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史记》之太史公家谱 -- 天煞穆珏

共:💬349 🌺187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觉得,蒙古人入住中原后,没有改掉游牧习气

始终抱着捞一票就走人的心态,最后,顺帝也真是这么做的。世祖可能有长期经营的打算,但是他一个人拗不过一群人

蒙古人的这种心态跟商人的手段确实很契合,跟从精耕细作中出来的文官就不搭调啦

家园 让我想起跨越

献花

家园 【原创】【史记】:陈涉世家

看《史记》诸篇都不会有这样的疑问,但是只要看《陈涉世家》,绝大多数人都会问:太史公为何给陈胜作传记,而且还给予他世家的待遇?

很多人可能在问这个问题之时,心里都有一个前提假设:陈胜不过是个农民,而太史公则是个贵族,以他的眼光,居然会为一个农民立传,为什么?

为什么?不用乱猜也不用事后诸葛亮的假设,太史公已经在《太史公自序》当中说得很清楚,他之所以为陈胜立传,就是因为:

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作陈涉世家第十八。

《陈涉世家》最先一句索隐也是这样说:

胜立数月而死,无後,亦称“系家”者,以其所遣王侯将相竟灭秦,以其首事也。

索隐的话解释说来就是:陈胜为王数月就死了,他没有后代,却还是把他称为‘世家’,是因为亡秦都是由于他的发难而起的。

估计如果陈胜能有后代,太史公会把他写入‘本纪’当中。当然这只是本人的猜测,历史事实则是:太史公为陈胜立传,在世家。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在网上随便搜索一下关于‘陈胜’的解读,就看到有人张嘴便说陈胜是雇农,肯定不识字,是文盲,所以他肯定不会说出什么‘鸿鹄之志’这样的话。

是吗?真的是这样吗?不如从太史公所记来分析一下,陈胜到底是什么身份?

考考大家,刘邦字什么?萧何、韩信可有字?

在《史记》里,在太史公笔下,可知刘邦是没有字的,甚至刚开始的时候连名都没有,因为他排行第三,就叫刘季而已,而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这三个人当中,只有张良有字,叫‘子房’,张良为何有字?因为他是韩国贵族。

太史公在这篇文章当中起首就说: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也就是说:陈胜,字涉,又叫陈涉,是故楚国阳城人。吴广,字叔,又叫吴叔,是阳夏人(现河南太康)。战国时河南为魏韩两国占据。秦灭六国的顺序是这样的:前230年灭韩,前228年攻占赵都邯郸,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燕、赵;前221年灭齐,秦王政称皇帝,为始皇帝。

陈胜是什么是时候起义的?是在公元前209年。以秦灭魏的时间算,公元前225年到公元前209年,中间有16年的时间。以秦灭楚的时间算,公元前223年到公元前209年,中间也过了14年。《陈涉世家》并无记载陈涉的具体生年,但从太史公所记陈涉所行之事可以推测他起事之时性格经已相当成熟,假设陈胜在楚亡之时大约16岁,14年后起兵反秦,约30岁。

太史公说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尝与人佣耕,就是说曾经做过雇佣农民,但是曾经做过雇佣农民,不等于一直是雇佣农民,也不等于他不识字。他为何会‘怅恨久之’?没有文化,不会思考的人是不会‘怅恨久之’的,就像那些嘲笑陈胜的其他佣工一样,不懂得思考自己的命运,也不懂得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很显然陈涉在年少之时就思考过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

陈涉为何会有这样的表现?结合太史公起首的记录来看,大概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陈涉纵然不是像张良这样的贵族世家,但他的家族在楚国还存在的时侯,多半也不会是像刘邦,韩信,樊哙那样的社会底层人士。如果再考虑到中国古代有着严格的身份等级制度,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资格有名有字有氏,至少可以推测陈涉的家族最起码是‘士’这个阶级。这样的家族背景,能让他接受完整的教育,这样的教育能让他在楚国灭亡之后,家道中落之后,依然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思想特质。

这种特质就是他会对同是佣工的人说:“苟富贵,无相忘。”

而当其他佣工则只会嘲笑他:“若为庸耕,何富贵也?”

他会长叹息地说:“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不得不说,在所有人都自贱为屌丝的时候,在所有人都自嘲不可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有一个人却有勇气站起来,说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句话,这个人真的很牛逼。而陈涉更牛逼的是,他不但说了,而且真的去做了,甚至是不做则已,一做惊人。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太史公书写故事能力之强,之引人入胜可谓举世无双。他在这里记录陈胜大泽乡起义之前,装神弄鬼糊弄手下的士卒,那么想一想刘邦在起事之前‘斩白蛇’那一段,不就也一目了然吗?

陈胜,吴广起义之前,有一个人非常诡异的出现了。就是陈胜,吴广去求占卜算命的卜者。从后面二人在鱼腹中置书,吴广夜里装狐狸鸣叫的行为来看,两人明显并没有神助,只怕也不相信有什么神助,那么为何还要去卜卦呢?看来陈吴二人不过是求个借口和支持。那时候的人去算命太正常了,但不正常的是这个卜者居然知道两人的心意,而且还鼓动他们去做造反的事。难道秦王朝已经危难到这种地步,随便两个人去算命,那卜者就叫人造反?很巧,刘邦在当亭长的时候,也曾经有一个老父诡异的出现过,说刘邦面相贵不可言。还说刘邦‘及高祖贵,遂不知老父处。’搞得都神怪得很。不过,除去神怪的部分,从陈涉到刘邦这些巧合,其实很能够看到一些反秦人士把自己装扮成先知,天使,神仙,四处串联寻找义士,英雄,鼓动他们推翻秦王朝的画面。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看看,吴广故意激怒秦军将尉,导致将尉被杀,两人起事之前所做的事情没有一件是有‘神助’的,都是故意布置,故意挑衅做成的。对比着看太史公记‘刘邦匿藏,头顶有云气’之整蛊做怪,真的很有喜剧感。陈胜在帮吴广杀掉两名将尉之后,就向徒属发出起义的号召了。从陈胜讲话的内容看,这人说话是很有煽动性的,天生具有领袖气质。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据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来看,秦律规定“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就是说迟到三天到五天,斥责;六天到十天,罚一盾;超过十天,罚一甲。而且如果降雨不能动工,可免除本次征发-----原文“水雨,除兴”。

如果秦律规定是这样的,那么陈涉为什么还对徒属说‘失期当斩’呢?可能是这样的几种情况:

一:陈涉本人也不太清楚秦王朝的律令到底是那条管那样。都是道听途说。

二:秦朝法令朝令夕改,尤其是二世登基后,由于法令的推行有一个过程和时间段,导致天下人无所适从。

三:当时天下已乱,法不成法,可能有的地方出现官吏不遵守法律,利用残酷的手段镇压徒属的事情。

刘邦之所以解散那些徒属,是因为他觉得就算能去到郦山,可能在路上这些人也都死光光,没有人送到郦山,他肯定会被处罚的啊,所以干脆不去了。并没有什么‘失期当斩’这样的事情。

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

不过刘邦是送人去修郦山,陈胜他们是当兵去守渔阳,当兵和做工的处罚应该不一样,而且肯定会更重。所以他这段话其实也只是‘猜测’失期拍可能会发生的情况而已。所以陈胜也没有肯定的说‘失期一定当斩’,而是说‘就算不被斩首,但到了那个地方去当兵,也会死得个七七八八。然后他就说出了这段千百年来无出其右的励志名言来: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有种乎’到底应该怎么解释才贴切呢?

说实话,不知道。

不过陈涉整段话所说的意思应该人人都能看得懂吧:男人不死则已,死也要青史留名,那些王侯将相难道只有那些人能做吗?我们也一样能成为王侯将相。

这个忽悠太有诱惑力了,而且实际上在大汉王朝立国之后,确实有很多平民甚至囚犯凭借各种战功文治封候拜将。

相类似的话,东晋大司马桓温也说过。桓温说‘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耶?’只不过比之陈涉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论气势和语境都相差甚远啊。

陈涉的这番话显然打动了很多人的心:

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馀,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他们诈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名义起义,一路过关斩将,到了陈县这个地方,当时陈县的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只有留守的郡丞领兵与起义军在城门下作战。结果郡丞兵败身死,于是起义军就进入城中占领了陈县。这个郡丞值得尊敬啊,身死忠秦。陈涉就在陈县听从地方上的老人和豪杰所言,在陈县称王,号‘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荥阳。令陈人武臣、张耳、陈馀徇赵地,令汝阴人邓宗徇九江郡。当此时,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这个时候的秦天下的形势,已经有如多米诺骨牌,一推即全倒。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想想千年之后的辛亥革命,也是在武昌打响第一枪,然后清王朝分封各地的地方长官纷纷扯掉顶戴花翎,剪了辫子,高呼着‘共和’摇身一变成为革命军。

葛婴至东城,立襄彊为楚王。婴後闻陈王已立,因杀襄彊,还报。至陈,陈王诛杀葛婴。陈王令魏人周市北徇魏地。吴广围荥阳。李由为三川守,守荥阳,吴叔弗能下。陈王徵国之豪杰与计,以上蔡人房君蔡赐为上柱国。

从这时候的记载起,一直到最后陈涉死亡,看着就是一团乱哄哄的景象。毕竟是乌合之众,虽然起义攻打小县小城可以,但是一遇到正规军就不行了。首场比较像样的大战是吴广攻打荥阳,遇着李斯的儿子李由,却就打不下来。

周文,陈之贤人也,尝为项燕军视日,事春申君,自言习兵,陈王与之将军印,西击秦。行收兵至关,车千乘,卒数十万,至戏,军焉。秦令少府章邯免郦山徒、人奴产子生,悉发以击楚大军,尽败之。周文败,走出关,止次曹阳二三月。章邯追败之,复走次渑池十馀日。章邯击,大破之。周文自刭,军遂不战。

周文为之贤人,但是贤人遇着正规的军人便毫无用处,被章邯打得落花流水,最后周文只能自杀了事,他收兵数十万也都散掉了。

武臣到邯郸,自立为赵王,陈馀为大将军,张耳、召骚为左右丞相。陈王怒,捕系武臣等家室,欲诛之。柱国曰:“秦未亡而诛赵王将相家属,此生一秦也。不如因而立之。”陈王乃遣使者贺赵,而徙系武臣等家属宫中,而封耳子张敖为成都君,趣赵兵亟入关。赵王将相相与谋曰:“王王赵,非楚意也。楚已诛秦,必加兵於赵。计莫如毋西兵,使使北徇燕地以自广也。赵南据大河,北有燕、代,楚虽胜秦,不敢制赵。若楚不胜秦,必重赵。赵乘秦之弊,可以得志於天下。”赵王以为然,因不西兵,而遣故上谷卒史韩广将兵北徇燕地。

陈涉自立为楚王,其他人也都心思蠢动。武臣就在邯郸自立为赵王,而且不听陈涉的号令,自己打算攻取燕地,做为扩大地盘的本钱。但是他能自立为王,别人也一样可以立啊,所以当武臣派韩广攻打燕地的时候,就有燕国故贵族豪杰唆使韩广自立为燕王了:

燕故贵人豪杰谓韩广曰:“楚已立王,赵又已立王。燕虽小,亦万乘之国也,原将军立为燕王。”韩广曰:“广母在赵,不可。”燕人曰:“赵方西忧秦,南忧楚,其力不能禁我。且以楚之彊,不敢害赵王将相之家,赵独安敢害将军之家!”韩广以为然,乃自立为燕王。居数月,赵奉燕王母及家属归之燕。

此时楚,赵,燕复立,周市奉陈涉之命北上攻城到狄县,正好有狄人田儋自立为齐王,双方打了一仗,周市失败了,只好回到魏地。周市就想立魏国的后代宁陵君咎作魏王,但这个时候宁陵君在楚国陈涉那里,周市的手下都想拥立他做魏王,周市却不干,这样五次往返交涉,陈涉终于答应送宁陵君到魏地,周市就做了魏国的丞相。

当此之时,诸将之徇地者,不可胜数。周市北徇地至狄,狄人田儋杀狄令,自立为齐王,以齐反击周市。市军散,还至魏地,欲立魏後故甯陵君咎为魏王。时咎在陈王所,不得之魏。魏地已定,欲相与立周市为魏王,周市不肯。使者五反,陈王乃立甯陵君咎为魏王,遣之国。周市卒为相。

战国七雄,除秦之外,到此又重新立起五个国家。

将军田臧等相与谋曰:“周章军已破矣,秦兵旦暮至,我围荥阳城弗能下,秦军至,必大败。不如少遗兵,足以守荥阳,悉精兵迎秦军。今假王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事恐败。”因相与矫王令以诛吴叔,献其首於陈王。陈王使使赐田臧楚令尹印,使为上将。田臧乃使诸将李归等守荥阳城,自以精兵西迎秦军於敖仓。与战,田臧死,军破。章邯进兵击李归等荥阳下,破之,李归等死。

才立国不久就开始内乱,很快就显示出乌合之众的短处来。田臧久攻荥阳不下,却就因为吴广不懂军事,为人骄横就把他杀了。结果自己的计策也不见得有用,到最后不但自己被章邯杀死,围困荥阳的李归也被章邯击败杀死。

阳城人邓说将兵居郯,章邯别将击破之,邓说军散走陈。铚人伍徐将兵居许,章邯击破之,伍徐军皆散走陈。陈王诛邓说。

陈王初立时,陵人秦嘉、铚人董緤、符离人硃鸡石、取虑人郑布、徐人丁疾等皆特起,将兵围东海守庆於郯。陈王闻,乃使武平君畔为将军,监郯下军。秦嘉不受命,嘉自立为大司马,恶属武平君。告军吏曰:“武平君年少,不知兵事,勿听!”因矫以王命杀武平君畔。

章邯已破伍徐,击陈,柱国房君死。章邯又进兵击陈西张贺军。陈王出监战,军破,张贺死。

腊月,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以降秦。陈胜葬砀,谥曰隐王。

陈涉起兵,转眼就将帅离心,自立的自立,失败的失败,被杀的被杀,治国领军毫无章法,章邯只用了六个月的时间,就把他打败了,可见当时秦王朝的军事实力还是非常强大的。而陈涉这边很明显除了开头起义之时有些计划之外,其后的六个月完全是一团乱麻,邓说失败回陈县,陈涉就杀了他。陈涉派武平君领兵,结果部下秦嘉又杀了武平君,章邯军队兵临陈县,上柱国房君蔡战死,这个时候陈涉才出来监战,但是随着将军张贺战死,陈涉也无力再战,败走之时被他的马夫杀死,马夫投降了秦朝。而他则被葬在了砀。砀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河南芒砀山。

陈涉自立为楚王后,没有一场战斗是他亲自打的,这未免过于幼稚和单纯。书生意气重,缺少战略眼光。不知刘邦是不是得了教训,所以自起兵之后,一直是自己在前线领兵作战,由此打下大汉江山。

陈王故涓人将军吕臣为仓头军,起新阳,攻陈下之,杀庄贾,复以陈为楚。

陈涉应该是由吕臣安葬的,还杀了庄贾,算是为他报了仇。吕臣进入陈县后,复立楚国。

初,陈王至陈,令铚人宋留将兵定南阳,入武关。留已徇南阳,闻陈王死,南阳复为秦。宋留不能入武关,乃东至新蔡,遇秦军,宋留以军降秦。秦传留至咸阳,车裂留以徇。

跟着陈涉起义的其他将领也没什么好结果,宋留降秦,被车裂。秦朝应该是想杀一儆百。

秦嘉等闻陈王军破出走,乃立景驹为楚王,引兵之方与,欲击秦军定陶下。使公孙庆使齐王,欲与并力俱进。齐王曰:“闻陈王战败,不知其死生,楚安得不请而立王!”公孙庆曰:“齐不请楚而立王,楚何故请齐而立王!且楚首事,当令於天下。”田儋诛杀公孙庆。

在曾经的战友们死的死,亡的亡的时候,杀了武平君的秦嘉想趁机联齐攻秦,派了使者去游说。但这个齐王田儋却只想着争坐带头大哥,还杀了楚国的使者公孙庆。这样的人除了乱天下之外,毫无用处。也难怪就算楚汉灭秦,诸侯割据的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了。

秦左右校复攻陈,下之。吕将军走,收兵复聚。鄱盗当阳君黥布之兵相收,复击秦左右校,破之青波,复以陈为楚。会项梁立怀王孙心为楚王。

吕臣在陈县被秦军击败,败逃后跟黥布的军队合在了一起,复击秦军,又夺回了陈县,又复以陈为楚,一个陈县,攻来夺去,真是有些无语。当秦军把目光瞄着陈县的时候,人家项梁却已经立了楚怀王的孙子心为楚王了,另一只抗秦力量起来了。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陈王以硃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者,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陈王信用之。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太史公说陈涉之所以失败,原因之一是他杀了故旧,导致亲朋故交都离开了他,没有了亲近的人。另一个原因是他任用的两个官员又太苛责将领,因而失败。其实这都不过是表像,陈涉之所以失败,想来就两个原因。一个是起事太快,前后不过六个月,转眼间就已成燎原之势,没来得及冷静下来分析真正的敌我形势。第二个就是陈涉过早称王,更不应该留守陈县。不过这样的决定客观上不能怪他,只能怪思维定式了。

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高祖时为陈涉置守冢三十家砀,至今血食。

刘邦得了天下之后,为陈涉置守冢三十家,按时祭祀。其实刘邦完全没必要这样做,祭祀的理由是陈涉首事抗秦,但这个理由蛮空泛的。总不至于刘邦那时候就已经如新中国那些历史学家,已经有了‘人民’的观念,觉得陈涉真是人民起义领袖吧。再说他应该不认识陈涉,也不像他与项羽曾经是对手,更不像秦始皇曾经是一代帝王,再说陈涉称王不过六个月,应该也没有什么威望留存于世。不祭祀他,根本不会有人说什么。不知道刘邦到底是以什么理由去祭祀他的。

在这之后的文字都不是太史公写的,不过有一句话倒是很好的:

然而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抑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馀年矣。然後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虽然这样的评论不错,说秦之所以灭亡是因为秦统一天下后,不施仁义,也不明白攻守势异的道理。但是正所谓文人动动嘴,干活的人要跑断腿啊。秦统一天下之后,他的政策真的能那么容易调整吗?调整政策之后,所需要推行政策的时间又真的足够吗?这样想一想,秦的灭亡和陈涉的失败倒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通宝推:springisok,
家园 老兄,您太不懂政治啦

刘老三是靠着项氏发达的,项氏又是靠着陈涉来糊弄人的(陈涉也是靠项氏来糊弄人,他们两家倒是两不相欠)。

在得天下后,刘老三是该捧早已牺牲的陈涉,还是该捧曾经是你死我活的对手,项氏?答案应该是不言而喻吧

刘老三是个实用主义者,他几乎从不做没啥实际意义的事儿,他的每一步,都透着精明的算计,这一点是要引入注意的

家园 考虑到当时交通和文字, 除非陈胜立刻组织出参谋部准备新军

建军完了,还要接着继续打胜仗,赚人心.一停下来, 靠发空头支票, 封官许愿成事, 他的控制范围自然不会超出陈县.有了头一个造反,后面跟风的看到机会,跟着扯旗,最多卖他个面子,服从命令是不可能的.军阀混战是必然的. 游击队发展到根据地, 就想着过太平日子. 政府军暂时管不到你, 不等于永远不会管你. 不过当时口语不通, 交通不便, 陈胜就是想玩敌进我退, 还是要依赖当地贵族. 当地贵族不想找个拉仇恨的,引来秦军, 引火上身的话, 多半还是会把他卖了. 拉仇恨跑地图,引怪互殴,最后成功的历史上还真就tg一个.

家园 你说的这点很好解释

陈涉为什么还对徒属说失期当斩?

胡亥即位以后李斯为了自保执行督责之术,对官吏进一步严加要求,一层层如法炮制,压到无权无势的陈胜法令的严酷程度比秦始皇时期还要重,和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对应时段不一样,刘三押送的那帮民夫同样一路逃亡不止。至于陈胜控制不了六国后裔的原因很正常,战国时六国都没能做到的合纵事业,指望平民出身的陈胜作到太难了,私心太重不愿意啃骨头是人之常识。太史公给陈胜列传还是感慨他的勇气,毕竟秦国当时看起来还是真老虎,带头扯杆子需要有极大的魄力。

家园 是啊

如能睡遍红楼,又立不世之功,坐穿牢底奈我何?

真心话

家园 韩信不能说是出身低贱的

漂母称其为王孙,韩信给母亲选墓地也是看了风水的.

家园 韩信能佩剑

这在先秦是贵族的象征。

家园 如果李斯协助胡亥即位后, 就来场官场大清洗的话

原来微不足道的小罪变成反生产反国家的反革命分子的可能不小。陈胜听说过几个典型后,担心自己也变成下一个的考虑也属于正常思考。官僚体制内,写在纸上的法律,小民读不读得懂都是问题,拿来给自己辩护的更属于刁民一类了。 秦律下恐怕是不养刁民的。

家园 太史公记载

书奏,二世悦。于是行督责益严,税民深者为明吏。二世曰:“若此则可谓能督责矣。”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杀人众者忠臣。二世曰:“若此则可谓能督责矣。”

这种大背景下还能指望有明法么?

家园 漂母的话,个人觉得不能作为证据

信钓於城下,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漂母的行为应该不止对韩信如此,或许她见过很多因为秦统一天下而失国的贵族子弟,手无缚鸡之力,自食其力都困难,所以给他们一点吃的,对于漂母来说,‘王孙’只是她眼中这些人的统称。韩信也是这样不能自食,所以漂母想当然的把他归于一类而已。

而且韩信为母选墓地,正好说明他出身布衣,如果真是六国遗族,母亲死了,直接葬在家族墓地就完了。选墓地看风水,就是为了母亲死后能保佑子孙后代从此发达呢。

如果韩信真是王孙,太史公没有理由不记录的。

家园 又一个谣言治国术下的可怜孩子

请看忘情文章:

http://www.cchere.com/article/3769864

忘情这篇文章,自己曾经删除过。为了避免再次失踪,放入原文:

-------------------

铁道部通报刘志军六大罪状新闻出台过程

心血来潮,突然对有关刘志军内部通报的这个新闻来源感了兴趣,于是咱就看看这条新闻的路径到底是怎么样的。经过筛查,我能找到的新闻来源只有下面两张图片。至少我能找到的,这是最初的源头。咱们先看图,注意发布时间。通过微博的搜索,有关这个“新闻”的,早于这个时间的,没有任何结果。晚于这个时间的,结果逐步增多。

最后这张图是博主的相关情况。没有V,没有达人,只是在简介里写了一个“高铁建设者”。

至于那两条微博,本人没有直接关注过他。但是印象上,有人转发过他的这两条微博,所以稍有一些印象。先不说这个。

咱们说一下大家普遍看到的新闻稿件。总体看,结构基本类似,内容基本相同。整个文章我看到出现最多的字眼就是“内部人士”、“透漏”、“据悉”,反正没有一个确凿的证据。也就是这些词,让我起了兴趣,于是我就开始到处查。

我首先随便找到了一个转载的网站,来源指向了“中国经济网”。而中国经济网上的稿件,来源是“人民网”。然后上人民网找,一下子搜到了好多,但是普遍来源又指向了“中国经济网”。这成了一个圈,只有一篇文章指向“环球网”。打开环球网,又指向了新华网。擦,这条路走不通(本人第一次干这种追查的事,手生)。于是看文章吧,所有文章基本都保留了记者:王晨、谷永强。搜了一下,哈,原来是“财新“的,熟悉的财新哦。发布时间应该是2012年8月5日21:41,估计是所有网站转发的源头,反正”百度新闻“说这是最早出现的文章。

咱们再来看文章吧,刚才说了,文章充斥着各种“据悉”、“透漏”、“内部人士”。而且文章的标题就是《铁道部通报刘志军违纪六大问题》。六大问题哦!不对,各位看官是不是也看出了什么问题?哦,本文开头的截图,出现在2012年8月3日19点的两条微博。呀!也是六点问题!

然后文章还说了,铁道部8月3日下午通报的。呀,微博是8月3日傍晚发出的。下午开会,会后发条微博说明一下。呀!这还是巧合巧合!

哦,让我再想一下。8月3日星期五,晚上19点,都下班了。但是我还可以坐在家里看网络,突然看到了某条微博。哇,不错,是个好素材。然后通宵一下,写成了一篇千余字的文章,报给领导看看吧。周六,领导当然得休息了,周日,领导睡醒了,看了一下邮箱,哇,这个文章好。发!然后8月5日21点,我的大作OK了!

到此,我隐约知道了谁是内部人士,谁透露了,怎么获悉的。当然了,咱们的《财新》是光明正大的正派媒体,我的猜测是不可能正确的,咱们的《财新》就是从“内部人士”“获悉”的。至于内部人士是谁,咱们的《财新》是正派媒体,是要保护消息人士的隐私的!

对不起,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

盗版可耻,送花及宝推,请移步忘情的原版出处。

家园 伸手容易缩手难

以桑弘羊等人榨油的手段,在武帝末期,搞个轮台屯田,应该没啥大问题(要是没点儿元气,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昭宣中兴了),但是武帝却果断的叫停,这就很不容易了。因为,轮台屯田在桑弘羊等人看来,不过是一个技术问题,但是,在武帝看来却是一个事关大政方针的方向问题。

别忘了,那年头做啥战略性决策都是靠下面呈上来的公文(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文献记录),然而,判断这些公文的虚实,没点儿大局敏感性,是不行的(沉命法出来后,这些公文是虚大于实,还是实大于虚,还真不好说呢)。一个60多岁的人,仍旧有掌控大局的这份儿敏感性,不服,行吗?跟武帝比,另一个能折腾的主儿,50岁左右的隋炀帝,简直是弱爆了。

汉武帝的确不是主动踩刹车,问题是,谁又是主动踩刹车呢,不都是被逼得没办法了,才踩得刹车嘛。

在觉得即将撞上南墙的时候,能及时回头,才堪称政治家中的精英。

ps:司马温公虽然在评语上不怎么待见武帝,但是在叙事上却把武帝塑造成一个“一切尽在掌握”的雄主(汉书都没有这么写,也不知道司马温公的材料是从哪儿来的)。我不赞同司马公的评语,也不认为武帝是“一切尽在掌握”。武帝不过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且过了河。

家园 对武帝踩刹车影响最大的就是巫蛊之乱

对年近古稀的武帝来说丧子是极为沉重的打击,而且完全是被他逼出来的,他不反思都不行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