下,当然是依靠转移支付。
中国财力划分理想值是收入是中央和地方75对25,支出是25对75,50%要转移给地方各级,这个比例不低。美国财政体制的60%,法国财力的80%都被集中到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除了问题,那就是中央打喷嚏,地方重感冒。美国地方政府教师、消防员和警察岗位被消减,也是地方政府和中央博弈的结果,而且是个案。
4、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现在是地区税收养市府,全省税收建省会,全国税收富北京。这是体制的问题,但绝不是撤乡镇的理由,您说对了,真应当改变现有机制,从大城市抽血,多请些地方的人员服务农民,不是官员,而是各种技术人员。
5、决定机构改革方向的是利益间的博弈
现在的问题不在于大锅饭几双筷子,而在于:一是往往干活的位置筷子少,指挥得位置筷子多,二是很多人用勺子甚至瓢。
仅仅一句压缩官僚层次,未免过于理想化甚至简单化。
如果现在就动手把乡镇一级撤掉的话,绝对用不着5-10年,倒下了的就是中国,不是危言耸听。
二不能变成党改。
因为党政是中国发展的既成事实,而所有的问题都集中在政而不在党。
扫马路的也有共产党员,贪几亿几十亿的也有共产党员,为什么前者扫马路,后者贪几亿几十亿哪?
不是因为是党员,是因为前者是扫马路的,后者是能经手大量资源的政府官员。
古代全儒家,有共产党么?还不照出问题,
西方非共产党国家,不出问题么?
党政分开有个蛋用,分开了,但只要政务不清,换儒家也好,换其它什么也好,不是一样照出相应的事。
细化分工,明确责权,你是不是想说这好象程序正义?
程序正义不是因为程序,是因为正义,
分工合理的程序不用叫正义,分工不合理的再强调他名字叫程序,那也是扯淡。
名与实不可分,但实际是经常分的叫人很难搞清的。
25年来乡镇改革的总趋势,主要是撤并。从1986年9万个到现在的3万4。总编制减缩的情况下,是部门的减缩和人员的分流。现在基本上是搞三办一所,交叉任职,就是书记就是人大主任,副书记就是乡镇长,另一个副书记就是政法等等。
下面要走的,才是关键。就是乡镇作为上一级政府派出来到驻地机构,比如县公安局乡镇分局等等,是作为专门服务的机构。然后相对应的,就是村一级的村民自治委员会,然后有一个县一级政府派出的村长(大学生村官),做的是和上级沟通,传递信息的作用。
合乎条件,离县城比较近的乡镇,会慢慢融化于县城。而合乎条件的县城,会慢慢发展成为城市。
1、乡镇撤并的实际情况
乡镇撤并相比比较顺利主要原有乡镇区划过小,相对具备撤并条件。57年合作社改为人民公社的时候,全国就两万多个。82年开始设立乡镇时,对设置条件过于宽泛,各地设置乡镇积极性大为提高(和领导职数挂钩),所以乡镇一下子设了九万多,有的乡镇面积不超过10平方,人口不到一万人,甚至乡镇并置,外加派出一级的区公所,不撤并怎么行。
2、机构改革的真实情况
党政交叉任职绝非您想象的那样就是砍职数,现在乡镇基本上党、政、人大三驾马车,如果书记兼人大主席,往往会配备专职的人大副主席,乡镇长和人大主席基本上都是必定兼任副书记。另外一个专职的兼任纪委书记,至于政法,有时党委委员兼任,从事的是综治、稳定、信访等工作,但跟您意义下的政法关系不大了。因为乡镇以下实在没什么政法机构,且都是垂直管理的。关于部门的减缩和人员的分流。搞三办一所只是指行政编制,而且是在原有基础上将通常只有一两个岗的行政机构合并三个大机构而成(财政所原本就是镇机关人数最多的),占镇街大头的事业机构和编制没有涉及到,否则,基层工作真的就没人干了。人员分流渠道不过有二,快到退休年龄的给政策提前回家,其余的合并到其他地方,减员不过是空谈。
3、乡镇工作的真实情况
我也认为下一步是工作的关键。乡镇有作为基层行政组织,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一是管理,二是服务,即使您说的乡镇公安分局(派出所),也不完全是服务机构!您认为乡镇作为上一级政府派出来到驻地机构,人员多少,编制怎样,具体职能,大致管辖范围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在下无从置喙,但这样和设置乡镇一级,我觉得差别不大。在农村工作过得都知道,村干部绝不是那么好当,尤其是书记、村长,个个都有两把刷子。且村委会是一级自治组织选举产生,大学生村官只不过是挂个书记或主任助理的名义而已,刚才参加工作的人,你指望它神马强大的沟通能力?情况都不熟悉,怎么发挥传递信息的作用?
4、请为人民鼓咙胡
没错,离县城比较近的乡镇,会慢慢融化于县城,变为街道。而合乎条件的县城,会慢慢发展成为城市,变为县级市。
但是偏远乡镇呢?就放任自流,置之不理,由其自身自灭?
撤乡并镇后,一级乡镇政府对偏远地区的带动作用逐步显现出来。
作为一个基层行政实体,作为一个享受国家转移支付政策资金平台。撤乡并镇后,都去发展自己建制镇所在地了,谁去管你偏远地区发展不发展。
那时候媒体啊网络啊又该痛心疾首啦。但是那时候已经木已成舟,就象现在教改,已经木办法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