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小女急症,跪求专家意见 -- 身管自紧
当然说ICU室温舒适未必,但是说ICU会把人冻死那有一点点过了。我们国家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有一点不同就是还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空调的,所以我们有时候夏天从室外进到有空调的地方会感觉特别冷。
有些中医爱好者喜欢贬低西医,其实没必要,虽然西医不讲阴阳,但是他们很多做法也是符合阴阳道理的,不然ICU就救不了人啦。
医学是实践的学问,看问题不能离开实事求是。
人自身能量需要集中力量用到刀刃上,如果因为环境温度不高,要分出部分能量去维持自身体温,这是增加病人的负担,那对病人的病情没好处。
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的镜头,急救好歹也是专业技术,如果别人连环境温度这样的因素都考虑不到,那也太小看人了吧?
西医监测人体的几个重要指标里面有的是可以反映人体新陈代谢水平的,这些东西我知道得不多,我只是看电视而已。
有些专业知识不是按常识就可以直接判断的。
帮不了什么忙,希望现在有好转。愿诸神保佑你女儿。
关注这个帖子已经有几天了,不见楼主更新,倒是围观者讨论热烈。一时手痒,写一点感受。兄弟十多年前在国内医院混过几天,水平最多不超过半桶水,还望内行指教。
医生诊治过程,很像警察破案,案子发了,首先要确定案件性质,明确侦查方向,寻找证据并确定可能的嫌疑人,然后根据证据确定真正的罪犯。我的感觉,医生的工作流程和这个很相似。一切诊治过程都要以证据为指导,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要继续观察,如果不允许,那就要以最大可能的诊断为准进行治疗。下边以楼主提供的信息为例,试分析一下诊治过程。
可以看出起病不是很急,主要症状是发热伴腹痛,为中等热,呕吐仅一次。五岁患儿,既往健康,以发热伴腹痛为主诉,主要考虑那些可能呢?
我们外科医生会首先考虑到有没有急腹症的可能,比如阑尾炎,腹膜炎等,可是孩子在服用扑热息痛(Tylenol)后腹痛明显好转,这个可能性予以排除,阑尾炎的腹痛用扑热息痛是止不住的。
除此之外呢?
孩子有发热,首先考虑有感染存在,什么部位的感染?
结合同时伴腹痛,并有呕吐,下一个可能是由不洁食物引起的消化系统感染/炎症,但是这种情况下,患者的消化道症状会更加明显,一般在发热同时,会有明显的呕吐和腹泻。这个孩子在初次就诊之前的几天里仅有一次呕吐,没有腹泻,临床表现不支持这个诊断;结合目前的季节/气温,发生消化道感染的几率也不大。
那么看来最大的可能,就是伴有消化道症状的呼吸道感染,在北美,绝大多数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上感,下同)是由病毒引起。在国内,由于环境因素,细菌性上感或病毒性上感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形要远多于北美,这也是国内医生常开抗生素的原因之一。
病毒性上感如何治疗呢?
回答是,多休息,多喝水,发热可以用物理降温(冰袋、湿毛巾),如果发热过高,影响睡眠和休息,可以给退烧药(Tylenol),这些措施统称为对症、支持治疗。楼主在孩子发病最初的几天里所作处置在我看来并无不当。
但是,
这里的“症状加重”有些语焉不详,究竟是那些症状加重,如何加重都没有给出。从医院给了抗生素来看,很可能医生检查了孩子的咽喉,发现有咽部充血,不知道做没做咽部拭子,很可能做了。总之,估计是发现了或者高度怀疑有链球菌(strep)感染,所以给了头孢类抗生素Suprax,这是标准处置。
先到这里。
任何颅外感染所致的突发高热,都可以引起小儿惊厥,故高热惊厥为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其发病率约2%~8%。
但不仅仅是外部感染会引起惊厥,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或者身体代谢障碍都可以引发小儿惊厥。
它属于大脑功能性紊乱所致,具体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由于婴幼儿的大脑发育尚未完善,分析鉴别及抑制能力较差,一个较弱的刺激也能在大脑引起强烈的兴奋与扩散,导致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因而发生惊厥。
本案例的发生过程,可能是这样的,“10天前突然呕吐一次,然后就发烧38.5左右, 伴有腹痛。”这个起始症状可能就是个胃肠型感冒(或者叫急性肠胃炎),38度5的体温本不需要急于处理,因为小孩的基础体温比较高,一般40度以上才需要药物干预,之下仅仅需要物理降温便可以,当然这个时候用正确的中药,症状改善会非常迅速,这是题外话。
但家长过于积极(没办法,做家长都这样,自己小毛小病无所谓,孩子有点啥可不行,特别是独生),给予了泰诺(扑息热痛),扑息热痛能缓解发热和疼痛,所以服用后见到“温度降低,腹痛消失”是正常药效表现。但问题出在,不知道家长如何给药,一天几次?每次多少量?文中有了“持续给药”这个含糊的词。而且扑息热痛持续用了四天!
这个过程中,扑息热痛完全有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而扑息热痛会对神经系统有可能造成毒副反应:如果小儿过量服用扑热息痛,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毒症状,主要出现大脑损害、神经功能减退、陷入昏迷等。
回到开头小儿惊厥的病因,高热会引起惊厥,大脑功能障碍也可以,由于本病例有反复呕吐症状,很有可能有电解质紊乱,而电解质紊乱也是会引起小儿惊厥的。
不知道家长有没有跟医生交代清楚扑息热痛的使用情况?从过程来看,不能排除扑息热痛药物中毒。从这个角度,可以完全解释以后出现的所有症状表现,且惊厥一旦发生,本身就会有复发(在初次惊厥发作以后,约25%~40%(平均33%)的病儿在以后的热性病时出现惊厥复发。在高热惊厥小儿中,1/3有第二次惊厥,其中的1/2有第三次发作。总共9%或更多的复发率。)
这种情况下,盲目的找感染原因(不是没找到么,腰穿的结果并不能证实脑炎,因为惊厥脑脊液本身就会发生变化)是过度医疗(当然要找,但不能在这个方面钻牛角尖),磁共振什么的也完全没有反复做的必要。药物过量造成的损伤不可能通过这些检查验证的。
我呆过,我逝去的至亲也呆过,我走出来了,留下的是对寒冷的深深恐惧。
西医和中医一样,都是盲人摸象,这话没有贬义,只是代表对真理的无限趋近。但对科学的追逐必须有个前提,特别是医学这种涉及人生命的科学,其追逐的前提就是对人的感受的尊重。另,我不是什么“中医爱好者”。
我的孩子准备学西医,也在各大医院特别是ICU实习过(刚刚过去的暑假里在ICU实习了2个多月)。大部分ICU的温度,是为了医生而不是病人的舒适设定,这个我也和很多病人聊过。但更多的,那些无法表达自己意见的病人,由于ICU的不友好环境,可能永远也不能表达了。
还是那句话,你没有在ICU呆过,你不知道ICU的环境,特别是温度,对病人康复的负面影响有多大。
每个人都可能会进ICU,这个问题,也许比其他环境对病人的影响更大。
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我反对ICU。说难听点,对很多重症病人来说,那只是一个过度的太平间。要知道,进ICU的病人,大多是因为现有的医疗手段已经没有作用了才进去的,那是个主要靠仪器维持生命,同时,非常依靠病人自身免疫和自身意志来抵抗病魔的场所。而这个场所,温度不友好,家人探视几无可能(可能各地不一样,但我至亲呆过的ICU,不能探视,我相信,我也同时亲闻病人自己说过,在ICU里最难熬的是绝望),这样的场所,只是医院为了证明没有失职的借口。
当然,也许我的反应过了点,但ICU的温度必须提高,ICU的环境必须改善,这些改善,不管多小,都可能挽救一大批人的性命。
如果你有亲人在ICU,那么记得一点,争取每天探视,每天持着病人的手让他/她坚持下去,这个效果,很可能比最先进的药物更有用。
对于一个病人来说,那个温度有多么的不友好!
对病人来说,ICU最应该的温度是人的正常体温,35-37度,但这肯定不是医生喜爱的温度,所以ICU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那样。
在ICU里,医生和护士经常长时间让病人身体暴露,当然,都是有不得不可的理由的,但是,别说病人,让你一个健康者在这样的情况下长期暴露身体,你不觉得冷吗?你的抵抗力会不降而升?
我不对任何一个医学分类迷信,也不对任何一种职业迷信,我只知道,对于医学这个涉及生命的学科,相信个人感受可能更重要。
但相似的报道有:“复方氨基比林诱发小儿惊厥2例”。扑热息痛中毒本身也会出现恶心、呕吐、胃痛、腹泻、厌食、多汗等症状。
摘录一些相关信息如下,非处方药也要谨慎使用,切记。
“但是如果使用不当,有意或误服过量,对乙酰氨基酚(即扑热息痛)依然是一个非常有害的药物。最重要的并发症是肝小叶坏死,尤其常见于饮食紊乱症患者、长期酗酒者和同时服用酶诱导药物患者。对乙酰氨基酚对肝的损害主要体现在长期服用时对乙酰氨基酚在体内代谢为毒性代谢物N一乙酰对位苯醌亚胺(N— acetyl—P_benz0quin0neimine)。虽然严重中毒时,只要抢救及时,在10h内口服或静注大量的特效解毒药N一乙酰半胱氨酸(N— acetylcysteine,NAC),一般均可避免严重的肝损害、肾衰竭,不会造成死亡,但对乙酰氨基酚的毒性仍不容忽视。
在英国,对乙酰氨基酚不但是引起中毒的常见因素,而且还是导致急性肝病患者肝移植失败死亡的相关毒性原因之一。在英国,中毒患者的统计人数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有127例患者单单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导致死亡,接受鸡尾酒疗法的患者中有260例同时接受对乙酰氨基酚和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死亡。每年,因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有200例患者须转诊到三级医院住院治疗,20例患者须进行肝移植手术。另据Parivash Nourjah和他的同事报道,在美国,对乙酰氨基酚的中毒现象也不容忽视。正如上面指出的,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非处方药,在现有的药品管理制度下,将它重新恢复为处方药管理的可能性非常小。”
“在英国,更改包装,诱导儿童抗拒对乙酰氨基酚和其他止痛药的计划正在推行过程中,人们似乎已经开始逐步接受。虽然有一些研究说,对乙酰氨基酚的泡罩独立包装可能已经减少了严重中毒的发生率,但没有减少严重肝衰竭的发生率。同时也应该很清楚地指出,在市场上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止痛药和其他包含对乙酰氨基酚的复合制剂,而且对乙酰氨基酚和其他含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制剂不应该合用。有必要要求医药公司在独立包装上提供比较完整的药物安全信息,以方便消费者阅读,准确把握药品的正确服用方法,但有人怀疑这个措施对避免过量用药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