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来所谓“庚子赔款”办学,是美国退回骗我们的钱。 -- foursea

共:💬293 🌺5014 🌵21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家园 查了,请见连接

http://baike.baidu.com/view/2592.htm

好像不能说民国时期没有国学吧,难道你对国学的定义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家园 这个连接里的国学大师没有郭和毛吧?章钱梁倒是提到了:)
家园 呵呵,我虽然觉得郭老不乍得,但孔庆东也有资格说这些话:)

他的那点墨水给这三个人当书童都不购资格.

家园 “不须放屁” 这句有什么不好呢?

念奴娇 鸟儿问答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

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

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

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

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

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口语入诗,信手拈来,此风格在全篇是一致的,流畅和谐!

上阕写蓬间雀被吓得 “怎么得了,哎呀。。。”

下阕问被炮火吓倒了的雀儿想去哪里,雀儿安心于那个三家条约,向往着赫氏定义的共产主义。

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人,鲲鹏的态度是:不须放屁!瞧你那小胆小略小样!天地翻覆不足惧,甚至是需要的!

鸟儿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画面感强,活灵活现,极具性格!

极具性格!

不是主席这么通脱彻底的人,是写不出来的

识字卖文的有文化的装13的知识分子们总是盯着这四个字说事,说主席粗俗,这并非是鹰偶尔飞得比鸡还低,而是高得多了一点,鸡们看不见

俺生也晚,读书少,有幸读到前辈的几个帖子,很有收获。今晚斗胆参与一下:知道您此回帖是谈整体评价比较,涉及好几个人的思想学术文学,顾不上讲解诗词,您就那么一提,只是顺着对方的思路引出。

俺不礼貌地插话歪楼了!因为实在是不能隐而不发 实在是喜欢,哪天我要练练朗诵这首《念奴娇 鸟儿问答》!

关键词(Tags): #诗词通宝推:海中山,
家园 你这就不厚道了,本来,人家主席直接骂了你,要是血性,

就直接对着骂一通也未尝不可,不骂又或许表现出你的风度。

但是你这样一回帖,首先说明你认可这个骂。

其次人家自始至终和你友好讨论的caoban被你借着主席的贴绕着圈子骂了。

唉……

家园 你运气真好。

  文革中俺正是能看点书又有时间看书的时候,借不到书,家里的藏书也全是父亲的专业。

家园 信口开河,实名投草。

还延安之前是太祖写的,延安之后就不是太祖写的啦,一下子斩掉太祖三分之二的文章,这口开得还真是大,有本事叫那些写得出太祖后来三分之二文章的人跳出来证明。证明不了,就不要污蔑太祖。

屏之。

家园 能退也不错

客观的说,能退就不错了。

类似以前小偷偷了钱包,都知道把证件之类的丢到邮筒里面,从而让人丢钱不丢证件。

家园 有没有人觉得这首词很萌呢
家园 您这么一说,我还真看出萌来了

鸟儿之间的问答,萌!

萌在自然生动有趣

俩鸟儿在大自然里,肯定不能像人间的知识分子一样端着架子说话

庄子写这俩鸟儿,比较严肃,木有办法,庄子是古人说古文

关键词(Tags): #诗词
家园 嘿嘿,我看到那里几乎要笑出来了

可惜不是四川人,不知道眉山出过什么著名的坏蛋没有。不然只怕某人还得继续改籍贯。

家园 【讨论】太祖理解地阅读先秦文章还是没问题的吧

太祖文章没有引用先秦古籍不等于他不熟悉先秦的文章。以他晚年开展批林批孔运动,也说明他不是没读过先秦的古籍,之所以不引用,恐怕是他认为那些东西糟粕的东西多。这从他对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态度也能做个旁证。以太祖的学习能力和时间来说,说钻研先秦古籍肯定是不可能,但理解地阅读还是没问题的吧。

家园 有郭
家园 这帖子不错~特别是回复~幸好我养肥了才看的~后面网友少吵

一下哈~我都是分页看的哈~所有的都看的哈~吵架的影响心情的哈~

家园 吵的人往往只是看到一面,其实每个人都是立体的

单纯的好、坏的标签是很难评价一个人,评价一个人的水平和影响要考虑的因素实在太多了。

就说胡适吧,他对中国学术界的影响,已经大到了无法简单的说好坏、大小和深浅了,即使太祖组织人批判他也没用。

别说整个学术界,就举胡适参与的一个很小的例子——中基会的编译局,这个编译局成立之初的目的,本来是为了中基会的大目标——推进中国科学教育而编撰中学、大学基础教科书的,当时中国的大学基本上使用外文的科学教材(从数学到理化生物都是),很多中学也是如此,国文的科学教材很少,质量也没保证,当然更不受重视。这就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民国时期的大学生的英文(少数上其他国家参建的大学的学生,则擅长其他外文,比如同济学生的德语)比起现在的水平还要高,不高也不行,啥也听不懂,没法毕业;另一方面,就从现在大学生学英语的困难就知道,民国时期的教育根本就没法大众化,上个高中都得精通英文。这一点,连中基会的外国董事都想到了,经常督促中方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可是胡适接手编译局的工作以后呢,马上改变了原来的工作方向,把重点放在了文史哲名著的翻译上了,很多人都对这种歪楼的做法,提出批评,但是胡适并为有所改变(他是编译局的委员长),结果该编译局成绩不佳,到抗战时被裁撤了。这只是一个例子而已,当时掌管中基会及其他庚款的学术界人士,过于关注高等教育及高深文化的研究,忽视中等教育的普及,固然保证了本不充裕的经费的集中使用,但和当时中国需要的全民教育水平提高的需求严重脱节,他们的政策,即使是国民党政府,也不是完全认可的;TG掌政,力求短时间内推广全民教育,必须改变这种过于精英化的作风,虽然对这些人的批判,未免有不公正之处,在当时却是没办法的事情

拿编译局干的一件小事来说吧,也不算太小,胡适在1931年,组织闻一多、叶公超、梁实秋、徐志摩、陈西滢五人,准备翻译40卷的莎士比亚全集,计划是5-10年完成,有经费支持,这五人,可以说都是文坛一时之选,结果呢,只有梁实秋一人坚持下来,到抗战开始时,完成了8部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193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抗战八年间无法专心,只完成了一本。到1959年,梁实秋已经搬到台湾,度过南渡后刚开始的不安定阶段后,才以57岁高龄重新拾起这份艰巨的工作。此后,他自己规定每天译两千字,两月翻译一本,一年译成五六本。因为其它工作的干扰造成的中断或推延,他必定事后补上进度。

1967年8月,他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部37本戏剧的翻译。又花了一年,他译完莎氏三本诗集。至此,莎翁全集40卷,梁实秋37年时间全部译完。胡适在开始这个工程时,曾经许诺完成后大开庆功宴。但此时工程真正完工,胡适已于五年前去世了。

看起来,满感人的,(叫人有点叹息徐志摩、闻一多等人太没耐性),可是不比不知道,朱生豪从1935年开始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准备工作,至1944年32岁即不幸去世,共译莎士比亚悲剧、喜剧、杂剧与历史剧31部半,其间两次因为战乱,丢失已经译成的稿件和大量资料。而且朱生豪不愿为敌伪效劳,仅靠微薄稿费维持极困难的生活,至1944年终于贫病交加中去世,卧床不起时他悲痛地说,早知一病不起,就是拼命也要把它译完。这才是以生命投到一项事业中的人才!胡大哥,你太不会识才了吧。

通宝推:假设,迷途笨狼,联储主席,SleepingBeauty,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