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萨爹和中国导弹潜艇 -“陪绑”的专家 -- 萨苏
太困难了,以至于萨后来谈朋友,家里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要两地分居”
Waveful公司的台柱子,今天是不是还在北京就不知道了,要是还干这一行,用Java炸排骨恐怕他也能做得出来。
比如化学系的自己造胶水。、
但我认识中医学院的一个MM老要拿我们一哥们儿她男朋友练扎针就让人觉得有点儿变态。。。
很想见识一下这位老大的厨房呀
小女参加童子军,初学急救术,买了块大纱布回家就找人练包扎,坐下看电视的时候,全家每个人的手臂都一一“弄断”被她扎巴扎巴挂在胸前过。最可怜的是犬子,被姐姐当试验玩具,不但手臂,连锁骨、大腿都试过,说是不同断法有不同包扎法,呵呵。
最近不要常来。
当好父亲,才能当好西西河人。
这几年流行的CMM大致可以归到这一类去。而且,CMM的由来也跟美国国防项目有关。
墨水也很容易,肥皂稍微费点事,咖啡因吗,给俺茶叶和白酒就行了。至于毒品,请打电话私下谈---#(555)555-5555。
看得哈哈大笑的潜水员们
我不就还没转成"正"将吗? 没有名额啊...
看到“一直在算”等老前辈的辛勤工作和工作之余的自娱自乐, 实在让人羡慕。60-70十年代的确是一个大时代,一个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的时代。记得我的母校是国内计算机领域的先驱之一,和清华屡比屡败,但屡败屡比。其中不乏得意之作。话说一位计院的前辈当年在家里把缝纫机的大梭针掰断,当冲床使,踩了几天的缝纫机,愣是从一块钢片上冲出来4000多片小圆“点”,拼了一块4K的“硬盘”。(够硬的!)居然很好用,而且报了进步奖。我的一个舅舅五岁时就开始玩电,被电了以后还对外婆说110没事,220才会电死人。(当时上海法租界的房子是110电压的。)后来虽然没上大学,却于时俱进,从收音机装到黑白电视机,再到彩电。我等小辈已经被集成电子产品和软件惯坏了,很少有人有这本事了。
说道早期计算机,记得小时候每到冬天的时候妈妈总是让我到她的一个好友赵阿姨家拿点计算机用纸封窗户。赵阿姨的老公是建国后的第一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家里总有成堆的8寸宽,几十米长的计算机打印纸,上面全是0101010101010。扔了可惜,当封窗纸最好了。还有时常会看见别的小孩玩打了孔的计算机纸,估计是数据输入用的。一把掌宽,黑色带红边,上面布满小孔。好久没看见了,又勾起好多童年的回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