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英国的“光荣”孤立 -- 种植园土
你看看语气。前一句是陈述事实,后一句是设问。
从历史上看,1956年美国对英国的出卖可谓经典之极
1956年,发生在中东?
1956年的美国抛售英国债券致使债券价格暴跌?
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期间,美国威胁将阻断英国所急需的融资,除非后者从苏伊士运河撤军。1956年,华盛顿涉嫌策划在纽约大规模抛售英镑,迫使英国政府从苏伊士运河撤军。
只是经济范畴内中美,欧德应该可以这样比较。不过如果把地缘、军事等因素考虑进去这个棋盘就不是那样明显了。
AV台记者采访罢工时看到的,我发现伦敦(可能)街头的路人中,至少将近一半都已经不是欧洲人了,比如三哥三姐们,还有黑人兄弟姐妹,以及为数不多东亚人。结合一件新闻:英国新生儿最多的名字是默罕默德。
我想,这可能是英国殖民地众多的原因,一方面英国人在英国没意思了,可以很容易的移民到加拿大或澳大利亚乃至美国。而诸多前殖民地的国家,还在不断的想英伦三岛输送外来移民。
英格兰斯坦的诞生也许会比法兰西斯坦还要快
怎么得出“简直和卖国的JY有的一拼了”这个结论的?
我引用以前的文章,只是为了说明为什么在贫富分化时,内需肯定不足;为什么在内需不足时,通胀不可能首先出现。
还有,我这么说怎么我就不能是中国人了?说说你的逻辑吧。
是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通缩。
没有经历过,所以不知道老虎真的吃人。
还有,货币政策不是万能的。中国高度依赖外部市场,内需无法提振(由于贫富分化,后面的帖子有阐明),在这种情况下,通缩的可能性比通胀大,很考验政策平衡能力。
另,再次强调单是粮食价格上涨,不是通胀。不管中国制成品价格如何变动,这几年中国粮食副食品价格都会呈现上涨态势,无他,与气候和劳动力、农业政策有关,特别是气候。
我一向认为气候开始变冷了,拐点应在03年,气候开始变冷和天气非常冷是有区别的。在气候开始变冷之际,粮食生产就应该告别粗放模式(我一直认为改开这些年,得益于气候变暖,即便以粗放模式经营农业,也能保证温饱,但变冷后,粗放就不见得能保证温饱了,因此水利建设必须加紧,还有就是再集体化)。
稍微去到一点乡村,其实就知道白人还是蛮多的。
当然,中国人和印度人从来都不少。还有最近异军突起的中东人——在二十世纪突然就冒出来了。
有个朋友过来我这边玩的时候说,在伦敦有时候都不知道自己是在哪个国家,都不知道英音到底什么样子。
英国人又鄙视印度人又接纳印度人——so以后估计斯坦们会很多的。
不管是以前的思考、从前的文章、经济学的理论,所有这些加在一起也不能和市场发生的现实相抗衡。理论不过是理论而已。
物价,实实在在就是涨了。对富人,这可能无所谓,但对社会大多数的穷人来说,这是极大的痛苦。不管贫富分化如何,内需足不足,让普通百姓在生活中感觉到通货膨胀的话,实际上通胀是发生持续了很久了。
政府解决这一痛苦,让民众生活的更好一些,这是负责任的行为,也是可以避免更恶劣的结果的行为。假若他们不这么做,经济可能会发展,但一定付出与之相对应的、惨痛的代价。
而那些JY的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自己杜撰一套理论,然后在到处引用自己的理论。假若你不是JY,但你和他们的做法实在是很相似,都是在想要用理论来否认现实,却还想让现实跟着你的理论走。
说你可能不是中国人,是因为如果按你的思路去做,在某一角度可能是有好处的,但在更大的方面会有惨痛的后果。这后果,只对那些希望中国乱的人有利,以上。
转至链接出处。
当然现在只是吾等美好的期许。 对本届政府很失望,当然很可能是因为我自己的目光短浅所致,不过唯一让我怀疑自己的就是,本届政府掀起的近乎疯狂的军备竞赛, 老说自己就是增高点自家的院墙,可动静好像是要准备屠城。。
德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欧
╭︿︿︿╮
{/ o o /}
( (oo) )
要是能挺,那你们就继续挺呗,等挺不下去来找我了,再来慢慢谈条件。总有办法收拾你们。
现在英国也是。副首相居然出来说话反对首相。相当混乱。
老美现在更乱。东北亚地区日本废了,单抗中俄太困难,不得已向南转移。
如果德国得手,美国可能真就要在伊朗动手,在中心区引爆。